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第161节;快读网

 中医馆163 2015-01-26
  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系因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木郁克土,感受不正的气所致。
  【脉证机理】健康人脾士健运,肝木条达而不郁,所以胁痛不作。
  由于饮食劳倦而伤脾,脾失健运而运迟,情志不遂而伤肝,肝气郁滞而化热。脾湿肝郁,致使胆胃不和,湿热内蕴,易感外邪。当此的时候,若感受不正的气,虽因湿热较轻,而不发黄,然而土湿木郁,肝气不舒,横冲胁肋,则病胁痛。脾湿肝郁,所以症状表现脘腹胀满,倦怠无力,心烦易怒。肝木郁滞,化热传脾,移于膀胱,所以大小便黄少而不利。脾湿肝郁,致使胆胃不降,所以而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胸胁胀满。胆胃上逆,相火上扰,所以而口苦口臭,头目晕眩。脾湿肝郁,胆胃不降,所以脉现细濡、稍弦、关寸较大、或右脉偏弦,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肺理气,化瘀止痛。
  【方药】茯苓11克 建泽泻11克 炒杭芍12克 粉丹皮11克 制首乌20克 佛手片12克 全瓜蒌11克 法半夏11克 广郁金11克 川楝子11克 延胡索11克 苏泽兰30克 草蔻仁7克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建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平胆疏肝;广郁金、佛手片、全瓜蒌、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延胡索、川楝子,疏肝止痛;苏泽兰,化瘀消胀;草蔻仁,健脾行瘀。
  【加减】上热重,去制首乌,加黄芩炭6- 11克,平胆里以清上热。肺气壅滞,胸闷明显,改佛手片为陈枳壳11克,开滞顺气以宽胸。
  肝气郁滞,胁痛明显,加制香附7-11克、赤丹参10克,疏肝化瘀以止痛。肝气郁滞,胁痛明显,热象不重,加天台乌11克,行气以止痛。脾湿肝郁,腹胀尿少,加滑石粉12- 15克,清利湿热以消胀。转氯酶高,加半枝莲15克,或加炒五味子15克,或加大青叶7克,化瘀解毒以降转氨酶。胃气上逆、呕恶、不思食,加煨生姜7克,降冲逆而止呕。脾脏肿大,加炙鳖甲15克,化瘀以消痞块。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及腥荤食品,切忌酒类。以清淡食品,高糖,高蛋白饮食为宜。
  【按语】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包括“乙肝”等无黄疸型肝炎,以胁痛为主,属肝郁胁痛范畴。因脾胃不和,升降失去掌管,肝胆不调,化生湿热,复感不正的气而发病。其湿热程度较黄疸为轻,所以不见发黄;其脾湿肝郁程度较黄疸为重,所以胁痛明显。治疗重在调理肝脾,清降肺胃,兼以化瘀止痛。使土木冲和,气血调畅,病可向愈。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系固脾湿肝郁,胆胃不降,二木横克二土所致。
  【脉证机理】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健康人水土温暖,肝木调畅而不郁,所以盼痛不作,痞积不生。
  由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致使脾湿增而中气不能运化,肝气郁而疏泄不利,或病黄疸,黄疸虽退,正气未复,均可导致肝木横冲,气血瘀滞于胁下,而作胁痛,久的则作痞积。肝胆同气,脾胃同源,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所以症状表现恶心呕吐,食少厌油。胃气卜逆,阻隔相火,不能下潜,弥漫于上,所以而头目晕眩,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肝脾双郁,运化迟缓,所以而脘腹胀满,乏困无力。肝藏血而华色,久病正气耗伤,气血瘀滞,所以而面色晦暗不鲜,精神萎靡不振,胁肋胀痛或刺痛,肝脾肿大,而成肝脏早期硬化,这是痞积。血瘀脉络,气滞不行,所以体表出现蜘蛛痣及肝掌。肝脾郁而不升,胆胃逆而不降,甲木化生相火,逆刑肺金,肺热不能降敛,而成上热下寒,升降反作,各种症状相继而生。肝脾瘀滞,所以脉现细濡、右偏弦、关寸较人、舌苔白腻、或见舌质暗淡、或有瘀斑。
  【治则】健脾渗湿,平胆疏肝,清降肺胃,化瘀止痛。
