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 学】之三:酒的功效

 老沔城人 2015-01-19


【酒  学】之三:酒的功效

 

    一、酒在礼仪上的作用

    古代社会,人们局限于科学知识,对于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多归之于上天神灵的恩赐,因此对天地神灵犹存崇敬之心,故而十分重视祭祀,视祭祀为生活中的大事。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天地、山川、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等。而在古人眼里,酒又是一种天赐的美好享用品,故不敢也不愿专享,所以有“饮前必酹”,“祭之必酒”的作法。

    “饮前必酹”是说古时候不论王家宗庙中的祭献,或是民间私家祀祖,祝祷之后必须以酒酹地,经过这番仪式后,才能由与祭的人来宴飨。通常酹酒有一定格式,并非随意将酒泼洒就算的。必须恭敬肃容,手擎杯盏,默念祷词,然后将酒先分倾三点,最后将余酒洒一半圆形。据明人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这是用酒在地上酹成三点一长钩的“心”字,表示心献之礼。由于这一未饮先酹酒的祭祀仪式,影响到平常饮酒时也有酹酒后再饮的习惯。苏轼一词中讲“一樽还酹江月”,就说明了这个习惯。

    这个习惯不仅汉民族有,少数民族也是如此,据宋人盂珙《蒙鞑备录》中记述,蒙古族人“凡饮酒,先酹之,以祭天地”。苗族人也有此习俗,他们饮酒前通常由席中年辈最长的一人用手指沾了酒,对天、对地弹酒,表示敬了天地以后才能开怀畅饮,至今这风俗还在湘黔一带苗族人中流行。可见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的影响之久远。

    在古人祭天、祭社、祭祖、祭灶等祭祀活动中,祭社是最为隆重热烈的。

    祭社就是祭社稷之神。古人常以皇天后土并称,皇天指天神,后土指社神,也称土地神。在社神中,以社稷为首;社代表土地神,稷代表谷神。

    祭社之饮,又称“社酒”。社酒是酬神、祈丰年、庆收获,又是农民群体欢娱的饮宴。旧时中国是农业国,农民占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们赖以维生的是土地和五谷。正如《白虎通义·社稷》中说的:“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因此社酒是自古以来全民性的祭祀、欢宴时节。

    “社”这个字包含着中国古代政治、宗教、民俗、地理等多种文化内容。从字体说,社从示从土,示是神的意思,加土,就是土地之神,天地之神。古代自天子至庶人,都要封土立社,祈福报功,所祀的神就叫社。国家必须有其所统辖的领土,土地又是赖以生长之处,因此又和谷物相联而称“社稷”,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王朝所在地的京都有社稷坛,各村各乡都有土谷祠。社又是地理上的行政区划,《管子·乘马》:“方六里,命之日社”。也是基层的群落组织,《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请致千社”,杜预注疏说:“二十五家为一社”。可见它既是行政区划,于是也成了政经文教之枢纽。乡社中储备公粮的仓称社仓,乡社办的学堂称社学,以至居民逢年节行乐的灯火称社火。在社公(即土地神)的祭祀处培土植树,称社树。后代就衍变成土地庙,即鲁迅先生写的《阿Q 正传》中那位阿Q 所寄居的土谷祠。祭社神的日子就称社日。每年春天耕种以前,人们都要祈求社稷之神的保佑。秋天收获以后,要报答它的恩赐,于是有了祭社活动。祭社本是一种祈丰和庆丰的祭祀活动,后来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发展到祭祀完毕,人们原地联欢,沿袭成为一种节日习俗。

    春祭为春社,秋祭为秋社。春社在立春后某日,秋社在立秋后某日,有的记载说是甲日,也有的说是戊日,大抵在春分秋分两节前后。直到唐代才最后固定下来: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秋的社日。每逢社日,四乡邻里都相邀聚集在一起,各自凑上一些祭社的肉食和米酒,在田间、大树下搭起祭坛或草屋。祭仪之后大家便聚饮联欢,欢歌畅饮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那欢快的饮酒场面,有时甚至比元旦之日还要热闹。唐代诗人王驾曾用《社日》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埘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夫归。”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鹅湖山(今江西省铅山县北)一带春社日中人们一家家尽欢扶醉而归的情景。宋朝诗人苏轼在《浣溪沙》中也用“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yuan元)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反映男女老幼参加春社的热烈场面:老幼相扶而来,乌鸦也翩翩起舞,直到日落黄昏,路边还有横躺竖卧的醉翁。诗人陆游有一首《社酒》诗写道:

    社瓮虽草草,酒昧亦醇酽。

    长歌南陌头,百年应不厌。

    既写出了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也写出了他们对欢度社日、畅饮社酒的向往。

    在古代农民还通过社日的欢饮,来融洽邻里、亲友间的情感。他们或者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宴饮,或者向他们甚至向路人馈送自己酿出的美酒佳肴。人们在自己欢乐之时,不忘他人的崇高品格,与人同乐的风尚往往在社日体现得更为明显。

    今天,文化科学已经揭示了向天地、鬼神供酒祭祀祈福求愿的毫无意义,但届时饮酒,却成为一种风俗继续流传下来。

    二、酒在民间的作用

    人一生从呱呱坠地到人士为安,一般都要经历降诞礼、成年礼(冠礼)、婚礼和丧礼等四大礼俗。自古至今这些礼俗日都与酒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不妨加以分述。

    1.降诞礼饮酒

    生儿育女是家庭的大事。过去生子增丁,添人进口,人人为喜。但在医药卫生不发达的情况下又令人有多担心。围绕生子之俗,一为贺,二为忌,三为寿。所以既有贺的仪礼,又有忌的陋俗和求祝长命百岁的举动。不过,由于古人的重男轻女观念,男孩和女孩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礼记》载,生了男孩,“设弧于门左,”左为“天道所尊”,右为“地道所尊”。“弧”是木弓,象征男性的阳刚。

    降诞礼是人生的开端之礼,其仪式多在诞生后的第三天举行,俗称“三朝”、“洗三”等。“洗三”是用艾叶、花椒等中草药煎汤给婴儿洗澡。这一天生男孩的家里要举行用弓箭射天地四方的仪式,并设宴款待亲友。而生女孩则大多不设酒宴。比较隆重的是周岁日的庆贺。这一天,主人要备办酒食邀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宴请之前还要举行庆贺仪式,家人往往在堂中放文房书籍、秤尺刀剪、彩缎花朵、女工针线、应用物品等等,置小儿于其中,看他先取何物,以为佳谶。这一天,亲友要送礼,生育之家要设宴款待。浙江东部地区有个有趣的风俗,人们往往在生育之年,家酿好酒几坛,泥封好后,埋于土中。待到有子出之日,才取出来开封待客。如果生的是女儿就叫女儿酒;是男孩则称状元红。由于陈放十几年,酒味自然格外醇厚,亲朋好友喝了倍觉高兴。

    “满月酒”、“百日酒”(又称“百岁酒’)、“周岁酒”之后,每逢诞辰日也有简单的纪念仪式,即俗称的“过生日”。不过普通人家不设酒宴。到了40岁以上才开始祝寿过生日。一般以10为整整庆贺如50、60、70、80等。贺寿有帮幛、寿烛、寿桃、寿面等。隆重者设寿堂,摆寿烛,张灯结彩,寿翁坐在正位,接受亲友、晚辈祝贺、叩拜。仪式完毕,大家共吃寿宴,饮寿酒。

    2.成年礼(冠礼)饮酒

    成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古'人多于此时举行“成年礼”。男子戴帽,日“冠”、“加冠”;女子束发,日“笄”、“上头”。冠、笄的年龄因时代不同而各异,但成年礼饮酒却是通行的。如《周礼》规定,“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其程序是筮日、加冠、易礼服、饮醴酒、受新名和以成人资格见长辈。女子的“及笄”礼也大体相同。刚成年的人要饮用象征成人的酒,亲友们也要饮酒欢聚,以示祝贺。后来此俗渐渐衰落,只在汉族的部分地区和南方的傣、佤、彝、基诺、独龙、德昂、壮、黎、瑶、高山等少数民族中还较为流行。如基诺族的成年礼,特别是男青年的成年礼是非常隆重的。在他们的观念中未举行成年礼的人是没有正式灵魂的,死后不能归葬在祖先的坟地里。只有经过成年礼的洗礼后,男女青年才有了真正的灵魂,取得村社正式成员的资格,才有权承担和享受村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在举行成年礼时,通常对受礼的男青年采取奇袭式的捕捉,然后将其劫持到本寨正在上新房的人家中举行仪式,众人要纷纷向他敬酒,主人还要送给他用芭蕉叶包成四方形的3块牛肉。此后,他方可谈情说爱,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3.婚礼饮酒

    “什么时候请我们喝酒啊?”

    “到哪里去?”

    “喝喜酒去!”

    这是生活中我们常说或常听到的话。谁都明白“喝喜酒”是指结婚;“喝喜酒去”是参加婚礼。可见婚礼饮酒是多么深入人心!

    婚礼是人生礼俗中的大礼,自古以来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不仅把婚礼看作是个人的终身大事,而且视其为整个社会子孙繁衍、兴旺发达的象征,所以婚礼总是和表示吉祥的酒结伴。直到今天人们还把结婚称为“喝喜酒”。

    关于古代的婚姻仪礼,史籍中记载颇多。《礼记·士昏礼义》记载了周代贵族士大夫阶层举行婚礼的6个程序,这6个程序叫“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的问名、纳采、亲迎都离不开酒。问名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人请问女子之名,这时女家置酒款待;纳采是男方先遣媒人去女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男家遂派人以雁为贽礼(古代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正式向女方求婚。汉代以后纳采要备酒;亲迎相当于后世的完婚,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它是整个婚礼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热烈的阶段。新郎将新娘接人家门后,要设酒宴共食,即所谓:“合卺(jin 锦)。”《礼记·昏义》中记有“共牢而食”的活。“昏”,即“婚”。“合卺”中的“卺”,就是把一个瓠分为爿瓢,新婚夫妇各拿一瓢,以表示自此以后二人永结同心,相亲相爱,于是后人便以合卺作为结婚的代称。这种仪式大抵是这样:新郎将新娘迎人堂中,二人共吃祭祀后的同一肉食,叫“共牢而食”;而后二人各执同一个瓠分成的一爿瓢盛酒漱口,要进行三次:第一、二次都用爵盛酒,第三次才用卺。当然整个婚礼中,从接待说亲的使者到成礼,见舅姑,都是少不得酒的。不过合卺,可以说是婚礼中至为关键的仪式。

    到了宋代合卺已不用一个瓠分成的两爿瓢,而用双杯,杯间以丝带连结,新人互饮一杯,叫“交杯酒”。据《东京梦华录·娶妇》载,整个娶妇过程中,离了酒几乎不办事.,从男女双方允许议亲,男家就要送酒给女家。遇到节日还要送“羊酒之类”。在迎娶时送女至男家的客人到男家后,赶紧喝三盏酒就得走。招待众宾客是要开宴饮酒的。当客人三杯之后,新郎还必须向煤人、姨母、舅母敬酒。新人互饮交杯酒后,要把杯子掷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此后还有答谢亲友,女婿“参妇家”等等,都是要摆酒宴的。

