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概说

 老玉米棒 2015-01-27

《尚书》概说

赵金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五经当中的《尚书》。

一、《尚书》的内涵与名称

中国古代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远远早于其他文明,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而我国的历史典籍当中有五经(诗、书、礼、乐、春秋),而在这五经当中有两部是跟历史有关系的,这两部就是《尚书》跟《春秋》。

《汉书·艺文志》在介绍我国古代等历史传统时这么讲,“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古代的这些王者他们每一代都有史官,“君举必书”,国君有什么样的行动,他们一定会记录下来,“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就记录下君主的行为,为了什么?为了谨慎君主的言行,为后代留下法度和典范。紧接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君主的身边有两位史官,一位记录君主的言语,而一位记载君主的行为,也就是记言和记事,而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历代的帝和王都有这样,都有两位史官记录他们的言行,而记言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尚书,我刚才讲中国古代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

但这里也要交待一点,我们古代所说的史官,尤其是古之两史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一般认为的历史学家。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可以看古代的史官他记的是君主的行为,其目的是慎言行,昭法式,也就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历史学家所要做的考证事情,记录事情是不太一样的,他有很强的道德目的和道德性在其中,所以《尚书》这部书既是部历史著作而又是一部德行道德著作。

那么《尚书》为什么叫做“尚书”?我们来介绍一下尚书的名称问题。其实如果我们先看先秦的经籍,不管是经书还是子书,并我们正我们今天所说五经当中的尚书为尚书的,他们怎么称呼,一般直接说书曰,或者直接引用《尚书》当中的某一篇的篇名,比如说康诰曰。

当然墨子的《明鬼》一篇也提到了“尚书”一词,但它的意思是“上古之书”,是一个泛称,并不是专指五经当中的“尚书”。

最早用“尚书”这一词来指称五经当中的“尚书”是汉代人伏生,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传尚书的伏生。他就说:“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尚书这个书离汉代已经很久远了,它记载的事情是上古时候的事情,所以将它称之为尚书,以后无论是马融还是《释名》都将“尚书”解释为“上古之书”,从后代以后,之前泛指上古之书的“尚书”这一名称慢慢地变成了五经当中书经的专称。的确,对于汉代人来说,尚书所记载的事情的确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它从尧舜一直记载到秦穆公,这离我们也就更加地遥远,它主要记载的是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事件。

二、《尚书》的基本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尚书》的基本内容,我们刚才说到伏生主要记载尧舜到秦穆公时期的历史事件,那《尚书》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最重要的文献,我们今天要看尧舜时候的情景怎么样,夏商周情况怎么样,那最重要的文献、最原始的文献就是《尚书》,它比《史记》具有更加重要的史源作用。宋代学者林之奇有一部著作《尚书全解》,他介绍了《尚书》的内容,他是这么说的,“书之为体”,书经尚书的体裁虽尽于典、谟、训、诰、誓、命之六者,即《尚书》的文体尽于六种文体,典、谟、训、诰、誓、命,“然以篇名求之”,但我们去看《尚书》的篇名,“则不皆系以此六者之名”,很多篇章并没有叫做XX典、XX谟、XX训、XX诰之类的,比如我们在《尚书》当中看到有一篇专门讲古代地理的叫做《禹贡》,它就叫做贡,还有《五子之歌》、《武成》等,它都没有用典、谟、训、诰、誓、命来命名,但是林之奇接着讲,“虽不皆系于六者之名,然其体则无以出于六者之外也”,虽然他没有用这样的名称来命名,但是我们去看它的文体和具体内容则没有超出典、谟、训、诰、誓、命六者之外的。

