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管理故事

 腾翼书馆 2015-01-22
1) 降落伞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生产的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虽然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但还差一点点。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可是厂商不以为然,他们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
但是,降落伞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的人中有一个人会送命。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着这个伞,亲自从飞机上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0!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顾客越来越会挑剔了!有时提出的一些要求,在企业看来简直有些过分。其实,应该说顾客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不理解或认为不合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顾客的位置上。想一想上面的故事中,那位厂商负责人起先对军方的要求不以为然,但当那千分之一的死亡威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他就没有任何强调的理由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换位思考”是实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个好办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第一项原则,顾客是每个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把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每个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都会有自我评价,可对于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应该说顾客最具有发言权,因为顾客是产品的使用者,是服务的享用者,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感受最深,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是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前进的强大动力,对于企业最有意义。故事中,如果没有厂商负责人的角色转换,就很难出现不合格率为0的奇迹,我们每位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者,都应善于学会使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在设计产品和生产产品的时候,心中要时刻装着顾客,假如我是顾客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在策划服务和提供服务的时候,应多替顾客想一想,假如我是顾客我要求什么样的服务?始终保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这样的工作效果肯定是积极的、主动的和负责的;这样的质量水平或服务水平,肯定会令顾客信任、满意和放心,从而得到顾客信赖,实现企业与顾客双赢。只要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和利益上,真心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那么,满足顾客的需求,办法总会有的,奇迹也不是不会出现的!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追求质量是永无止境的,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进是每个组织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组织应不断改进其产品或服务质量,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期望,只有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与服务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纵观国内外,每一个长盛不衰的知名企业,其产品或服务,都离不了过硬的质量。人们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灵魂,这是对质量的重要性的高度提炼和浓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千方百计致力于提高质量,但要切记:提高质量不存在一个“止”字,追求质量没有极限,不说99.9%,即便是100%的合格率或满意率,也不应满足,因为这是局限于现有条件和标准的,要不断创新和超越,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企业惟有不懈追求,永不满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希望处于领先之列!


2) 寻找差距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普遍思想素质高,他们用生动的故事阐述观点,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意味深长,使一次次讨论激情洋溢,充满欢声笑语。在参加浙江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会上,一位代表用“浙江普通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蔬菜摊上摆着两筐番茄,一筐标价每公斤10元,另一筐标价每公斤8元。一个妇女在两只筐子前面反反复复地看了好久,实在看不出两种番茄的区别来。她忍不住问摊主:“这两种番茄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差别在2元呀”
……
故事讲完了,引出了一片笑声,也引出了这位代表要讲的观点:“那位妇女为什么要在两筐番茄中寻找差距?因为她关注番茄的质量。在现代社会中小到番茄,大到汽车、房子,消费者购物时首先要对产品质量进行比较和研究,然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位代表的发言,在小组会上引出了许多人关于质量的议论。
其实又何止是浙江代表,记者在与上海、安徽、辽宁、黑龙江、江苏等地的代表交流中,听到了许多有趣的质量故事、独特的质量观点。许多代表认为,质量竞争是没有国界的竞争,质量竞争是追求零缺陷的竞争,质量竞争是对客户关爱和理解的竞争。
没有国界的竞争
“日本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东洋货’在国际市场上名声非常不好。为了摘掉这顶帽子,日本政府当年提出了‘质量救国’的口号,狠抓质量,各企业也纷纷响应。若干年之后,日本产品质量有了根本性改观,一些企业为了占领国际市场,采取许多奇招展示自己产品不同一般的质量。一次,日本西铁城钟表商为了在澳大利亚打开市场,提高手表的知名度,广告某月某日将在某广场空投手表,谁捡到归谁。到了那天,日本钟表商雇用了一架直升飞机,将千余只手表空投下来。当幸运者发现自己拣到的手表居然完好无损时,都高兴地奔走相告。于是,西铁城钟表销路打开。日本的许多产品就是这样,依靠过硬的质量跨出国门,在国际竞争中连连取胜。”
来自上海的张露露代表是医学专家,然而她谈起质量也非常“专业”,她说的这个质量故事不幽默,但却包含着深刻道理。张露露代表说,质量无国界,质量竞争不仅不会受到世贸规则的限制,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还可以打破贸易保护壁垒。
没有缺陷的竞争
质量在市场中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然而如何才能确保拥有质量?安徽代表、从事汽车配件产品生产与开发的潘一新说:“必须保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是零缺陷”
潘一新为了诠释自己的观点,讲述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
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阿吉里斯,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无往不胜,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攻占特洛伊城奋勇作战之际,站在对手一边的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一箭射中了伟大的阿吉里斯,在一声悲凉的哀叹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去了。
原来这支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脚后跟,这是他全身唯一的弱点,只有他的父母和天上的神才知道这个秘密。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就曾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堤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近乎于神。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吉里斯全身惟一的弱点。母亲造成的这惟一弱点要了儿子的命!
潘一新说,市场如战场,任何一个局部的、细微的质量问题,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攻击的突破口,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因此,在市场上进行质量竞争时,必须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用全力做好产品的每一个局部的、细微的环节。
代表们讲述的质量故事还有许多许多,记者发现这些代表们不仅“讲”,而且也“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带来了与质量密切相关的议案,为全面提高国家产品质量出谋划策,为全面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竞争力添砖加瓦。
一个个质量故事、一个个质量议案,记录着代表们渴望中国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的梦想,这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梦想、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


