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惠君--河之水天上来

 雪小石 2015-01-24

黄河之水天上来-记青年画家徐惠君

    在第八届大连艺术博览会上,许多观众围在一幅画作前留影,我好奇地走上前,一幅气势宏大的《黄河壶口瀑布》巨作令我眼前一亮,那排江倒海、慑人魂魄的黄河,以其鲜明的特色,奇绝的壮观令观者无不为之地动容,于是,我走近了这位青年画家徐惠君先生。黄河之水天上来-记青年画家徐惠君(美术评论)

《黄河壶口瀑布》

    徐惠君1973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云亭花山村,现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他,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对花山村的田园风情,纯朴的农家生活充满着憧憬和向往。小的时候他就喜欢把所见所闻塗鸦在院落的泥地及家中的墙壁上。徐惠君的父亲是位木匠,见到儿子如此喜爱画画,打心里高兴,经常给他出点小题目让他习画。在父亲的关爱下,天资聪慧的他凭着执着的毅力自学画画, 他的画艺逐渐有了提高。为了发挥他的绘画特长,父亲每次为乡邻打制家具时,有意识地让他在家具上画些小品,于是“八仙桌”上、橱柜门上、坐椅背上常常留下他的杰作:铁拐李的酒葫芦;吕洞宾的宝剑;兰采和的玉箫;张果老的渔鼓;花鸟、鱼虫等等,这些配有图画的家具深受乡亲们的赞誉,这更激发了他勤奋学习绘画的热情。

    渐渐长大后,为了分担生活的拮据,徐惠君开始临摹油画,临摹品经常被画廊出售,由此有了一些收入,他感到非常地兴奋。八十年代末,上海举办了一次大型油画展览,得到消息后徐惠君兴致勃勃地乘火车前去参观,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之中,品读欣赏着诸大师的油画杰作,他终于领悟到自己绘画理念的苍白乏力,于是毅然放弃了画油画的念头,选择了学习深造的必由之路。1993年他考入了常熟理工大学工艺美术系,开始了系统学习中国画的历程。大学的启蒙老师是李立新先生,李老师擅长山水画,尤其江南水乡画得特别精彩,徐惠君虚心向老师学习,细心揣摩江南水乡的绘画技法,学习期间创作了许多山水画作品,并经常在画廊出售,渐渐地徐惠君在市场上有了知名度,收入也大大提高了。然而,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虽然钱逐渐多了起来,但他总觉得画技的不足。经过深思熟虑,他重新对自己的绘画方向作了定位,放弃金钱的欲望,静下心来钻研中国山水画。1998年他参加了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山水画研修班,开始对中国山水画的深入学习与探索。他师承丘挺老师,从唐宋元明的山水画开始临摹,面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国山水画营养,从而对山水画的认识有了不可抑制的冲动,学习班毕业时,他的绘画技艺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黄河之水天上来-记青年画家徐惠君(美术评论)

《黄河之水天上来》

    2004年的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 “壶口瀑布”专题片,当坐在电视机前的徐惠君看到壶口瀑布那苍茫、厚重、粗犷、雄浑的壮观场景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创作的欲望令他心潮澎湃,从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二点,他挥毫泼墨创作出了第一幅黄河作品《壶口瀑布》。从那一天开始,他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亲自到壶口瀑布采风写生。2005年8月,他终于来到了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的黄河壶口瀑布,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奔腾怒啸的黄河之水从20米宽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的奇观时,他激动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他的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决心用手中的画笔,来讴歌这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来再现这条哺育中华民族的巨龙,来抒发赞美这条母亲之河。

    从壶口瀑布返回后,徐惠君的创作的欲望如火山爆发一般,他夜以继日,用蘸满激情的画笔,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雄浑壮美、气势恢宏的黄河,连续创作了《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多幅巨作。作品问世后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其中巨作《黄河》获省美协佳作奖;《海之歌》获省五星工程奖;《当夕阳掠过》获省美协佳作奖等等。每当我们欣赏这些精彩作品时,犹如听到那轰鸣怒啸的涛声;看到那排空翻滚的浊浪;感受到那风挟水雾铺头盖脸的意境;置身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天,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之中;同时也真正领略了这位青年画家对黄河之水的真挚热爱之情。

    如今,时逢学习创作最佳时机的徐惠君,正以饱满的热情,潜心拜师,努力在山水画的技艺上下一番苦功。黄河作品为徐惠君开辟了以画水雾为系列的创作征程,我们真情地期待着他的新作问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