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圖波列夫式SB快速轟炸機、仿製之研轟三式轟炸機

 咸临 2015-01-20

圖波列夫式SB快速轟炸機、仿製之研轟三式轟炸機

Tupolev SB-2; SB-3

黃孝慈

SB快速轟炸機係一九三O年代世界上重要的轟炸機型之一,而且也是蘇俄第一種現代化大量生產的機型,此機曾參加一九三O年代之西班牙內戰、滿蒙邊界日俄之戰、我國之對日抗戰、蘇俄侵芬戰爭,以及二次大戰德蘇之戰。

一九三三年,蘇俄科學實驗中心及飛機試驗中心受命發展快速轟炸機,用以汰換蘇俄空軍中僅有的TB-1式重轟炸機及R-5式偵炸機,新機的要求標準是:最大時速三百三十公里,升限八千公尺,航程八百公里,彈載五百公斤,並可在一些簡陋小型的機場起降,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如此嚴苛的條件在當時的情況下令人卻步,最後指派中央航空流體力學研究所的圖波列夫小組負責發展,小組中之阿克漢肯斯基先生在圖波列夫教授指導下,以其先前所設計的MI-3(ANT-21)及DIP(ANT-29)兩型雙發動機雙座式重型戰鬥機為基礎,研發改進推出此一新機,型號為圖波列夫ANT-40 SB快速轟炸機。

此機為一雙發動機、張臂式中單翼、半收主輪式起落架之全金屬製機,機身瘦削流線,原型機裝用美製懷特旋風式(SR-1820F3)型、七百一十匹馬力之星型氣涼式發動機,三葉金屬螺旋槳,一九三四年四月首飛,因性能不佳,換裝俄製M87型、九百匹馬力雙排星型氣涼式發動機持續試飛,同年九月在一次飛行中失事墜毀,此機性能資料均不詳。

第二架原型機改用法製依斯班洛.秀材(12Ybrs V-12)型、「V」型水涼式七百八十匹馬力發動機,及固定槳距兩葉式金屬螺旋槳,由於平板直立式冷卻液散熱器裝置在發動機前方,無法獲得直列型發動機之機頭低阻力效益,是為該機缺點之一,此外因機身加長,外段機翼前緣後掠角增為九度,一九三五年九月試飛情況甚好,但仍有一些缺陷存在,因此軍方要求此機在投產前必須改正所有缺陷,但圖氏認為這些缺陷微不足道,無礙飛機正常運作,於是軍方將此歧見面報史達林總理,史氏旋即下達指示:「在航空上不能有絲毫差錯,每個步驟均極嚴肅,任何一件未能克服的小缺點,均足造成人機之傷害。」由於此一事件導致次年圖氏被捕下獄,即使如此,此機之若干缺點依然存在,此機型號為SB-2M-100(ANT-402),量產機換用俄製M-100型、七百五十匹馬力發動機及裝設軍械等裝備,重量增加性能反降,僅有少數此型機推出。

繼而改用M-100A型、八百六十匹馬力發動機及三葉式變距螺旋槳後,其最大時速已增至四百二十三公里,飛機型號亦改為SB-2M-100A,一九三七年初,再度加強飛機部分結構,并採用九百六十匹馬力之M103型發動機及三葉恆速變距螺旋槳,以及改用裝置於發動機下方之腹式冷卻液散熱器,大幅減低發動機艙頭部阻力,而提升螺旋槳動力效應,此外為改善機內電力系統,採用電力起動機取代原氣動式者,軍械方面則增設機翼外載掛架,可供掛裝炸彈、火箭及機外油箱等,防禦武器除保持原機頭之兩挺七點六二公釐口徑活動機槍外,機背改為活動槍塔,以及機腹改為固定弔籃式槍座,此機型號為SB-2M-103型,又稱SB-3型,一九三八年進入量產。

為了配合換裝訓練,一九三七年推出SB型教練機,又稱USB轟炸教練機,此機係將機頭原轟炸艙改為開敞式教官駕駛艙,並於當年秋天完成試飛,其特點是教官座椅為升降式,當教官操控飛機時,此椅會升高,反之降低,以利學員操作時視野寬廣,SB機之民航型型號是PS-40貨運機,機內可載三具小型貨櫃,起落架為固定雪橇式,一九三八年加入蘇俄航空公司營運。

