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历史学科高考前指导

 许愿真 2015-01-18

【高考】历史学科高考前指导

 

历史学科高考前指导

 

孙显圣名师工作室  褚仁贵

 

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近了,学生进入紧张的三轮复习阶段,如何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中以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简要谈谈如何加强高考前的历史科备考,以期为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高考成功助一臂之力。

一、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基本特点。

2013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其命题特点主要有:试题呈现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特征的“三新试题”为主,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史论结合能力;试题摆脱了教材的束缚,考查的是课程知识,不是课本知识;考查主干知识;注重阶段特征的把握;注重历史学科价值观的引领;在史学探究方法上锐意创新。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命题的特点是“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试题材料无论如何新颖,其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所以,知识是能力的依托,能力是知识的运作。离开知识,能力是无从谈起的。

第一,明确基础知识的范围。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且各版本所共有的,能反映出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和制度等,就是要掌握的主干知识。

第二,如何进行基础主干知识的再复习。

首先,纵横联系,系统复习。

按纵向系统复习。如中国思想史专题,包括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20世纪以来四大理论成果。如中国政治史专题,包括奴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在按纵向系统复习时,可以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同类知识进行联系对比,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比较,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对比;明清君主专制制度与欧美代议制对比等。

按横向系统复习,即把发生于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复习。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包括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政治方面,包括宗法分封制崩溃;思想文化方面,包括百家争鸣。再如中国近代,政治方面,包括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经济方面,包括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包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如此复习联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一些题目进行横向系统复习,这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而且有利于自觉地调动运用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如“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出现的原因”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国际方面,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变,内容包括:经济方面,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政治方面,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技发展。国内方面,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内容包括: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措施;思想文化方面,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理学与心学是官方哲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通过对这一个问题的复习,可以把同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的相关知识对比记忆。再如,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对比中西近代化发展之路。

其次,要用新的视角和理念统领备考,整合知识。

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要注意新的历史情境材料,通过分析、概括和提炼,提高解决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例如:用现代化史观来重组中国近现代史

(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古代中国在农业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但这种以农业为核心的文明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文明开始遭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现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两次鸦片战争是对中国旧的体制的破坏,但并不等同于新的体制和酝酿,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派,中国才开始迈出近代工业的第一步。洋务运动中,现代化的起步不仅仅在经济领域,还包含文化领域,洋务派在其兴办的新式学堂中开始开设近代科技课程,从而文化领域开始科学化起步。

(三)现代化的机遇与挫折——戊戌变法。

1898年,康、梁戊戌变法是继洋务自强破产后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比较系统而深入的尝试。变法者意欲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使中国步入现代化富强之路。无奈它只维持了短短百余日便被顽固势力扼杀于摇篮之中,中国因此失去了一次国家振兴的良好契机。

(四)现代化的发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开展了一场自救运动,即“新政”,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反映了现代化的趋势(虽然这是不情愿并带有欺骗色彩的)。其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则完全符合现代化的潮流,政治方面要求建立民主政治,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民主化和法制化,民生主义和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工业化的趋势,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的变化则体现了社会世俗化的趋势。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呈现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其原因也在于顺应了现代化潮流。

(五)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民主义革命沿用了俄国的模式,即社会主义模式。

(六)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三、加强训练,提升能力。

随着高考的临近,模拟考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考生要正确看待每次考试,将每一次考试都当成是查漏补缺、提升能力的一次绝好机会。通过考试正确地评估自己,避免过分自卑和盲目自信。同时每次考后要认真反思考试中的进步与不足,整理思路,查找更好的方法,这样坚持下来就自然达到了“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就会平和许多,胜利的希望自然增添许多。

第一,适度适量。

高考试题是不可能猜到的,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解题技巧和提高做题能力。所以,必须放弃猜题押题的想法,抛弃题海战术,进行适度适量训练即可。

第二,身临其境。

在五月冲刺的每一次模拟练习中都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时刻遵循“高要求,高质量,高效果”的原则。“高要求”是严于律己,即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解题时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高质量”是指答题时不做便罢,做了就必须做对,即使不慎出错,思路也不能乱套;“高效果”是指每一次考试后都要及时消化和归纳总结,对自己失误的地方足够重视,仔细分析和反思,总结应试经验与技巧,做到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并树立下次的新目标。只有做到了自身的高要求、做题的高质量、复习的高效果,真正高考时才能沉着冷静,创造性地考出高水平。

第三,举一反三。

从一个题出发,拓展相关的知识,并领会这一类型题的思维方式、解题步骤和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四,强化技巧。

1.答题时间的分配。

在每次的考试中力求审题细致、答题规范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答题速度、答题节奏做出严格要求,因为只有关注了时间,才会有速度,才会有效率,最终才会有成绩。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对答题速度的追求,应该建立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之上。

2.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力争多得分。

向仔细审题多要1分。

不要在审题上吝惜时间。例如选择题:审清题干时间范围、看清关键词(正向还是逆向)、仔细推敲各个选项、确定符合题干的最佳选项。

一个非选择题15分钟左右,要用五分之二的时间,即约6分钟审题。对试题的要求、解答方案、答案要点胸有成竹,最后一气呵成。不要急于动笔。即审题要慢,下笔要快。切忌发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

向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多要1分。

对非选择题:一是从材料中归纳提炼答案,二是结合所学的知识整理答案,三是材料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整理答案。当材料观点与所学的知识不一致时,要以材料为准,尽量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向理清思路、严谨归纳多要1分。

非选择题:审题后,把思考问题的角度确定好,下笔前判断好对知识的取舍。每一小问所设的分值往往会提醒你需要答出几点要点。

向历史语言到位多要1分。

非选择题:审题再好,思路再明确,所用知识判断再正确,最终都要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历史语言到位基本上就能靠近答案得分点,得分率就会比较高。

3.规范答卷。

书写到位。

格式到位----即要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 “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层次到位。

每个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

语言到位。

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如果同学们在高考答卷时遵循这些原则,相信你的卷面的整洁度、内容的全面性和正确性就会大幅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