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梦,税务梦:陈浩编制人生精彩程序

 plmok999 2015-01-26
个人梦,税务梦:陈浩编制人生精彩程序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16日

【字体:  

     初见陈浩,他一米八五的个头,魁梧的身材,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性格直率、开朗的山东大汉,可他鼻梁上架的那副黑边眼镜,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流露的那份拘谨、不善言辞,显现出他理科男的本色。陈浩这位履新不到一年的山东省潍坊市地税局税源管理科科长,曾在税收信息化工作岗位上工作16年,当了7年信息中心主任,这是他个人梦与税务梦光荣绽放的青春岁月。
     学习是一种状态,苦并快乐着
     1996年陈浩大专毕业,分配到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地税局工作。这位学电器工程的70后理工男刚参加工作,就干了一件让他丢脸的事,也干了一件让他露脸的事。
     当时领导安排这位新来的大学生在办税服务厅开发票,陈浩觉得这份工作也太简单了,大材小用。可是,当陈浩第一次在窗口受理开票业务的时候,看到税种、税目、税率这些陌生的词汇,他傻眼了,再加上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心里更加慌张,忙活了10多分钟也没开出票来,看着后面排队的纳税人焦急、不满的眼神,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最后求助同事帮他开出了第一张发票。
     那天下班后,陈浩跑了好多家书店,买了10多本税收和会计专业的书。陈浩的父亲在潍城区政府部门工作,有一天陈爸爸偶遇潍城区地税局领导,好奇地问:“你们用的什么办法,让我儿子跟打了鸡血一样,我半夜12点见他在看书;夜里3点起来,他还在看呢。”
     陈浩参加工作时,计算机还不怎么普及,用电脑开发票都是按设定的程序操作,每月底从电脑里打印出一张清算表,可在打印清算表的时候总出现“卡壳”现象,得请电脑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上门维护,每次还要额外支付不少费用。
     电脑的书可比税收的书贵多了,那时陈浩带着本子去书店抄书,开书店的人当然不喜欢这样的顾客,他经常遭人家白眼。陈浩一咬牙一跺脚,凑1万多元钱买了一台电脑和一大摞计算机书籍,相当于他当时两年的工资。不久,陈浩竟破解了那台“卡壳”电脑的程序。原来电脑软件公司故意在程序中留了一手,到打印清算表的时候就会出现“故障”,以此赚取上门维护的费用。电脑软件公司发现税务局好几个月没找他们上门维护了,一打听才知道税务局出了一个比他们还高的人。这事让陈浩偷着乐了好一阵子。
     陈浩对计算机沉迷到什么程度,他妻子感受最深。有一年的国庆节,陈浩事先和妻子商量好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可一大早他坐在电脑前就不动了,让妻子自己带孩子去。临走时,妻子给他做好午饭,再三嘱咐他别忘了吃。下午4点多钟,妻子带孩子回来,进门一看就哭了:“学习也不能不吃饭呀!上班忙,回家还是忙,你身体要是有个好歹,我和孩子咋办?”陈浩这才意识到已是下午,的确肚子饿了。那几年,他买了2万多元钱的专业书籍,花4万多元钱换过5台电脑,记了50多本笔记。妻子埋怨他说:“我们娘俩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你花这么多钱鼓捣计算机,成本也太高了吧。”
     通过自学,陈浩熟练掌握了Java、Pb等9种开发语言,精通Oracle等多种数据库应用。对信息技术的痴迷,为陈浩事业上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学习是一种排练,舞台留给有准备的人
     2001年,潍坊市地税局成立信息中心,从全市地税系统公开选拔信息化骨干,陈浩入选自然不出人意料,2007年他又担任信息中心主任。这期间潍坊市地税局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始步入全国税务系统的先进行列,每年都有创新项目问世,陈浩也开始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上扮演最适合自己的角色。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税收应用软件开发中有两大难点,一个是架构设计,一个是关键技术的突破。陈浩在主导研发税收信息化应用软件时,始终坚守一种理念,就是以税收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架构设计,优先考虑纳税人操作的易用性,这充分体现在网络防伪税控发票系统的开发中。2006年10月,陈浩主持开发这套系统时,首先将需求设定为纳税人在办公场所或家里,只要通过互联网登录这套系统就可以开具发票,而发票信息又能够实时传输到税务局的数据库里。
     这时,陈浩又想起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一旦纳税人的网络临时出现故障怎么办?这不是常有的事吗?非得让纳税人等到网络恢复正常再开发票吗?陈浩被自己提出的又一个需求困扰着。找到关键技术才能解决困扰他的问题,当他想到了“税盾”的时候眼前一亮。就像U盾是客户登录网银的安全钥匙一样,“税盾”是为登录网络防伪税控发票系统而设计的安全钥匙。陈浩的方案是:纳税人在离线的情况下照常开票,发票的信息存储在“税盾”里,当网络恢复正常后,“税盾”里存储的发票信息立即自动传输到税务局的数据库;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将网络恢复正常的时限,限定在24小时之内。