    喝交杯酒的习俗,直到清代还极盛行。清代满族的婚礼同样不可缺酒。婚期定下来以后,男家须向女家赠礼,如酒、猪、羊、鹅等等。贵族婚姻时送的酒多是整坛花雕。迎娶时新人拜过天地后进人洞房,两人盘腿相对坐在炕上喝交杯酒。第二天,女家男女还要来男家吃“梳头酒”。婚后逢双的某日新娘要回门,新婿随后也得去,岳家照例也得设酒宴款待。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大婚时仍循古礼,在向未来的皇后家“纳彩礼”时,也随送绍兴酒40坛。大婚之日他与新娘“坐帐”仪式后,即被人扶坐在洞房紧靠南窗的桌案中央。案中摆有一双牙箸,两只酒杯,一个酒壶,一盘子煮水饺和一大碗汤面。他的婶母先将酒倒入两个杯中,然后让他们夫妇喝交杯酒。喝酒时窗外的“萨妈太太”还用满语喊了一声“阿什布密”  (满语祝词),他们洞房的一套程序才算结束,外面的宴席方才开始。

    自古至今少数民族的恋爱、婚姻都是比较自由的,不像汉族那样要受封建礼教的严格约束。所以整个婚礼过程从恋爱、求婚、订婚,到结婚都是充满了喜庆、欢乐的气氛,用酒、饮酒也更为普遍。《百夷传》载:傣族聘娶,“以羊、酒、财帛之类为礼”;清乾隆《永北府志》载,普米族“婚姻备设牛、酒”,纳西族“婚姻听从父母,止用牛、羊、猪、酒聘、娶”;哈尼族“成亲三五日,女逃归母家,然后用亲迎之礼,整酒会宴,习以为俗”(清乾隆《易门县志》);苗族、彝族男女青年多通过对歌的形式互相传递爱意,唱得投机,情意相合时,便双双“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彼此各赠物以定情,订期相会”(赵翼《檐曝杂记》)。雍正《云南通志》还记载着苗族“婿步行迎妇归,置酒待客”的事;藏族男女青年订婚以后,“婿乃致酒20瓦或30瓦于女家,女家即饮此酒、受哈达。”婚礼之日女家也“置茶酒。米粥、糖……送(女)至男家……饮茶酒。”(徐珂《清稗类钞》)。高山族平埔人也特喜欢喝酒,他们“婚娶、筑舍……群坐地上,用木瓢或椰碗汲饮之”(《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其他民族如蒙占族、哈萨克族、壮族、侗族等,婚礼饮宴活动同样十分热烈,他们或在毡房、竹楼之内,或在草原、溪谷之间,或在庭院之内,或在花园之中,彼此互相敬酒、唱歌、跳舞,同享幸福的美酒,共度欢乐的时光,其热烈的程度不亚于盛大的节日。

    4.丧礼饮酒

    丧葬仪式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表示生者对死者的悲哀悼念之情,仍然属于礼俗的范畴,所以也离不开酒。古代丧礼中用酒主要包括祭奠用酒和出殡下葬时宴请吊客和治丧人员用酒。

    古代的丧礼很复杂。丧葬仪式中有一项是小敛,即给死者穿寿衣,接着举行小敛奠,以酒食为死者装入棺材,然后举行大敛奠,将酒菜等奠馔及棺材陈列于堂上。小敛奠和大敛奠的酒是生者对死者灵魂表示敬意和祝福之情而奉献的。但居丧的主人和行吊之人都不能随意饮酒。《礼记·问传》说:“父母之丧,不食菜果;既殡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刘衰之丧,疏食水饮。大功之丧,不食醢酱。小功思麻,不饮醴酒,此哀之发于饮食者也。”古代的丧服制度共有5个差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思麻,统称“五服”。斩衰是五眼中最重的一种,如子为父母,诸侯为天子守丧均为斩衰,服期两年,年内只能早晚喝粥,不能饮酒。齐衰、大功亦然。就连最小的丧服小功、思麻同样不能饮酒。'所以《礼记·檀弓》说:“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即便服丧期满,每遇父母死亡的忌日仍然禁止饮酒作乐。古代有不少人居丧期间,拒食酒肉,能长期坚持素食,以孝名闻天下。《后汉书·申屠蟠传》载,申屠幡“九岁丧父,服除,不进酒肉10余年”,为乡亲们称颂。

    不过被视为异端的丧礼饮酒之习历来也不罕见。唐高宗时为禁止服丧期问饮酒,还曾下诏:“如闻父母初亡,临丧嫁娶,积习日久,遂以为常。亦以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并宜禁断。”但此风是难以禁绝的。许多豪门富户借丧礼之机大宴宾客,设醮诵经,超度亡魂,以炫炔自己的门第和财富,同时也借机大敛吊礼资财。在豪门权贵的倡导下,许多中下层之家也极力仿效,使之终于成为风习。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也逐渐把丧事办得十分热闹,而且还把婚礼和丧礼并称为红白喜事。反映了人们对于生老病死这一客观规律已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直到清末甚至现在,汉族的不少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还有丧礼饮酒的习俗。如“合亩制”地区的黎族,过去有饮孝酒的习俗。即把死者埋葬以后,全村成年男女和挑酒前来吊丧的亲友要集中在死者家中喝孝酒、唱悼歌,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按俗规死者家里要设孝席,守“酒孝”;忌食米饭。饮孝酒的日期是:死去父母,子女从丧日起守12天“酒孝”;死去兄弟,七天“酒孝”;死去儿子,五天“酒孝”;村里人死,三天“酒孝”。以“酒孝”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敬重。守“酒孝”期间,每日三餐都要饮酒,每次进餐众人集中在孝席间唱悼歌,然后才饮酒吃菜。总之,民间嫁娶生丧之事,以酒醪表示情思是一大传统,至今流传下来。

    饮酒在朋友交往中的作用

    酒是无日无时不可饮的,古往今来不少嗜酒者,也都是不可一日无此君的。但是中国人饮酒又是与自然节令紧密相连的。每逢节令多用酒以“成礼”、“聚欢”。并且只有当酒和民族的节令风俗相融合时,才显出了酒的全民意义,显现出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不能排除的因素的酒文化的意义。

    自然节令是按照地球绕日的运行方位而定的时序区划,如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不过南北半球日向不同而互异。中国(和一些邻近中国的国家)传统区分的24个自然节气比其他民族繁细,而每个节气又都和酒搭得上关系,这就增加了季节和酒的亲密度和频率;更加上中国的大量民族节令都是按夏历约定俗成的,一年中节令的密度更大。从元旦算起撇开地方性、行业性和宗教性的各种节令,就有春节、人日、元宵、春社、春朝、上巳、寒食、端阳、七夕、秋社、中元、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全民性的节令。围绕着这些节日还有不少延伸出来的过节风俗,这些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节令全都离不开酒。典籍中充满了酒与节令的关系的记载,其中有大量历史著名人物的雅言行令,更使节令因酒而增添了丰彩。

    如此众多的节日,除去各民族各地区独特的节日不去说它,在我看来可以归纳为“三组’:

    头一组是以“春节”为中心,包括前边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腊月最后一日的“除夕”,正月15日的“元宵”节。这些节至今都在过着。

    第二组是以“端午”即 5月 5日为主的,向前包括所谓“三月节”、含阳历 4月 5日或 6日的“清明”,还有古代很盛、现已消失的“寒食”,约在清明前一二日。向后还有 7月15日的“中元节”,也叫“盂兰盆会”,民间又叫“鬼节”。它和“清明”,至今在民间仍有明显残余表现。

    这一组节日特点与前一组又有显著不同。

    第三组是以“中秋”即通称“ 8月节”为主的,向后还有一个已基本看不见影子的“重阳”,即阴历 9月 9日的登高节。

    三个主要节日群,各自都有代表性的食品,两个“圆”一个“尖”——元宵、粽子、月饼,但哪一组也离不开酒,酒是贯穿一切节日的,就像中药里哪一服汤药都往往离不开甘草一样。各个节日的酒,在古代有许多花色品种的区别讲究。今天,有的在遗忘多年之后又被人记起捡起,重新加以科学的研究、改进。但基本的趋势已是啤酒加白酒为主。

    尽管各节的酒种今日区别不大,但各节喝酒的意义古时不同,今日依然不同。具体说来几组节日饮酒其深层次意义分别是:

    春节——继往开来的规划、追求之饮。

    春节一组饮酒蕴含的“继往开来”、“规划追求”的意味,今日虽被公历元旦承担过去不少,但春节在民众心中仍是真正的“过年”。表面上特别强调的是“过团圆年”,内里潜在的实质是一个不漏地聚首,以便于商议一年之计。总结、肯定刚刚过去的一年,举杯告慰;新年干什么,怎么干,好能更上一层楼,举杯同欢。春节“娶媳妇儿”的至今还不少,也带有这种“开始新一页”的味道。一地分居的子女不必说,就是外地的子女也往往要在这个节回到父母身边团聚,实际上带有探求“今后仍旧这样生活下去,自理能力还行吗?”的涵意。我国每年交通“春运”人次惊人,任务繁重,是民族文化习俗心态如此决定了的。其实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类似这种“发疯”式的日子。

    在封建时代集中表现这种“继往开来”、“规划追求”之意的是封建帝王礼仪。你别管他是“明君”还是“昏君”,制度是经过明白人研究订出来的,就是像《好礼记》所说的那样,帝王要在元日向上天“祈谷”,亲手摸摸农具,扶扶犁杖,然后举行“劳酒小会”,与群臣饮酒于田间或讲武堂。聚在田问君臣同饮,这说明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一向重视“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的道理。喝的酒不也是粮食做的吗?所以,要由帝王亲自来表现一下“重农”,以期有个好收成,国泰民安。此番痛饮之后,宫中还要举行盛大的朝贺宴饮活动。

    相应地各行各业无不有类似的表演,都要用酒肉祭祀祖师,祈佑求福。就是知识分子也有拿一年文字成就以酒相祭的。实际都是一种“检阅”、“总结”、“展览”。

    这段日子里一般的平民百姓也要换上新衣,准备一些美味佳肴,全家人一起祭祖敬神,把酒问盏,尽享天伦之乐。除赋予如意吉祥、康宁长寿之外,还饱含着“规划追求”的意蕴。

    “规划”指的是具体明确目标的制定,这在一个小小的农家也都是要有的。“规划”定了必然有“追求”,今日常说“保证措施”之谓也。但“追求”也可以是没有具体目标,只有“软指标”的精神追求。让我们撇开历史上唐宗、宋祖大名人的春酒故事,腾出一点篇幅,看下个最渺小、最贫困、最可怜的小吏吃年酒时的追求。

    宣鼎(1832——1880年)《夜雨秋灯录·刑房吏》记一个秦愚,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决不因作刑房吏而敲诈勒索。50多岁了膝下无儿,囊中无钱,年三十住在又冷又小的屋子里,还不知年酒钱上哪儿去找呢。岂不知老伴已当了头钗,准备下三十、初一的酒菜了。这时,忽听敲门,进来一位不速之客,跟着一个小童,替此人背着一个重重的包裹。来客提出要查、要买一个旧案卷,先放下 500两银子定钱,卷宗到手再付 500两。秦愚,字不愚,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愚还是不愚。他说查卷宗需要半天。客人走了,他马上找出来看,明白了,原来想要看并花重金购买这份旧案卷的肯定是一个松棍,他是想利用反清旧案威胁敲诈对方,如不肯就范,可以使对方灭族。老秦头望着桌上白灿灿的银锭走来走去,心理十分矛盾;如果卖给这个讼棍,白花花的银子到手,不仅这个年好过,以后的日子也会润贴,但这会坑害别人;不卖案卷,仍会是年关难过。他穷懵了又不愿出卖良心,所以拿不定主意。这时,他的老伴走进来,问明了情况,说:“老头子,何必呢,穷是平常的事。钱多多花,钱少少花。况且年年三十也不过如此,你没听八哥说:'得过且过’。这是干哈啊,为啥要为这臭铜钱丧良心呢?这些银子一定是卖卷宗的钱了。你下不了决心,老婆子我替你作个决定吧。”她拿起那个能使某个人家破人亡的鬼卷宗,扔进了炭火盆。老秦头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称赞老伴做得痛快;不速之客再来,看到了一火盆纸灰,包起银子灰溜溜地走了。故事本着“善有善报”的说法,写老两口喝了热黄酒之后,鱼水和谐,居然怀孕生子;老二位长寿,“老茄包”儿子作了高官,他们还都健在,八旬九旬,晚景福极。这个我们不管。单说老秦头年三十喝黄酒、退白银时的精神追求,不是也可以说很伟大、很坚强、很美好吗?当老两口听别人家鞭炮震耳欲聋、肉山酒海、热闹非凡之际,自己悄悄啃一点猪爪子,喝两口热黄酒,不是很伟大,很坚强,很美好吗?

