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临危不惧在匡城

 汉青的马甲 2015-01-18

近日,笔者再次来到睢县世纪公园的春秋亭前,细心观看春秋亭上栩栩如生的《孔子游匡》、《仲尼畏匡》、《周游列国》3幅画面。看着《孔子游匡》的画面,有关孔子被围匡城而临危不惧的传奇故事又在笔者眼前闪现。

公元前497年,孔子创立儒学。为了推行其"仁、爱"的政治主张,他开始周游各国,游览讲学。这年春,已是55岁的孔子因与鲁国季氏不和,离开鲁国到了卫国。10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一天,孔子乘着弟子颜回驾驶的马车从周口淮阳路过宋国的匡城时,颜回用马鞭指着城墙一隅说,以前我跟阳虎来过这个城,是从那个缺口进去的。匡地人恨颜回与阳虎,又看孔子的长相很像曾经残害过匡地人的阳虎,就以为是当年作恶多端的阳虎又回来了。于是,匡地头领简子就纠集军队围攻他们,整整围困了五天五夜。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起初被冲散了,他担心孔子受不起惊吓,急忙冲入包围,拿着武器要和匡人拼命。孔子劝阻了子路,认为彼强我弱,不能硬拼,让子路少安毋躁,并告诉子路说:我躲避困窘的境况已经很久了,但是总免不了受困窘,这是命运啊!我求通达也很长时间了,而总不能通达,这是时运不济啊!处在尧、舜的时代,天下没有受困窘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处在夏桀、殷纣的时代,天下没有行事顺利通达的人,不是他们智谋不足,而是时运造成的。那在水中航行而不避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行走而不避忌犀牛、猛虎的,是猎手的勇敢;刀剑交叉在胸前,把死看作像活着一样,这是壮士的勇敢;知道受困窘是命中注定的,通达是天时造成的,面临着大灾大难而不畏惧的,则是圣人的勇敢。子路,泰然处之吧!

而后孔子又命子路唱歌,自己抚琴相和,用悲歌来感化他们。匡人亲眼看到孔子大难当头临危不惧,抚琴弹唱,神情自若的情景,联想到恶人阳虎是不会做出这些事的呀,于是,就给孔子解了围。没过多久,率领武士的首领也前来谢了罪。

当地匡人还追赶孔子到一个叫小店村的地方向孔子赔情道歉,后来,这个村改名叫赔情店,就是现在开封的裴村店村。为纪念孔子游匡这个历史事件,当地人就在匡城即孔子抚琴处建造了一座壮观别致的孔子抚琴亭。抚琴亭有九级台阶,建筑样式八角挑檐。孔子游匡之事在古书《庄子秋水》、《孔子年谱》中均有记载,成语故事《临危不惧》的典故就出在现在的睢县匡城。在距今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匡城是宋国西部边境上的一个重镇,它的西边紧邻郑国。到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后,便在匡城设立郡县。后因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城内陆势低洼,积水很多,很难发挥作为县城的作用。因此,县城由匡城东迁到当时地势较高的襄陵附近,并把县名改称襄邑,也就是今天的睢县。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