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画(树)木料、木垛?

 yzsr273 2015-01-18

 怎样画(树)木料、木垛?

 

      这里所指的(树)木料木垛,就是树木被砍伐后置于一隅或堆放在一起的状态。(树)木料的物理属性没有变,改变的是它自身原来生长时的形态、位置、树木和树木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属性没有变,形态关系变了。我们表现(树)木料木垛的关注点,就要放在质感及其相互的关系上。

     首先还是要从了解它的特点入手。树是木本植物的总称。事实上,画家观察树木的眼光或关注点,与林业科学家是有区别的。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树木的外观、生长、环境、种类的大致了解。尤其是写实钢笔画在表现中,画家更多的是关心我们所表现对象“美学”层面的信息(包括质感、空间、姿态以及在画面中的构成形式等等)。

     最能体现(树)木料质感的是树皮。树皮是树干形成层以外的部分。狭义的仅指木栓及其以外的各种死组织。树皮有保护作用,以皮孔作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孔道。树皮的形状、色泽、纹(肌)理和脱落情况多种多样。林业科学家常凭此来鉴别树木的种类和年龄。我们为何要如此关注树皮的特征呢?因为它最能体现质感。我们不需要知道树木的生长或林木培育原理,只需要生动、客观、艺术地再现“不同种类”的树木就可以了。俗语“人的脸,树的皮”,也说明生动地表现树皮的重要。

    “达芬奇原理”描述了在美学和物理概念上,树木枝干之间的规律。那就是无论是怎样形式的树,其主枝干分叉后,所形成的两条枝干的直径相加,等于分叉前的枝干的直径。掌握好这个规律,就可以使纷乱的枝条得以控制。树木的结构之所有稳定,就是它的冠幅再大,其所有末生枝干合并起来也不会超过它的近根段未分叉前的树干。

      树的年轮也是我们表现时要注意的要点。倒伏并被锯成段后状后的树成了树料。它的断截面会清晰地显现年轮,要注意年轮形态特征的表现。树的年轮和地图上山峦的等高线很相像。假如在日晒雨淋的的情况下,放置久了的树料会因为腐朽而出现龟裂,这种裂纹会由树心向外呈不规则放射状态,在刻画时要留意这些特征。还有一些树皮也会翘起或逐渐脱落,这些都是树木成料后的现象,这样的细节都不要轻易放过。

      树瘤俗称“树包”,林业学上所指木材的缺陷之一。是树木受伤后因生理或病理的作用而形成的瘤状物。这种病变的树瘤在画家眼里,恰恰是一种“残缺美”。它可以增加和丰富树木的质感表现。树皮或树干的表面越是粗糙、斑驳或有树瘤等结状物,就越富有画面的表现性。

       木垛就是许多(树)木料堆积而成,我们要关心的是,它在堆积后的相互关系的改变,包括前后、空间、交叉、光影、虚实等。这些树料的垛,从整体上观察,它只是一个场景中的一堆静物而已。

 

 

 


图例一:图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树被倒伏并被锯成段后状后的样子。它的断截面会清晰地显现年轮,已经龟裂的纹理、翘起的树皮,树瘤的特征等。

作品局部     (树)木料     徐亚华作品作品局部 (树)木料 徐亚华作品


 

图例二:我们要关注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



图例三:对于木垛的表现,我们关心的不是每根木料的
具体刻画,而是木垛的整体表现。

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


 

图例四:树(木)料之间的重叠、交叉、前后关系,会丰富画面的可读性。

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


图例五:树皮的纹(肌)理的表现。
 

作品局部      杨雨堂作品作品局部 杨雨堂作品


图六:(树)木料的断面,有着许多细微的变化,尽管我们不需要知道这种变化的原因,但是不要轻易放过这些变化的细节。

作品局部      杨雨堂作品作品局部 杨雨堂作品



图例七:从绘画形式上来观察,它只是一个场景中的一堆静物而已,已经跟树木本身的属性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



图例八:注意树木断截面细节的表现,这些细节往往告诉你,它以这样的状态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呆上一段时间了。

 

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作品局部 徐亚华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