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市将建20个山地风电站 现风车景观

 瀞舒凝兰 2015-01-24

我市将建20个山地风电站 现风车景观

2014-07-17 衡阳晚报



  资料图片

  1.首个风电场项目祁东官家嘴风电场已开工建设

  2.新增投资75亿元 ,每年提供清洁电能19.01亿千瓦时,将减少标煤消耗62.7万吨

  3.将形成独特的风车景观

  本报讯(晚报记者 雷昕 通讯员 李倩)
“能源”这个话题持续热化,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最为清洁的风电因其蕴量巨大、可再生、前景广等特点逐渐兴起。


  随着祁东官家嘴风电站本月开工,衡阳将陆续垒起一个个风电能源发展“高地”,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目前,我市规划了20个山地风电站,预计2020年全部建成后,可提供清洁电能19.01亿千瓦时,并相应减少标煤消耗62.7万吨。

  应对能源短缺,我市共规划20个风电场

  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全国及各省市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总量要求和实施计划。“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特别是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风电是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开发条件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同样是可再生能源,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相比,风电还有产业成熟度高、发电成本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好等优点。在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的前提下,应对能源短缺危机,有效发展风电无疑是最现实的解决方法。而在我市,风能资源较丰富,是全省的风能资源富集区之一。近年来,我市将风电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引进和培育,在风能资源较丰富且运输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重点建设和开发利用风力资源,把风电列入衡阳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

  在风能资源条件满足风电场开发需求的前提下,我市共规划了20个风电场,主要分布在衡东县、衡山县、祁东县、衡阳县和常宁市等县(市),风电场规划总面积约442.9平方公里,有效山脊长度为227公里。其中,常宁庙前风电场场址为71平方公里,祁东大马风电场和官家嘴风电场的有效山脊达到26.5公里。

  我市目前没有已建成的风电场,于本月开工建设的祁东官家嘴风电场是首个落地的风电场项目,海拔高程在500~700米之间,场址内山脊走向基本为南北向。预计年底前基本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明年有望实现并网发电。

  除了已开工的祁东官家嘴风电场,根据国家第四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我市耒阳太平风电场一期计划在年内开工建设。此外,还有衡南天光峰风电场项目已获得省能源局前期工作“路条”,即将启动前期工作。

  选址不占用基本农田,避开环境敏感地带

  20个风电场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11131~1137、北纬267~2723之间。除了风能资源,风电场的选址还须考虑哪些因素?

  记者从市能源局了解到,风电场场址的选择首先要满足“不影响各乡镇的规划建设、不影响集中居民点的生产生活”的基本原则,要将风电场场址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一般农田、林业用地、居民居住地等划分出来。

  从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来看,基本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5%。考虑到场址范围内的土地利用,20个风电场均为山地风电场,绝大多数是占用林地用地,且均未涉及到基本农田区域。同时,风电场的选址还要尽量集中成片的整体规划,以便充分利用区域内的风能资源和土地资源,使单位土地面积上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从生态保护角度而言,由于衡阳市已经形成了南部山水风光生态、中部山水洲城与名人故里、北部山水宗教文化的旅游格局,为保护南岳衡山、常宁大义山、江口鸟洲等区域,大部分风电站还要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地带。

  此外,风电场场址在地质方面也有严格要求。比如,无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才不会危及风电站安全;无可液化土层,才有足够的承载力满足风电机组的安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外部交通优势也将助力风电场建设,大部分风电场场址内或附近有国道和省道通过,少部分风电场通过县道也可达到规划区域。

  由此证明,我市规划风电场的开发条件较好,且具备建设大型并网型风电场的资质。

  将减少标煤消耗62.7万吨,形成独特的风车景观

  根据全市2009~2015年的电网电力需求预测,我市用电量逐年递增,年均增速在9%~11%之间,开发新“电源”势在必行。

  风力发电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风量的大小,根据测风数据分析,我市各规划风电场70米高度处平均风速在4.6米/秒-6.1米/秒之间,风功率密度在130瓦/平方米-250瓦/平方米之间,大部分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均达到或接近2级,风能资源较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据介绍,20个风电站预计到2020年全部建成,并就近接入电网。届时,全市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5万千瓦,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9.01亿千瓦时,即19.01亿度电。

  与燃煤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62.7万吨,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046吨、一氧化碳167吨、碳氢化合物68吨、氮氧化合物(以NO2计)6842吨、二氧化碳149万吨,还可减少废渣排放量约19万吨,并相应减少废水排放和温排水。

  另外,由于风电场占地较少,呈点线式分布在山脊,可以形成一幅幅由美丽的山峰、雄伟的风机和蓝天白云构成的独特壮观的旅游景观,为衡阳旅游发展添光增彩。

  带动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市风电规划的开发以发电为主,兼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旅游效益。一方面,作为清洁能源的风电将会对湖南电网及衡阳电网供电能力形成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风电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地区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市能源局负责人龙朝华介绍,按照全市规划的20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5万千瓦来进行投资估算,单位千瓦投资约在8577元/千瓦-9550元/千瓦左右,20个风电场项目全部建成,工程静态总投资将达到75亿元以上。

  风电资源大多处于贫困县(市)的偏远山区,地理位置偏僻,招商引资受限。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而且可通过投资将当地的可再生资源优势开发利用,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典型的项目扶贫,对地方经济发展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能增加地方的建安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等财政利税收入。初步估算,一个总装机能力为50MW的风电站投产后,可为当地财政增加1180万元财税收入。

  同时,项目工程建设还能带动当地的水泥、钢材、木材、油料消费和运输,促进地方第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采用省内和市内有关的风机设备、塔筒、电缆等机电产品,还可带动相关风电新能源机械装备产业发展。

  相关链接:

  衡阳市范围内规划的20个风电场

  1、祁东四明山风电场

  2、祁东大马风电场

  3、祁东官家嘴风电场

  4、衡东荆竹寺风电场

  5、衡东坳家台风电场

  6、衡东雷市风电场

  7、衡东新塘镇风电场

  8、衡东坂塘冲风电场

  9、衡东木田冲风电场

  10、衡南天光峰风电场

  11、衡山永和乡风电场

  12、衡山贺家乡风电场

  13、衡阳县井头风电场

  14、衡阳县白石峰风电场

  15、衡阳县金兰风电场

  16、衡阳县金溪风电场

  17、常宁庙前风电场

  18、常宁弥泉风电场

  19、耒阳太平风电场一期

  20、耒阳太平风电场二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