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朗瞄准美军驻中东基地准备实施“绝杀”

 昵称16436572 2015-01-19

伊朗瞄准美军驻中东基地准备实施“绝杀”


杨玉 

    据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最新发布的局势报告,外界有关伊朗一开战便以传统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术压制美军的想法“属于程式化思维”,“德黑兰已不是20多年前陷入两伊战争困境的德黑兰,它有可能直接将战火烧到有美军基地的阿拉伯邻国”。该报告提醒,驻波斯湾的美军不要指望“只有攻击伊朗境内目标,而无需担心自身基地不受攻击”。

    “美式速胜”或将终结?

    惯性思维令大部分美国人相信“消灭伊朗”不会很简单,但也难不到哪去,“过去20余年‘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单边军事优势让人陶醉”。但CSBA资深研究员丹尼尔·本杰明指出,一旦美伊爆发冲突,美国冷战后屡屡横扫海外战场的日子恐被终结。“鉴于伊朗的军事实力,我认为此次美伊作战将是对美军海外作战能力真正的严峻考验”。
    CSBA预测,伊朗拥有与中国相似,但威慑范围有限的“反介入/区域隔离”武器系统,它将大大抑制美军在陆海空天及计算机网络等战场空间的机动能力。“伊朗自制或采购的武器大都旨在阻绝进入波斯湾地区的通道,控制波斯湾油气运输。”更严重的是,伊朗已然将用于波斯湾封锁的A2/AD武器库趋向“饱和”,无论面对美国何种军事打击都能发挥作用。不仅如此,伊朗已有能力将打击触角伸向波斯湾对岸的阿拉伯国家陆地,那里遍布着美军视为珍宝的前进基地,可是它们的防护能力又是如此脆弱。
    该报告点出易受伊军“定向打击”的美军海湾基地名称,首当其冲的便是第5舰队母港--巴林首都麦纳麦,那里距伊朗布什尔空军基地不到150公里,完全处于伊朗革命卫队扎尔扎尔战术火箭的射程之内,该火箭末段冲刺速度极快,再加上制造工艺简单,因此美军常规反导手段无法拦截。此外,美国中央司令部所属的空军部队也“榜上有名”,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西南35公里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和位于阿联酋的达夫拉空军基地均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反导及反突袭能力,前者是美国中央司令部的联合空中作战中心,堪称在波斯湾战区行动的美军航空航天作战的“中枢神经”,而后者集结有数以百架F-15E战斗轰炸机,是突袭伊朗封锁海峡的沿岸导弹基地乃至核工厂的骨干力量。CSBA指出,伊朗在霍尔木兹甘省沿岸及格什姆、阿布穆萨等离岛上部署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均可攻击上述基地,就连岸舰导弹稍经制导程序修改后也能投入攻击。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美军前沿基地恰好处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什叶派聚居区里,这些地方一向是伊朗的“传统势力范围”,不排除当地亲伊朗的人士向伊朗革命卫队提供美军基地跑道、油库等设施坐标方位,使之遭受伊朗武器的精确打击。
    一位美国军事观察家还指出,伊朗革命卫队的海外秘密组织“圣城旅”有能力派遣携带先进的便携式地空导弹,直接潜伏到美军基地四周,对处于起降阶段的飞机进行偷袭。另外,他们也可能携带水雷或改进型爆炸装置前往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乃至亚丁湾等地,袭击过往的美军及其盟友的舰船,使美国的军事机器无法迅速奏效。他还警告,美国对伊作战环境将充斥着高低技术混杂的武器,“美军不仅会面对结构精密的导弹、带自主导航能力的自杀快艇,还要面对近乎疯狂的普通火箭弹、迫击炮弹和导向弹药的攻击,就像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所遭遇的那样”。
    CSBA的报告建议,伊朗部署A2/AD武器,对五角大楼来说并不新鲜,美军要想突破伊朗的封锁,不光需要先进的武器,更需要新型作战理念。按照CSBA的设想,美国过于看重昂贵的远程作战武器的开发,如战略轰炸机及航母舰载无人机,这不太符合波斯湾特定作战环境,“美军应紧急向当地派遣无人驾驶监视和打击飞机,扩大美军的监控半径及持续打击能力,同时装备载有激光武器及携带反水雷模块的军舰和战机,对伊朗有威胁的近岸目标展开‘发现--摧毁’的猎杀”。它还强调,五角大楼还应尽快向驻阿拉伯国家基地输送“非致命性攻击武器”,建立“物理阻断防线”,防止亲伊朗恐怖分子向其实施G-RAMM武器攻击。

    “低级别,广范围”攻击

    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推测,伊朗人正在准备同美国进行一场军事对抗,但他们不会选择同美国直接展开军事冲突,他们不会傻到拿自己的弱点去碰美国的强点。伊朗海军和革命卫队海军将在繁忙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甚至阿曼湾对美军舰队采取“打了就跑”的战略,密集而持续的制导武器攻击将使美军难以招架。
    CSBA具体举出伊朗海上攻击力量成长的数据:2001年伊朗海军还只有大量装备非制导122毫米火箭炮的攻击快艇,打击距离不超过20公里米,次年7月,伊朗成功从外国引进高速攻击艇,该艇可搭载8枚鹰击-71反舰导弹,2003-2005年,伊朗自主研制炮艇、护卫舰和微型潜艇项目取得成功,2006-2008年进入批量建造阶段。按照伊朗自己的描绘,其海上力量的作战使命是在其沿海及重要地区性水道对“侵略行动”实施威慑,如今伊朗有能力通过“低级别,广范围”的攻击行动,增加海湾能源运输的风险,给海湾阿拉伯国家以及国际能源市场构成巨大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即使伊朗不会在长时间内造成波斯湾航运瘫痪,但显然这种破坏也是致命的,“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即使石油运输被切断几周时间,全球经济也将走入萧条,全世界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美国能源分析人士马克·克罗宁认为,早在两伊战争“袭船战”期间,全世界都担心伊朗封锁石油运输,如今伊朗已具备破坏海上交通线的能力,且当今伊朗军事能力比30年前要大得多。除军事能力的增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因素都可以被伊朗加以利用,比如波斯湾地区大量平民、政府及大量财富聚集地都处于伊朗导弹的打击之下。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96期,摘自2015年1月8日—14日《上海译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