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回忆

 青松244 2015-01-18

我五岁时就过继给伯父,并随之离开昆明去了上海。当时年岁还小,只记得正处解放前夕,交通不很方便,路途也不平安,从昆明乘坐卡车到武汉,途中曾遭劫匪追杀,幸免于难。后经武汉走水路乘船到上海,一路舟车劳顿,历尽辛苦,总算平安到达上海。那时已是深夜,记得伯父雇了辆黄包车,把我们七拐八弯地拉到一个弄堂深处,说是到了。进了屋,一位白发苍苍,满面慈祥的老奶奶把我拉过去,从一个洋铁盒子里拿出一块酥饼给我吃,我从来没吃过这样好吃的饼子,所以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才知道,她就是我伯父的母亲,我的祖母。从此,我就在上海这个既陌生又繁华的地方度过了我的童年。

才解放的上海,经常受到国民党飞机的袭扰,我们住处附近时常响起空袭警报声。为了安全,有一段时间我就去法租界和我伯父住。他为一个法国人家庭做厨师,能做一手地道的西餐,很为雇主赏识,在那动荡时期,那家法国人把整个楼层交托我伯父照管,宽敞的屋子装饰得特别讲究、豪华,只有我和伯父俩人住。在这里,幼年的我初次体验到西方式的文化和生活。

上海的家庭有六口人,祖母、三祖父、伯父、伯母、还有两个姐姐和我。伯父很疼爱我,他写得一手好字,为了我学前启蒙,他把纸裁成两寸见方的小块,用毛笔写上大楷字,教我一个一个地念。在我六岁时,为了养家谋生,伯父离开了我们,随同那家法国人出国做事。我也到了上学年龄,在离家有两个街区的上海市永嘉路第一小学读书,开始了我的童年生活。

伯父原定要随那家雇主去英国谋生的,可是到了香港后,在姑妈的劝说下,留在了香港。当时的形势,香港一时也难找工作,伯父滞留香港后就失业了。我们全家因此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一家老小只靠大姐在纱厂打工所得的那点微薄工资,实难维持生活,所以在我读小学时,每天放学回来就帮三祖父一起,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夏天用小凳子在街沿摆个茶摊,向过往行人兜售凉茶。记得那时每天早上摆完茶水摊后,我才背着书包去学校上课,中午回来后换三祖父回家吃饭,下午放学后帮着三祖父收摊。星期天我大部分时间就在茶摊上度过,聆听行道树上知了呜叫,观赏街上过往行人。来喝茶的大部分是拉大型板车的苦力,炎热的夏天拉车出了很多汗,他们喜欢找个树阴下坐着休息,花一分钱喝两杯茶解渴。没人喝茶时,我就看书,那期间我看完了整部线装的《封神榜》神话故事。为书中那些神仙和法宝所吸引,至今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遗憾的是,如果当时我看的是名人传记或者是他们的回忆录,那我的人生也许不是现在这样了。

到了学校放暑假期间,我就用一个篮子挎在脖子上,去批点白糖梅子来卖,那是用梅子裹上化了的白糖,待糖干了后,就像一个个乒乓球似的东西,沿街叫卖。当时我虽然人小,却很爱面子,怕遇见同学被他们耻笑,很不情愿去做这件事情,可是为了生活,,,,,,。

    冬天我和三祖父就在弄堂口烤红薯卖,有段时间还卖过油炸萝卜丝饼,被同学们知道后,曾经还给我取了个绰号,叫我“萝卜丝饼小开”,当时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这都是因为穷的缘故,难道穷就要被人讥笑吗,这件事情刺痛了我那幼小的心灵。

    那段时间,我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有一天祖母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就把我叫到她的身边问我什么原因,面对着慈祥的祖母,我道出了心中的委屈,,,,,,她把我搂在她怀里,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对我说:“你那么小的年纪,本不该让你为了家里的生活而去奔波的,只缘你爸爸一时找不到工作,我们的生活才这样困苦,让你在外面受人欺负。其实我们过去的家境并非如此,你祖父曾经在滇军中服役,后参加北伐,随军北上,驻守江苏,时任江苏警备队某团团长,如果不是他病故的话,我们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种境况。现在虽然贫困点,可是我们人穷志不短,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没有什么丢人的。我知道你心志高,也许现在的磨砺,对你将来会有好处。”聆听着祖母谆谆教导,我搂着祖母,眼泪夺眶而出,嘴里喃喃地说着:“祖母,我知道了,我错了,我错了。”听了祖母一席话,我心里豁然释怀,心情也好了许多。