在西班牙內戰中,蘇俄大批飛機援助共和軍(即政府軍),挽回空中頹勢,除考驗其飛機性能及作戰能力外,並也獲得西國政府以黃金支付飛機價格作為回報,在各型援機中以SB機最為新穎優秀,其時速及爬升性能遠非國民軍(弗朗哥叛軍)任何機型可比,包括著名之義製飛雅特CR-32及德製梅塞希密特BF-109B型新銳戰鬥機均無法攔截此機,但不久此一傳說終於打破。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八日,首架SB機遭國民軍的一架CR-32機擊落,五天後又一架SB機亦遭同一命運,一九三七年元月,國民軍空戰英雄莫拉多氏終結了SB機無法攔截之神話,共約兩百一十架SB機交付西國,內戰結束後尚有十八架在新政府軍中服役,我國亦自蘇俄購得SB機兩百九十二架,另捷克向蘇俄購得六十架,另一百一十一架授權自製型號定為B-71,但最後這批飛機均落入德軍之手,除部分留作自用外,其餘的移交保加利亞空軍使用。

民國二十六年十月,蘇俄援華志願轟炸大隊長達林斯基率SB機來華參戰,其後續兵力共約四個大隊,十二月,我一大隊所屬一、二兩中隊亦赴蘭州接收SB新機,成軍後聯合志願隊機群出擊蕪湖、杭州、蚌埠一帶敵軍,二月二十三日為蘇俄紅軍節,中、蘇空軍聯袂出擊臺灣,編組兩個大隊執行這項任務,一隊由中、蘇混合編隊共十二架SB機,自南昌出發;另隊則由蘇方志願隊雷波寧率SB機二十八架,自漢口起飛。南昌機隊起飛不久,因領航錯誤偏離航道,最後在福州降落,加油後逕自返防;漢口機隊則出敵不意地轟炸了臺北松山機場,毀傷地面敵機近四十餘架,破壞了機庫廠房設施,燒毀了敵方三年的貯存油料,戰果至為豐碩,且未遭遇任何抵抗。三個月後徐州戰事緊張,我SB機群乃在津浦沿線、魯南、皖北,及長江沿岸出擊敵軍及敵艦,五月中旬轉戰粵海,出擊三灶島敵軍機場,七月間長江戰事吃緊,乃擔任沿江一帶戰地轟炸,此際常與志願隊編組出擊。二十七年六月第二大隊開始接收SB新機,以南昌為根據地參戰,主要目標為蕪湖機場,及東流、馬當、湖口一帶之敵方艦艇,戰至八月,各隊飛機漸次耗損,人員亦有傷亡,十一月下旬至次年元月,一、二兩大隊再赴蘭州接收新機二十餘架飛返成都,一面訓練一面作戰,四月間出擊山西,轟炸運城機場及鐵路沿線,五月轟炸南昌、奉新之敵,同月二大隊SB機三架自蘭州飛返成都,中途因天候不佳迫降失事三機俱毀,七月間一大隊自蘭州飛送SB新機十架至成都交付八大隊接收,八月二大隊亦在蘭州接收新機十六架並移防宜賓,十月三日敵機來襲,該大隊之第九中隊疏散昭通,中途三機迫降皆毀,中隊長梅元白等八員殉職,二十九年一、二兩大隊均在宜賓自行訓練,五月一大隊移防溫江,並自志願隊中接收SB機八架,旋即參加宜、棗會戰,七、八月間馳援鄂西會戰,十月中旬成立轟炸集訓隊,奉令參訓,十一月二大隊移駐大平寺與八大隊合併,計畫接受DB-3式遠程轟炸機訓練,尚未實施復奉令赴哈密接收SB3新機。

三十年年初,我空軍自蘇俄獲補轟炸機一百架、驅逐機一百五十架,這批飛機陸續到達哈密,各部隊先後派員前往接收,並即準備對敵作戰,奈以這批驅逐機性能遠遜敵之零式戰鬥機,經三月十四日成都空戰後,深知對敵決戰徒遭損失,故我空軍作戰主旨,除轟炸機仍為協同陸軍各重要戰役之戰鬥外,驅逐機則僅用以攻擊敵轟炸機與捕捉敵偵察機,而避免與敵戰鬥機決戰。該年春,我一、二兩大隊赴哈各接收SB3新機三十二架,除訓練期間及返防途中各有損失外,實際上各隊僅有二十餘架安全返防,繼因避敵空襲,我機亦常向西北蘭州、武威、嘉峪關等地疏散,間有損失,並有部分飛機將機翼拆下就地疏散,九月長沙會戰期間,這批飛機曾多次出擊,十月曾夜襲宜昌,十一月轟炸黃河炸湘北退卻日軍時,遭敵機八架攻擊,我機兩架遭擊落、四架受傷,十六日金大隊長自桂林飛成都途中撞山殉職。

