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怕别人变得比自己更好,是一种什么心态?如何改善呢?

 pgl147258 2015-01-24

【罗林的回答(176票)】:

楼主好,你的纠结在于担忧自己小肚鸡肠,看不得别人做得比自己好。其实嫉妒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只是强烈的嫉妒,不仅会让人丧失理智,还会让人内心煎熬。这种嫉妒感的根源,其实是对自身缺陷的羞耻感。

先讲一个历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袁绍,就是那个四世三公、官渡之战败给曹操的家伙。史书给他的评价是外宽内忌,“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袁绍打了败仗,准备回冀州。劝阻出兵被关押的田丰,知道消息后叹了口气说,主公打仗打赢了,说不定高兴就放了我。现在打输了,我活不成了。果然,袁绍回来后说,我不听田丰的话,果然被他嘲笑了,就下令杀了田丰。

这让人很不能理解,人家说得明明是对的,出发点也是为你好,你还是要杀了别人。这就是嫉妒的破坏力。袁绍杀田丰的理由,是感觉田丰在嘲笑他。被嘲笑的耻辱,让袁绍动了杀机。这就是嫉妒的一个重要特点。嫉妒情绪的背后,是内心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源于对自己缺陷的敏感。

袁绍最敏感的是什么?是别人对自己的藐视。袁绍虽然出身世家大族,但自己的身份是庶子,还被父亲过继给兄长(袁绍的伯伯)。袁绍母亲也只是一个婢女。后来袁术和袁绍有矛盾,到处宣称袁绍不是袁氏子。公孙瓒讨伐袁绍时,也称“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袁绍早年低微的地位,不仅给政敌作为把柄,无疑也给自己内心带来伤害。青年时期的袁绍,礼贤下士结交豪杰,成就了自己在士人心中的名声。他通过努力收揽人心,拥有了早年渴望的地位。但是早年低微地位的耻辱,还是给袁绍带来敏感的心理阴影。他对别人可能的冒犯充满忌恨。外宽内忌的性格也成了他失败的注脚。

嫉妒是对耻辱感的防御。我们无法拥有渴望的东西,由此产生无助和空虚感。如果别人拥有了这些东西,会让我们意识到缺陷和羞耻感,进一步激发愤怒和破坏欲。很多时候,愤怒是自尊遭挑战时的反应和回击,感到自己的脆弱和缺陷遭到围观,这种攻击性有时会强烈到不惜损失。如果攻击无法持续向外,就会转向攻击自身。这就会导致抑郁。

嫉妒是一种焦虑,源于爱和竞争。它是对于失爱和损失的强烈担忧。嫉妒的心理,本质上是害怕别人夺取自己的东西,把原来专属自己的东西拿来分享。这些东西构成我们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我们的,由于想象中强烈需求和渴望,在幻想中已经属于自己了。这样,当发现别人已拥有我们还未得到的,嫉妒的感觉就像夺取了自己的东西一样。

嫉妒不仅怀疑别人,也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无能没用,对自己的价值丧失信心。我们的内心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摇摆。我们渴望拥有力量和美好的东西,可是又羞耻自己的品质和缺陷。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把嫉妒看成一种投射性认同,我们把基于自身缺陷的耻辱感压抑和分离,把这种耻辱的感觉投射到别人身上,这会让我们感觉摆脱了自己的耻辱感

怎么解决嫉妒的心理呢?一种建设性的反应方式,就是避免诉诸行动,学会“耐心的等待”。根据维蕾娜卡斯特的说法,我们允许自己对事实上或想象中的损失感而悲伤。以这种情景为契机,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思考自己被遗弃的心理。通过与自己建立联系,学会全面诚实地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在这个情景中没有获得成功,或者批判自己对某些不可靠的人和物的依赖态度。

治疗嫉妒,就要学会处理伤害。精神分析认为,我们自身的缺陷都来自创伤。而修复创伤的方式,在于坦诚面对这种创伤,允许自己表达对创伤的感受,在合适和安全的范围内哀悼,进而在情感上消化和接受创伤,同时在行动上摆脱和愈合创伤。

嫉妒的我们心里有一个幻想性的对手,这个对手其实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内心被分裂或压抑的部分。嫉妒的人或许并没有真正地学会爱自己,不明白自己也是值得爱的,而是把自己厌恶的一部分压抑并投射给别人。所以解决嫉妒,归根到底是回到自己。学会自信,学会积极应对,接受挑战,发展自己。

