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心小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

 老狗布鲁丁 2015-01-20

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中心小学校改扩建工程

 

项目可行性报告

 

200512日)

 

 

 

 

 

 

 

 

 

 

 

 

 

 

 

 

 

 

 

 

 

 

 

 

 

 

 

 

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人民政府

武隆县江口镇中心小学校

改扩建工程可行性报告目录

 

 

一、     概况及现状

二、     项目建设的内容

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     项目建设的规划

五、     项目建设的概算及资金来源

六、     项目建设的效益

七、     项目建设的管理


武隆县江口镇中心小学校

关于改扩建工程的可行性报告

 

 

一、概况及现状

江口镇位于武隆县东南部乌江与芙蓉江交汇处,国道319线穿城而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江口自隋朝建镇,至今已经一千多年历史。镇辖范围内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总投资27亿元、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重庆江口水电站便坐落于芙蓉江上,距城镇仅1公里距离。有天下第一洞——芙蓉洞、川东九寨沟——芙蓉江、唐长孙无忌墓、李进士故里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

江口镇中心小学校正位于江口镇的芙蓉江畔,校园内整洁幽雅,花香怡人,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校园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占地约900平方米,活动场地占地1600平方米,绿化占地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3个,师生1000余名,教师60人,大专学历41人,本科学历1人,中级职称25人。早在1995年学校就开始实行教师缺额招聘,1999年进行全员招聘,实行一年一聘制,彻底打破了教育大锅饭,增强了竞争意识,建立了激励机制,体现了优教优校,优教优酬。

随着江口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居住人口大幅度上升,中心校学生迅猛增加。又因学校改革的大力推进,拆并教学点工作的实施,缩短办学战线,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故中心校现有教学设施设备,硬件建设远远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教学室更加奇缺,现仅有教学室12间,其余功能用房没有一间可用(均为危房),教师办公室用房全无。活动场地狭小,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活动。现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特制定该改扩建工程方案。

二、项目建设的内容

(一)教学大楼:该教学楼总建筑面积2200m2,20间教学室,2140m2的多媒体教学室。

(二)运动场:该运动场在现有的1600m2场地的基础上,拆除两侧的危房,向四周延伸,扩建成3600m2的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2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田赛场的运动场。

(三)附属工程:该工程主要是征地、保坎和围墙。

(四)教学设备:主要是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语音教学设备、实验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学设备等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新时期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才是硬道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社会要进步,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民族要振兴,教育必须走在前列。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前提、是根本、是基础。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用房来看,只有一半的班级有教学室,其余已在外租房教学已达一年之久。远程教学室、多媒体教学室、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办公室等功能用房基本没有。1998年虽然顺利通过“两基普实”的验收,1999年又成为武隆县的首批办学水平达标学校,那都是因为学生仅600余人,班级仅13个。而短短的五六年,学校师生数增至1000余人,班级增至23个,远远达不到“两基普实”要求和县办学水平达标学校的要求,远远满足不了现行的教学需要,因此建设教学楼已迫在眉睫。目前学生可用场地仅1600m2,连基本的课间活动都不能正常开展,因此扩建运动场也势在必行。

二是旅游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需要。武隆县要建成旅游大县、经济强县、能源大县,地处芙蓉洞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江口镇中心小学既要建成教育的窗口,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更要建成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的窗口。

三是重庆市试点小城镇和中心镇城镇建设的需要。随着江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才能满足当地建设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领导重视。无论是县政府,还是县教育主管部门都很关注江口小学的发展与建设,1993年就能将香港巨商邵逸夫先生投资的项目引进学校、并多渠道筹资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师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均把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纳入议事日程。

2.社会支持。江口具有良好的重教、支教的氛围,不论是普级初等教育,还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是创建县级办学水平达标学校都得到了社会各届及家长的大力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真正达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目的。

3.师生乐意。江口小学师生尤为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乐于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浓厚的奉献精神,学校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班风好。

4.交通便利。这里是两江汇聚之地,又有319国道线横穿而过,交通十分方便,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项目建设的规划

第一阶段(20051月——20052月):制定改扩建规划,立项、征地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

第二阶段(20053月——20053月):搞好地质勘测,设计教学楼修建的图纸。

第三阶段(20054月——20059月):修建教学楼和附属工程。

第四阶段(200510月——20067月):建设运动场、添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五、项目建设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名称

规模

 

(平方米)

所需

资金

(万元)

经费来源

自筹

(万元)

地方财政划拨(万元)

争取项目资金

(万元)

信息技术综合楼

2220

150

 

 

150

       

3600

40

20

 

20

     

 

15

15

 

 

     

(多媒体、语音室)

 

30

10

 

20

   

5820

235

45

 

190

六、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效益是长久的,潜在的,今天的经济是10年前的教育, 10年后的经济是今天的教育,这充分说明教育是长效应的。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缓解了学校目前教学用房、功能用房和师生活动场地的紧张局面,而且为创建示范学校、窗口学校,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较好地发挥中心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江口片各级学校的向前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景区的教育明珠和新的亮点,成为武隆县东部教育的窗口,使20000多父老乡亲的子女能在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和建设人才。

七、项目建设的管理

该项目的建设的成败,管理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让投资者、捐资者是否满意的关键,更是各级领导密切关注的。因此,在实施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坚持科学规划,专家设计,规范建设,技术监理,专人管理的原则,建设过程中保证质量,保证安全,建立江口小学改扩建工程的领导小组和指导实施小组,保证建设质量,保证建设安全,让各级领导放心,让投资者满意。

 

 

                           二○○五年一月二日

 

 

 

 

 

 

 

 

江口小学校园规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师60人,共有教学班23个,学生1000余人,现仅有可用教学室12间,危房12间教学室马上拆除,活动场地1600平方米,设施设备严重缺乏,有一半的师生在外租房教学已达1年之久。

二、规划和投入

新建教学楼一幢24间教学室投入150万元;200米跑道环行运动场建设投入40万元;围墙及附属建设15万元;现代教学设备30万元。一共投入235万元。建成后活动场地为3600平方米,设施设备基本达到办学要求。

 

 

 


 

 

 

 


软场地

 

 

 

 

 

 

 

 

 


武隆县江口镇人民政府

关于江口小学改扩建工程实施情况的说明

 

该校的改扩建工程是在县教委的具体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直接管理,中心小学校组织实施的工程。

一、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征地:为扩大校园增加活动场地打好了基础。

(二)合理规划:组织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了校园规划图。

(三)完成了教学楼的设计、招标工作,准备于20053月下旬破土动工。

(四)完成了校内两幢危房的拆除工作。

二、资金组织情况

(一)争取到危改资金48万元。

(二)争取到财政投入资金40万元。

(三)争取到交通部扶贫资金50万元。

(四)学校自筹资金9万元。

要完成整个改扩建工程尚差资金88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和县教委正在全力寻找项目和支助渠道,学校也在千方百计寻求支持,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xx县江口镇人民政府

                          二○○五年三月十二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