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图像速记(10)

 高山仙人掌 2015-01-18

  图片已经删除!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 范成大  

                                                                           梅子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1肥:指果肉肥厚。
  2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3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4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5蛱(jiá)蝶:菜粉蝶。
  6菜花:油菜花。
  7唯有:只有。
  8无:没有。
  [今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
  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句意]1~2句: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3~4句: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碎乡心梦不成!)


   (①榆关:山海关。②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③聒:声音嘈杂。音锅。
   译文: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走,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千家万户都点起了灯火.风一阵阵,雪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而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杂乱的声音。  

 


长相思我画了长箱丝(则那"千帐灯")

.
注意头字(大燕何快走?)
赏析:

  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五首。《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这首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⑴大漠:原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燕山:此指燕然山,是西北产良马之地,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大漠、燕山,皆马之故乡。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⑵何当:何时才能够。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汉乐府《陌上桑》:“黄金络马头。”清秋:指清秋时节。
 
   .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壮美的感受。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风,以寄雅怀。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后两句着力写桃花,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联想催户不开门,便题……
【注释】: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图:4王冠)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译文】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头字联想诗:  《财山》老铁

 水山育媚材,千万。包燃蛰冬,良依王冠。(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每年3月5日-3月7日之间。 

蛰冬:冬天与初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口壁”你要想象菩萨横蛮书……)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图1谐音有郁、 辛、造。(玉、星、灶)

头字联想诗:《狱中溪》  老铁

可怜,亲鼻江山气。抒江湿造壁菩萨满不起

腥气疾缠身,天黄照大地。郁孤台下水,中间多少秘。

【诗意】狱中尿尿可怜,亲吻你的是尿尿声音和气味!你抒发情怀,尿在墙壁制造的湿印子,菩萨你是满不过的。空气不好让你百病缠身,看天都是黄的!郁孤台下水就更糟,中间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注释

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梁

⑤可怜:可惜。

⑥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⑦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潮流不可阻挡。

⑧愁余:使我感到忧愁。(也有写作

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异常凄苦。

行人:指流离失所的人民。

作者登台望远,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蕴藉深沉,手法实为高超。


 

乡村四月 蜜蜂嗡嗡卷地来!绿子规乡村才。


 

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才了(liǎ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