弗洛姆认为,嫉妒是一种占有性的爱,而我们更需要存在性的爱。嫉妒源于占有的愿望,却忽视了发展的愿望。学会关心对方,彻底研究对方,并产生喜好之情。爱是需要不断地实施,而不是靠独自的占有。这意味着我们要意识到,爱是可以分享的,而不是只有占有才能拥有爱。修复我们的自信,修复我们的价值感,培养我们爱的能力,我们才能真正地战胜嫉妒。尊敬对手,充实自己,也会缓解嫉妒情感,缓解自我伤害。

本文参考维蕾娜卡斯特《羡慕与嫉妒》、克莱因《嫉妒与羡慕》、《三国志》和《后汉书》里的袁绍传,欢迎不吝啬点赞:)

【周筠的回答(89票)】:

这主要是对自己不自信造成的。

比如,不相信自己会有好运气——所以遇到一个好的培训,就当作百年一遇的好运气,不想告诉人家,是以为这种好运真的那么稀有,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好运,况且,听了培训,一时明白了道理,却未必做得到。要想做得到,还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行。

这种不相信自己会有好运气的心态,来自内在的不安全感,或曰恐惧。长期被这种情绪左右着,就不能平心静气地分析自己的这种想当然了。比如听了一个好的培训这件事,如果平静下来思考一下,会问自己:

我能够知道有这样的培训,别人为什么就没办法知道? 别人难道就没有我这样的途径?和我一起听培训的人,他们难道不会把消息传播出去?稍微这么动脑筋想一下,就会觉得自己想藏着捂着的心思很可笑。真有那份上进心的人,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所谓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天无绝人之路.....

再冷静一下,会进一步问自己:听了这个培训就能够让自己面貌一新啦? 没那么容易吧。从知到行,从道理到行动,多少人都在这个”到“的过程中因为缺乏意志力而无法从”知“抵达”行“的彼岸——懂得一个新道理不难,养成一个新习惯可不易。既然如此,自己只管去做就是,越做越发现大多数人做不到,那还有啥好着急的?

所以,题主的焦虑难受,主要可能还是来自对自己的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不断有好运气,不相信自己能够留住好运气,偶尔感觉到像是撞了大运就不免心惊肉跳。

不相信自己能留住好运,就会经常觉得自己倒霉,因此而不快活、焦虑。这就是需要通过思考来慢慢化解内在的恐惧,帮助自己能辩证看待所谓的”好运“,懂得天上掉馅饼的时候,也还需要接得住、消化得了,不然一不留神,馅饼就被狗叼跑了,空欢喜一场。

好运会光顾有准备的头脑,有准备的头脑意味着懂得用思考去化解焦虑的。答主不才,曾经写过一篇小文,愿与题主及大家分享:思考,使人免于焦虑

【坎普利特的回答(68票)】:

看看培根是怎么说的吧。

论嫉妒

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有两种最为惑人心智,这就是爱情与嫉妒。这两种感情都能激发出强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象,并且足以蛊惑人的心灵——如果真有巫蛊这种事的话。

所以,我们知道在《圣经》中把“嫉妒”叫做一种“凶眼”,而占星术士则把它称做一颗“灾星”。这就是说,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不仅如上,还有人认为,嫉妒之毒眼伤人最狠之时,正是那被嫉妒之人最为春风得意之时。这一方面是由于这种情况促使嫉妒之心更加锐利;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被嫉妒者最容易受到打击。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人容易嫉妒,哪些人容易招来嫉妒,以及哪种嫉妒必于公妒,公妒与私妒有何不同 (与题目无关,去除了)

无德者必会嫉妒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嫉妒者必须是好打听闲话的。他们之所以特别关心别人,并非因为事情与他们的切身利害有关,而是为了通过发现别人的不愉快,来使自己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

其实每一个埋头深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改善方法在这里呀!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所以古话说:“多管别人闲事必定没安好心。”

一个后起之秀是招人嫉妒的,尤其要受那些贵族元老的嫉妒,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别人的上升足以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觉得自己仿佛被降低了。

有某种难以克服的缺陷的人——如残疾人、宦官、老年人或私生子,是容易嫉妒别人的。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补偿,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补偿。只有当这种缺陷是落在一个具有伟大品格的人身上时才不会如此。那种品格能够让一种缺陷转化为光荣。负着残疾的耻辱,去完成一件大事业,使人们更加为之惊叹。像历史上的纳西斯、阿盖西劳斯和铁木尔就曾如此。

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也容易产生嫉妒。因为这种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作对自己过去所历痛苦的抵偿。

