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天津市科技活动方案的编写体例
2015-01-24 | 阅:  转:  |  分享 
  
天津市科技活动方案的编写体例

(修改稿)

? 第一部分科技活动方案编写体例一、题目二、适用对象三、适用主体四、活动目标五、活动方式六、所需活动时间七、背景资料1.知识背景2.方法背景3.重要词汇(科学技术专有名词的解释)八、设计思路九、实施条件1.学生用活动器材2.教具和设备3.场地要求4.指导者的人力资源十、活动过程1.导入2.活动的开展3.展示与交流十一、活动评价及总结十二、参考资料1.有用的网址2.获得相关文字、光盘、影视资料的途径3.获得材料的途径(包括购买相关材料,收集废旧材料)

第二部分编写体例说明一、本“科技活动方案编写体例”,是为实施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共同颁发的《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而设计的(以下简称《纲要》)。鉴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课题”、“科学课程”在多方面具有共同性。例如,在性质特点方面:具有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自主性。在理念与目标方面:坚持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本“科技活动方案编写体例”也是用于上述课程或其中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设计(为方便,以下将“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研究性学习、课学科统称为科技活动)。制定本编写体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市的科技活动水平,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二、按照本“科技活动方案编写体例”编写的科技活动方案要具有示范性。要求活动方案,不仅有明确的设计思路,而且还应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的指导。示范性表现在,其他学校或教师按照或参照这个方案可以直接开展活动,并从中学到如何设计科技活动、如何选取内容、如何具体开展活动等方法;或受方案的启发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拓展性方案。三、对“科技活动方案编写体例”各项内容的具体说明1.题目,是指开展科技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中的一个活动,或学科课程中的一个教学过程的名称。题目是窥见“活动”的窗口,因此,题目要明确、醒目,文字精炼。2.适用对象,可以按照《纲要》中的年龄段,如C段;也可以按照年级注明。同一项活动适用于多个年龄段的,要一一注明。3.适用主体,适用主体指实施活动的主体。按照《纲要》精神,适用主体应当有学校、有关机关、人民团体、大众传媒、机构、企业、组织、家庭和个人的区别。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要切实可行,要能以这项活动的教育结果——中、小学生在这项活动的收效来表示。活动目标应当包含“态度、方法、能力、知识”等多方面。基于科技活动的形式多样性、活动目标的多层次性等特点,活动目标的排序应当有所不同。例如,以学科课为主的活动,知识、能力目标就应当排在前面,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研究课题中的活动就应当把态度、方法目标排在前面。活动目标的条目数不一定必须包含上述的四个方面,根据需要可以多,也可以少。活动目标的设计要与《纲要》、学科课程标准相对应。5.活动方式,要求将开展活动的方式和组织形式分别表述清楚。组织形式有传统的“小星火计划”(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等)、科技演讲会、命题擂台赛、科技日(周、月)等群众性活动形式和兴趣小组、科普讲座、培训、学科竞赛科技竞赛等专项活动形式;更应当有能体现探究、体验科学研究方法(如观察活动、调查活动、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等)的多种形式。6.所需活动时间,不同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决定了所需要的活动时间长短不一样。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和更具有推广价值,活动时间不宜过长。7.背景资料,分知识背景、方法背景和重要词汇等。知识背景包括与活动相关的基本知识背景,包括基本原理知识、历史沿革、发展前沿、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家的故事等。不一定每一个活动都涵盖所有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编写内容的需要选取。这一部分的文字量占总篇幅的1/3左右。方法背景包括科学方法、组织活动的方法、操作技法。培养科学方法是科技教育中的重点。科学方法的培养是通过活动过程完成的,因此,科学方法在体例编写中的体现是具体的活动步骤。比如,活动中涉及到观察活动,则需要指出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做观察记录、观察记录的表格形式等具体方法。组织活动的方法要具体,要有组织活动的注意事项和经验体会。操作技法要图文并茂。重要词汇是本次活动所用到的科学技术专有名词及其解释8.设计思路,阐明设计这项活动的实际或理论意义、课题提出依据、活动可行性分析、成功的保证条件、应当注意的事项等。讲明本次活动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几个主要阶段。9.实施条件其中指导者的人力资源,是说明完成这项活动指导者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教学辅助人员等情况。10.活动过程是设计思路中“活动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几个主要阶段”的展开。在对活动的主要阶段表述清楚的前提下,每一个阶段又要细分为:导入(阐明活动目的、要求以及应完成的活动任务);活动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予以协助和辅导,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的指导,并含讨论问题的提出、讨论的要点);成果展示与交流。11.活动评价有对于学生和对于教师的评价两部分。对于学生的评价又包含对于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活动结果的评价;有对全体学生的横向评价,更应当有对每一个学生的纵向评价。不论是活动过程还是活动结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都应当具体明确。将对于教师(活动指导者)的评价编入体例中,是为了给同行或领导提供一个评价依据。12.参考资料,包括有用的网址;获得相关文字、光盘、影视资料的途径;获得材料的途径(包括购买相关材料,收集废旧材料)等。活动评价

献花(0)
+1
(本文系深情厚谊36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