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诗词说梨花

 虹72 2015-01-26


唐宋诗词说梨花

  梨花,是开在唐宋诗词里的永不败落的花,无论是汉宫唐院,还是塞外江南;无论是长安暮春,还是胡天八月;无论是深居美人,还是飘泊游子,都伴有盛开的梨花。有花团锦簇、洁白如雪的壮观,有随风飘零、满目破碎的凄凉,也有沐浴朗月、临溪绽放的高洁似……凡此种种,千姿百态,意趣万千。梨花情,人人有,处处有,时时有。不择地点、不分时节,一树梨花自有一段风月。梨花掩映处的每一座庭院,每一条小溪,每一缕春风,都有一颗心灵,都有一段缠绵悱恻的住事。
  梨花经过寒冬的蓄势,经过春雨的滋润,在春风和昫的阳春三月开放了。一朵朵,一团团,那么晶莹,那么洁丽,那么淡雅,那么清香袭人,一阵清风吹过,瓣瓣梨花随风飘落,花雨霏落,有如天女散花,风情万种。
  梨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素淡的芳姿及淡雅的清香更是博得诗人的推崇和赞美。历代诗人钟爱梨花,也只因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赞曰:“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清代文学家李渔也说:“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其实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是有内在的芬芳,内在的美。
  你看。白居易说梨花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陆游说梨花是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真可谓灵犀一点,妙手回春,连胡天胡地也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多么的热切温暖,生意盎然。
  心境不同,诗意有别。积病缠身,愁思郁结的杜牧在《初冬夜饮》里说:“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则是借酒浇愁,聊以自慰。更显寂寞悲凉。结尾一问:明年谁此凭栏杆?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茫茫如雪的梨花,茫茫如花的积雪,映衬出诗人飘泊的愁思苦锗緒,彰显了着诗人颠沛流离,思念故园的困苦,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这是刘方平的《春怨》。写宫女的孤独寂寞,青春不再。梨花飘零,满地狼籍,美人迟暮、泣泪涟涟。引发读者对美人身世的悲吟、青春早逝的联想。
  无名氏的《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写游子客居异地,有家难回的羁旅愁怨。溪月梨花越是空蒙,越是优美,又与我何干,事不关身呵。 “不知今夜属何人?”又是何等伤心,何等苦涩!,
  苏东坡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堂”, 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这是有滋有味的调侃,更是形容老少配的绝韵。
  春风拂荡,各地梨花盛开,花团锦蔟、洁白如雪,绚丽灿然,馨香满山满溪,处处笑语盈盈。踏青赏花之人,他们或乘车而来,或徒手步行,或只身前往,或结伴出游,或朋友同学相聚,或举家扶老携幼,从四方八面络续汇集到这花海里,十里花溪踏青路,人声切切似春潮。年年的梨花都开得真美。雪白粉嫩地铺开去,沿了小溪一直铺伸到村子的尽头,拐个弯,就去山里了。三两点春雨和清淡的薄雾,衬得花更鲜润,古朴的青瓦白墙也似新刷了样的洁净。置身梨园,春风微抚,看花浪起伏,闻馥郁的花香,人在花的熏陶之中,不觉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尽享“梨花深处不思归” 之趣。梨花不像桃花那样妩媚,不像杏花那样单薄,更不像樱花那样娇贵。梨花从不与她们同时争艳,梨花只有淡白、只歼有清纯、只有静美。人呢?恬淡素雅的美人,也就是人中梨花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