    其次,说到清明、端午——承前启后的崇贤念先之饮。清明节,踏青,栽树,上坟——扫墓,是个好节日,你可以笑,但就节日本身的意味说,是个凝神沉思的基调;你可以欢饮,但清明的酒本质是祭祖的,节日之时,人们纷纷带上酒食祭品去上坟扫墓。宋代有一首《清明》诗就描述了宋人清明上坟的情形: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也记述了北京人清明扫墓的情景:“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都说到以酒祭亡人表现后辈崇贤念先的情形。

    清明节既是家家上坟、人人扫墓之日,同时又是生者相聚、亲友相会之时,在节日的各项活动中,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宫中、江畔、花前、月下、墓上、店内处处都有人饮酒。人们除了在“江头吃饮,践踏青草”外,还在“芳树之下,圆圃之内,罗列杯盘,互相酬劝”,甚至日暮之时,主客无不“颓然醉倒”。有些人白天饮了,晚上还要饮。此时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酒、思念的酒。人们之所以此时还要饮酒,一是因为食用过多的凉食后需要用酒来增加热量,二是要借酒来平缓对古人、亲人悼念时的哀愁。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之所以一直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它真实地描绘了阴雨连绵中那使人愁肠欲断、清冷欲绝的场景。诗中虽未直接写饮酒,但人们寻找酒家的目的不也正是要借酒浇愁吗?

    清明前面有寒食节,今天已经废了,古时候过的很起劲。怎么起的头儿是一码事,说成是悼念介子推又是一码事。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逃难时,介子推一直追随他、侍奉他、保护他。重耳后来回晋当了国君,论功行赏时却忘了他。介子推回家织草鞋奉养老母。别人为他不平,报告晋文公。晋文公来请,介子推便躲人深山。有人说,晋文公用了一个放火烧山的蛮办法,介子推宁死不出山,被烧死在山中(另说未烧)。所以,三天不生火,含有忌火、恨火,追悔莫及的意思。介子推烧死了;为什么没下山是活人的解释,可信,可不信。但这故事无论怎么解释,也充满了不公、悲凉与凄惨,和清明祭祖是一个味道,或者说更比清明的悲伤味强化了许多。这几天,古人就是提关做好的冷餐,喝着冷酒,以悼念这位介子推老先生,不过寒食节在民间并不普遍,因而也就失传了。

    有人说清明也有欢乐的一面,的确如此,古人就记录下来很多的少男少女“踏青”时得识一面,产生相思,结局悲、喜都有,不过还是喜多于悲。各个节日有它的基本属性和次要属性及个人处境引起的特殊变异。清明就其基本属性来说,不是欢乐型的。王羲之有一篇《兰亭集序》,有人以之作为这种欢乐的例证,更不够险当。一是这篇序中所记是三月三日巳日祓禊,二是序中先乐后悲,小乐大悲,乐后转悲,“岂不痛哉?”读了使人悲怆。人生苦短,可以由此导出及时行乐,也可以由此导出争分夺秒地奋斗;人生短可确实是短。但为何对待短暂的人生态度却迥然不同,这大概也就是清明的酒味发“苦”发“涩”的真正原因吧!

    后边的端午节,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节日之一。因为夏历五月大致是一年的中旬,它又在五月初五,所以古人又称之为“端五”、“瑞阳”、“重午”、“重五”、“天中节”等。古人认为,端午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同时又是夏至(阴生之时)来临之际,正是阴阳消长转换的时期,决定着人们的“血肉盛衰”,因此也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时刻。于是每逢此日,人们便用兰汤沐浴,采艾蒿辟邪,饮菖蒲酒、雄黄酒、蟾蜍酒祛瘟除恶,强身健体。当然人们这一天包粽子、划龙船还有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意思。粽子是为了保住屈原的尸体,给鱼类的“赎金”;又一说是给屈原送的食品;划龙舟则是为了抢救屈原。但是端午节中的酒,无论是雄黄酒、茅柴酒、菖蒲酒、蟾蜍酒似乎都与屈原扯不上关系,是这个节日中“勾兑”进去的其他成分。不是说屈原生前不喝酒,而是这个诗人是以“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为形象、性格特征的。这在中国诗人中极少见。请看李白、杜甫性格、诗风是如此迥异,但却无不爱酒如命。屈原清醒,怀沙自沉,这就比寒食、清明更增加了对污浊黑暗的愤慨抗议气氛和无法战而胜之的悲凉绝望意味。

    话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多说几句,我看屈原爱国有他可敬之一面,但含愤投江而死也不一定就对,投江自杀表示他的绝望,远不及伍子胥据理抗争,虽最后脑袋挂在苏州城门上,身体装在皮袋中丢进钱塘江,但他那种精神更值得称赞,其价值就在于坚持真理与正义,而不在于去死。“千古艰难唯不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只讲对了一面理,另一面理应这样说:千古艰难唯不死,自戕岂是最强人?屈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贤哲型,他的明智与愚昧都在那一句话“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里边。他“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给瞧扁了”,所以,他清高,他孤独,他脆弱,他绝望,他看不起也看不见“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的智慧与力量。

    所以真正代表着民族命运的不是屈原,而是生龙活虎的划龙船者,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去抢救屈原,在于世世代代祭奠他的人们,以酒寄情,这些都表现出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再次,就是中秋、重阳——高瞻远瞩的荡涤胸怀之饮。

    中秋节的月儿最圆最亮。其实月儿每个月都要圆一回,为什么·八月中秋的最圆最亮呢?这是因为阴历八月秋高气爽,尘埃水汽最少,空气透明度最高,给我们的印象最清晰。所以这一个月圆之时是最亮最圆的。这个节据说兴起得很早,周、秦便有;唐宋时期此风更盛。从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到一般百姓,无不欢聚一堂,乘月饮酒,共度良宵。“真命”天子、王公大臣饮酒赏月的记载不胜枚举,不去说他,我们不妨先看看民间的风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市民中秋赏月的习俗:“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他旆。市人争饮,至午问家家无酒,拽下望子……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干通晓。”《梦梁录》中也描绘了南宋临安(今杭州)市民饮酒赏月的情景:“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竞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迎,不肯虚度。”真可谓是普天同庆,普天同饮了。倘若是在那五谷丰登、美酒飘香的时节,阖家饮酒赏月的情景就更加热闹了。

    人们在秋高气爽、云淡风清的仲秋之时、重阳之际,纷纷携佳酿、佩茱萸,登高远眺,饱尝绚丽的自然风光。在这登高,在这望月的时刻,必然会产生心旷神怡之感,在内心深处进行深刻的白省,置苦闷、惆怅于脑后,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是大好时机。

    中秋、重阳两节日中痛饮佳酿、荡涤胸怀的意味,我们只要仔细品味一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就可以深刻地领会到。

    在所有歌咏中秋、重阳的诗词中,仍然要数苏轼这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瘘怀子由”,最为上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这首词的大部分词句清丽而易读,不过也有少部分委婉而难懂,我们干脆来一个“费力不讨好”,翻译一下:

    “明月什么时候你开始有?”我捧着酒杯问青天。不知天上宫殿里,今晚是什么年。想驾着风飞向月宫,又怕美丽的广寒宫里,我忍受不了那高空的严寒。还是在地上跳舞。顾盼着月下的身影吧,哪里也好不过人间。

    月光转过红楼,月光斜身花窗,照着人儿失眠。月儿你没有什么怨恨吧,可为什么总在分离中团圆?人世有悲欢离合。月儿有阴晴圆缺。这事自古难以求全。但愿人们健康长寿,千里之外同把一轮明月看。

    词的小序说得很明白,是“兼怀”弟弟苏辙苏子由。由于贬官在外,亲密无间的兄弟已经七年没有晤面了。这是一个萦绕心怀的问题,但还不是最主要的。小序描写这天晚上苏东坡的情形的“欢饮达旦,大醉”。一个“欢”字集中表达了苏东坡在逆境中过中秋的心境,也集中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他柔而韧,是那样地不易被摧毁。

    这首词之所以在无数读者心中能够引起共鸣,是因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大问题,从心灵深处掏出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基本答案。它揭示了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这是以下一系列矛盾的大背景,问题只能这样提出:无可改变的短暂如何打发?一系列的矛盾充满在短暂之中,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归隐与从政的矛盾,是美满与缺憾的矛盾,是团聚与隔离的矛盾。苏东坡的态度,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典型态度:丢弃遗憾,忘却苦闷,牢牢地站在有缺憾的现实土地上,尽情地食人问之烟火,做人间之事业,享人间之欢乐吧!据说神宗皇帝看了这首词,大概理解到苏东坡不想弃官归隐,说了一句“苏轼终是爱君”。苏东坡当然爱君,但中国人的这种现实态度、执著意志中,君毕竟“为轻”,更有沉重分量的砝码是国家、是人民、是民族。有多少中国人就是想着这三件事,所以忍辱含垢,可以委曲求全,苦难变成了欢乐,空虚变成了充实。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虽古老而未被淘汰,虽艰难而振兴有望的根基啊!

    苏东坡《水调歌头》一词,那种饮酒为高瞻远瞩的荡涤胸怀之饮的心境,不是奋然而出吗?这首词之所以脍炙人口,不正反映出世人的共同心胸吗?

