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上路且息怒 请问你有“路怒症”么?

 江南梅萼 2015-01-25

且上路且息怒 请问你有“路怒症”么?

来源:网易汽车|2015-01-24 10:41:00

 

   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加塞,前车随意变道时,你有没有骂人或动手的冲动?甚至想故意来个“顶牛”消消气儿?有没有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或打闪灯?有没有突然刹车或加速等危险驾驶行为?如果有,你可能患路怒症了。如果全部都有的话,那么很不幸,你应该算是重度路怒症患者了...

且上路且息怒 请问你有“路怒症”么?

  我们常说,开车别斗气,但是很多人一上路就不由自主的性格大变,碰到不地道的司机横车夺道,又或者传说中的新手开的超慢,还连连急刹,本来温文尔雅的人也会粗口连连,心静如水瞬间也想变成超级赛亚人。这种心态编辑也可以理解,在中国的路上开车,天天是、到处是不按交通规则办事的汽车、摩托、自行车和行人,有时真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国情如此没办法,但因此产生郁闷,生气等情绪或者过激行为的话,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非常不值当。

且上路且息怒 请问你有“路怒症”么?

  汽车时代,“路怒症”早已是一个世界通病。根据美国的研究数据推测,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至7%,其中公交车、出租车和长途车司机患这种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达30%以上。在中国,目前数据显示在我国有超过10%的交通事故起因都是"路怒症"。而即便没有过激的行为,在开车过程中,很多司机也都会存在生气的情绪。

  什么是“路怒症”

  “路怒症”(Road Rage)的说法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这个词最近几年才在中文媒体上变得常见。“路怒症”指汽车或其它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路面愤怒症”可引起口角纷争、伤害以及可能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撞车事故,这种行为可被认定为攻击性驾驶的极端案例。

且上路且息怒 请问你有“路怒症”么?

  司机是路怒症最大的“患者群”。为什么平时看起来和善的人,一旦开车上路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吵架吵到脸红脖子粗?根据资料显示,开车是有一定的压力的,因为其具有固有的危险性。即使你是最守规则,最安全的司机,但是在路上仍然有一系列的无法预测的不稳定因素:如天气,交通,事故和道路上不受规矩的车辆和行人。尤其是车辆和行人,他们做出一些危及你安全或者阻碍你行动的行为时,多数人都会切换到愤怒模式,导致很快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你可能会想:他们需要知道他们所做的是多么危险和愚蠢。事实上,你内心其实是想惩罚他们。

且上路且息怒 请问你有“路怒症”么?

  对于许多人来说,车是我们个性的延伸,也是我们所拥有的昂贵的财产之一。开车时我们会有潜在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识。驾驶是一个公共活动,车流和众多不可控因素也趋于增加我们的压力水平。很多人减轻愤怒和压力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发泄,但是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开车的时候发泄更容易引发暴力冲突。

  在美国,“路怒症”也已经让美国交警头疼了很多年。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公路暴力犯罪最猖獗的时代,一些很小的不值得一提的原因都可以引发一起公路冲突:旁边的车放摇滚乐的声音太大,前面的车开太慢堵路,后面的车喇叭不停叫,另一台车很招摇地超过了自己的车,路过的摩托车手伸出中指,甚至只是对方车上挂了一面有争议性的旗子……这些理由在美国公路上都足够让某些司机掏出手枪,或者开足油门一头撞过去。

且上路且息怒 请问你有“路怒症”么?

  “路怒症”的科学诊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针对于路怒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在接近10000个司机中,有5%-7%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路怒症”,而根据研究,造成“路怒症”的原因是间歇性爆发性障碍(IED)。被确诊为这种症状的人一般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会采用比较暴力的形式来发泄愤怒,比如打人,损坏东西等。

  这是病得治 编辑你有药么

  无论你是否相信这种医学说法,但是“路怒症”确实是我们平时开车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如何避免自身情绪受外界影响,如何冷静的看待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这里编辑给大家一些最简单直接的建议:

  1,保证足够的睡眠。为什么提到睡眠的问题呢,因为在发困的情况下开车,人会更容易暴躁,并且容易发生危险驾驶。

  2,给自己预留足够的时间去你要去的地方。在帝都,堵在车流中加上周边嘈杂的喇叭声,时间充裕会让人不那么紧张和着急。

  3,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用一些中性和积极的思想代替那些激进的念头,俗话说:“越想越生气。”

  4,理性,规矩驾驶,不要挑衅其他司机。包括辱骂,狂按喇叭,怒目司机等。

  5,当你在驾驶室里看到别的车挑衅超车时,千万要记住,那并非针对你,而是那个驾驶员固有的习惯,保持情绪淡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