  【方药】茯苓11克 建泽泻11克 炒杭芍12克 粉丹皮11克 制首乌30克 佛手片12克 全瓜蒌11克 法半夏11克 广郁金11克 川楝子11克 延胡索11克 北沙参12克 半枝莲11-15克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建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疏肝平胆;广郁金、北沙参、佛手片、全瓜蒌、法半夏,清肺和胃,行瘀降逆;延胡索、川楝子、半枝莲,疏肝止痛,清热解毒。
  【加减】纳减轻,加白蔻仁7克,或加草果仁5克,和胃健脾,以增食纳。腹胀运迟,加鸡内金11克、缩砂仁7克,或加草蔻仁7克,健脾和胃,化瘀消胀。胸脯闷满,改佛手片为陈枳壳11克,利气降逆以宽胸。胁痛重,加赤丹参12克、嫩桑枝30克,疏肝行瘀以止痛。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加苏泽兰30克、炙鳖甲15克,化瘀消胀,散结止痛。偶见轻度黄疸,在10-20个单位之间,加茵陈蒿15-20克,改制首乌为生首乌30克,清利湿热,滋肝以退黄。舌苔白腻,口臭难闻,加天花粉12克,或加粉葛根11克,清肺降胃以除浊。转氨酶高,加板兰根11克,增半枝莲为15克,清热解毒以化瘀。脉左弦,关尺大,偏于肝脾郁陷,去建泽泻,加粉甘草7克、软柴胡11克、赤丹参15克、苏泽兰15克,甘缓疏肝,活血化瘀,以升肝脾的郁积陷。脉沉细、关尺略显,无热象,加桂枝木7-11克,疏肝以升陷。生姜辛辣,助肝胆的燥热,非气逆作呕,饮食即吐,酌加煨生姜7克,降冲逆以止呕吐外,一般不用。
  【附方】慢肝丸:治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组成:茯苓75克 建泽泻60克 银柴胡45克 炒杭芍60克 粉丹皮45克 制首乌75克 全当归45克 广橘红60克 炒杏仁60克 法半夏60克 广郁金60克 延胡索45克 赤丹参75克 苏泽兰150克 降真香60克 川厚朴45克 鹅枳实30克 生白术45克 大野党75克 焦内金45克 缩砂仁45克 桑白皮60克 怀山药150克 广木香30克 草蔻仁45克
  制法: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2-3丸,温开水送服。头痛,胸闷不适,用柴胡煎汤送服。腹痛腹胀,用生姜煎汤送服。
  功能:健脾疏肝,和胃平胆,化瘀止痛,滋养精血。
  【忌宜】忌食腥荤及辛辣刺激食品,戒烟、酒、色。以清淡饮食,高糖、高蛋白食品为宜。注意休息,勿劳累。
  【按语】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均以肝脾肿大、胁痛为主症,在治疗上大同小异,所以一并论述。
  慢性肝炎,系因黄疸型肝炎或无黄疸型肝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当,迁延不愈而成。既成慢性肝炎,治疗仍不及时或不当,一误再误,可转化为早期肝硬化。再度延误,可转化为晚期肝硬化合并腹水。肝炎患,不戒酒色,或因过劳,有转化为肝坏死,出现重度黄疸,危症迭见。
  慢性肝炎的病机,多为脾家湿盛,致使脾胃不和,肝胆失调,郁生湿热,因而气滞血瘀,胁肋作痛。脾湿则脾胃不和,升降失去掌管,出纳不利。脾胃不和则肝胆失调,气滞血瘀,胁肋作痛。木郁克土,清阳不升,则脘腹胀满,小便短涩;浊阴不降,则胸胁胀闷,恶心纳减。血源于肾,统于脾,藏于肝,气源于胃,统于肺,纳于肾,而气血的充旺调和,实依赖中土的健运。之所以这样,气血本由水谷精微所化,而水谷的受纳消磨,依赖于中土脾胃的健运。脾胃为气血的根源奉,中土健运,则气血充旺调畅,而不瘀滞;中土不健,肝胆失调,必气滞血瘀。所以治疗肝炎,以健中为主,兼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金匿要略》说:“见肝的病,当先实脾”,此论虽系“治未病”的大则,可谓治疗肝炎的大法。
  验的临床,此症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初转为慢性肝炎,湿热尚较明显,所以治疗仍需偏于清利湿热,以轻清不伤正气的药品为宜。中期,系慢性肝炎迁延不愈,气滞血瘀明显,治疗以疏调气血为宜。晚期,肝脾均已肿大,肝脏硬变,既见脾肾寒湿的象,又见肝胆燥热的征,所以治疗既要健脾渗湿,柔肝止痛,又需化瘀软坚。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攻守适宜,步步为营,俾使正气渐复,邪气渐退,病自可随之逐渐好转,以至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