    四、饮酒在招待客人中的作用

    饮食文化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早在古代社会,人们已将饮食不仅仅看作日常生活行为,而且视之为崇礼、施礼,从而达到“成人”、“合天”的一种重要手段。酒更是“成礼”的饮料,所以只要有客来访,但凡有条件必以酒相待。

    《诗经》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朋酒斯飨,日杀羔羊”。《礼记·乡饮酒义》中说:“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人,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至尊让也”。周朝时热情迎宾待客之状可见一斑。周以后,同样盛情以酒飨客。《汉乐府·陇西行》对时人接待宾客的情况,曾作过这样生动具体的描述: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跪拜。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于跪拜,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竞,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框。

    诗中细致地描绘了一位端庄贤淑、知情达理的妇人如何迎接客人、招待客人和送别客人的整个过程:当贵客临门时,家庭主妇面带微笑,热情相迎。客人进屋后,主客席地而坐,主妇直起腰来,俯身跪拜行礼,向客人问安。接着请客人正式入席,让客人坐在地毯上,然后开席饮酒。席上摆着清、白两樽酒,酒樽上放着刻有花纹的酒勺。主妇先从樽中舀酒一杯递给客人,客人先谦让一番,主妇则再跪拜表示客气,这样主客才各持一杯共饮,边饮进叙谈。时间不长,主妇便吩咐上饭。饭毕,互相叙礼后,主妇缓步送客,至大门口与客人道别,不再远送。主客之间那种彬彬有利的景象,真是跃然纸上,而相互劝酒、让酒、饮酒的情形更描写得细腻形象,足显出酒在迎宾待客中的重要角色、地位。《艺女类聚》中也引有一首古诗,描写了汉代“舞乐宴食”、投壶侑酒宴客的热闹场面,诗云:

    王樽延贵客,入门黄金堂。

    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

    主人前进酒,琴瑟为清商。

    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

    可以看到,主人在招待宾客时,不但相互敬酒、劝酒,而且以琴瑟相伴,歌舞相随,徒增饮酒的气氛,或者是边饮酒边奕棋,那种闲情,那份雅志,简直连不会喝酒的人也会垂涎。

  唐宋以来人们继承了古人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这从他们的诗句中便可见一斑:“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欧阳修),“嘉宾至,一酌散千优”(李纲)。说的是故人重逢,嘉宾造访,有了酒,主人高兴,客人欢畅;“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讲了又是主人热情豪爽,以酒待客,使客人不胜感激。清朝诗人吴锵的妻二宠畹在以酒飨客这一点上,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古人热情好客的精神。她的《琐窗杂事》第一首写道:

    夫婿长贫老岁华,生憎名字满天涯。

    席门却有闲车马,自拔金钗付酒家。

    这是说,由于家境贫寒,丈夫特别害怕朋友光临,可客人却偏偏来到了,怎么办呢?庞畹既没有怒目相视,或神情冷漠,也没有手足无措,而是不动声色地主动拔下头上的金钗,换来美酒款待客人。既保全了丈夫的面子,也使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不仅仅汉族如此,许多少数民族同样热情好客,而且他们以酒待客之风往往比汉族还要浓厚很多。这除了由于他们具有热情、善良、质朴的品性外,还因为他们认为酒是珍贵、圣洁的东西,是纯洁、神圣的象征。因此,只要有客至,必以酒相待,以表达自己诚挚的心情和纯洁的友谊。

    壮族有一个传统习惯,村寨中某一家的客人,同时也是全村人的客人,各家往往要轮流宴请。特别是贵宾,有时一餐要吃五六家。常常是在第一家刚刚入席,第二、三家已派人站在身后等待。按壮家的规矩,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哪怕到第二、三家饮一口酒、吃一口菜,主人也会非常高兴的,认为你看得起他,够朋友。据《岭外代答》载,壮家招待客人是先在地上铺一张席子,然后把盛酒的小瓮搬出来,放在席中宾主之间,旁边还要放一盂水。开瓮后,酌水人瓮,插一根竹管,然后主妇致欢迎词,并将竹管庄重地递给客人,由客人开始,大家轮流吸引,男女同引一管,同吸一瓮。竹管中还有一个小鱼样的关捩,能开能合,吸的过缓或过急都会关闭。此种风俗称“打甏”;《百夷传》记载了明代傣族上层人士待客宴饮的情况:主客要按长幼尊卑依次入席,有几位客人就要有几位主人陪同,“各行一客”。客人至,先上茶,敬烟、槟榔等物,然后吃饭,饭后再上酒菜。“酒或以杯,或以筒,酒与食物必祭后食,食不用箸。酒初行,一人大噪,众皆和之。如是者三,乃举乐”。“假若一酿酒,则渍以水一满瓮,插筒于中,立标以验其盏数,人各以次举简咂之,咂酒一盏,仍渍水一盏,传之次客,味甚佳,咂至淡水方止,这种饮酒风俗称为“咂酒”;蒙古族以酒待客更是热情之至。据《蒙鞑备录》载,有客至,无论相识否,必会热情款待,献上纯净的乳酒和各种肉、乳食品,“男女杂坐,更相酬劝不禁”。“主人执盘盏以劝客。客饮若少留涓滴,则主人者更不接盏,见人饮尽乃喜”,“终日必大醉而罢”。他们认为“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只有把客灌醉了,或者说客人只有喝得酪酊大醉,方显示出这位客人与我是同心同德,知心知己。尽管有些粗鲁,但主人这份好客之热情和诚意,却是让人不好意思多加责备。

    有客人来,有朋友至,要置酒相待,倘若仅一杯清茶,恐怕是有失恭敬的,这在中国乃至今日恐怕都是共识。那么朋友知己要远行呢,即要分别呢?如何处置?在我们的社会自古至今仍是少不了酒。即设酒饯行。诗歌中“送客船停枫口岸,寻春人指杏花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名句,不仅点明了朋友相别必置酒相送,而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朋友问那种依依不舍、相互赠言的复杂心情。可见以酒饯行亦是酒的一份重要功用,这在史籍中也是有据可查的。

    饯行酒古代又称祖席、祖筵等。据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说,祖席、祖筵本是古代人祭祀祖神的仪式。由于祖神喜欢旅游,对水路旱路都非常熟悉。所以人们出远门时总要设酒宴祭祀他,以祈求一路平安。后来,此习逐渐演变发展,形成了饯行饮酒的习俗。

    关于饯行之俗,古文献上有很多记载。《诗经·大雅·韩奕》上说:“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这是远在周朝时代人们就用酒饯行的例证;战国时期,燕国的壮士荆轲自告奋勇,要求到秦国去刺杀秦王政,成语“图穷而匕首见”说的就是这个典故。当荆轲到秦国行刺时,燕太子丹在易水之上为他饯行,荆何在酒宴上饮酒豪歌,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句。虽然刺杀秦王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但荆轲那种爱国的义举,及燕国君臣在易水河边相互祝福,预祝荆轲一路平安、马到成功的那种悲壮情景,不仅栩栩如生,而且至今让人感慨万千。设酒饯行,祝朋友平安地到达目的地的事在历史中确实不少,如《汉书·疏广传》记载,西汉的疏广、疏受告老还乡时,故旧数百人设酒宴为他们饯行;《郑玄别传》载,郑玄跟随马融学习七年,当他辞别马融准备归家养母时, 300余人为他饯行,且“皆离席奉觞”,向他敬酒,无奈,他只好连饮 300余杯。

    由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我们的古人是十分重感情、重友谊的,他们从不妄交朋友,而一旦相知、相交建立了友情,则倍加珍惜,不会轻易舍弃。这种真挚的情谊平日往往深藏心底,不易显露,而在离别饯行之时却因酒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好的回忆、未来的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愿……统统在饯行的饮酒中得到了加深,得到了寄托,得到了解脱,得到了慰藉。临别饯酒,实际上意不在酒,而在于这种浩渺无际、深沉无底的情意的交流与贮存。这便是古人把酒饯行的真谛。这种以酒饯别,在唐代达到了高潮,许多诗人都曾吟诵、甚至亲身体验过这一令人感怀的主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愁酒半酣”。(韦庄《古离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杜牧《赠别》这些诗句中娃露的绵绵的离愁,反映了友情的深厚;“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李白《送别》)这些诗句流露出朋友问离别的愁酒固然难饮,然而它却又表达了送行者的深厚情意,远行者将永远将其珍藏的心情;“渭城朝雨渑(yi异)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可谓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古人送别挚友时的情感。

    五、酒可以谋事

    无论是在严酷的政治斗争旋涡中,还是在炎凉多变的世道中。有的人饮酒之意不在酒,而是借酒达到其他目的,却往往能收到奇效。这方面的事例颇多,下面略举一些较为著名的事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史记》中“鸿门宴”中的故事,  “鸿门宴”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典型事例之一。楚汉相争之时,刘邦首先攻人秦都咸阳,封关不许其他的反秦部队进入,这一下可激怒了项羽。本来刘邦率先攻下咸阳,夺取头功,他就老大不高兴。如今又见他人关后收买人心,大有称王的雄心,对他项羽造成极大的威胁。于是率领大军进驻鸿门。幸亏张良和项羽的叔父项伯有交情,连夜通报,经他说项,才不以刀兵相见。次日刘邦带领随从,从鸿门会晤。项羽的谋士范增又定计借席间饮酒之际捉住刘邦。宴会期间,项羽的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为乐,意在刺杀刘邦。张良见势不妙,赶紧出来通知刘邦的将军樊哙进入,怒陈理由,说服项羽,才算解了此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古人常说“宴无好宴,会无好会”,就是指这类借酒宴挟持或杀害对方的。它算是把酒引入政治斗争的典型范例。

    《史记》中还记载着一个“酒令杀人”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违背高祖“异姓不封王”的誓约,大封他的兄弟子侄为王,意欲由吕家来统治江山。宗室朱虚侯刘章,心怀不忿,在一次宫中酒宴上,他当酒令官,他首先声明说自己是军人出身,执酒令应如同军令,吕后没有明白他内含的意思,只认为他不过是为了使这次的宴请更有礼法规章,更加气氛活跃热闹而已,便满口答应了。宴席期问,有一人喝醉了逃酒,这违反了开席前立下的规矩,此人却是吕后的一个亲侄儿,刘章正好可以借机煞吕后的威风,便迅速追击这位逃酒者,并拔剑立即斩首,回来郑重其事地告诉吕后道:“有逃酒者一人,臣已行法斩了。”吕后及全体参加宴会的人都惊呆了,没想到刘章真将违反酒令的人杀了。吕后本想治刘章的罪,可是开头既已当众允许了他的军令行事,也不能反悔了。从此,吕后及吕后的亲信们都十分害怕刘章,刘章后来在诛杀吕氏的事变中也起了极大的作用。这是借酒制服政敌的成功事例。在汉朝还流传着曹参“以醉治国”的故事:

    西汉第一任丞相是萧何,他是刘邦的得力助手,与张良齐名,刘邦也十分信任他。萧何当政理财使战乱初定后刚刚诞生的汉朝的经济恢复取得很大成绩,人们莫不交口称赞。萧何死后,由曹参继位。曹参深知自己的才能远不及萧何,便自定一个方针:一切措施都按着萧何原来的办法来处理,历史称其为“萧规曹随”。所有下级官员来见他,要提意见的,曹参一律以美酒招待,席问不谈国事;稍过一会又欲进言时,曹参又拿出酒来相劝,直到把客人灌醉,使他们终于无法开口。相府后园附近官吏的办公室,那些官吏们也成天白日纵酒欢酒。曹参贴身的一个吏员无法禁止,便请曹参去游园,目的想让曹参听见了后院这一片酗酒声好将他们训斥治罪。曹参听了不但不训斥他们,反而带了酒去和官吏一道欢饮。惠帝怪他一味喝酒不治事,召他去责问,曹参奏道:“陛下自觉才能比高帝如何?”惠帝道:“我哪敢和先帝相比。”。又问:“陛下看我的能力比萧何如何?”惠帝道:“看来你不及萧何。”。曹参道:“陛下说得对极了。高帝和萧何定下的方针,我们都不能超过,安心照办不是就行了么?”惠帝一听有道理,也就没责备他。你别说曹参成天泡在酒里,采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共老之学治国方略(即无为而治),天下太平,相安无事。

