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生脉薤白汤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1-22

生脉薤白汤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2:48:39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生脉薤白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10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自拟生脉薤白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与对照组(7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生脉薤白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生脉薤白汤;冠心病;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属中医学中“胸痹”、“心悸”、“真心痛”等范畴。在我国,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笔者采用常规用药联合自拟生脉薤白汤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为2010—2011年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其中男69例,女39例;年龄39~79岁,平均59岁;病程1~11年。对照组90例,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38~79岁,平均57.5岁;病程1~1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胸痹心痛是指由于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的胸闷心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分为四型:(1)心气虚弱型,症见胸闷隐痛,反复发作,或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易汗,倦怠懒言,面色白光白,舌质暗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结代;(2)心肾阴虚型,症见心胸隐痛,久发不愈,心悸盗汗,心烦少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气短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3)痰浊内阻型,症见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粘;舌苔浊腻,脉滑;(4)心血瘀阻型,症见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脉沉涩或结代。 同时参考1993年全国心血管会议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全部病例于治疗前休息时心电图检查均具有ST段下移、T波改变等心肌缺血表现。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口服,2次/d;拜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辛伐他汀10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自拟生脉薤白汤。组成:人参 9g,麦冬12g,五味子12g,制半夏9g,全瓜蒌10g,薤白12g, 莲子15g,薏苡仁15g,川芎9g,桔梗15g。 心气虚弱重者加黄芪30g以益气养心。 偏阴虚者人参改为沙参15g,加生地20g,远志10g以滋阴益肾,宁心安神。痰浊重者加厚朴12g,陈皮9g,茯苓15g以祛湿化痰。瘀阻重者加桃仁9g,红花9g,降香6g以活血化瘀。偏寒凝者加细辛3g,桂枝12g以散寒止痛,宣痹通阳。加水500ml文火煎煮15~20min,一剂两煎,去渣,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每天1剂。


 

 2结果

  2.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静息心电图显示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0.03mV以上,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心电图治疗前后无改变甚至加重。


  2.2治疗结果见表1。198例患者全部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病案举例


  患者,男,66岁,于2010年4月15日初诊。冠心病史5年,近日胸闷隐痛加重3天,伴有心悸气短乏力,劳累后加重,烦躁,痰少不易咳出,舌质紫暗,苔厚腻,脉细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性早搏,I、aVL、V5导联ST段下移0.3mV,T波低平。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中医辨证分型属心气虚弱、痰浊内阻,治疗以益气养心,祛湿化痰,宽胸利气。方药:人参9g,麦冬12g,五味子12g,制半夏9g,瓜蒌12g,薤白12g,莲子15g,薏苡仁15g,川芎9g,桔梗15g,厚朴9g,炙甘草9g。6剂,加水500ml文火煎15~20min,去渣取汁,一剂两煎,早晚两次分服。并嘱其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6天后复诊,患者自觉胸闷心烦明显减轻,唯感乏力气短。舌暗苔薄,脉细滑。上方瓜蒌改为9g,去厚朴加黄芪30g继服。三诊以上方加减治疗20天,患者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ST段、T波均已恢复正常图像。经随访,一切情况良好。


  4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本证属中医学中“胸痹”、“心悸”、“心痛”等范畴。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的虚损,标实主要为气滞,瘀血、痰浊、寒凝。冠心病的发生多因虚而发,由虚致实。心气不足,鼓动不力,易致气滞血瘀,湿浊痰阻为患,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心阴虚则心脉失养;阳虚则寒痰凝络发为心痛。一切皆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治疗上应标本兼治,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长于益心气、敛心阴以治本,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半夏)温通豁痰、通阳化气以治标。再有川芎、桔梗行气活血通脉,莲子、薏苡仁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另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脉饮其有效成分具有稳定而持久的强心作用,能亢进内分泌功能从而调整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瓜蒌与薤白配伍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小板的粘附率和提高心肌耐缺氧作用。所以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在临床上收到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