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析“圈子”现象

 3gzylon 2015-01-19
2015-01-19 09:17 来源:北京日报  我有话说
2015-01-19 09:17:16来源:北京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作者:罗家德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核心观点

  ●社会学家称中国人是“关系主义者”,强调在中国家庭似的小关系网和圈子文化的普遍性。

  ●法律、道德往往让位于圈子的利益,公共权力成为各种圈子的私家领地,都对社会的良性治理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为一己之私、追逐小圈子利益而牺牲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并不是圈子和关系本身的错,而是贪婪纵欲、好大喜功又短视近利的错。

  ●圈子文化可以为恶,使公共权力私人化,也可以为善,形成很多自组织团体,重要的是如何抑其恶而扬其善。

  最近抓贪腐抓出了一些窝案,打老虎打出了团伙,所以又有人会感慨中国的“关系社会”的“劣根性”。这种认识情有可原,但这样的思维是不全面的。关系与圈子就和法律一样,都是工具,可以用来为恶也可以用来为善,且都是一个社会治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是一个是非正式机制,一个是正式机制,各有功能,也各有利弊,需要相辅相成才能带来好的社会治理。好的关系治理可以带来和谐关系、礼治社会,自治团体和社群伦理,但关系和圈子落在没底线的人手上,却成了特权、后门,裹挟进圈子的人,称兄道弟,互相吹捧,出了问题,百般包庇;对圈子外的人则多方刁难,排斥打击,落井下石。同样的,法律落在这些人手上也一样为恶,走漏洞,操控立法,造就一堆“华尔街肥猫”,危害社会。

  “差序格局”的文化心理助长了“圈子现象”

  关系和圈子是全世界到处都存在的,去关系化后的原子化社会是不健康也不可持续的,这在中国更是不可能办到的,因为关系人情深植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大多数中国的社会科学家对此进行过分析描述。例如,许烺光根据“情境决定论”解释中国文化。梁漱溟称中国社会为“家伦理本位社会”。沿着这一思路,心理学家黄光国称中国人是“关系主义者”,强调这个社会里的关系导向。所有这些论点都强调在中国家庭似的小关系网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形成原理的分析,有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而形成这种“差序格局”的文化基础,就是梁漱溟所谈的“家伦理本位”文化。正如《论语》里所讲述的,对于父亲偷羊的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就是诚实是应该的,但在特殊情境下父为子、子为父说了谎,还是能被接受的。儒家是以“己”为起点从亲人间的“孝悌”入手推广到他人,这种思想应用到日常人伦中,爱变得有差等,于是形成了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的文化心理让中国社会的各个地方都形成了“圈子”现象,尤其是在商场、官场上,那些有资源、有权力的人形成的小圈子更可成为有足够实力的小团体。既可以为善,变成办事有效率、有效能的团队,一加一大于二,发挥小集体的战斗力;也可以为恶,将权力私人化,为小集团的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善恶之间,关键就取决于小圈子里从领袖到成员,其行为有没有愿景、能不能做到“礼法并治”,也就是说,有没有大家都会遵守的非正式规范或正式法则,并能有效地动态平衡礼与法的矛盾,化解原则与利益的冲突,以及平衡圈内圈外的不同利益。

[责任编辑:李贝]
1
  • 猜你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