    三国时期,“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佳话,双方可算是把“酒”喝神了。

    三国之初,刘备已渐显与曹操角逐天下之势。当徐州被吕布所夺后,刘备只好暂时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们都劝曹操乘机杀掉刘备,以绝后患。曹操犹豫不决,于是便在许昌九曲河畔青梅亭煮酒与刘备欢饮,想借酒窥探刘备的心智后,再做定夺。开始,二人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曹操乃将谈话引入正题,让刘备列举当今天下的英雄,刘备也似有察觉,推说:“备肉眼安识英雄?”但曹操仍步步紧逼,刘备无奈只好列了袁绍(本初)。刘表(景山)等人。曹操则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使君”指刘备)刘备闻听此言,一惊,筷子都跌落地上。因为刘备知道曹操这句话是敲击刘备他“胸有大志”,看他有何反应,认可与否。刘备更清楚曹操爱才是爱为己所用、甘受驱使之才,自立门户之才则必杀无疑,所以惊诧得连手中的筷子都掉了。碰巧此时一声惊雷,当曹操问刘备为何如此吃惊之时,刘备推说自己从小怕听响雷,闻雷声而失色才落筷。曹操信以为真,心想一个连雷声都害怕的人能有什么大志,自此也就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此后,刘备在许昌便故意做些种菜等无谓之事,掩饰胸怀,极力表现自己胸无大志,以麻痹曹操,保全了性命。最后伺机逃离许昌,开始了与曹操争夺天下的角逐。在这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佳话中,曹操本想借酒探听刘备的虚实,以求刘备酒后吐真言,没想到最后却反被刘备所麻痹,犯了一个放虎归山的弥天大错。《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将这一情节渲染得活龙活现,写得妙极了,它反映了古人政治斗争的丰富性和艺术性,也展现了古人在政治斗争中的聪明智慧。

    将酒的作用运用得最巧妙最透彻而且最成功的,还要算来太祖赵匡胤。他竟用一杯酒解除了众将的兵权,达到了大权独揽的目的。

    古代兵权是帝王们立国保江山的根本。而历史上又有许多武将拥兵自重、立身显贵,不服朝延管辖。常常导致君臣矛盾,甚至王朝的覆灭、政权的更迭。特别是唐朝中叶以后,节度使割地拥兵,不服朝延统辖的现象更为普遍。唐亡以后,各地军阀拥兵擅权、干戈不息,王朝更换频繁。赵匡胤便是在此情况下被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皇帝梦虽已圆,但他仍忧心忡忡,生怕哪一天手下的兵将也会像自己一样故伎重演。于是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决心收回兵权,以保长治久安。可如何处理好这件事呢?当时执掌重兵的石守信、王审琦等都是征战沙场的老将,又是赵匡胤的老朋友,有功于宋王朝。削除其兵权必须慎重行事,弄不好激起兵变,或落得个忘恩负义的罪名,令将士寒心,天下人耻笑。他思前想后,忽然计上心来。一天,他邀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饮酒。席间屏退左右,君臣痛饮畅谈。喝到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以“酒”盖脸,开始搞“突然袭击”了,请看君臣下面的一段对话:

    ——我先前没有你们当不成这个皇帝。可是当皇帝也太苦恼了,一点也比不上当节度使快乐,我是天天晚上不敢睡安稳觉啊。

    ——这是为什么呢?

    ——这很容易明白,谁不想当皇帝!

    (石守信等一听话音不对,是在敲打他们,赶快跪下来叩头。)

    ——陛下您为什么这么讲?现在神的意志已定下来佑护大宋,谁还有别的想法哪!

    ——你们对我是忠心耿耿的,可是你们的部下要想大富大贵,你们也没有办法制止,一旦他们也学你们拥戴我时那个老办法,给你们来个“黄袍加身”,那时你即使不想干,骑虎难下也没法不干了。

    (石守信等人都哭了。哭什么大家可以猜。)

    ——我等太笨,没有想到这些,请陛下您可怜我们,指一条光明的活路吧!

    ——人这一辈子就像白马驹过隙转眼就完,之所以喜欢富贵,不过要多攒钱,多享受,留给儿孙不受穷罢了。你们真不如解除掉兵权,到外地大城市作个地方官,先购些好房子好地,给子孙留下永远不能动摇的产业;多置些歌儿舞女,早早晚晚喝美酒、听歌看舞、快乐一番,活个长寿。我还要与你们结上亲戚,咱们君臣之间两不猜疑,上下相安无事,不也很好吗?

    ——陛下您顾念我们竞这么周到,真可说是把死人救活,让枯骨长肉啊!

    第二天,大家一齐“生病”了,请病假,请求交回兵权。

    赵匡胤一律“批准”,一下子外放一大批原在中央掌握重兵的大将。

    后来赵匡胤又搞了第二次“杯酒释兵权”。他在酒会上对来京的王彦超等藩镇说:“你们都是国家的老将军,长期在外镇守要冲,劳累熬苦到极点了,这和我优厚待遇诸位的本意实在不相符啊!”王藩镇有石守信他们的先例,一听赵匡胤的话就明白,免得敬酒不吃吃罚酒,便立即回答道:“臣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劳,长久以来是冒领着陛下您赏给的荣耀宠爱,现在已经衰老腐朽。请准许这把老骨头回家乡去埋,这是臣心里的愿望啊。”其余四位也都说自己艰苦厌倦的情形。赵匡胤嘴里假惺惺地说你们别讲了,第二天却一律照准“退休优待”。后来赵匡胤又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统统集中统一管理。

    这件事赵匡胤不但干得对而且干得妙!

    干得对是说抛去他为个人想安心当皇帝、稳坐江山之一点,从整个国家而言,应该说解决了社会、时代发展进步的大问题。晚唐五代以来,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产停滞,社会混乱,人民痛苦。结束武人拥兵割据的局面,是社会大多数人的强烈愿望,是社会、时代发展进步的迫切要求。

    六、“鸿门宴”中的项羽与刘邦

    古代的文人好酒,因为酒有助于他们作文、写诗、绘画。军队的将士也好酒,因为古代军队的生活艰苦、单调而寂寞,能喝上点酒便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了。而且对于他们来说酒又是兴奋剂,有助于壮胆示豪、作战杀敌。酒能使怯者勇疲者振,是鼓舞士气的良药,历代统治者都深明此理,因此,他们常常在出征时赐酒以壮军威,作战时赏酒激励士气,班师后颁酒以酬战功。酒成为他们鼓舞军人出师,祝贺征人凯旋,以及犒赏将士的行之有效的重要物质手段。反之,不赏给将士以酒食,就会士气不振,要坏事的,因而酒已成了古代治军的重要法宝。

    《艺文类聚》引《王孙子新书》说,春秋时楚庄王率军攻宋,厨有败肉,樽有败酒,而将士们却三餐难保。将军子重进谏道:“君王酒肉都在腐烂,而三军之士皆有饥色,要想克敌制胜不亦难乎?”楚庄王闻听此言,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立即将酒肉犒赏三军,以慰其心、激其志;据《吕氏春秋》载:“越王之柄于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百倍。”

    至今在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市,有一条著名的“投醪河”。“投醪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流传着《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古代越王投醪于河,以激将士征战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的梗概是:

    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两国一次大战,越王勾践却大败而归,只剩下5000残兵。吴兵紧追不舍,将勾践围困于会稽山中。勾践求和乞降,带着妻子和大臣来到吴国养马并侍候吴王。为了讨吴王欢心,解除对自己的戒心,他在吴国三年,忍辱受屈,用尽心机,勾践竞在看望生病的吴王时,揿开便桶,闻吴王的大便,以“观察”吴王的病情。吴王见勾践如此“恭顺”,丝毫没有反叛迹象,就把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为报仇雪浪,加强练兵,发奋图强。为了不忘耻辱,勾践卧薪尝胆10年,即晚上睡在柴草堆上,床前悬着苦职,坐卧、饭前饭后都要舔一下苦胆。10年奋斗终于国力大增,兵力增强。

    公元前 480年,越王勾践趁着吴国连年对外作战,百姓疲惫,精锐部队尽死于齐、晋之时,突然发动伐吴的战争。当军队誓师时,群众纷纷来献美酒劳师,酒少兵多,无法使每人酣饮,同时更重要的是制造“气氛”,勾践便接受范蠡的建议,下令将酒倒人一条小河之中,首先自己舀起一碗,一饮而尽,然后让军民共饮投在美酒的河水,顿时群情激昂,士气百倍,同仇敌忾奔赴前线,终于消灭吴国,生擒吴王夫差,报了当年切齿之恨。

    由于当时的酒是汁糟混在一起的酒,叫“醪’,所以这条小河就叫“投醪河”。越国的首都就是今天的绍兴市这片地方。投醪河就在今天绍兴市里。当年具体投醪的地方已无从考证,但出师饮酒确是历史上常见的事,而且似乎形成了一种礼俗。如果遇到酒少人多时,“投醪”的办法就常为人们所采用,以示将士同心、军民一体。早于勾践一个多世纪的秦穆公就曾有过将仅有的一种醪倾入河中,与伐晋的士卒共饮的举动。

    古代战争中,还流传着不少“酒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的话剧,宋代将军狄青借酒宴克敌制胜就是一例:

    北宋仁宋朝有一员猛将狄青。《宋 史》290卷,列传第49有他的传记。他是汾州西河人,宋汉臣,善于骑马射箭,作战勇猛有余。赵元昊反,宋朝任命他作延州指挥。他打了几十仗,临阵散开头发报在肩上,戴着铜面具,带头冲人敌阵,敌人都认为是天上来的战神,纷纷败退。平了赵元昊以后,他升为彰化军节度使。韩琦、范仲淹都很器重他。范仲淹把《左氏春秋》等书送给他,告诉他有勇无谋不足以成大事,要有智谋必须读书,用历史经验和理论武装自己。狄青很虚心地接受这个意见,很可能是他在实战中感受到这个问题了吧。他一反过去只打仗、不读书的习惯,下苦功读书精通了兵法。

    后来,依智高反了。宋军屡战屡败。蒋偕、张忠都因为轻敌而阵亡了。狄青主动请战,仁宗皇帝批准了。狄青告诫部将,不要轻与敌战,一定要听命。陈曙以8000步兵出战溃败,袁用等都逃遁了。狄青清晨聚会诸将,说:“仗所以打败,就因为不听我的命令。”立即杀了袁用等30余个临阵脱逃之人,同时宣布:解甲休息10天。依智高的探子以为这是真的,想狄青这是要过元宵节劳军吧。情报就这么送回去了,新胜之后也就麻痹了。

    第二天过元宵佳节。狄青果真张灯设宴,大会诸将,让大家痛饮美酒。酒席摆到三更天了,狄青忽然说自己有点不舒服,委托孙元规代表自己劝酒。哪知狄青离席之后,亲率早已选好的精锐部队,直扑昆仑关这个战略要地大破叛军。叛军因丢了险要关口,无险可守,精神上、组织上都没有准备,只好仓促应战,结果惨败。狄青追杀50里,杀敌数千,斩敌军官数十,俘虏500,天亮进城,缴获战利品无数。