虽然家境贫寒,而且我又是过继过来的,可是祖母、三祖父和大姐对我很好,尽管贫困,温饱还能解决。尤其是大姐对我特别爱护,一到夏天,天天为我洗澡,还把我换下的衣服全洗了,有什么好吃的都为我留着,虽然她每天天不亮就去工厂上班,直到天黑才回家,可对我的学习和功课还十分关心。三祖父,他跟随祖父一生,终生未娶。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童年的苦难却也未能泯灭我的童趣和良知,在那困苦的环境下,我本能地尽力去追寻和享受属于我的那份童趣。

夏天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树下粘知了,我们用面粉和成小团团,在水里不断地搓,让它慢慢地变成会粘手的面精,然后把它裹在竹竽尖上,循着树上知了的鸣叫声,睁大眼睛发现它后,悄无声息地踮着脚尖,用竹竽尖慢慢地挨近它,突然朝它的翅膀粘去,知了、知了,,,,,,哈哈,它就被我们捕获了,那高兴劲不用提了。然后我们就把它们带回家中,放在一个小笼子里面,整天地听着它不厌其烦,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那时,斗蟋蟀不仅是大人们喜欢玩,我们小孩也很喜欢,有时周未同伴约我去离家很远的人民广场去买蟋蟀来玩。入秋季节,那时郊区的农民用个布口袋,里面装着好多一节一节的小竹筒,两头用棉花塞着,蟋蟀就在里面。你只要花两分钱,就可以伸手进去口袋里面摸一只出来,是好是坏就要看你的运气了。回家后把它放在陶土罐里养着,喂它些吃的,为了让它凶猛好斗,还要喂点辣椒之类的东西。然后拿出去和其它小朋友们的蟋蟀撕斗,斗胜了振翅蠼蠼地叫,斗败了落荒而逃。

暑假期间,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去郊区远足。一路上和同学们唱着歌曲,沐浴着阳光,走在郊野的田埂上,闻着蚕豆花香,呼吸着清醒的空气,大自然对每个人是那么的公平,这时才让我感到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我们在小河边、水沟里捕捞小蝌蚪,那时还没有环保意识,大家兴致勃勃,偶而也摘两个青蚕豆吃吃。女同学喜欢摘些田埂旁的小花插在头上,对着水面左照右照。大家此时都放飞心情,欢欣雀跃,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回到家里,我把小蝌蚪用个小玻璃缸养着,看着它们在水草里游来游去,心境特别好。

我从小就对什么都感兴趣,不只是和邻居的孩子打康乐球,下陆军棋,有时还敢于和成年人比试比试。这其中让我最感兴趣,最迷恋的要数乒乓球了。当时学校只有两张乒乓球桌,下课了大家拼命去争。后来我就摸到了窍门,临到下课时,我就把球拍预先拿在手里,先站在两行课桌之间的过道上,下课铃一响,我就冲出教室门,最先占据了一张乒乓球桌,整个课间休息,我作为擂主,一直霸据一方,没人能把我打下。也许是因为我的迷恋,促使我的球艺胜过同龄人,我也就更加酷爱这项运动。痴迷到放学后,相约几个爱好者,在里弄里找个空地,把书包放在中间排成一行,互相对打起来。有时找张桌子,中间划条线,也将就对付着打。当时我在学校里参加乒乓球比赛,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要是我后来不回昆明的话,很可能在上海会朝乒乓球这方面去发展,因为上海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摇篮。

我在学校里很喜欢劳作这门课程,上海从小学就很重视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那时的劳作课,内容很丰富,刻石膏浮雕,做飞机模型,做万花筒,用硬纸板制作各种建筑模型、汽车、物品,,,,,,,我对此十分感兴趣。音乐课我也喜爱,课余参加学校组织的乐队训练,学打小鼓。同时也是学校合唱队的成员之一。  

                                                                                                                       2013.4.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