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抚奶嘴的传言很多,而且大多是负面的,而它的“功劳”却被掩盖住了。现在,就让我们将传言与事实做个对比吧。 传言:没必要给孩子安抚奶嘴。 事实:宝宝,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更需要安抚奶嘴的帮助。当他们感到肠胀气、饥饿、疲惫、烦躁或是试图适应那些对他们来说新鲜又陌生的环境时,会需要特别的安慰和照顾。如果吃东西、轻轻晃动、爱抚等方式还不能使他平静下来,他就会开始吸吮手指,这时就应考虑给小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了。宝宝通常对安抚奶嘴的大小和形状很挑剔,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要多给他试用几个不同形状、大小的安抚奶嘴,观察他的反应,直到他满意为止。对于习惯于吸吮手指的宝宝,可将乳汁或果汁涂于安抚奶嘴上,诱导宝宝接受安抚奶嘴,戒除吸吮手指。 传言:安抚奶嘴会使孩子形成乳头混乱,影响母乳喂养。 事实:小宝宝们非常聪明,他能清楚地知道妈妈的乳头和塑料制品之间的差异。当小宝宝需要妈妈的照顾、安慰时,他会选择妈妈而不是安抚奶嘴。研究显示,关于安抚奶嘴会影响母乳喂养的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恰恰相反,安抚奶嘴还可能促进母乳喂养。因为安抚奶嘴让孩子能够自我安慰,就能让疲惫的妈妈腾出时间来好好休息,身体得到尽快恢复,促进乳汁的分泌。但最好等到孩子出生三个星期以后,再给他使用安抚奶嘴。 传言:使用安抚奶嘴会影响孩子牙齿的发育。 事实:这种说法不全面。安抚奶嘴是否对孩子的牙齿造成损害,要根据使用的频率、程度、时间长短判断。如果孩子只是在1岁以前偶尔使用安抚奶嘴,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但如果孩子安抚奶嘴总不离嘴,确实会对牙齿有影响:出牙时间比其他孩子要晚,或是牙齿排列不整齐。所以,孩子1岁以后就不要再让他使用安抚奶嘴了。另外,吸吮手指和吸吮安抚奶嘴相比,前者对牙齿的影响更严重。安抚奶嘴由盲端奶头和扁片组成。盲端奶头可以防止孩子吞咽进较多的空气,而扁片可以通过反作用力的方式缓解孩子吸吮造成对牙齿和牙龈的影响。 传言:用安抚奶嘴会使孩子有依赖性,很难戒掉。 事实:大多数孩子到了6~9个月的时候会主动戒掉使用安抚奶嘴的习惯。这时候的孩子开始学习坐、爬等技能,这些不断增长的技能和控制能力已经让他们觉得很满足,于是安抚奶嘴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很多孩子即使平时不再用安抚奶嘴了,但睡觉时仍然要用。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使用安抚奶嘴的时间,但最晚不能超过两岁。如果孩子两岁还不能改掉这个习惯,可以采用“强制”的手法,如外出旅游、回姥姥家居住等,让安抚奶嘴“突然”消失。虽然头几天孩子会不适应,但这个过渡不会太难。 传言:孩子习惯于含着安抚奶嘴入睡不好。 事实:其实只是一部分孩子会这样,但这不见得就是件坏事。如果安抚奶嘴能帮助孩子顺利入睡,使他形成有规律的睡眠,那就是件非常好的事。通常孩子睡着后,安抚奶嘴会从嘴里掉出来,他会不高兴,甚至哭闹不止,因而影响睡眠,这时你可以将它重新放入孩子口中。等孩子到了6个月左右,会自己把掉出去的安抚奶嘴找回来。 传言:使用安抚奶嘴可以减少婴儿猝死。 事实:这种说法很有可能。通过对500个有小婴儿的美国家庭的对比调查发现,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的孩子发生猝死的几率要比没使用的孩子低3倍。专家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小宝宝口含安抚奶嘴入睡时,一般不会用俯卧的睡姿,这样就减少了窒息的发生。而且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睡觉时都比较敏感,如有不舒服的感觉会主动醒过来。这些特点都可以防止发生猝死。 传言:使用安抚奶嘴的孩子患中耳炎的几率更大。 事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孩子把带有细菌的安抚奶嘴放到嘴里,就有可能引发炎症,所以要记得每天清洁他的安抚奶嘴。其实,吸吮手指更容易吞咽进细菌。 传言:吸吮安抚奶嘴有助于让孩子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 事实:这个观点有一定合理性。用鼻子呼吸可以防止外在的病毒和病原菌侵入体内,嘴呼吸则办不到。研究发现,孩子在使用安抚奶嘴的过程中,能养成闭口的习惯,自然就促使他学着用鼻呼吸。要注意的是,孩子一旦习惯了用鼻呼吸(尤其是1岁以上的孩子),就不要刻意让他使用安抚奶嘴了。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杂志 精彩推荐 【宝贝健康】感冒发烧的奇怪规律,长知识了! 点↓阅读原文查看,点右上角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