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老铁的古诗配画

 高山仙人掌 2015-01-18
一、简单的古诗配画

      因为有些人反感或藐视图像记忆法,认为那是骗人的,自我聪明,也要求别人一样聪明,没有一点改变教学之念!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如何读老铁的古诗配画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如何读老铁的古诗配画



二、以后我们可以稍微复杂些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如何读老铁的古诗配画
头字:看画,远近人来,胆大妄为!


再举一例头字:

如何读老铁的古诗配画

你就记:柳宗元望“江雪”  千万孤独!
(我在乡下初一学生做过调查,就这一首这么简单的小学二年级时学的古诗,他们大部分都没有记得,我们应该感到吃惊!)



三、再而,我们有所发展


滁州西涧(算是他最有名的一篇了)
                韦应物
怜幽草涧边生,有黄鹂深树鸣。
潮带雨晚来急,渡无人舟自横。
如何读老铁的古诗配画
1、我们一般人不会“滁州”的“滁”(音锄);
2、《滁州西涧》是哪个人写的,你和我、他也不一定记得?
3、诗的内容我们要记。

    上面三点我都画在这幅画里了,头字记忆法起提示记忆作用,如果这“头字”的组合是一句容易记的话,(完整有意思才易记)对记忆古诗是大有帮助的,这就从“独上春野”的此古诗头字成了“独上野!”(我画了)“韦应物”你直接记也可以,但还是不如我变成图画—“围硬物”的好。
     我的实践证明:不仅记时“有意思”、形象,我想50年后也不会忘记的!
而靠平时方法学习的,过四、五年,因为别的“继续学习”就可能全忘掉!(可做调查)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如何读老铁的古诗配画
(对谐音一知半解的人,你将失去一定的记忆效率,看后反而反感、纳闷或愤怒!当然看别人谐音有困难是正常的。) 

多画一根的故事
我记性不好,编画(一般用一个小时)曹操的龟虽寿后,我好像认为已经记住了,但过一段时间(可能一个多月),我就想不起此诗的开头是怎么样了?后我把那死龟拴上(画上)了一根绳就再不烦记不住了,此事就是谐音与图像的功劳啊!
    你可能是个记性好的人,或你是靠一种理解记忆的人,或你本来是已经熟记此古诗的人,你不会有我这么笨脑子学习的经历,我为什么画了一根,你就清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