分享

人格(BJ)

 旗鱼的图书馆子 2015-01-16
    

  这样,我们就正式谈到一个概念:人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仅因为他现在的处境不同,还在于他有不同的人格;不同人格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会对生活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面具。把人格定义为面具,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在生活中像角色一样表演出的种种行为;第二层,是在这个面具下隐藏的真实自我。

  人格这一概念进入心理学的严肃研究范畴之后曾经有过各种演变,对其有过各种定义。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也曾综述过五十个有关人格的定义,不同的定义表明不同心理学流派、心理学家研究的出发点,也表现为他们研究的结果。

  总的来说,人格可以看成人的一种惯常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B·R·赫根汉曾经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这样论述:“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家都赞同这个观点,即人格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惯常行为模式加以描述。在种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反应定势的差异形成了各人不同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些惯常行为模式才有可能使我们对人们的未来行为做出具有一定准确性的预测。当我们看到自以为熟悉的某某人做出一些反常行为时,就会无比惊讶地说:‘这不像是他干的。’当人们不再以过去的方式对某种情景作出反应,那么,我们说他们的人格已经发生了变化。”

  人格一词在英文中为“personality”,如果对其做一个最简练又相对比较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引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条目:“人格personality 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们提出过种种关于人格的学说,用以解释一个人如何与他人相同和相异,以及是什么因素把某个人的各种异同点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模式。”

  如果用中文来注释人格,最妥当的词是个性。

  在中国的《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中,对此做了如下注释:“个性(personality),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4,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个性分裂(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产生不正常行为。个性不是天赋的,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个性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它具有民族的、阶级的、团体的共性。即使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所经历的具体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又形成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特点。人的个性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特点,但个性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或多或少地变化着。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随着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化而缓慢地变化,生活情景、个人一时的心理状态、人的身体的自然特点、年龄和健康状况也影响个性的某些特点。”

  不同的人格具有对环境的不同反应,具有对生活的不同应对,让人有不同的活法。人格既然有相当的稳定性,我们就能由此看清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惯性;人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由此又可以把握改造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及决定的,最主要的有:

  一,遗传因素。

  这是生来就有的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血管中流有他家族父母的血液”。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起着或大或小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文化。

  一个人的人格无疑和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民族区域文化有着极为相关的联系,和他在社会中所处的阶级、阶层、地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三,家庭环境。

  一个人得以诞生和从小成长的家庭不仅具体地凝缩了社会文化,而且还有十分具体的子女与父母、与全部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它十分直接地、有力地铸造着一个人从诞生之日起逐步形成的人格。

  四,学习。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惩罚与奖赏机制下学习着正确的言语法则和行动法则,学着如何说话,如何行为。而在他学习言语和行为的过程中,也便学习了一整套思维乃至心理素质。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习惯的过程,就是建立心理反应模式的过程,就是接受社会文化与家庭环境影响和铸造的过程。

  五,潜意识的机制。

  在这方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深层心理学关于人格有过最值得探究的论述。无论是弗洛伊德本人,还是荣格或阿德勒等人,都对人格的潜意识机制作过种种注释。

  如果不停留于过分学术化的心理学理论中,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极为深刻地道出了人格形成的重要规律──童年的经历带有决定性的意义。

童年的经历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史中占有一等重要的位置。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定义

按《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的定义: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一种相对固定而不易改变的认知、反应和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并且在各种场合均有社会适应不良。

  每个人均有对他人和事物认知和相处的性格模式(人格特征)。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对挫折的应对方式既是单一的又是复杂的,例如有些人喜欢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应对痛苦的境遇,而另一些人总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问题,有些人容易使事情化小,而另一些人容易使问题扩大。

  虽然人们对挫折的反应倾向用同样的方式,但如果第一次努力失败,大多数人喜欢试用其他的方法。相反,人格障碍患者的处事方式非常固定,以至于他们对现实适应不良,并导致社会功能障碍。他们适应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甚至更早,并持续终生。他们往往容易在社交场合、人际关系中或工作场所陷入麻烦。

  患者对自己不恰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缺乏自知之明,相反他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处事方式是正常和正确的。由于不当的行为给他人制造麻烦,家庭和单位不得不把患者送到精神科求治。与之相反,焦虑性障碍病人往往是给自己而不是给他人制造痛苦。人格障碍如果自己寻求别人帮助时--常常由于挫折所致 --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由别人或者特定的痛苦环境引起的。

  本病有下列类型:偏执性、分裂样、分裂型、癔症性、自恋性、反社会性、边缘性、回避性、依赖性、强迫性以及被动攻击性。分离性人格障碍过去亦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是具有不同人格障碍的总称。

 

走出内心追求人格完美的误区

人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是毫无疑问的。人格一词,英文称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就像我们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心理学借用了这个词,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什么是人格?世界上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早在上个世纪30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就统计过,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发展到如今,人格的现代定义至少也有15种之多。

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于非专业的网友来说,可以统统不管。可以简单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初生的婴儿开始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格;人格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结晶。所以,人格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只是从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殊方面去研究它。以往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是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

