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吴哥登须弥五塔,游画廊赏艺术瑰宝

 有夢就好zgm 2015-01-25
小吴哥登须弥五塔,游画廊赏艺术瑰宝
-游奇迹吴哥窟之六
 12月18日午饭后,我们再次来到小吴哥窟,早上摸黑在这里看了日出,再次回来感到很亲切。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原名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毗湿奴被认为是保护之神(Vishnu,维护者)和梵天(Brahma,创造者),和湿婆(Shiva,毁灭者)并为印度教三大神。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还有一张神弓和一把神剑。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成功。1992年,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是关于吴哥窟的最早记载。十四世纪中叶,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吴哥窟被人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吴哥遗迹数百年不为世人所知。
  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吴哥窟的190米宽的护城河,如一道屏 障,阻挡森林的围困,因此吴哥窟比其他吴哥古迹,保存得最完整。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隔着190米宽的护城河,远眺吴哥窟
护城河内是一道环绕寺庙的围墙。围墙正面中段是230米长的柱廊,中间树立三座塔门。正中的一座塔门,是吴哥窟的山门,
护城河上有一堤通吴哥窟西门,堤上有古印度神话中的拉蛇雕塑作为栏杆
吴哥窟西面正中的山门
东侧山门和柱廊,左右两塔门
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
扇门上的雕塑虽已残破,却十分精致
装饰着莲花和玫瑰花图案和婆罗门教故事
雕塑精美
左侧的柱廊,分为一座座石室
透过柱廊的雕花石柱,眺望门前护城河上的土堤的
北塔门柱廊内残破的石像,似乎是有多个手臂的毗湿奴
神像
由寺庙围墙西塔门通寺庙西山门,高出地面1.5米的大路,路面用砂岩石片铺砌;石路左右两边排列著七头眼镜蛇保护神。路南、北各有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
通寺庙西山门的大路,大路两侧在藏经阁和寺庙之间,各有一片荷塘,就是我们早上拍摄吴哥窟日出的地方。路尽头是一条通吴哥寺庙山门的十字形高台,称为王台。
登上王台,发现吴哥窟中间的山门正在维修,禁止通行
维修中的山门雕塑
王台上看南侧的回廊
站在高高的王台上,回望由山门之间的石甬路,路两侧可以看到长长的扯蛇栏杆,以及王台两侧的石狮和九头蛇
大路南侧的草地和水池,这一侧为男池、
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组成周边的须弥座,依 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第一层的须弥座由砂岩石垒成,高出地面约3米;须弥座之上,有高3米许的回廊,围绕吴哥寺如口字形。
南北方向长190米,东西方向长220米。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这是南侧的外层回廊
吴哥窟外层画廊内的女神浮雕
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兼巨型画廊。画廊内墙上有精美的史诗雕塑

画廊外墙上的女神雕塑,高棉的微笑十分迷人
回廊的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撑画廊拱顶,另一排支撑半拱顶边廊。回廊的二重檐拱顶,覆盖陶瓦,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
南侧画廊中的精美壁画,我们来不及细看,准备先登寺中心的须弥山之后再来欣赏
进入第一层回廊西门,踏入一个名为“千佛阁”的田字阁,阁中供奉的石佛雕象
四周环绕回廊,田字阁的南北廊,宽约3米,外侧封闭,内侧立双排方柱。十字游廊由两道游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游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组成,由四行方柱支撑。两行内方柱支撑中廊,
田字阁被中央的十字游廊间隔为四个院落,其地面比十字游廊和回廊低约一米,原为水池,现未蓄水。一位模特正在院中台上搔首弄姿,与古老的寺庙建筑成鲜明对比
主廊顶呈蛋尖拱形,以陶瓦盖顶。上面有精美雕饰
朝拜者曾在佛阁和回廊内留下许多佛像,不过大部分佛像如今已被挪走。只有几座残破的佛像诉说着世事的沧桑
这是一座比较完好的佛像,有信徒供奉的袈裟和伞盖

