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目的

 悟顺 2015-01-22

学习的目的

2015-01-22 上座部佛教

本信息编号:413

觉悟之路网:http://dhamma.

上座部论坛:http://bbs.

微信公众号:tipitaka


学习的目的


学习教理的目的可分为三类:


·像在捉蛇的学习 (alagaddupama)

·为得解脱的学习 (nissara?attha)

·阿罗汉的学习 (bha??agarika)


第一种(像在捉蛇)的学习,背后怀有不良动机,例如想要批评、抵毁他人(如心想:如果他说「白」,我就说「黑」来反对);或者,想要反击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如心想:如果他这样批评我,我就这样反击他);或者期待名闻、利养。因为怀着如此的目的在学习,便无法仔细思考每一个字、句的意思,结果也就无法压制别人的意见,因而未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学习的方式被称作“duggahita”,即「学坏了」,带着“uparambha”(批评)的目的,此是不善的。除了「批评」(uparambha)之外,学习者也可能是傲慢(mana)、自大(thambha)、虚伪(makkha)、怀恶心(palasa)等等。


所以说:有些人为了名闻、利养而学习佛陀的教法。这种学习称为「蛇喻的学习」[注](alagaddapariyatti),由于不当的学习方式而招致恶果,就像捉蛇人因为不懂如何捉蛇反被蛇咬一样。所以说,宁可睡觉也不要用这种方式学习。至少,在睡觉时生起的是「有分心」(bhava?ga),这种心并非「不善」(akusala)。


第二种学习的方式,是为了成就戒蕴等等。熟悉了佛典中关于「戒」、「定」及「毗婆舍那」的教理之后,再付诸实践。这种学习的目,是为了解脱,因此名为“nissara?attha”,即「为了出离」。


第三种学习方式,属于完全了知四圣谛的阿罗汉所有。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保存佛典与教法(sasana)。因此名为“bha??agarikapariyatti”,即「财产保管者的学习」。


佛陀说:「教法如同竹筏,作渡河之用,不是为了供人执取、背负在肩上的」。


[注]:《善见注》(Sp-t I 82):「『我将如此获得衣等〔资具〕』或『众中人们将会认识我』, 这样为了利、养等的因素而学习佛语的人,他的学习名为蛇的学习。的确,不学佛语而 去睡觉,还比这样子学习来得好」。


如需更多资料,请到觉悟之路网下载:

http://dhamma.

如有特殊问题,请到上座部论坛提请:

http://bbs.

微信公众号:tipitaka

本信息编号:413


可点击微信账号信息查阅历史信息

回复数字0查阅历史信息列表


回复“礼敬佛”收听巴利语礼敬佛诵

回复“佛德号”收听巴利语诵佛德号

回复“三皈依”收听巴利语三皈依诵

回复“受五戒”收听巴利语受五戒诵

回复“上座部”收看上座部佛教介绍


点阅读原文,微信访问觉悟之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