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独立书店》纪录片——布衣书局《收书记》

 真友书屋 2015-01-26


“布衣暖,菜根香,淘书滋味长。”这是“布衣书局”订制的“书盒子”上的宣传语。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布衣书局”的创办人“胡同”,十多年坚持收售旧书的真实写照。


2014年记录过一次“布衣书局”的搬家。后来得知,他一直在“搬家”。仅仅现在所在的写字楼里,他就大大小小的“折腾”过11次了。他在去年曾经搬进了一个大空间,还做了几次活动。遗憾的是我都没赶上。


2015年再见面的时候,那个空间的一半已经还给了写字楼。由于东西太多,空间重新变得拥挤。书、书架、桌椅、电脑、拍照静物台、拍摄灯、各种杂物还有一只幸存的小猫(本来有两只,“胡同”说,聪明的一只体弱,病死了,留下的一只傻吃傻玩、没心没肺的)。也许,人也该“傻”一点儿……



2015年第一次收旧书我正好有时间,跟着“胡同”、“小飞”和司机“老王”一起转北京。本来联系的是六家,最后去了四家。已经是从早到晚、废寝忘食的满城跑了。由于卖书的人关系不是太熟,没能拍的收书的细节画面。只捕捉到了收书路上和回到布衣书局整理的画面。


“胡同”在山东临沂的临沭县有一家“大白菜”书店。是他专门用来“消化”收上来的低端图书的。而分捡旧书的过程中,他将新的、非低端的、政治、经济类的,只要不是文化类的图书,都归为给“大白菜”书店的“鸡汤”图书。只有没有分类到“大白菜”和“鸡汤”的书才会留下来拍照,上“布衣书局”网站拍卖。可我看他一回收来的书中能留下来的比例太少了,可能在五到六分之一,也许更少。


“胡同”和他的“布衣书局”绝对是这世间少有的爱书人的情怀的产物。与他的对话中能感受到些许无奈和坚持。他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收书、分捡、拍照、上网拍卖、回家。


家人的支持令他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走了这么久,他还将继续走下去。但是他说,2015年他将会带着“布衣书局”开创新的局面。我将很荣幸的记录下这个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