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可以让我们有道德的活着

 汉青的马甲 2015-01-18

前不久,一场读书讲堂让我受益匪浅,一位学者的"读书铸就信仰,文学照亮人生"的概念将读书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重新解读了阅读的意义。它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意境:一个人读书,黄卷青灯,清风北窗拂来,鸟雀檐角相依,在文字与心灵相会时,莞尔一笑,是生命最胜处。

从来读书长精神,应与书籍伴终身。但隐藏背后的却是,随着当今社会物质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导致国民读书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数据提供,国民图书阅读率于1999年时达到60.4%,此后多年呈倒退趋势,2005年仅有48.7%,2013年国民阅读率虽回升至57.8%,但增速依然缓慢。从阅读本数来看,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而韩国则是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不仅如此,中国的国民阅读书籍中近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对比之下差距骤显。信息的大时代与科技发展下的便捷让阅读的碎片化、功利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相反,阅读经典、阅读智慧书籍成了一件需要沉下心、郑重其事的计划。

文字,是生命熔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当我落笔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其实内心里是有着几分忐忑的,难道当下还有人会把阅读当做信仰吗?"读书"是民间对"教育"的通俗化表达,"读书信仰"的脆弱折射出教育对社会多元价值整合力量的式微。国人对"读书"的"用处"非常敏感,很小的由头就会引爆"读书无用"的讨论。拿到司诺克大赛冠军的丁俊晖一句"打球有钱赚,读书有啥用",就引起社会整体性的"读书无用"共鸣;盖茨辍学成富翁的经历在本国没引起什么议论,在我们这里一再成为"读书无用论"的论据;几个农村学生毕业没找到工作,很迅速地归结到"读书"无用上。我们的"读书信仰"何以如此脆弱?其实,一种成功的教育,是能形成一种独立的、不易受社会其他功利价值影响的价值判断,凝聚起社会对读书坚定稳固的信仰,有足够的影响力把社会群体牢固凝聚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共识下,绝不会因一时的利益损失而动摇。如果我们的教育足够公平,读书能超越既有的贫富差别和权力资源成为每个人平等向上流动的渠道,社会自然会形成一种坚定的教育信仰。如果向上流动仍然要靠权力和关系,仍然依靠贫富的代际转移,读书的效用也就被边缘化了。这也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一个人,因为信仰而幸福;一个人,有读书作信仰,更是他的幸福!读书有真知,既为职业和专业而读,更为兴趣和人生而读,读出学问,读出境界。读书有情调,有超然,但读书绝对不是风花雪月、柳梢娥眉,而是关照现实、求证理想的智慧方式。所以,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

书就像微波,从内向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凸显出来。因此,无论当下"读书信仰"脆弱得多么不堪一击,我们依然坚定"读书铸就信仰"的信念,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傲气、霸气、粗俗气、痞子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自在气、文明气。读书可以让我们有灵魂的活着、有智慧的活着、有道德的活着。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