虚荣心甚强的人,假如他看到别人在一件事业中总是强过于他,他也会为此产生嫉妒的。所以自己很喜爱艺术的阿提安皇帝,就非常嫉妒诗人、画家和艺术家,因为他们虽然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他。

最后,在同事之间当有人被提升的时候,也容易引起嫉妒。因为如果别人由于某种优越表现而得到提升,就等于映衬出了其他人在这些方面的无能,从而刺伤了他们。同时,彼此越了解,这种嫉妒心将越强。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所以该隐只是由于嫉妒就杀死了他的亲兄弟亚伯。

我们已懂得,嫉妒总是来自以自我与别人的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所以皇帝通常是不被人嫉妒的,除非对方也是皇帝。一个有崇高美德的人,他的美德愈多,别人对他的嫉妒将愈少。因为他们的幸福来自他们的苦功。它是应得的。

所以出身于微贱的人一旦升腾必会受人嫉妒。直到人们习惯了他的这种新地位为止。而富家的一个公子也将招人嫉妒。因为他并没有付出血汗,却能坐享其成。

最后再做一点总结吧。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的了。所以古人曾说过:“嫉妒是不懂休息的。”同时还有人观察过,与其他感情相比,只有爱情与嫉妒是最能令人消瘦的。这是因为没有什么能比爱与妒更具有持久的消耗力。但嫉妒毕竟是一种卑劣下贱的情欲,因此它乃是一种属于恶魔的素质。《圣经》曾告诉我们,魔鬼所以要趁着黑夜到麦地里去种上稗子,就是因为他嫉妒别人丰收呵!的确,犹如毁掉麦子一样,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的!

【vczh的回答(17票)】:

每天睡觉前想想billgates,几年后就治了

【周路灯的回答(16票)】:

一种竞争的心态吧。

当你比别人优秀时,你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在与那些不优秀的人(即‘资源’匮乏)交往时,能占据主导地位,主动支配的空间更大。

所以人都是渴望自己比别人优秀----这种心态是很正常的。

但是呢,如何让这种心态发挥正能量:

1,挖苦讽刺什么的心里想想就行了,就当是一种发泄,但是别表现出来。

2,我们做不到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人与人之间肯定是取长补短,如果人际关系没处理好,大家各自的资源就无法顺利交换,你的优秀也就白白浪费了。

3,不停的学习,增加自己的安全感,不至于别人一努力你就乱了阵脚和心态。

4,争取和竞争对手双赢,如果你和更多优秀的人联合起来,你的竞争力就更强大。

【卡门的回答(1票)】:

试试下次在意识到自己有嫉妒情绪的时候,尝试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在心理为别人的改变和成长鼓掌,坚持做下去也许会有帮助

【黄境瑶的回答(13票)】:

我相信,一个人所能控制的变量基本都来源于自身。

换而言之,你无法控制别人不知道这个培训,但你能控制自己从这场培训之中所吸收到的知识以及对你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从而转化而行动形成自己的感悟价值。这基本就可以称作是核心竞争力,无可替代且难以比较的一类。

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有意识地将其纳入自己的视角之中,你或许更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基本上恐惧别人变得比自己好的人,他们自身的实力受到了恐惧的束缚反而无法完全发挥,副作用反而会更让人患得患失。

往往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不断精进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并不在乎所有的比较。相对于一次的优劣,自我的进步更能体现自己付出的价值。你何苦拿自己的果,去和另一个种类比谁的味道更甜美呢。

那些人深谙比较下来的落差往往并非动力,动力永远来自自己的要求。

假使,力学上没有永动机;那么我相信,对自身的关注和要求会是进步的永动机。

【朱铭的回答(1票)】:

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幸福来源于比较.希望没有浪费你的时间

【超级爆的回答(19票)】:

我一直以为自己技术能力不怎么样,进了公司后才发现这里大多数人都只会业务不懂技术。

我搞定一个个问题后,从来没自吹很厉害,只是说小问题而已。身边日本同事悄悄对我说,大家觉得你能力不错呢。我只是笑笑。说哪里哪里。

因为中日之间紧张的关系,他们对身为中国人的我还是有些戒心的。平时对自己都很礼貌,但喝起酒来就开始说中国的不是了,什么独裁啊,PM2.5之类全部都出来了。我只是笑着,没有反驳,因为他们说的也是事实。