3)质量监督员的故事

这次去古交采访,听到水电三局联接段项目部质安部为了维护PCCP管安装质量,几次让工程停下返工的故事,他们这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工作精神,正是王新义局长所倡导的“百分之一就等于百分之百”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5号洞回填浇筑砼时,水电三局联接段项目部质安部的荀亚文,从一个很小的洞孔钻进砌墙内,检查砼浇筑质量,发现上一节的砌墙倒塌了一部分,马上让施工人员停工,重新砌墙,这可让工人们发了憷。砌墙到容易,但砼一停止浇筑,马上就会凝固在泵管里,20多米长的泵管和泵就必须拆下来清洗,这可是一件废时废劲的工作。工期紧张,工人们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荀亚文可不干,工程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万一PCCP管由于这里的砼浇筑没夯实,造成管子震动崩裂的事故,那后果不堪设想。他把住了洞口,工人们拗不过他,只好拆下了泵管。
在上游AP9弯点有60M回填明槽,施工队在回填碾压时,没有检查就进行了下道工序,质量检查没记录。质量检查员员坚决不同意,质量数据必须是实事求是,不能有半点虚假。经返工检查,他们的碾压是合格的。尽管他们返工用了两天时间,但他们不后悔。因为返工后他们的心都踏实。
在3号洞PCCP管安装过程中,有一节管子的管缝达47毫米,比标准19~44毫米超了一些,这时后面已装了四节管子,质量检查员在抽检管缝时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要求返工。在洞里返工,施工面狭窄,一节PCCP管重达30吨,要拆除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的,但他们没有放过这一质量隐患,硬是用拖管机把三节PCCP管从洞里拔出来,重新安装了这节管子。
几次事故后,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制定了在管子安装过程中,质安员必须自始至终在施工现场的制度,杜绝了类似的事故发生。

4) “买不走”的质量
消费者购物,买的就是质量,可生活中就有“买不走”的质量。这倒不是因为商品本身的质量有问题,而是因为,有一种质量是无法用钞票购买的。且听笔者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我的朋友到一家久负盛名的拉面店吃牛肉面,临行前特地带了一只饭盒,准备吃完后给自己的孩子也带一份回去。当服务员将两碗面端来,他刚要将其中一碗倒入饭盒,却被拉面的老师傅制止:“你这是干什么?”
朋友不解地回答:“我带一碗回去呀!”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要早说呢?”
“为什么!等你把面吃完了,拿回去的这一碗面还能吃吗?早就糊掉了!”
朋友一听,笑了:“没关系,不过带回去给孩子吃,没关系的!”
“不行!我不管是给谁吃的,我们这个店是有招牌的。如果要带回去,等你吃完了,我再另做一碗。开玩笑,这样的面不是砸我们的招牌吗?”
“可我没时间等呀!孩子快放学了。”
“不会让你久等的。保证你一吃完面,正好可以提走。以后最好是带着你的孩子过来吃,我们这面的质量是买不走的。”
好一个“买不走”的质量!朋友既惊讶又感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附近面馆林立,而惟独这一家口碑最好,生意最兴旺,要不是自己多此一举,可能吃一百碗也未必明白真谛。
这就是金钱买不走的质量,它是一种完整的服务,更是一种完善的信誉。说这买不走,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店家看来,他所要负责的质量一直要到消费过程的结束而不仅是买卖过程的结束,就是说光卖不能卖走全部的质量,而教会消费者正确消费也是维护质量和店家声誉的必要举措,这是一种“大质量”的观念;二是在消费者看来,店家这种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超越了其产品质量本身,这是一种在其它店面很难买到的质量。时下我们许多店家并不缺商品质量,缺的恰恰就是这种高明的、完善的服务质量。而这“买不走”的质量,正是店家的立店之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