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密码】《步步惊心》句句精心

 瀞舒凝兰 2015-01-17

《鹧鸪天》

北宋·贺铸

重来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本诗在小说中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若曦得知姐姐若兰的故事后,在庭院中一个人痴念着这首悼亡词,也是若曦和十四初见之时;第二次是若曦晚年和十四相守,夜里两个人聊起当年的往事时从十四的口中吟出。

“同来何事不同归”,“头白鸳鸯失伴飞”,有人说这是若曦和十四命里的谶语,难逃悲伤的结局。但这何尝不是若曦和老八的命谶,老八和若兰的命谶。记得十四说:“八哥轻声重复那句‘头白鸳鸯失伴飞’时是何等凄凉的心情。”爱情在心底滋生之时,只有无数美好,奈何镜花水月,梦醒之时只徒有悲凉。

记得十四说:“若曦,如果有来世,你还会记得我吗?”

记得老八问:“我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让你幸福?”

记得若曦言:“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康熙四十四年大年初一,老八写给若曦的第一封信。

诗经里的情诗有分男词,女词,男女对答之分,这首诗所写为女子的单相思,是女词。 表达的是一个遭遇单相思或失恋痛苦的少女在排遣自己心中的幽怨。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茶。

  虽则如茶,匪我思且。

  缟衣茹芦,聊可与娱。


老八写给若曦的第二封信。东门“有女如云”,奈何“匪我思存”。这首就是男词了,这是表达一男心有所属,唯爱一女的爱情宣言。


《诗经·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老八写给若曦的第三封信:“天都黑了,我心爱的人,你怎么还不归家?”如果说第一年只表达爱慕和思念,第二年是求爱,第三年则就是求婚了。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废太子,群臣举荐八爷,康熙大怒,八爷获罪,十四挨打……风波刚过,若曦十八岁的生日也要到了,老十和十四去看若曦,问若曦可要什么礼物。若曦说“生日有何打紧,最要紧的是你们都好好的,大家都好好的……”十四面对若曦,微笑着吟出这四句诗。

大概是若曦的话感动了十四,或者是十四又在为八哥的事心急,但终归是对若曦真心的规劝。年华渐老,红颜易逝,劝卿珍惜盛年之时,莫要辜负良人之心,莫要辜负年华如锦。


《诗经·国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若曦和老八在草原上那一段甜蜜而短暂的时光,让人感受到一种凛冽的幸福。纵然心有不甘,纵然忐忑惧怕,但是在爱的面前就只剩下情不自禁。再有理智的女子,也总有那么甘愿飞蛾扑火的瞬间,那一刻心中只有爱,没有沧海桑田。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此诗写的是征人即将奔赴沙场与妻子告别的场面,凶多吉少,几乎是有去无回的诀别,于是有了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千古不朽的句子。

若曦连着那句“我心匪石”一并念出,字句温柔。五年来爱的等待,等伊人心中爱情花开,那一刻老八的心中该是多么惊动、喜悦。多希望誓言坚如金钿,不移不转。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八爷用了“定不负相思意”来回应若曦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这两句话在《步步惊心》里出现的频率不低,应该不用过多解释。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四爷登基后,两人终于能在一起了,却未如正常剧情所想,欢欢喜喜大团圆结局,而是两人之间横生了诸多隔阂。四爷清晨迷糊中被催醒,一把抱住若曦,说出“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对方在自己心中有多么重要才会害怕抱着的人是个假象?这样的发自肺腑的表达,让若曦心中又是酸涩,又是喜悦。酸的是两人都历经了多年的磨难和险阻才走到一起,还要彼此担惊受怕会失去一切;喜的是,心爱的人跟自己抱有同样的相思之情和同样的爱恋,分离后的苦都被这样的深情给融化了。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若曦在穿越后第四个年头的生日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重感情的人应有的忧伤。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元·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村琼葩堆雪。

静夜沈沈,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蓝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杰。

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良妃薨世。过了约一个月的光景,若曦才敢到良妃宫前悼念。目注着夕阳余辉下的殷红宫门,脑中却是一树洁白梨花,不禁喃喃诵道“……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记得早年良妃命若曦画花样子的时候,若曦曾画过一株梨花给良妃。良妃接过花样边看边说道:“这是梨花,不过倒是少见人绣在绢子上。”若曦笑回道:“是化自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良妃微微一笑道:“‘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浩气清英,仙材卓荦’,我可不敢当。”可见良妃亦是精读诗文之人。

《牡丹亭·皂罗袍》

明·汤显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若曦在敏敏那场歌舞之后,站在黑暗角落里,看着亮处饮酒作欢的诸位阿哥,又伤感他们的下场,感慨的吟出这首曲子。穿越后情感的步步沦陷,让若曦无法当一个理性的历史旁观者,看着这些相处了几年的阿哥们,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希望他们一直相安无事,没有任何杀戮和权力斗争。无奈历史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题画六首》

爱新觉罗·胤祥

其一

参差远势望难分,笔底烟岚迥不群。

千涧泉水千涧雨,万重山色万重云。


其二

赤栏桥外柳毵毵①,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其三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其四

碧海三山入望赊,金银宫阙映丹霞。

生身只合蓬莱住,桃实千年又著花。


其五

前村后舍意相亲,社饮团栾集笑嗔。

此是升平真景色,收来画里更精神。


其六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②。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注释:①毵毵:形容柳条细长的样子。 ②蹇:指走不快的驴、马。