    这就是狄青巧妙地利用元宵节的酒会作掩护,突袭敌人,大获全胜的历史故事。

    “酒”的后面乃是军事上常说的“兵不厌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重要原则在起作用。狄青如果不是苦读兵书,只知冲阵,只知喝酒,也不会这么有“道道儿”,把个元宵节的酒利用得这么妙。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更显示出一种“酒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的壮观景象。

    《三国演义》第五回说到,曹操矫诏集17路诸侯讨伐汉贼董卓,当时推举袁绍为盟主,率诸侯人马风卷残云似的杀向董卓驻防的地方。不想董卓手下有一员猛将,名叫华雄的甚为厉害。连“小霸王”孙坚也败下阵来,华雄乘胜追击,直逼盟军阵前,请看《三国演义》的描写: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日:“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日:“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  “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日:“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日:“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日:“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日:“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中哀术大喝日:“汝欺吾众诸侯无大钭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日:“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  “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日:“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日:“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日:“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日:

    成镇乾坤第一功,

    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

    酒尚温时斩华雄。

    一杯热酒未凉,华雄人头落地,这杯本是壮行色的热酒,变成了祝贺胜利的欢饮了。

    古代不但有壮行以激励将士出师的饯行酒,更有胜利之后的庆功宴、祝捷酒。

    祝建庆功的胜利之饮较之出师之饮似乎更受重视。相传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数万,两次从陇西出击匈奴,获得重大胜利时,汉武帝曾易酒犒劳。但酒少兵多,霍去病乃下令将酒倒人一眼泉中,与士卒共饮,同庆胜利,共享皇恩;霍去病倾酒与泉中,与勾践投醪的做法完全一样,只不过是祝贺胜利罢了。相传这眼泉就是今天甘肃酒泉市酒泉公园中那眼叫“酒泉”的泉。酒泉水质清澈,清流从地底涌出,四季不竭。想当年,年轻英武的统帅和满身血污的士卒共舀泉水痛饮,那胜利的欢歌笑语会是多么热烈和辱撼人心啊!

    祝捷庆功之饮史籍中有许多记载。《南史》载:曹景宗在淮水大败北魏大将杨大眼凯旋时,齐武帝萧颐便在华光殿摆设酒宴贺捷,并命群臣赋诗以助兴;《唐书》也载:张宝擒突厥颉利以献,太宗李世民非常高兴,登顺天楼引见“上皇”李渊,李渊叹日:  “吾付托得人,复何忧哉!”于是置酒犒赏。酒酣之际李渊还亲自弹琵琶,李世民也离席起舞,喜庆气氛达到了极点。

    把酒庆捷的规模之大,还得说清朝乾隆之时。乾隆22年(公元1757年),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在新疆发动叛乱。23年(公元前1758年),清政府派兵遣将前往镇压。24(公元1759年)叛乱被勘平。捷报传来,乾隆帝异常兴奋,以空前的规模在承德避暑山庄设宴,与争先入贡祝捷的哈萨克、布鲁特诸部的头目、蒙古各旗的王公贵族和许多满汉官员一起饮酒聚欢,共庆平叛的胜利。

    鸿门冥是秦汉之际的一段小插曲。可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历史的走向。刘邦依靠他的聪明机智,终于摆脱了死神的威胁,而骄横和刚愎自用的项羽因此错失历史曾经赋予他的良机,最后不得不自食苦果。

    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和项羽是两支反秦武装的领袖,他们是战友,也是同盟军。陈胜牺牲后,他们遵奉义军共主楚怀王的命令,项羽北上救赵,刘邦则率军西进关中。

    公元前 206年10月,刘邦进据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于组,封上皇帝符玺,向义军投降。刘邦进据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后,接受张良等人的劝告,查封秦重宝财物的府库,还军霸上,萧何则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刘邦随即召集诸县豪杰宣布:“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并且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于是秦民大喜,争先恐后地抬着牛羊酒食慰劳将士,沛公刘邦又以“仓粟多,不欲费民”为由辞让不受。秦民益喜,唯恐刘邦不为秦王。正在这时,有人向刘邦报告了一个坏消息:项羽击降秦将章邯,封他为雍王,王关中;章邯一来,沛公恐怕就不能据关中称王了。因此,建议刘邦“急使守函谷关,毋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刘邦一听有理,就照此人的建议办了。

    同年12月,项羽在经过钜鹿的浴血苦战消灭秦军主力后,率诸侯兵西抵函谷关。一看关门紧闭,又听说沛公已定关中,当即大怒,命黥布等人攻破函谷关,大军蜂拥而上,进驻戏下。沛公左司马曹毋伤见项羽来势汹汹,想邀功求封,于是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相,珍宝尽有之。”这番话对项羽无异于是火上浇油。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也说,刘邦居山东时贪财好色,可是入关后却一反故态,珍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看来志向不小。他劝项羽赶紧发兵击之,不要错过机会。项羽于是宴飨将士,准备次日早晨消灭刘邦的势力。当时,项羽有兵40万,号称百万;刘邦军号称20万,实际上只有10万,自然无法与项羽抗衡。正在这一紧要关头,项羽的叔父项伯连夜将实情报告张良。项伯和张良原是好朋友,所以劝张良赶紧脱离刘邦,不要一起送死。张良认为“亡去不义”,反而拉着项伯俱见沛公,刘邦与项伯结成亲家,满肚子委屈地对他说:“吾入关,秋毫无所敢取,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所以守关者,备他盗也。日夜望将军到,岂敢反邪!”央求项伯对项羽讲明他刘邦“不敢背德”。项伯当即许诺,并且叮嘱沛公次日早晨一定要亲自向项羽面谢。项伯回到大营,将刘邦的一番心意转告项羽,并且劝项羽不要兴师动众,因为刘邦立有大功,“击之不祥”,不如因善待之。项羽表示同意。

    次日清晨,沛公早早来到鸿门,向项羽面谢,“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先人关,能破秦,与将军复相见。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羽听了这番话似乎有些感动,于是将曹毋伤的话和盘托出。并且设宴招待刘邦。

    在宴席上,范增好几次用眼睛示意项羽击沛公,项羽却毫无反应。范增只好离席找到项庄,对他说:  “君王为人不忍,汝人以剑舞,因击沛公,杀之。不者,汝属且为所虏。”项庄于是入席敬酒,并借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随即拔剑起舞,项伯心知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遂起身对舞,常以自己的身体翼蔽沛公。在营外担任警卫的樊哙,听说事态险恶,就手持盾牌闯入帐内。项羽以为壮士,就赐给他一碗酒、一个猪蹄。樊哙双手端住酒杯,一饮而尽,又拔剑切肉食之。项羽问他“能复饮乎?”樊哙慷慨激昂地回答说,我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吗!接着大所责备项羽说:“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像,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一番话义正辞严,说得项羽无言以对。过了一会,沛会起身如厕,招樊哙出,将车骑随从留下,自己骑马,樊哙、靳强等人步行,从小遣返回汉营,让张良对付项羽。项羽问沛公安在,张良回答说,怕将军有意责备,故不辞而别,让我代为献上玉璧,项羽接受了这一礼物。张良又将玉斗献给范增。范增愤愤然撞碎玉斗,起身说道:“吾属今为沛公虏矣。”

    项羽之所以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既有政治上的考虑,也符合他的个性特点。他固然为人残暴,有时也很重感情,有人情味。然而从后来的楚汉相争来说;这也许是步错误。刘邦依靠计谋侥幸脱身,最后竟成了项羽的拙墓人。

    鸿门宴的故事流传至今。“鸿门宴”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成为有特定含义的典故。前者是指隐含杀机的宴会;后者则指别有用心的谋害。

    七、阮籍“终日酣饮”的故事

    酒既然成为一种“政治饮料”,有的人就将它作为笼络人心、玩弄权术的工具,也有不少人用酒来隐秘政治态度,作为逃避政治斗争的“庇护所”。

    著名的例子早就有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这个有食客3000人的魏国当政人物,因为秦国向魏王进行反间从而不受魏王信用,为了逃避政治风浪,便成天泡在醇酒妇人中,不问世事,郁郁以终,但避免了杀身之祸。

    更有名的要数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可以说,酒之由俗升格至雅,“竹林七贤”起着关键的作用。“竹林七贤”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乱世中的乱世——魏晋易代之时。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割据天下,曹操“挟天子以今天下”,统一了北方,但他始终没有称帝改朝,直到他的儿子曹丕继位,才建立新王朝,追谥其父为魏武帝。对于曹父子奔波转战打下来的天下,改刘胜为曹姓,改汉为魏,士人们多半还能接受。原以为这个新的朝代可以太太平平过安乐日子,可以施展抱负,安邦治国,却没料到后来司马氏集团企图取曹氏而代之,篡夺皇位,曹氏宗室与司马集团斗争激烈,政局险恶。此时的清高之士,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旋涡中不愿与昏君佞臣同流合污,对政治极度失望,既对腐败的曹氏皇室失去信心,又对野心勃勃的司马氏集团打内心反感,只好采取寄情山林,沉醉酒中的隐逸方式来逃避现实,躲避迫害。其中最著名者就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后人称之为“竹林七贤”。他们常常在嵇康山阳居所附近的一个竹林中聚会畅饮,以求身心的逍遥脱俗。他们都不在乎什么“法”、“礼”伦常规矩,常常狂饮长醉。他们的醉酒就蕴含着不同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的清高,狂饮中浸透着洁身自好的志趣,所以酒也因之而附上了高雅的内涵。

    “竹林七贤”以嗜酒寻求自我保护,用意最明确,并在一段时间又有一定收效的的又要数阮籍了。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曹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有政治抱负又有济世之才,为何不积极人世,相反成天以酒藏身呢,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阮籍的身世有关。

    阮籍的父亲是“建安七子”之一,颇受曹操的器重,官至丞相军师祭酒。阮籍的青少年时代曾有过建功立业、极效王室、匡时济世的大志,且才华横溢,颇有才名。所以,司马氏集团起初是想拉拢他的,但阮籍与司马氏集团却总是若即若离。他也当司马氏集团给他当的官,甚至还“主动”要过两个官:一个是东平太守,一个是步兵校尉。前者他骑驴上任,进了衙门便令拆去隔墙,十几天后又骑驴离开了,好像开了一个玩笑似的;至于后一个官,其动机就是看中了步兵营有一位厨师很会做酒,而且营中藏有美酒 300解。他在任上只跟刘伶两人终日饮酒,什么事也不管。《晋史》和《世说新语》里记载他的许多轶事,如居丧照常饮酒吃肉;有时在邻居酒家女的身边醉倒不起;他成天都在醉乡里,从不发表任何政治见解。这使得司马氏集团对他既无奈又恼火,于是以各种方式迫他在政治上明确表态:究竟是紧跟司马氏还是相反。其中有一条办法就是联姻,即司马昭要让阮籍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司马寅。这对于阮籍确实是一道难题,答应这门亲事,则表示自己已站在司马氏集团这条船上了;不答应这门亲事,则等于与司马氏集团决裂,或许会招致杀身之祸。答应不答应都难,怎么办?阮籍思来想去,其对付的办法就是借酒“沉醉60日”。成天醉得不省人事,怎能商谈儿女的婚姻大事?司马昭不得不因阮籍的“不得言”而放弃了努力。对此,鲁迅先生曾有精辟的见解:“他(指阮籍)的饮酒不独于他的思想,大半倒在环境。其时司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而且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到原谅”。所以,“乱来唯觉酒多情”,身处黑暗政治中的文人为求精神的超脱,更喜欢与酒结伴,以酒避祸,以酒自慰,以酒醉来曲折表示自己不受羁绊、不屈服世俗压力的志气。