 

成都廠製造的木質結構研轟三式轟炸機

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大平洋戰事爆發,雲南毗連緬甸、越南,陸空防務愈見吃緊,我空軍乃於元月下旬,調集五大隊的一個中隊進駐昆明,協同美志願隊充實空防,同時派毛邦初總指揮統率一、二兩大隊,出擊越南敵空軍主要基地,二月敵軍進犯緬甸,三月初侵仰光,四月底陷臘戍,戰事逼近滇邊,自五月初至六月,毛氏指揮一、二、五大隊機群,配合美志願隊轟炸掃射滇西之敵,卒得遏阻其強渡怒江之企圖,六月中旬以後滇西戰事中止,美志願隊撤消,併入美第十航空隊新成立的第二十三戰鬥大隊,分駐昆明、桂林、衡陽等地,除擔任上述各地防空外,並出擊緬、越、滇西及廣東沿海各地敵軍基地及交通線,此時我一、二兩大隊方始返防整補,七、八月間,川北懋功、松藩等地(鴉片)匪滋擾,SB機出動協剿,未幾二大隊在四川新津換裝A-29型赫德遜式轟炸機,將原屬之SB機移交一大隊,三十二年年初,一大隊仍裝備SB-3式機十九架駐防溫江,是年夏季鄂邊會戰,協同二大隊A-29機出擊宜都、長陽及宜昌等地,八、九兩月,奉派赴印接受換裝B-25型米契耳式新機訓練,至此SB-3機功成身退。附帶一提的是,在民國三十一年日軍發動南侵抗戰已至艱苦階段,在外援無繼情況下,我航空研究院與第三飛機製造廠,共同研製的研轟三式轟炸機。該機使用蘇聯的“SB-III”拆下來的“M-103”空冷發動機、金屬螺旋漿、起落架等可用的零部件,自行設計的轟炸機。該機除主要受力接頭部件為金屬外,均以四川特產的雲杉,桶木等為主要材料,外部蒙上當時試制應用的竹屑板,然後表面蒙貼絲綢而成。

飛機從1942年9月至1944年1月完成,便於3月分段拖至太平寺機場組裝試飛,前後共試飛三次,但最後一次因操縱失誤,著陸時造成起落架折斷,機翼受損,當時已大量使用美國提供的“ B—25”轟炸機,如該機制成也是性能落後的產品,因此也沒有繼續進行試飛。飛機“棄機郊外”告終。

 

 

SB-2 M100A快速轟炸機性能規範:

一、翼展:二十點三十三公尺;

二、 機長:十二點二十七公尺;

三、淨重:四千二百八十公斤;

四、全重:五千七百二十五公斤;

五、發動機:M100A式八百匹馬力 x2;

六、最大時速:四百一十一公里;

七、升限:九千五百公尺;

八、航程:九百八十公里;

九、武裝:斯卡司七點六二公釐口徑活動機槍四挺、炸彈六百公斤。

 

SB-2 M103快速轟炸機性能規範:

   

一、翼展:二十點三十三公尺;

二、機長:十二點五十七公尺;

三、淨重:四千七百六十八公斤;

四、全重:七千八百八十公斤;

五、發動機:M103式九百六十匹馬力;

六、最大時速:四百五十公里;

七、升限:九千三百公尺;

八、航程:七百三十公里;

九、武裝:斯卡司七點六二公釐口徑活動機槍四挺、炸彈六百公斤。

 

“研轟—3”主要技術數據(推估):

 

一、翼展:20.40米

二、機長:13.00米

三、機高:3.30米

四、速度:約3 80公里/小時(設計要求)

五、升限:9000米(設計要求)

六、航程:1000公里(設計要求)

七、動力:“克裏莫夫 M—103” ,960馬力X2

八、武裝:7.62毫米機槍X 2,炸彈500公斤

九、乘員:3~4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