     2007年这套系统终于上线运行,成为全国首个网络防伪税控发票系统,率先实现了网络开具发票的功能,也是“以票控税”的重大突破。国家税务总局负责金税工程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对这套系统予以充分肯定,并因此更改了金税三期发票的管理需求。2010年7月,全国税务系统网络发票工作会在潍坊召开,会议对这套网络防伪税控发票系统予以推广。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2007年10月,深圳一家软件公司总经理,通过山东分公司找到陈浩的一名同学,动员他担任公司总部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并许诺年薪不少于30万元,还能解决家属的工作问题。当时作为公务员的陈浩每月的工资只有1500多元,一年收入也就2万元左右,家人和朋友都极力劝他。要说陈浩一点儿都不心动那是假的,但事实是陈浩说服了自己和家人,放弃了当经理、挣大钱的念头。
     这样的事后来还有,公司有广东的、青岛的,更多的是潍坊本地的,在被陈浩婉言谢绝后,他们就动员陈浩当兼职,用业余时间在软件开发上作指导,带带他们的工作人员,但陈浩以一心不能二用谢绝了他们。
     学习是一种境界,追求不断完善
     陈浩把学习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干什么就学什么”,干什么具体工作就学什么;第二个阶段是“想干什么学什么”,工作干好了,就想做得更好,比如本来手工处理的业务干好了,想编个软件处理,就需要进一步学习;第三个阶段是“需要什么学什么”,现在各项工作都需要通过信息化提升,信息技术从单纯的支撑工作,变成了引领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
     陈浩回过头看,2007年上线的网络防伪税控发票系统,没有解决纳税人必须到办税服务厅领取发票的问题。2011年,陈浩主导研发潍坊地税“E票通”发票管理服务平台,这是2007网络防伪税控发票系统的升级版。在这个平台上,纳税人登录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地税发票的申领、安排配送、开具、缴销、验真、兑奖和代开等全部业务。在新系统开发过程中,陈浩还提出开发二维码发票手机验真软件的需求,纳税人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发票的二维码,随时随地都能查验发票的真伪。但开发商表示开发这项功能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陈浩无奈之下,再度沉迷到智能手机编程的兴趣里,仅用两周时间,就独立开发出“E票通”二维码发票手机验真软件,这个软件填补了业内多项空白,令开发商惊叹不已。
     2012年潍坊市人大会议上,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应用和推广好“E票通”发票管理服务平台。2013年“E票通”作为特色软件,被纳入金税三期外挂系统。
     其实,在潍坊市地税局内部,干部们津津乐道的是“快乐学习平台”。陈浩主导研发的这个系统,实现了“在线学习、软件练习、实时测评”三位一体的功能,引导干部快乐地学习,从而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习平台既运用“网络游戏积分”的方式,实现学习过程的快乐,还运用“积分换购物品”的方式实现学习结果的快乐。税务人员通过日常练习获取积分,积分既可以换购文体用品,还可以捐给单位统一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平台自运行4年来,系统显示已有2000多名用户,累计实现学习积分8426万分,日均答题11万道。有意思的是,许多人为了争取或保持积分领先,舍不得用来换购物品。
     学习是一番耕耘,几分汗水几分收成
     2013年,陈浩离开信息中心主任的岗位,担任税源管理科科长。不过,潍坊市地税局有一个传统,每逢重大项目开发,都会抽调有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全脱产开展项目攻关,恐怕陈浩与税收信息化建设真有不解的缘分。
     有这样一份统计,自潍坊市地税局信息中心组建以来,陈浩就税收信息化建设提出了50多条创新性合理化建议,主导研发12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他因此获得多项荣誉,被山东省地税局记二等功。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问陈浩有什么梦想?他的回答是,“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美好。”
     关于工作,他说:“梦想、爱好、工作融为一体很幸福。我爱好计算机,在我眼里计算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贴心的助手和朋友。通过计算机我获取了有用的信息,再把这些信息应用到工作中,产生出成果,直接给纳税人带来便利,感觉很有成就感,很满足。”
     关于生活,陈浩讲了一件事。女儿有一次抱怨他:“爸爸,就你成天那么忙?人家的爸爸每次都去参加家长会,你却一次也不去,平时也不陪我玩,你是不是我的亲爸爸?”听了孩子的怨言,陈浩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衷心希望陈浩也给自己的生活编制一个可行的“程序”,满足一个家庭的幸福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