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柘木树

 昵称942073 2015-01-23
揭示柞(zha)榛木就是柘木并非贬低柞榛木,也不是沽名钓誉别有用心。实在是内心憋屈(每言及此观点定有众人大棒加之)。
   本人才疏学浅,从爱木好古时就听说有种“南檀北柘”的说法。一直留心柘木的种种器具和记载。把柘木自比金玉,珍爱有加。偶然机会看到了一种叫做柞(zha)榛木制作的家具,惊讶这不是柘木吗?遂留心柞(zha)榛木家具,后发现吴地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盛产柞榛木家具,并且此木的名字很多,有榨榛、榨桢、榨晶、榨木、炸晶、柞木、柞榛等等。吴人高度推崇此木料制作的家具,并且极度推崇自己地区出产的木料。
      后来从雅昌木版“鼎鼎阁”兄处寻得《南通传统柞榛家具》一书。此书序言中马未都先生说柞(zha)榛不是柞木(高丽木)也不是柘木,马先生说此木属常绿小乔木,叶呈凤眼形。并且与柘木及其相似,容易混淆。本人对马先生的崇敬那是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阿,高山仰止不敢怀疑。可是专家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吧,比如王世襄老先生关于紫檀的论述,比如张德祥先生对楷(jie)木的认识(张先生说楷木是一种柳木),比如胡德生先生关于传统用材的认识(胡先生已经做过自我批评)。马先生虽说柞榛不是柘木,但是他未说明柞榛的科属,只说是常绿植物。笼统马虎,似是而非。
又在很多古典家具的著作中看到柞(zha)榛木得称呼已经是圈内约定俗成了,埃利华斯(安思远)、张德祥、柯惕思等等专家都称作柞(zha)榛木。
   为探究竟,遂赶往南通,看过几多柞榛老家具残件,又去如东县岔河镇见到了新做柞榛家具的木料,又被指引去看柞榛树的活树,细观树皮、叶子、树根。反复对比坚信柞榛就是柘木。
   现在大部分柞榛木家具爱好者认为柞榛木是大风子科柞木属柞木(凿子木),或者是壳斗科栎属柞木(高丽木)。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柞榛木应该是桑科柘属柘木。
     引起混乱的几个树种资料
1柞木(大风子科柞木属) 描 述:Xylosma G. Forst. 柞木属,,约100种,分布于和地区,我国有3-4种,产西南部至东部,其中X. congerum(Lour)Merr.常见于旷地上,材质坚实,可为农具和发梳的材料。常绿或,常有刺。俗称(凿子木)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柞木
(宋《嘉》)【释名】凿子木。时珍曰 此木坚韧,可为凿柄,故俗名凿子木。方书皆作柞木,盖昧此义也。柞乃橡栎之名,非此木也。【集解】藏器曰 柞木生南方,细叶,今之作梳者是也。时珍曰 此木处处山中有之,高者丈余。叶小而有细齿,光滑而韧。其木及叶丫皆有针刺,经冬不凋。五月开碎白花,不结子。其木心理皆白色。
2柞木(壳斗科栎属)Quercus L. 栎属,,约450种,分布于和高山上,我国约110种,南北各省均产之,为重要林木之一,产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饲养柞蚕等。栎属植物是夏绿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的果实橡子特别容易为人所识别,是一种坚果。果实为一杯状外壳所保护,被称为壳斗。俗称(高丽木、柞栎、东北柞木、橡木)
3柘木(桑科柘属)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Bur英文名:Tricuspid Cudrani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淡灰色,成不规则的薄片状剥落;幼枝有细毛,后脱落,有硬刺,刺长5—30毫米。柘树实习工作总结在我国有着“南檀北柘”之称的名贵树种,是由灌木经过长期生长而形成乔木,生长极为缓慢的树种之一,它的边材是浅黄褐色,心材为浅红褐色,木材纹理非常细腻清晰,手感温润,独具天然之美。柘木是制弓的良材,其心材更是雕刻制作工艺品和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由于生长十分缓慢,极难成材,故其心材尤为珍贵稀有。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柘
