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老刘tdrhg 2015-01-2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的人生有哪些值得现代人思考、借鉴之处?他又是怎样从个人奋斗走向团队奋斗并达成“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人生境界的呢?
  
  在这个时代重讲曾国藩,抛除历史形态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不论对个人,对一个组织对一个团体、对一个社会都非常有借鉴意义,所以我要讲曾国藩。
  
  首先对个人的借鉴,他的人生智慧到底在哪?第一个核心词:修身。中国文化是一种向心力的文化,所以四大文明都断续略过了,唯独汉文化,华夏民族的这种儒家文化体系一直延续下来,儒家文化里有很多精华,最精华的一点,我们知道《大学》里头儒生八条,八条准则,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这是方法论。理想哪四条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头我觉得最精华的是第一条,修身。这个儒家讲究,人生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的过程,但是人的弊病劣根性是什么?一旦成功或者一旦成年,一旦成熟了,就开始忘记修身了,儒家教育认为成长才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关键的。那么修身中最关键的是什么?第一个核心词叫自省。曾国藩这个人浑身缺点一大堆,唯独有一个优点,擅长自省、反省。他说作为一个儒生,好多事做得都不如我那帮同学好,但是有一件事,我觉得我做得比其他人强,就是《论语》里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他这人很有趣,这还真不是自夸,擅长反省到什么地步,绝大多数糗事不是别人记下来的,而是曾国藩自己记下来的,他的日记,号称东方的忏悔录。所以我讲曾国藩家训,其实就讲教育学,教育里头有个大智慧,反省是看谁呀?看自己呀,所以曾国藩后来在他的家书里头给他大儿子曾纪泽有篇很有名的家书,阐述他的教育思想。他说,一个人,永远都不要跟别人比,但一个人啊,永远都要不停地跟自己比,你看老爹我这个人又不聪明,我要跟别人比,我比得过你左叔叔吗?左宗棠号称今亮。我比得过你胡叔叔吗?胡林翼,比不过,我只跟自己比,然后埋头向前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走到后来,抬头一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人都在我下面,这叫大智慧呀!所以我后来学习这一点体会很深,一个人千万不能太聪明,因为聪明有时候是和智慧是相矛盾的,太聪明了就没有大智慧了,曾国藩正是因为不够那么聪明,所以才有人生大智慧。
  
  擅长反省这只是一个起点,第二个核心词:学习。这是儒家修身论的关键核心。孔子大家都知道,弟子三千,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孔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是谁?《论语》里头说过,是颜回。为什么孔老师这么喜欢颜回呢?答案很简单,《论语》里头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使得修身,真正地成为一段不断的成长。所以我现在很认可曾国藩这个人,虽然起点低,好学得不得了,你比方说他浑身都是毛病,本性难改,他也很头疼这一点,他怎么办呢?拜师求艺,去拜当时著名的礼学大师唐鉴,唐鉴教了他一个办法,绝招,很管用。唐鉴就说,要改变你这个浑身浮躁这个毛病的话,静坐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就相当于两个小时,一个人独处,找一个小房间,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静坐这个方法很好,但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往那一坐,心猿意马,心浮气躁,静不下来。曾国藩就静不下来,没有办法了,第一个月拜了唐鉴为师,第二个月又去拜唐鉴的学生倭仁为师。倭仁说,你虽然想改正缺点毛病,每天自我反思,但这种反思没有用,你要把它写下来,写日记,我教你个办法,写骂人的日记,当然不要骂别人,只要骂自己就行了。所以曾国藩的日记都很短,都是骂自己的日记,而且,曾国藩听了倭仁的这个办法之后,如获至宝,回去当天晚上就写,写了三十年,中间因为生病只断了几十天。所以曾国藩有这个毅力和行动力。
  
  这就说到第三个关键词:行动力和执行力。曾国藩这个人,他不做事则已,做事能把这个事做到底,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他有三大恶习:好色,后来改掉了。第二个恶习是烟瘾特别大。戒烟,曾国藩戒烟非常有名,戒了十几年戒不掉,他一开始为什么戒烟呢?他抽的是湖南人的土烟,但是我考证了一下,据说湖南人土烟的这个劲啊,比鸦片还大,还厉害。后来,曾国藩到了那个湖南湘乡的涟滨书院去读书,曾国藩不是笨嘛,好多老师不喜欢他,而涟滨书院的山长叫刘元堂,非常欣赏曾国藩,对曾国藩从来都是赏识教育,你将来一定很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不要妄自菲薄,所以曾国藩特别佩服刘校长。但是有一次抽烟的时候,刚好被刘校长碰到,刘校长当时就火了,把他臭骂一顿。偶尔一骂如佛门狮吼啊,刘元堂说,要是戒不掉这个恶习,你将来一事无成。曾国藩当天晚上就发狠,把所有的同学、朋友都叫来,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说我要戒烟了,当众把烟具砸了,烟叶烧了,决心不可谓不大。但是,这次戒烟戒了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又抽上了,曾国藩擅长反思嘛,他就总结呀,这个男人戒烟,要有一个良好的戒烟环境。所以为了戒烟,曾国藩一发狠,转学了,转到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人生转机来了,到了岳麓书院之后,他又一次把所有的好朋友叫来,又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说我要戒烟了。为了表现戒烟的决心,他把名字都改了,曾国藩原名曾子城,号居五,后来改名曾国藩,但这一次戒烟不是改曾国藩这个名字,他把这个字号居五给改了,为了表示决心。这个时候,子城这个名字还没改,把居五那个号改了,改为涤生,他自己解释,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昨日生,就是从我刚才开始说的反省,要超越昨天的自己,这人生就有价值,就有意义。但这一次戒烟戒了多长时间呢?只戒了一个月,失败了。他又总结反思了,说戒烟总是失败,是因为男人有劣根性,容易给自己犯的错找理由。他说,初失烟,如婴儿失乳,刚戒烟的时候啊,最难,头两个月,就像婴儿没有奶吃,别提多难受了。所以好朋友都劝曾国藩,一直到十二年后做了京官,做到五品讲学士,有一次,他湖南老家来人,老乡送给他湖南上好的烟叶,还送给他一个玉烟壶,当天晚上在书房写文章,写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写到一半突然站起身来,心中一动,到卧室把那个烟壶和烟叶拿出来,看了半天又要戒烟,一个人走到院子里,拿把榔头把烟具砸了,把烟叶倒了,回屋提笔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日课十二条》,就是我从今以后每天要做的十二件事。从此以后,曾国藩严格执行,真的就把烟戒掉。所以这个人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我签名售书的时候经常写这句话,叫“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2012年8月17日在大同市民大讲堂演讲节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