我知道这里要想获得上级赏识比较困难,也未想过要获得什么提升。因此功劳什么能让给别人就让给别人,出了错我也总第一个说是我的责任。

公司招了个新人,什么都不懂,我不遗余力地教他,从早讲到完,喉咙都讲哑了。那位新人对我说,日本这里从来没有这么耐心教人的。其实我心里想,中国也没有啊。

然后喝酒的的时候,有同事站起来说,遇见你之后,对中国人印象完全改变了。特别看你带新人的样子,让人是否佩服。我十分尊敬你。…………

我讲那么多,其实只想说: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人无法忘怀的,是他的品德与胸怀。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长远得到他人的赏识和尊重,这才是一个人的真正资本。

【于浩的回答(4票)】: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匹野马,它的名字叫攀比。它动力十足,但经常失控。

有时候,它拉着我们在悬崖边狂奔,有时候,我们驾驭着它在草原上飞弛。

当你笑着攀比时,它变成羡慕;当你哭着攀比时,它变身嫉妒。

它不是罪,它只是本能,深藏在我们心底,不能触摸、不可摆脱。

只有正确面对它,时刻提醒自己它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才能调整它的方向,享受它的动力。

如果题主心里实在容不得别人变得比自己好,那不妨用这个方法:将它说出来!

“我嫉妒你,我要超越你!”

当你把嫉妒明确地说出来,它就不再是躲在暗处的魔鬼,变成了阳光下裸奔的少女。

与其让嫉妒来驱动我们,不如我们正大光明地去追逐它。

你不妨一试。

【赵天霸的回答(5票)】:

实力不足!

【邵成的回答(4票)】:

嫉妒都是嫉妒比自己层次相近但稍微厉害一些的人吧。。对有些人你就只剩欣赏,没有嫉妒了

教你一条经验:宁为凤尾,不为鸡头。努力争取进入到一个你身边的人都比你优秀的平台,然后时间长了,你被打击久了,天天去嫉妒别人也会累的,慢慢的你就麻痹了,懒得去嫉妒了,转而去欣赏和膜拜了,而且说不定还可以学到些东西让自己进步

然后当你发现从心理上已经可以和身边的人平起平坐,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小得意的时候,恭喜进步,准备跳到更高的平台吧

【归缓的回答(3票)】:

你这是典型的 嫉妒心太强;楼上的还将其归为”竞争心态“。这个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恶性的,后者是良性的。怎么办???? ”怕“别人比你好,这个可以说明:你无实力无自信 并且 没有一定地执行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一个有实力有自信的人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的;一个无实力但相信自己可以行动起来改变现状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这样的人也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因为他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嗯,怎么办?我把问题说出来了,答案就自然有了。

【石林的回答(2票)】:

以前有首歌是这么唱的:

“只要你比我过得好,我就受不了...”

【陈湘的回答(2票)】:

其实你没有这么多观众,为自己而活,自己开心最重要!

【叶景司的回答(2票)】:

乞丐不嫉妒百万富翁,却嫉妒比自己过得好的乞丐。

【刘剑钺的回答(1票)】:

恐惧,安全感

【小石头的回答(1票)】:

我记得小时候听某个人说过---嫉妒别人就说明你承认自己没别人好。每当嫉妒袭上心头我都会想想这句话。你愿意永远输给他吗?一起加油。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高中时语文还不错,也算是班上前几。有几次语文考试没考好,让一个男生超过了我,每次老师表扬考得好的学生名单里听不到我的名字,心中总不是滋味,幼稚的认为自己的实力比他要好,是老师偏心....诸如此类不成熟的想法...后来便开始不断刷题提高自己的水平,与此同时,语文课认认真真听老师分析卷子,讲评作文,发现自己的弱点。就这个样子,终于超过该男生,也算是聊了自己的心愿。

我认为有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我以前也常常有这种念头,没什么好奇怪的。嫉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它冲昏了头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集体中的佼佼者,成为最优秀的。嫉妒一个人比自己优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你看到了别人比自己优异大可以化嫉妒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说:“下一次,我能做的比你还要好~ ” 这样不断激励自己不断增加竞争性。我见过很多优异的人身上都是有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另外学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错误永远是在自己身上,学会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如别人,学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让自己变得谦虚,看淡自己身上的优点,难道你没有发现这个世界上越是杰出的人越是谦虚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是真理

相反,嫉妒也是罪恶的根源,七宗罪之一。纵观历史长河有多少人是因为一时的嫉妒让自己蒙蔽了双眼做了错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嫉妒是好事也是坏事,自己要学会去把握。

【申申然的回答(1票)】:

没有安全感,无法给自己正确的定位,所以凡是遇到有人处于比自己更占优势的地位就会无比焦虑…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