    (宋《嘉》)【释名】时珍曰 按 陆佃《埤雅》云 柘宜山石,柞宜山阜。柘之【集解】宗曰 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其叶可饲蚕,曰柘蚕,然叶硬,不及桑叶。入药以无刺者良。时珍曰 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浓,团而有尖。其叶饲蚕,取丝作琴瑟,清响胜常。《尔雅》所谓棘茧,即此蚕也。《考工记》云 弓人取材以柘为上。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隹子(隹音锥)。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天子所服。
论据:
1   李时珍已经详细表述大风子科柞木不是栎属柞木(柞乃橡栎之名,非此木也。)又说其木及叶丫皆有针刺,经冬不凋。其木心理皆白色。(柞榛可是有心材边才之分的,心材褐黄色。)。可见所谓柞榛不是栎属柞木(即俗称高丽木)也不是大风子科柞木属之柞木(俗称凿子木)。只有柘木的特征与柞榛木最接近。
2     柞榛未见诸于任何古代典籍、著录。凡是古代家具用材基本都有记载,古代文人或工匠都有论述和说明。柘木的记载就很多,柘弓柘木做的弓。柘树枝长而坚,宜作弓。《太平御览》卷九五八引 汉 应劭 《风俗通》:“柘材为弓,弹而放快。” 北周 庾信《春赋》:“金鞍始被,柘弓新张。”
柘杵 用柘木制的杵。 汉 刘向 《说苑·权谋》:“歖日之役者,有执柘杵而上视者,意其是邪?” 柘袍 柘黄袍。 隋文帝始服,后泛指皇袍。 唐 王建 《宫中三台词》之一:“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鸞扇遮。” 元 欧阳玄 《陈抟睡图》诗:“ 陈桥一夜柘袍黄,天下都无鼾睡床。”借指皇帝。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岁时翦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
柘杓 用柘木制的杓子。 唐 沉亚之 《淮南都梁山仓记》:“今待汝访山求材然后用,何异乎柘杓滂流之语耶?”
檀柘 檀树与柘树。二木质地坚韧,皆为良材,可做弓干。《管子·山国轨》:“有竹箭檀柘之壤。”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今 仲由 、冉求 ,无檀柘之材, 隋 和 之璞。”
柘弹 柘木做的弹弓。 南朝 梁 何逊 《拟轻薄篇》:“柘弹随珠丸,白马黄金饰。” 南朝 陈 顾野王《阳春歌》:“银鞍侠客至,柘弹婉童归。” 唐 冯贽 《烟花记·柘弹》:“ 陈 宫人喜於春林放柘弹。” 宋 梅尧臣《挟弹篇》:“手持柘弹 霸陵 边,岂惜金丸射飞鸟。”
柘桥 用柘树压枝形成的天然鞍桥。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欲作鞍桥者,生枝长三尺许,以绳繫旁枝,木橛钉著地中,令曲如桥。十年之后,便是浑成柘桥。”
贞柘 柘树木质细密坚韧,称为“贞柘”。 唐 虞世南 《琵琶赋》:“木瓜贞柘,盘根错节,或锦散而花开,或丝縈而綺结。”
3   吴人不承认柘木就是所谓的柞榛原因还有
:的确不知道或拿不准说有黄柞和黑柞,还说有什么榨桑、榨桢、榨针之分 。受制于当地方言影响柘(zhe)柞(zha)发音近似 所以混淆。
     此文一发很多捍卫柞榛的专家定会大棒加之,说不懂别瞎说。我反复强调揭示柞(zha)榛木就是柘木并非贬低柞榛木家具文化。只是想反思一下约定俗称的叫法是会影响家具文化的研究的。现在柞榛木被定位为一种地方树种,柞榛木家具文化也被缩小了,缩小为一种地区家具。其实我是赞同柞榛木家具比榉黄紫红更高古,更有研究价值的。本人浅薄,说话刺耳及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不胜感激。也请不同意我的观点的专家给出柞(zha)榛树的科属名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