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拾粹(第五期)--夏、商、西周玉器(下)

 RK588 2015-01-25

礼玉文化

商代过后是周。周代分西周、东周。过去说东周,一般都说成春秋战国。周代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重新制定了一套礼仪,这就是《周礼》。《周礼》就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于它的出现,后来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古人认为玉有祥瑞辟邪之用,于是在《周礼》中规定了不同的玉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使玉器成为等级的标志,赋予它强烈的政治色彩。对于祭祀、礼仪用玉也做了规定。《周礼》中这样说:“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规定:“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璜 西周    16.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玉琮 西周   5.5c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晋侯之马

1992年开始,国家有计划地发掘山西曲沃县的一批西周古墓,这就是著名的晋侯墓。西周时玉器发展史上实物比较少的一个时期,但自1992年后,因为晋侯大墓的发现,改变了这个看法。晋侯墓地一共有19座墓,都是历代晋侯及夫人的墓。出土玉器最多的一个墓,有800余件。

西周的玉器,历史上出土较少,能够确认无疑属西周的玉器则更少,所以在晋侯墓未被发掘之前,很多东西都无法想象。比如晋侯墓出土了一匹圆雕的玉马,立体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马是片状的,跟立体与马的工艺根本不能比,明显可以看出西周时期治玉工艺的进步。

 玉马   高 5CM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以玉殓葬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厚葬的名族,有点儿好东西非得埋下去,也正因为这种厚葬的制度,使我们得以看到几千年前的灿烂文明。

用玉敛藏,是古代厚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郑玄注《周礼》中说:“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中国人用玉殓葬形成了一种文化,古人认为玉是致密温润的,有特殊的防腐功能,能保证肉体不腐;还可以防止灵魂出窍,所以有玉塞,把人体上的窟窿都塞上。过去有记载,古人把玉磨成粉吃,觉得可以长生不老。玉也可炫耀财富,尤其玉璧,有的墓葬同样的玉璧出土很多,一看就是在炫耀财富。

     晋侯大墓还有一类特别重要的玉器,大批出土,每个墓里差不多都有,就是玉覆面。所谓玉覆面,是指用玉片对应人面部的眼睛、鼻子、耳朵、嘴的位置,缝在丝绸或麻布等织物上,再盖在死者的脸上。晋侯墓出土的玉覆面上玉片的数量不等,最多的一组有79块,在这之前没有发现过。用玉覆面,带来了一种丧葬文化,延续到后来。 


组佩

 西周时期,玉器的佩带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形式,组佩。西周组佩都是大量的玉用丝线连在一起,佩带在身上,非常漂亮。组佩中间要用一种玉器——玉璜。有学者认为“璜”字与“衡”字音近,衡有平衡之意,而玉璜在组佩中也起平衡的功能,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礼记·经解》说“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就是说走路的时候,玉佩之间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很好听。组佩除了看着美,听着也美。古人一直都在追求视觉和听觉的美,不权权体现在组佩上,他们对美的追求,都是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积累的。


商代的社会意识是鬼神文化,反映到玉器上,就形成了神玉文化周代进入了政治化、制度化,礼仪上了轨道,有规矩了,于是形成了礼玉文化由神到礼,是一个进步。当神的意志和世俗混杂的时候,我们有时分不清究竟是世俗的,还是上天赐给你的,玉就成为政治神秘化的一个物质体现。简单地说,所有人都会拿玉器为说事儿。

那么,到了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玉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