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行笔的关键——龙开胜

 清虚堂 2015-01-19

龙开胜

真正搞书法的人,没有不重视笔法的,古人有“笔法为不传之秘”、“用笔千古不易”等等说法,在各种书论中对笔法的论述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不胜枚举。古代比较著名的如《笔阵图》、《笔论》、《用笔赋》等等,据说钟繇为了得到别人的笔法秘诀,在多次苦求无果后,竟然在别人死后盗掘其墓而搜寻。古代书论虽多,词句也优美,但大多华而不实,多是形容和想象,也充满了夸张,这给我们的实际应用带来了一些理解上的不便。怎样能够容易地将有关用笔的一些技术技巧进行有效的说明和解释?也是我很重视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当然此类问题日常的学习与交流中也经常遇见,这里试着将我的一些日常实践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书法中的用笔包含的范围很大,很难一一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本文主要选择行笔的一些方面来简单地谈一谈,至于为什么要单选择行笔而不说其他方面,我是这么考虑的:一幅书法作品在写完之后,便归为静止状态,而作品本身给人的各种感觉,虽然也能透露出一些行笔的信息,但毕竟不能得见其行笔过程。人们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就是临摹古帖,人们面对已经逝去的古人和已成为过去的书写过程,只有从古人留下的完全静止的作品中去追寻,去感悟,去实践。人们面对一幅书法作品,其结体、章法、用墨等皆一目了然,唯有行笔时迅速消失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锻炼。所以,我深深地感觉到,挖掘古人的用笔方式,体味古人的行笔过程和行笔特点对于学习书法是十分重要的。至于用笔中的执笔与握笔问题,我想很多人在实践中都能够比较容易的掌握,所说的“指实掌虚”等名词也没必要过分地强调。即所谓“笔无定法,发无定法,”所以这里抛开其它问题的探讨,主要讨论一下行笔中的几个问题。

力度准备

我们在写字之前就要对行笔的力度有所准备和设计,要针对不同的字体、不同的章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工具载体、不同的尺幅字的大小等方面进行预设,可以说下笔力度的准备就是这幅书法作品的面貌,作品的苍茫、润泽、老辣、俊秀等方面和用笔的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自己的一些创作习惯,提前准备下笔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入纸方式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出手”的第一步便是起笔入纸,形成一个起始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起笔入纸的方式是能够看出一个书写者的一些水平和功夫。真正的大书法家在提笔入纸的那一刹那的动作是极备法度的,这一刹那包含了很多笔法和笔势,直、平、藏、裹等笔法的制动化模式会跟随书写者在这一刻体现。唐孙过庭《书谱》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遗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 有的人一笔下去,就暴露出其整体的书法水平了。遗憾的是,起笔入纸的重要性好像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这种谋始点而布全篇的做法我是非常强调的。

速度与节奏

行笔的速度没有固定的要求,要因人、因体、因风格、因工具而变化,根据个人经验,速度的快慢与笔画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转折处要慢,行笔处要快,实处要慢,虚处要快,能够做到行笔快速而不失法度是不容易的,其技巧和水平需要更高一筹。所谓的快慢并不能直接地去理解,我认为速度快慢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行笔的过程中形成完美的节奏。只有完美的节奏才能形成完美的点画以及结体和章法,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行笔的轻重缓急必须融于一定的节奏之中,所以节奏是把握速度的最好体现。所谓节奏即在书写过程中速度快慢的调节,笔画粗细的调节,字的大小的调节。

调锋

随即地调整笔锋是我在行笔的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会不会在行笔中调锋甚至可以成为判断是不是会写书法、是不是一个真正书法家的一个标准,也许我说的有点夸张,但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些高手的书写和创作可以得到验证。调锋不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一些用笔习惯,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于法度的重视和掌握程度。当然,调锋在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工具以及不同的书法家之间有着不同的表现,也有人为了追求一些书写效果而故意不调锋等,但不能因此说明没有调锋意识和调锋的必要性。在高速行笔的过程中进行完美地调锋,却也并非易事。所谓调锋即在书写过程中,由于书写的力度造成笔锋偏扁或散锋,就要及时调整笔的方向,这个调整方向,有转笔管的也有不转笔管的,不转笔管的只是调整笔管的角度,当然也不一定笔笔调锋,至于在什么时候调锋,什么时候不调锋,要根据个人的书写习惯和字形结构来判断,一般来讲,笔画的转折处和拉长线条,笔锋弯曲或散锋等就要及时调整笔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