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歙县呈坎,地处黄山之南,在灵金山与丰山之间。现有居民700多户.人口2800人。呈坎原名尤龙溪,后改称呈坎。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1800多年。这个拥有21处国家级保护文物的小山村被称为“国宝之乡”呈:即呈上,指向上发达之意;坎:洼下曰坎,即向下最低的地方;呈向上为天,坎洼下为地,人立天地之间。'呈’'坎’俩个浑不搭的字,合在一起竟大有深意。依山傍水的三街九十九巷是按照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合一,天地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谋划布局的。古老的龙溪河呈S形蜿蜒穿过村里,好像八卦阴阴鱼的分界线,八座小山环峙小山村周边,昭示着八卦的八个方位,构成了天然的八卦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中的一个奇观。

“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平安从呈坎开始。走进
景区的游人从两个狮子间的石坎上跨过,祀望'一生无坎’。
远山、亭台、水榭、长廊、石桥--山村景色宜人。

一湾碧水、一处长廓、呈坎宜静宜动。

黑、白、灰、土黄、徽派建筑色彩的基调。

枕山环水的小山村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符号:在天际、在水中、勾勒出优雅的线条。

揽镜自照----柔柔的水波知道你的心事。

自窗中观景似一幅天然画图
呈坎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明代古村,至今保留着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古建筑,计有宋代1处、元代1处、明代23处、清代130多处、其中有7幢三层的民居独竖一帜。各种风格的民居、祠堂、更楼、石桥、水榭数量大、品类多、使人叹为观止,精湛的工艺及砖雕、石雕、木雕、彩绘体现了徽派建筑的大美大雅,号称“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

石板路与黑瓦白墙

渠随路转,路到水到。



大门上门罩的砖雕栩栩如生

门罩砖雕

百年老墙写尽了历史的苍桑

门上文革的印记依然留存。

时见雕花的门板、窗板挂在墙上,摆在摊上,待价而沽。

建在十字、丁字路口的更楼,古时用于村里报警防盗、打更
报时、节日悬灯;同时也是连接小巷两边的过街楼。

蜿蜒流经村里的小河、沟渠兼有洗涤、灌溉、消防许多用途。

徽州地区的习俗“驮饭碗”:即吃饭时端着饭碗到街上与邻里聊天取乐。

'哈喽’,外国友人热情地打招呼。

外貌简朴的环秀桥是一座五孔石桥,长27米,宽近4米,建于
元代,历经沧桑数百年仍能正常使用,堪称奇迹。

水口的位置、走向、关系家族兴衰 规划极慎重。

屋檐下的雀替、梁托展示了精湛的木雕技艺(浮雕)

雀替木雕:平(瓶)升三级(戟),马上封侯(猴)。

雀替木雕:狮子滚绣球

窗饰:木雕回字纹、双菱纹。

燕翼堂解说木牌:
明代初期建筑,近600年历史。为“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祖屋,
两进两间三层楼,是古代罕见的“高楼大厦”。被世界消防组织列为“世界古代消防奖”,现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 链接) :罗聘(1733--1799)。2009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罗聘书画艺术展》,一时观者云集。210年前的中国古代画家能跻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作专场展出,是对中国水墨画、罗聘艺术成就的高度褒扬。

燕翼堂是两进的楼,所以楼上是回形的,不同于普通单面楼,这在徽州地区也是少见的。600年风雨中,每日里开敞闭关,古宅承载着太多的欢喜忧愁。

因楼梯逼仄难行、所以长辈住在楼高大敞亮的底层;小姐住在二楼,佣人则住矮小的三楼。楼内自天井采光,四边屋面斜向天井,有“四水归堂”
“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四周围以高墙防火防盗,天井里置水缸蓄水,
大门朝外一侧镶嵌了方砖,邻里失火,可保自家无忧。

罗东舒祠全称为“贞靖罗东舒先生祠”长80米、宽30米、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继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建成。是罗氏后代纪念罗氏第十三世祖罗东舒而建的家庙。仿照孔庙的规制,由外而内依次设照壁、棂星门、左右碑亭、仪门两庑、拜台、享堂、后寝共四进四院,气势恢宏。是徽派建筑的典范,号称“江南第一祠”。

“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匾额为罗哲文手书
罗哲文(1924--2012),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中国古建筑
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氏后人?

门上门簪,与门下抱鼓石,合称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引申为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与一般圆柱础不同,此处金丝楠木柱子下配的是方柱础,与高大壮硕的柱子显得相得益彰。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匾额--“彝伦攸叙”,长6米,宽2.5米,号称“天下第一匾”。--彝:彝鼎之器不可侵犯,伦:人伦五常,攸:长久,叙:延续----人伦和和社会秩序要人人遵守,世代延续。

硕大粗壮的金丝楠木柱子,小学生只抱及一半。

一株400年的桂树惹人注目:因'桂’同'贵’谐音,还有蟾宫折桂
一说:科举时代考生寒窗苦读,希望应试得中,蟾宫折桂。
这棵树承载了人们太多的美好期许。

游客站在祠堂里显得那么渺小,突显祠堂的高大宽敞。

围栏上的石雕图案:草龙纹,又叫卷草缠枝龙;层次丰富、
装饰性强、富有动感。

围栏上的石雕图案:松鹤延年

寝殿“宝伦阁”是罗东舒祠的精华部份,面阔29.5米、进深10.5米、
高13.9米。外面看去有十一开间,而内里则是三个三开间和二个楼梯间
这样又要了面子,又规避了封建制度的约束,可谓构思巧妙。
(链接:北京故宫太和殿十三间;孔庙大成殿九开间)

台阶也有护栏,且纹饰精细,柱前有双狮雄踞。

梁上:木雕雀替、梁托精美繁复;木作斗拱构思巧妙
(链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造型即是借鉴了斗拱的设计构思)

宝伦阁匾额由明末孝子吴士鸿题写
走出祠堂,去湖边小坐。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对于一个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这里的慢节奏使人尤感舒展。出外旅游,旅宜快;游宜慢--好茶慢饮,好景慢品,赏景须讲究优雅的氛围。比及宏村、西递喧闹嘈杂的环境,呈坎自有一种从容与闲适:农人牵着牛踏歌牧归,,村姑在河边捶打洗衣服。老旧的杂货铺里老板脸上挂着详和的笑容,蟋蟀声中稚子的童音哼着不知名的小曲,这时小时候的事突然回忆起来----这种感觉真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