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

 深情厚谊360 2015-01-21

如何理解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

束  义  福

许多事实表明,液体的表面总是尽可能地缩小,也就是说液体表面具有收缩性。这种收缩的趋势是怎样形成的?可从力和能两方面理解。

1、表面层的特殊情况。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

表面层里的情况跟液体内部有所不同,在液体内部的分子一方面受到周围分子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受周围分子的推斥力,在分子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斥力和吸力正好平衡,距离较大即相吸,较小则相斥,如果某一分子因偶然原因向某一方向稍稍移动,就会因失去平衡而引起震动。其实液体里的全部分子都是在不停地震动看的,并不是停驹在平衡位置不动的。当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平衡位置向外运动时,它只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力(外部空气和蒸汽分子对它的斥力很小,不起显著作用),因此在他恢复到平衡位置的作用力就没有在液体内部的大,比较高速的分子就有可能冲出吸力范围,成为蒸汽分子,结果反而形成表面层里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如图所示。因为表面层里的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间的距离就比较大,分子间相互作用也就改变。研究表明,在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络微增加时,斥力和引力都要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结果破坏了原来的平衡状态而形成了相互吸引。如果在液体表面上划一条分界线,把液面分成甲乙两部分,如图所示;由于表面层中分子的引力,液面甲对液面乙有引力F的作用,液面乙对液面甲有引力F的作用,因为甲乙两部分液面中分子分布情况相同,所以F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液体各部分间的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表面张

力。表面张力是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或是液体表面抵抗伸张的力。可见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由于表面层里的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间吸引力大于推斥力,所以表面层里的分子都受着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作用,因此;如果要把液体分子从内部移到表面层去,就必须克服这个拉力作功。这个力从分子通过表面层的下界面时开始发生作用,并随着分子接近液面而逐渐增大,反抗这个力所做的功转变成分子的势能,正如把石头从地面上举起时,反抗重力所做的功转变成石头的势能一样。因此;位于液体表面层中的每一个分子比起液体内部的分子来,也就具有较大的势能。表面层中全部分子所具有的额外的总和,叫做表面能,它是内能的一种形式,液体的表面越大,具有较大势能的分子数也越多,因此;表面能也越大。

力学原理指出,物系在稳定平衡状态,它的势能值的最小值。或者说;一个物体在稳定平衡时,势能最小。例如,被举高的物体,如果没有力支持它,便会向低处下落,也就是向势能较小的位置移动。同理,表面层中的分子,同样也有向势能较小位置移动的倾向。因此;一定质量的液体处于稳定平衡时,它的表面能才可能减小。因此;液体的表面要尽可能地收缩,直到表面积最小时为止。而且几何学告诉我们,包围一定体积的各种表面,以球面的面积为最小。所以;除了液体内部的分子相互作用力以外,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液体必将形成球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