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肠病学2014年研究进展盘点

 看书学习198 2015-01-22


饮食控制疗法对嗜酸性食管炎有效

美国一项研究对31例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患者的饮食控制疗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总体症状缓解率为71%,内镜下缓解率为54%。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到43个/高倍视野(P=0.004)。论文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和肝脏病学》杂志。...[详细]

临床实践中巴雷特食管过度诊断较为常见

美国一项研究对130例既往被诊断为巴雷特食管(BE)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67.7%的患者BE得以确认。由于无明显柱状内膜食管或活检未发现杯状细胞,32.3%患者的诊断被修正为非BE。BE长度、既往内镜检查部位、年龄、性别和食管裂孔疝大小均为修正诊断的预测因素。临床实践中的BE过度诊断...[详细]

胃肠疾病

林奇综合征基因评估和管理指南公布

美国结直肠癌多学科工作组对当前文献进行严格分析,并为林奇(Lynch)综合征患者诊断和监测提供基于循证的最佳实践推荐。研究者指出,MMR基因种系突变导致Lynch综合征,临床医生应依据种系突变与患者讨论相关性癌症的终生风险差异。与MLH1和MSH2基因突变相关的结肠癌风险介于30%~74%之间。MS...[详细]

炎症性肠病与黑色素瘤风险升高相关

美国学者通过对文献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开展了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后黑色素瘤发病率的相关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共纳入包括逾17万例IBD患者的12项研究。IBD患者的黑色素瘤汇总粗发病率为27.5/10万人年。IBD与黑色素瘤风险升高37%相关。上述风险升高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尽管生...[详细]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与癌症风险升高无关

丹麦一项队列研究纳入56146例年龄≥15岁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暴露是否升高患者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中位3.7年随访期间,TNF-α拮抗剂暴露和未暴露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分别为1.8%和6.7%。依据自首次TNF-α拮抗剂暴露时间和用药次数进行分析...[详细]

粪便DNA检测有望用于结直肠癌筛查

美国一项研究纳入9989例结直肠癌平均风险患者,并对一种无创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方法与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NA检测和FIT检出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2.3%和73.8%(P=0.002),检出晚期癌前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42.4%和23.8%(P<0.001)。此外,粪...[详细]

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

新药物为基因1型丙肝患者带来希望

美国一项研究纳入167例未经治疗或既往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败的基因1型丙型肝炎(HCV)患者,给予12周或24周的sofosbuvir/simeprevir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92%。论文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参考文献: Lancet 2014 Nov 1...[详细]

β受体阻滞剂治疗肝硬化的模式转变

美国学者对于预防肝硬化引发的静脉曲张出血的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进行了归纳。结果显示,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显著且存在腹水的情况下,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论文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详细]

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英国一项综述全面总结了白蛋白除了既往作为扩容剂之外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其他功能,尤其是在肝硬化治疗领域。同时研究者回顾了其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有效证据以及该治疗的局限性和面对的挑战。论文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Hepatology 2013 Nov )。...[详细]

ACG公布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治临床指南

肝脏局灶性病变(FLL)为消化科和肝胆科医生会诊的常见原因之一。腹部成像检查的普及和增多使新发FLL检出率日益升高。美国胃肠病学会(ACG)组织专家对现有FLL诊断方法和治疗选项进行严格评价,对囊性和实质性FLL的评估和管理提出了39项推荐,为FLL诊治提供了循证方法。论文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杂志》...[详细]

HBV再激活在化疗患者中并非罕见

中国台湾一项研究对150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的新诊断淋巴瘤且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恢复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HBV再激活和突发HBV相关性肝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0.4/100人年和6.4/100人年。HBV再激活之后,突发肝炎患者乙肝表面...[详细]

他汀类相关性肝损伤相当罕见且无须监测

美国一项研究对1188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他汀类相关性肝损伤较罕见(22/1188)。大部分DILI为轻中度并且为自限性,且DILI形成的潜伏期差异极大(34天至10年)。此外,对他汀类所致DILI进行前瞻性监测并无必要,但应对形成肝损伤的自身免疫表型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详细]

胆道疾病

胆总管结石中危患者应首选胆囊切除术

瑞士一项研究纳入100例胆总管结石中危患者,对比直接行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检查后行胆囊切除术的疗效。结果显示,直接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中位5天对8天,P<0.001),后续内镜检查次数更少(25次对71次,P<0.001)。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参考文献: JAMA 2014 J...[详细]

肠道检查

肠道检查

抗英夫利西抗体独立预测克罗恩病缓解

一项多国研究对483例克罗恩病患者的英夫利西(IFX)浓度、抗英夫利西抗体(ATI)水平与克罗恩病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显示,IFX>2.79μg/ml和ATI<3.15U/ml与疾病缓解相关。即使IFX水平正常,ATI阳性样本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仍升高。论文2014年10月21日在线发表于《消化道》...[详细]

憩室病患者发生憩室炎风险的新数据

美国一项研究采用美国退伍军人系统的管理和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2222例经结肠镜确诊的憩室病患者的急性憩室炎发病率。结果显示,经过6.75年中位随访,95例(4.3%)患者患有急性憩室炎。论文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和肝脏病学》杂志(相关文 献: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详细]

磷酸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更多证据

韩国一项研究纳入2006-2009年的47782例年龄≥50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住院患者,其中1105例接受磷酸钠准备后的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磷酸钠治疗后1、2、4、8和12周的ARF风险比分别为3.7、3.5、3.0、2.4和2.0。论文发表于《内镜学》杂志(相关文献:Endoscop...[详细]

分次肠道准备方案疗效佳

意大利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9项结肠镜随机研究,共4040例采取前一晚肠道准备和3679例采取分次肠道准备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接受分次肠道准备比前一晚肠道准备方案疗效更佳,但这一方案中从肠道准备到内镜检查的时间窗为5小时,如果超过5小时,该优势就不再体现。论文发表于《消化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G...[详细]

新型结肠镜检查技术提高腺瘤检出率

德国一项研究对50例使用一种新型结肠镜黏膜暴露设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项技术的盲肠插管率为98%,平均插管时间6分钟,回肠插管率为76%,腺瘤检出率为34%。论文发表于《内镜学》杂志(相关文献: Endoscopy 2014 May 13)。    ...[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