然而,我们在人格的完善方面却存在着误区。

人们在追求人格的健全的同时,却误入了过度追求人格完美的死胡同。这种过度追求完美的想法是完全脱离现实的人格实际现状的,他不但使人不能向上,反而使人灰心丧气,失掉信心,甚至自卑自怨,从而使被要求者显现出来严重的性格心理缺陷。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一生都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过程中成长,那就完全失去了自我。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所谓的缺点和不足,总想克服或者改变它。他不能承认和接受缺点和不足。实际上,他所追求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他会处在尴尬的境地,而不能自拔。这种困惑,一旦遇大较大的挫折,就有可能走向极端,使家长后悔莫及。

明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问题,可以把人们分为三种:

第一种人是用尽一生的气力来改变自己,寻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第二种人是尽量来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力。

第三种人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包括自己的不足,使不足的方面转变为好的效果。

在这里明今讲个“挑水”的故事:

一位老农每天都要到较远的地方去挑水。他挑水用的两只桶,左边的一只是个好桶,右边的一只是个漏桶。他每天跳水回来,左边的水满满的,右边的水沿途洒了一道,到家后还剩下半桶水。显然这只右桶是个有缺点和不足的桶。

一天,这只右桶感到很自卑,主人每天辛辛苦苦地挑水,它只能带回来半桶水。于是,它萎靡不振,抑郁自卑。终于它忍不住悲哀地对主人说:“我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您把我修好了吧。”

老农看到右桶伤心的样子,就对它说:“我的亲爱的右桶啊,今天我们去挑水,你仔细看看道路两旁好不好?”

右桶这次很仔细地在道路两旁看。

右边的道旁郁郁葱葱,各种小草和五颜六色的鲜花都在亲切地向右桶打招呼,向它问好。道路右边散发着花的芳香,微风吹过,各种花草都向右桶频频点头示意,右桶感到十分的温馨。它似乎明白了什么。

老农对它说:“对于我挑水来说,你是有缺点的;但是,对于路旁的花草来说,你漏水的缺点,恰恰就是你的优点。”

“水桶”的故事讲完了。

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完美,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面对它,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不足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不要花一生的力气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不足,要利用自己的长处,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的价值不在于性格的优劣,在于你是否合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个著名的经济管理学的“木桶原理”,就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决定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有多高,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而这个原理一般用来比喻某个环节不要出现短腿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作为人格健全的一个人,如果事业是一只木桶的话,千万不要让一块短板阻挡了你前进的脚步,限制自己发展。因此,人们时时用“木桶原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及时修补自己的短处,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似乎是十分必要的。问题在于你如何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很多人认为,缺点往往制约着优点的发展,却不太重视优点对于缺点的制约。

那么,反木桶原理就让我们人耳目一新。多变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不变的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发展。反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木桶的最长板条的长度,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人格而言,能够凭借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

实际上,明今认为,对人的特长和缺点而言,人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如木板的长短一样不变化的。我们需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但是你不应该总想着如何不断地加强最短木板的长度,而应该想到组成木桶的其它木板来怎样弥补短处,最终能够达到装水最多。我们更应该用长木板来弥补短木板的不足。也就是说,看一个人的能力,不能只是盯住短木板本身的长度,而更应该看到短木板到长木板之间的距离构成的缝隙,看到能否用长木板来弥补长和短之间的缝隙或不足。尖锐的钉子比笨拙的榔头更容易突破困难的重重包围,必须扬长避短。

这个由美国经济学家艾尔伯特·赫希曼在70年代针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的经济学“木桶原理”,虽然使许多企业成功地运用这个原理解决了各自薄弱的环节,使管理和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赢得了丰厚的效益,“木桶原理”也因此非常著名,但是,它不能说明人格问题。尽管近年来,教育界的许多管理者,将其运用到学校的管理中来,然而我们还是明显地看到,育人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木桶原理”。这是因为,无论学校还是个人的成功都不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比如说,一个人的成功恰恰就是在发展长处的结果!就连弱智儿童天才“周周”都能登上世界著名的指挥殿堂来指挥同样著名的交响乐团,恰恰是没有改变自己的不足,而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古代“田忌赛马”的故事家喻户晓,实际上这也是讲的扬长避短的道理。

总之,一个人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在于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而在于充分发挥你的特长、能力和优点,对社会作出你应有的贡献,或者说对社会做出你意识不到的本来就能够做到的贡献。

虽然有的人在表面显得很高傲,但是内心深处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把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比,总是自愧不如;然而我们忘记了,我们更应该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比较,增强学习、事业成功的自信力。自信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自信心。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的人,一个总是觉得自己不行的人,那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比呢?比出信心,比出能力,比出创造。这才是健全的人格。

因此,我们不要做第一种人,每天都在寻找自己的不足,忘记了自己的长处,那是在浪费人生,这是最可悲的。我们要做第三种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且要意识到自己劣势中的优势,就像那只“右桶”一样,迎来鲜花盛开的春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