穿越十字回廊,到第二层台基的内院,这里高出第一层台基五米半,四周也有长方形回廊,东西方向长约115米,南北方向宽约100米。回廊没有石柱,也没有偏廊,两壁分布竖葫芦棂窗,间以天神浮雕。回廊共有十座廊门
这些天神雕塑似乎是正在维修中
  二层回廊中间是
寺庙的第三层台基,即最内和最高层台基,称为巴甘,即须弥山。正呈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层台基高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阶,东南西北每边各三道,


须弥山的十二道台阶都十分陡峭,必须手脚并用,匍匐攀登,象征登天之艰辛。
据说曾有一名法国女游客在此台阶上摔下死亡。可以看到左侧后修的一道水泥阶梯和扶手,但现在也已废弃
小吴哥寺庙顶层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轴对称之外,有更严谨的两种旋转对称:从东、西、南、北四方,呈现相同的山字形构图,成90度旋转对称
我们从东北侧新修建的木质栈道阶梯登上须弥山。台阶之上为田字形重檐画廊,60米见方,上立五座宝塔,四隅各一塔门,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顶离地65米,主塔比四个角塔高大;五座宝塔,排成五点梅花式。
宝塔内回廊上的天神雕塑
塔门上方的印度教神话故事雕塑
从须弥山上向东侧眺望,两层回廊之外是大片森林
吴哥寺中央最大的的须弥塔
十字柱廊上的精美雕塑
石雕柱廊
石壁上的莲花雕塑十分精致
美丽的天神雕塑虽残破,却精美传神
在须弥山上向西方眺望,可以看到来时的
寺墙山门,高台甬路和两侧的藏经阁,以及南侧拍照日出时的莲花池
远处天空上悬浮着一个黄色的热气球,是游客拍照吴哥全景的项目,可惜无缘一上
主塔的神龛,最初四通,中供毗湿奴一尊,在改奉上座部佛教后,中供佛像,三面用佛像壁围拢。但一侧却可看到印度教的九头神蛇
中央塔上的雕像精美绝伦
又极富故事性
塔的廊檐上雕塑的九头神蛇像
塔顶上的神佛石雕像保存完好
精美的雕塑叹为观止
千百年来,生动地诉说着印度教的神佛故事
塔下面的回廊中,一群着柬埔寨盛装的人们在与游人拍照
走下高高的须弥山,似乎从天上回到人间,我们从南侧环绕外侧回廊,观看精美的浮雕画廊。画廊的石壁上,排列雕工精细的一幅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从西北壁角按反时钟方向,西画廊展示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的场面,和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战争的故事。
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兼巨型画廊。
南画廊的几幅浮雕,和吴哥王朝历史有关,这是一幅骑马激战的画面
回廊的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撑画廊拱顶,另一排支撑半拱顶边廊,十分壮观
骑马武士生动传神
这似乎是一个骑着神鸟的大神,手拉三张硬弓,神鸟脚踏马头
这是一幅描绘苏耶跋摩二世头戴王冠,坐在大象宝座上,手持弓箭,四周侍从手执长扇,前后簇拥
这场战斗中,可以看到九头蛇神的身影
这幅中可以看到印度教传说中的神猴,两手各推一个马头。据说这正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依然是乘坐神鸟的大神的战斗故事
这场战斗中的两只神兽似乎不是马,而是狮子在搏斗
时间有限,精美的画廊没能一一看完,只是走马看花,已被吴哥窟精美的艺术氛围所陶醉不已
从西南侧的回廊回到吴哥窟寺庙前。这里有一排高大的古树,树枝伸张,十分壮观。树下有卖食品和纪念品的排挡,游人们在这里休息。
巨大的树下地面上,粗大的树根如巨蟒一般盘旋伸展,与天空树枝一样伸向四面八方,堪称奇景
经过早上拍日出的水池--女池,平静的水面如明镜一般映出吴哥窟的塔影,依然魅力无穷
水池边的草地上,有游客在歌舞,再见了,神秘的吴哥窟
走出大门之前,在石甬路上看到一双被石头围起来的巨大石脚印。莫非是神迹?今天,我们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能看到这座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感到十分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