    然而,阮籍不论是真醉也好,是避言论之祸,“口不臧否人物”也好,都不过是退让和回避,终非万全之策。牌最终总是要摊开的,正所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司马氏集团正是抓住阮籍想全名节又不敢獗勰康那样公开对抗的性格弱点,再次进适,指定让他来写“劝进文”,即“劝”司马阳官进“相国”,为晋公,加九锡。审司马氏集团篡夺皇权的重要一步。阮籍遥…次还是用醉酒的老办法来搪塞,可是没能蒙过去。他正在朋友袁孝尼家喝酒,就有专使骑马而来,要其交出文章。阮籍再也无法逃脱,又不敢不写,只好由人扶着当场作文。但这次违心作文,实在干系重大,即便是“醉中”所为,阮籍已不能借酒醉而原谅开脱自己,他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痛失名节”,精神从此垮了,不到两个月就去世了。

    历史上的“竹林七贤”中任何一人虽然都未能借酒而真正避世,最后不是被杀,就是被逼妥协了,这是乱世的士人不可能逃避的命运悲剧。但酒却以此成为高洁的象征,为后世崇尚高洁的文人们引为知己。“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王勃《赠李十四》);“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庚信《咏怀》);对他们来说只有酒才是最可心的伴侣,最多情的朋友!

    尽管历史上有些名士想以酒藏身,以求逃脱卷入政治旋涡而未得,但有些人物临时装醉以逃脱杀身之祸,并意外获得成功的人不乏其人。东晋时代的王允之就是一个有名的例子。

    王允之是大将军王敦的堂侄儿,为人聪明机警,王敦在王允之很小时就把他带到身边。王敦阴谋反叛要篡夺晋朝江山,经常与心腹钱凤秘密策划。一次夜饭,王允之知道他们定要密谋,就托醉先题。王敦果然和钱凤商量反叛的步骤,内容全被王允之听见了。王允之一想不好,倘若被他们察觉一定害怕自己去告发,那就非被害不可,于是他在床上大吐,连衣服和脸上都吐得一塌糊涂。钱凤走后,王敦果然想起刚才计议时王允之在隔壁,急忙秉烛去照视,只见他烂醉于地上,吐得不省人事,料想没有问题,就不再疑心。正好王允之的父亲王舒那时任延尉,王允之请求去拜省父亲,王敦毫不介意地批准了,一见到父亲王允之就把王敦、钱凤的密谋一起告诉父亲,王舒又告诉了宰相工导,一同启奏皇帝,预作准备,使得王敦的计划未能得呈。王允之倘不是急中生智就性命难保了。

    同样类似的还有温峤借酒制服钱凤的故事。温峤想拆散王敦和钱凤,以削弱王敦的力量,便向王敦大力推荐钱凤去出任丹阳尹。王敦虽已答应,但温峤还不放心,怕王敦会识破他献计将钱凤调开是有所图谋的,于是在王敦给他饯行的宴会上,起身向座客敬酒,走到钱凤面前干杯以后,钱凤还来不及喝,温峤就伪装酒醉大发脾气,将笏(官员的手版)敲击钱凤的头帻,怒喝道:“钱凤什么东西,温太真(温峤字太真)敬酒,竟敢不饮!”王敦真的以为温峤醉了,连忙劝阻双方,令彼此和好。温峤走后,钱凤果然疑心将他调任丹阳尹是别有用心的,于是对王敦说:“温峤这人和朝廷关系密切,此人不可信,去丹阳的事以暂缓为好。”王敦道:“你这人气量未免太小,昨天温太真喝醉了,稍对你说了几句不客气的话,你就记恨在心,马上来说他的坏活。”因此不信钱凤的话,调走了钱凤,这恰好中了温峤的计。

    八、酒的效用的异化

    从前面的事例中知道,酒的功效不仅可以在决定国家大事、关系到社会治乱、战争胜负时显现出来,也不仅在节日典礼、婚丧嫁娶、迎来送往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而且放眼日常生活,它也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酒的神奇力量能使陌生的人相互亲近,使忧愁满腹的人“饮而忘忧”,使平常沉默寡言的人倾吐心声。让我们看看“金苹果”酒楼的经理刘亚光结识马二爷,并使他的酒楼生意越来越红火的经过,就可以看出酒在日常人际关系中的特殊作用。

    这是一栋中西合璧的临海建筑。

    琉璃瓦飞檐上雕着吻兽,颇有汉唐的华贵气派。而那富丽堂皇的大玻璃窗,黄铜框架的金碧辉煌的旋转大门,又使它具有浓郁的欧陆风格。阳光照射到这栋三层的楼房,使它显得格外明丽。

    推开小楼的窗户,眼前是碧蓝色的大海和金光灿烂的沙滩。

    碧蓝色的海水涌上来,一层浪花追赶着一层浪花,欢快地扑打在沙滩上,又缓缓地退下去,周而复始地运动显示出大海蓬勃的生命力。

    这栋小楼便是开业不久的“金苹果”风味酒家。

    “金苹果”酒楼依山傍水。它的左邻右舍便是“海鲜楼”、“逍遥宫”、“八仙阁”等专营海味的饭店。海鲜饭店竞争激烈,即使是在寸土寸金、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海滨,竞争也是有明枪暗箭,很有几分残酷的。刘亚光在这剑拔弩张的环境里异军突起,开张仅半个月,就每天顾客盈门,“金苹果”酒楼天天爆满,把那些“海鲜楼”的老板们直气得咬牙切齿。

    谁也没有想到,在盛产海鲜的地方崛起的这个专门经营北京风味小吃的“金苹果”酒楼,其魅力竞远远超过那些“海鲜楼”。

    此刻,“金苹果”的老板刘亚光正坐在三楼经理室靠窗的沙发上,吸着一支粗重的朱丽叶雪茄,在尽情地享受着那紧张忙碌的间隙里片刻的宁静之余,一想到几个月前在北京某酒楼智激马二爷,换来今日“金苹果”火爆的事,更觉得惬意。

    几个月前,身为北京某大机关管理处长的刘亚光,不再眷恋那些房屋、桌椅板凳、医务室和修理班的琐屑工作,要到南方这个海滨城市搞餐饮业,做个北京风味的小餐饮店的老板。

    听说刘亚光要到海滨城市搞餐饮业,发展北京小吃,人们都大吃一惊?

    “什么?在盛产海鲜的地方经营北京小吃,这不是鸡蛋往石头上碰吗?”

    “全世界的人不分肤色和民族,人人都抵御不住海鲜的魅力,在那里,任何有特色的餐饮都会在大虾、鲍鱼、海蟹面前显得暗淡无光。刘亚光根本不是搞经营的料,他简直是有神经病!”

    但是刘亚光却有自己的主意。

    他知道,那座海滨城市不仅有本地居民,有季节性游客,还有许多来投资的海外华人,这些海外华人带来了自己大批的海外技工和管理人员。他了解到,那些老板有许多是过去的皇族后裔,他们留恋那些起源于民间,后来被引入宫廷的饮食文化。而当地平庸的餐饮经营者们只给他们提供了海鲜鲍鱼,以至使这些人倒了胃口。皇族后裔特别讲究享受,他们好吃、好玩,也愿意在本土上回味历史。传统的习俗使他们常常在一种怀旧文化中追索乡情。    .

    刘亚光是老北京人,他太清楚这个古老都市的历史了。北京是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的小吃博采了各地、各民族小吃的精华而后又自成体系。早在元朝的时候,饮膳大臣忽思慧就为文宗皇帝提供了御膳食谱《饮膳正要》,在里面介绍了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色香味特点的小吃。那些金丝卷、双单肠、山药饼、苏轼肉、盆皮奶卷,曾为多少达官显贵们津津乐道。刘亚光更懂得新颖、独特才能吸引消费者,这是市场的规律。他决心利用物以稀为贵的消费心理占领市场。

    主意是定下来了,队伍也好组织,带十几个青年人组成“子弟兵”南下就可以开业。可是掌勺师傅是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这个“灵魂式”的人物到哪里去寻呢?

    机会终于让他等到了,碰上了!

    京城有个名厨师马二爷,他的祖上就有人给皇宫里做过御膳。马二爷的那几手北京风味小吃简直做绝了,能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

    马二爷最拿手的就是“三鲜烧麦”,把猪肉洗净绞成碎末,再和海参泥、对虾丁配在一起,用十几种调料加芝麻油拌馅,包在薄如纸的烧麦皮上,那烧麦包出来就像一朵花。马二爷说,烧麦最绝的不在那馅上,而在那皮上,那皮的面要揉得够“火候”,那烧麦才吃起来不同于蒸包子,要是不讲究面的“火候”,那连狗熊也会做烧麦了。马二爷说,烧麦包出来后,那形状就像麦梢上绽开的白花,所以也叫“梢麦”。这烧麦有近 300年的历史了。

    马二爷退休了,就在家闲着,玩鸟、养鱼。有人来请过他,老爷子说什么也不去。他说做饭做烦了。

    后来,来了个精明的小老板,花大钱来买老爷子的名字。说仅仅用他的名字做个招牌,不用老爷子干任何事,就让老爷子月月见大钱。无功而能受禄,马二爷自然愿意,就答应了下来。

    可是那个小老板办事太黑,他一通鞭炮炸过,把写着马二爷名字的牌子挂上后,就不那么认真了。他雇了些毛头小伙子,把冠以马二爷旗号的北京小吃做得一塌糊涂,该放糖的给放了糖精,该放虾仁的给改成了干虾米皮,该配琼脂的用淀粉代替。尤其是那烧麦蒸出来立不住,软塌塌的趴在那儿,烧麦上的那一撮烧麦花捏得跟片大树叶似的。三鲜馅里全是葱、萝卜和带腥味儿的肉。

    这样折腾了没几天就把老爷子的名声给弄臭了。

    有人说:“什么京都第一师呀,简直是京都第一骗!”
 
    还有人说:“真给北京风味丢脸,听说这马二爷祖上还给皇上做过饭呢!就这手艺还不得让皇上给推出午门去?”

    顾客们的议论传到老爷子耳朵里,马二爷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他拿着把剁猪头的斧子就奔了那饭铺。

    饭铺的小老板见老爷子冲进来,以为他疯了,要劈人,一边嘴里嚷嚷着:“拦住他,拦住他!”一边吓得钻进灶房。

    马二爷并不跟他计较,提着斧子在饭铺里转了一圈,哗啦一下把餐桌上的食品都扫到地上:“这叫风味小吃?呸!”