这是唯一真的由历史本人作的诗。十三是文武双全的好男儿,“诗文翰墨,皆工致清新”。《步步惊心》选取了其二和其三,不过六首读下来,都是很惬意的田园山水诗。身为皇子的胤祥作的诗,也有难得的小清新啊,自由而又闲逸,契合了书中十三的江湖豪气。笔锋一转,能够放弃那份豪情,只因有割舍不下的兄弟情,前后对比,感人至深。想到之后的十年幽禁,催人泪下。小说里诗歌的运用对情节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秋之夜,十三与若曦再次醉酒。十三不知此次畅谈过后,等待他的是即将被幽禁十年的命运。他性本爱丘山,向往着有一日能“骑马带笛配剑自由纵横在天地间,漠北射雕江南听曲。畅意时幕天席地、饮酒舞剑,雅致时红袖添香、灯下吟诗”,奈何生在帝王家,又有着他难以割舍的兄弟,不忍他一人独自承受风刀霜剑。


《海东青》

康熙

羽虫三百有六十,

神俊最数海东青。

性秉金灵含火德,

异材上映瑶光星。


这是康熙的诗,海东青事件,葬送了八爷夺嫡之路。


源自《法句经》

从喜生忧患,从喜生怖畏;离喜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因毙鹰事件的打击,老八病重,康熙仅“勉力医治”四个字,后还因避晦,命人将病重不适合移动的八阿哥从畅春园移回贝勒府,纵有老九等极力反对,康熙却执意如此,丝毫不顾年父子之情…… 十四来到浣衣局,问若曦可有话捎给八哥,若曦不言,只是写了这段佛经叫他带给若兰。

此段佛经一共出现过三次。第二次是在若曦和雍正决裂时候,若曦不断对自己念叨着才阻止自己去追上雍正;第三次是在“油尽灯枯”的病危期间。


《卜算子》

南宋·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为安慰失魂落魄的十三,若曦醉酒间,半吟半唱道出此诗的后半阙。

严蕊是南宋的一名妓,才华和美貌并全。因朱熹和唐与正的恩怨受牵连入狱,性情刚烈,颇有侠义之气,深受酷刑却拒绝卖友人,捏造虚有之事。后被岳商卿救,从妓籍除名,被要求自陈身世之时,作此词。

论才论貌论性情,绿芜和严蕊都十分相像。“莫问奴归处”,若曦想让十三明白,绿芜是明史案的后人,她希望能够在江南家乡平静度日,全其孝道,远离世事尘嚣。


源自《离骚》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一)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离骚》(二)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四)


感情内敛的四爷表面行动很直接很霸道,说话也很强硬,却用送木兰簪和木兰链子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内心对若曦不止一点点的喜爱,而若曦的七窍玲珑心领悟到了木兰信物是出自《离骚》诗句中“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揣摩到了四爷的政治抱负和孤芳自赏的情结。

《归去来兮辞》

晋·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承欢欢快地弹着这首她并不知名的《归去来兮》,若曦和十三的心里都深为触动,久久不能平静。

那个时候十四也许是听说了玉檀之死,他深知此事会对若曦造成的打击,于是他继若兰病逝在八爷府后再次向若曦传达出愿意带她出宫的想法。十四明白,若曦留在宫中,是没有平静幸福的。所有才有:“只要愿意割舍,二七必如所愿。”


《了凡四训》

明·袁了凡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老八最后与若曦告别之时,已然看得清这个无情的世界,而他也一副超脱的态度,其内心浸满了冷漠和苍凉。他来送若曦,亦是送走曾经的自己。从此以后,我心已死,世事纷杂,再不关心。

当若曦问他是否有话带给十四爷的时候,他说,“此生已了,没有什么好说的”。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两首都是唐朝著名的送别诗,但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山中送别》重在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还盼望着重聚之日。步步里把“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改为“明年芳草绿,故人不同看”,虽然不合平仄音律,但更切合十三的心愿。若曦是嫁给十四,不可能再回到皇宫的了,他们重聚之日,也只能等着十三去探望她。“故人不同看”表达了十三和八爷给予若曦的是同样的祝愿,希望再见之时,她在新的环境能有全新的改变,活在更美好的未来生活。而若曦的回答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表达的是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表面很乐观豁达,但比起十三“再见面”的寓意,这句话更撩人伤神! 也是之后十三在知道这次的离别是永别之后最为哀恸的地方。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北宋·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膺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这首诗正是十四性格的写照。交结五都豪杰,几句投机的言语便可拜为生死之交;重然诺,豪爽不羁;与挚交架轻车出游,善骑射,饮酒仿如吸虹,射猎似有神弓……然而一切皆往事,如黄粱一梦。如今却困苦寂寞,如在樊笼。“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不是不请,而是不能请,郁不得志,谁能懂他满怀的悲愤呢?


若曦临终前给四爷的信中涉及到的诗词: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虞美人·秋夕信步》

清·纳兰容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虞美人》

清·纳兰容若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辋川别业》

唐·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笑语衡门前。


若曦病重,十四带若曦在外赏花。杏花刚谢,桃花开得正艳,十四问:“好看吗?”若曦轻声答道:“草色绿堪染,桃花红欲然。”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但得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做相思。

——仓央嘉措


这首诗原作只有这四句,第三到第十是网友后加上去的,也广为流传。

十四为若曦请来了会弹胡西塔尔的琴师,沧桑的男声响起,纷纷的桃花落下。“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若曦在这歌声中、在这桃花缤纷中、在十四温暖的怀抱中离开了人世……


附:白衣悠蓝补充而成的《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通过右上角的按钮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若想关注本微信,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的“古诗学堂”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