    顾客们见状大惊,一声都不敢吭,老爷子又扑到前门,咔嚓咔嚓两斧子,把那招牌劈成了两半,让自己的名字和那饭铺“一斧两断了。”

    正巧这时候刘亚光来找马二爷,他一把抱住马二爷:

    “别别,别动气,有话慢慢说。”

    “不动气?这是糟踏祖宗呵!”老爷子大吼。

   “你不就是要给祖宗添彩儿吗?走走,有的是办法。”刘亚光把马二爷拉到一个小酒馆去了。

    二人在四川火锅盆前坐定,刘亚光点了菜,又要了两瓶二锅头。火锅下火焰闪灼着蓝光,火锅内的汤汁一会儿就冒泡翻腾,刘亚光一边张罗着往火锅里放料,一边朝着马二爷说:“来来来,老爷子,这几天正到处找你,今天咱俩好好喝个痛快,一是为老爷子消气,二是有要事商量。”

   “找我有要事商量?”马二爷有些迷惑不解。

    刘亚光与马二爷一边欢饮,一边把自己想到南方开餐馆的想法说出,想请马二爷帮他的忙。

    老爷子一听说什么也不干,他气愤地说:“现在这人心都黑了,谁都一样!”

    “不不,我不一样……”刘亚光一边往马二爷酒杯里倒酒,一边和颜悦色地解释道。

    刘亚光在机关里管婆婆妈妈的行政上的事,练了一张好嘴。他一边为马二爷这次受骗的事鸣不平,一边又劝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不能因为这几个心术不正的人坏了你马二爷的名声,一定要找机会正本清源,把马二爷的名字叫得更响,把北京风味小吃的名声扬得更远。他一个劲儿地给马二爷戴高帽,说什么“弘扬中国民族饮食文化啦”、“京城第一师要打出京城,占领全国,享誉全世界”啦。“有皇族后裔点着名要品尝你的手艺啦”等等。马二爷本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平时就有个乐于助人的脾气,邻居、朋友每当有个婚嫁喜事请他出手,他没有不答应的,而且从不收报酬,为的就是祖传不失,名声更响。如果没有这份热肠子,他上回也不会上当受骗。如今经刘亚光这一番软磨硬泡.又有二两烧酒下肚,他终于动了心,答应再次出山。

    但是马二爷还是有点疑惑,就以探询的口气问道:“这北京小吃虽然不错,可是能和那些海鲜较量吗?”

    刘亚光一见老爷子口气平和了,知道劝说有门了,便赶紧往马二爷杯中倒酒,往火锅里添菜,身体前倾,头伸过去,对着马二爷笑着说:“关键不在谁好谁坏,而在于准有特色,您想想,前些年北京人只知道全聚德烤鸭、香酥鸡、涮羊肉、沙锅豆腐,四川毛肚火锅还只在'天府之国’的山坳里,可几年功夫,四川火锅遍布全北京城。什么缘故,不就是靠它的特色吗?!如今在海边,餐饮业必然要体现海味儿这一特色, 100家店要经营 100家海味儿,所以他们就得打,就得拼,就得拼命抢买卖。这时候我们插进去,谁也不把咱们当回事,不把咱们当对手,因为不在一个经营层次上。可是等咱们站住了脚,有了顾客,有了影响,他们回过昧儿已经来不及了。”

    马二爷觉得有道理,但仍有些不放心。一边呷着酒,一边问道:“那咱们怎么能站住脚,有了顾客,有了影响呢?”

    刘亚光不慌不忙地说:“这不难。你想想,乌鸦都是黑的吧?谁对黑乌鸦也不在意。可是在一群黑乌鸦里忽然飞出来一只白的,那就成了稀罕事了。人们就要看个新鲜。这就是特色,是不同于其他的特色。就说美国的麦当劳吧,就那么几根炸土豆条,几杯粘糊糊的奶油冷饮、面包里夹上生葱头,就能风靡全世界!这麦当劳比咱们北京小吃可差得多了……”

    酒喝到这里,话说到此时,马二爷把刚进酒馆时的烦恼忘光了,也完全被刘亚光征服了,他把椅子往刘亚光身子边挪了挪,赶紧打断刘亚光的话,随声附和:“你说得太对啦,麦当劳跟咱们的东西简直没法比。咱们那烹饪技术多复杂呀!蒸、炸、煮、烙、烤、煎、炒、煨、爆、烩、熬、炖……”

    “没错,没错,复杂得多。”刘亚光又接过老爷子的话,可是人家麦当劳在全世界竞有了几百个连锁店,北京就有好几个,还都火爆。它成功的秘诀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卫生便当可口的快餐,更在于它创造了自己的麦当劳文化,而文化的感召力是十分巨大的。麦当劳在全世界的连锁店都是一个模式一个格局,一点儿不走样,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完全属于自己的麦当劳文化圈,不许任何其它东西渗透进来改造它。这样它才能形成感召力。我们的北京小吃那么有特色,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感召力,其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自身对它缺乏重视和开发。这次我们到海滨办店就是一个机遇。那海滨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新加坡的一个有限公司与那边已接触了,要在那儿建度假中心,不仅要有体现各国文化的别墅群建筑,还把世界少见、中国独有的东西在那里展示。东南亚、日本、印度、韩国等东方风韵的餐饮都要打进去。所以我们要先行一步,利用好这个机遇,把北京风味这炮先在那儿打响,日后我们就能在世界设连锁店,盖过麦当劳和肯德基,不是没有可能性。到时候您老爷子就是全世界的第一师啦!那会儿呀咱们也跟麦当劳和肯德基似的,在各个饭店门前都立个塑料人。麦当劳那塑料人是穿着红黄衣裳的,肯德基是那个笑容可掬的上校,咱们风味店呢,就照您这形象做,您什么样咱就做什么样。

    马二爷不好意思了:“别别,别照我的模样做,我这模样不好看。你是经理,还是把你树起来吧,我做个无名英雄就行……”

    这一次酒馆小聚,不但使马二爷完全消了气,而且激起了老爷子的情绪。几天后,打点行装,立马就跟着刘经理开路,60多岁的人了,精神特别饱满。为了图个吉利,刘亚光选了 6月 6日这一天正式开业。六六大顺,开业第一天“金苹果”就门庭若市。

    一层是风味餐饮,这是“金苹果”的主战场。头一天开张,穿真丝旗袍的小姐笑脸吟吟地在酒家门口迎候客人。服务小姐们在餐堂里周旋应酬。这些小姐都是刘亚光从北京带来的,无论是身高、体态还是三围,都是时装模特的标准。顾客们还没有尝到马二爷的手艺,那些婀娜多姿的小姐们就让顾客们秀色可餐啦。

    刘亚光来了个开业大酬宾,把马二爷那几手绝活几乎都白送出去啦,马二爷在灶房里汗流浃背,一见刘亚光将点心白吃白送,这一下直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让人把刘亚光招呼进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质问:“刘经理,是不是嫌我做的东西不地道,你都廉价处理啦?告诉你,我这么多年了可是第一遭亲自下厨!”

    刘亚光连忙解释:  “老爷子别动气。今天我们是开业大吉,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咱们得让顾客多吃多尝,他们见上真佛,才能烧香,才能成为咱们的主顾和义务宣传员。今天咱们赔着本卖,就是为了明天打着滚儿的赚。要不然咱们大老远的从北京到这儿来干嘛?”

    马二爷一听有道理,笑了。

    刘亚光接着说:“您就尽心耍您的手艺吧,经营上的事您少费点儿心,有我在这儿呢,行不行?”

  “行行,那感情好!”

    马二爷从灶问伸出头往外一看,乐了。餐厅里人头涌涌,尽是些大腹便便的海外华人。那举止一个个都是阔佬风度,可是他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制做的风味小吃。马二爷大喜,拿着一个托盘亲自走马上阵,挨着桌儿的“派送”,一边摆盘子,一边兴致勃勃地向客人们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趁势吃趁热吃,这灌肠是用猪肥肠和面粉、桂花、配料做的,再用花椒粉、糖桂花、药料粉、红曲水和12种中药研成末,搅成糊。这种灌肠的工艺关键在火候,先煮后煎,煎的时候得把特制的铁铛倾斜着放在炉火上,把凉灌肠切成小片,先翻转着使灌肠回软,再摁成一大片,把两面都煎出金黄的小油泡,浇上蒜汁盐水,尝尝,比那海鲜怎么样?”

    客人们品尝着那金黄色连成一片的灌肠,觉得酥香咸脆辣,别有风味,不禁连声叫好。

    马二爷说:“这灌肠有80年历史了,这是北京后门桥合义斋餐馆首先推出来的。想当年宣统皇帝到天津后,还点名让合义斋的厨师到天津去给他做这一口呢!”

    刘亚光趁热打铁,在顾客面前推出马二爷这个大名人:“听说过马二爷吗?祖上几代都是皇宫的御膳大厨。差点没上了大不列颠的大百科全书!北京风味餐饮 238种中,他样样精通。知道这儿有咱们的海外侨胞来投资,他特地专程从北京赶来为大家服务。奔百岁的人啦,不容易呀!不为了弘扬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为了让皇宫御膳走进民间,老爷子能这么有积极性吗?他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只要大伙吃得满意,我把看家本事都使出来……”马二爷精神抖擞地说。

    开张第一天,马二爷就弄了50种风味小吃。煎炒烹炸,红蓝绿紫,荤素配合,把那些顾客们都看傻了。马二爷累得差点吐了血!

    一个从美国来的侨商说:“在美国唐人街也有一个北京风味店,和你这个一比,简直是乌鸦见了凤凰啦!到美国去发财吧?”

    马二爷说:“不行不行,我不会说美国话。”

    刘亚光说:“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先立足国内,先立足国内……”

    一个穿着大花衣服的老太太说:“太好啦!中国大陆的快餐一定能风靡全世界。”

    马二爷说:“北京风味餐饮种类有好几百种,您一天尝一样,就得好几年……”

    刘亚光说:“欢迎诸位每天光临。我们一定用最正宗的风味小吃,最出色的手艺为诸位服务。二楼是我的雅座餐厅,有望海轩、听浪阁、海天屋和 KTV包房。我们以北京风味为主,但是不排斥其他饮食文化,京鲁川粤几大菜系我们也都拿手。不过我们最希望诸位来品尝我们北京风味餐饮,那可都是过去皇室的口福呀!”

    马二爷在开张这天亲自掌厨,给顾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来自海外的侨商们纷纷和这位给皇上当过御膳大厨的后代合影留念。一时间,马二爷几乎成了一块历史的丰碑,一个活化石啦!

    老爷子从来没露过这么大脸,他兴奋得嘴都合不上啦,脸上的核桃纹都舒展开了。他挺胸昂头,做英雄状,不厌其烦地和各位先生太太小姐合影。

    万事开头难。这第一炮打响后,刘亚光的道路就畅通了。

    刘经理“金苹果”酒店的成功,得力于灵魂人物马二爷,请来马二爷又得力于酒馆的小聚长谈,那小聚长谈又得力于两瓶“二锅头”的酒力和它制造出的祥和气氛。正是这次对酌小饮制造出祥和的气氛,使马二爷感到不但他的“绝活”受人关注,更重要的是人格得到尊敬,也正是那几分酒力,使马二爷的心情由气愤转为平和,再由平和转为兴奋,又由兴奋转为激情,最后决定跟刘经理南下创业。尽管刘经理当时不是有意借酒设局“诓”老头子,但老爷子答应出山,还是要归功于那两瓶“二锅头”的作用,正是这酒润滑了马二爷心灵的伤痕,也正是这酒“催开”了他那一颗相对闭锁的心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