我们古代有一部蒙学读物,今天有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子读,叫做《三字经》,《三字经》在介绍《尚书》的时候有这么12个字,“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就在于《三字经》的作者看来,书经的奥义、奥秘也就充分地体现在典谟、训诰和誓命当中。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尚书》的这六种文体,并且分别举出一篇来看一下《尚书》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典”,什么叫“典”?“典”是记载重要史事的文章,它记载重要的历史事件。《尚书》的第一篇叫《尧典》,也就是记载帝尧的事情,它记载了帝尧时期的情况,把帝尧的品德、政绩都充分地说明了出来,而且记述了当时的一些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状况,比如我们国家的边境,当时认识到的地理边界在什么地方,尧有哪些品德值得我们注意,《尚书》的序当中在介绍《尧典》的时候这么讲,昔在帝尧,在帝尧那个时候聪明文思,帝尧也什么样的品格?耳聪目明,治理天下十分有计谋,光宅天下,天下都布满了帝尧的光辉,老百姓都充分地干涉到帝尧的作用和他的功绩。“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帝尧这个时候要逊位(让位),在夏商周三代以后,中国历史变成了“家天下”,即父辞子继,而在尧舜的时候情况是禅让制,尧他年龄大要把君位禅让给舜,史官根据尧将要禅让于舜这一情况作了《尧典》这一篇,这一篇是了解古代制度当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

我们下边看“谟”。谟是记录什么?谟所记录的是丞相对君主的进言。臣子有什么话要对君主讲,那谟就记录下来。比如谟当中有一篇叫做《皋陶谟》,皋陶是舜时候的大臣,他的具体职责是掌管刑法狱讼,皋陶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司法部长,我们今天传说当中的很多的刑狱的事都跟皋陶有关系,《皋陶谟》这一篇就主要记载了舜和大臣讨论政治事件,讨论政事,而皋陶向舜帝陈述自己的想法,那么《皋陶谟》就记载了这一内容。

下面我们再看“训”。我们这儿要说明的是今文《尚书》是没有训这一题材的,而古文《尚书》有一篇叫做《伊训》,至于什么叫做今文,什么叫做古文,我们下边会具体地详细介绍,而《伊训》这一篇它记载的是大臣伊尹告诫新君太甲之语。伊尹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他辅佐商汤、伐桀、夏桀,最后建立成汤,建立商朝,而商汤去世之后太甲要继位,伊尹这时候就用成汤的德行去劝诫训导刚刚继位的君主,就劝诫那要以商汤为榜样,而以夏桀的灭亡为教训,要加强德政,从谏如流。《伊训》这一篇主要就侧重于加强德政,从谏如流,以及夏桀的灭亡教训这几点内容展开。

“典”、“谟”、“训”,下面就是“诰”。我们可以“谟”、“训”就是臣下对君主的进言,即下对上,而“诰”是什么?诰则反过来,它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告示、告诫以及劝勉,《尚书》当中有一篇叫做《大诰》,《大诰》这一篇相传是周公所作,周公是儒家所崇尚的圣王之一,我们一直有“周孔”这一个称号,孔子做梦都梦见别的人,他所梦见的就是周公,周公奠定了整个周代的制度,奠定了周代的基础,而武王伐纣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继位的臣王非常年幼,这时候周公就出来摄政,代理臣王管理天下,而这时候武王的另外两位弟弟管叔和蔡叔叛乱,周公就平定了管蔡叛乱,稳定了周朝的天下,这时候他向各诸侯国的国君以及官员们强调平定叛乱,进行东征的意义,这是为了平定管叔和蔡叔的叛乱,诸侯国和大臣们有很多不理解周公的做法,尤其是周公所要对待的人自己的兄弟,管叔和蔡叔,那周公就要对此进行专门的说明。他说明之后也希望各诸侯国国君以及官员们能够同心同德,顺应天意,并且跟随周公一起平叛、除恶务尽,直到稳定周朝的天下,《大诰》所记载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情。

下面我们来看“誓”,“誓”很好理解,即君主的宣誓之辞,而这个宣誓并多针对于战争而发,也就是要打仗,要有一张重要的战争,君主在这儿要有一场誓师大会,在誓师大会上,君主作的誓词一般就记录下来叫做XX誓,比如《尚书》有一篇叫做《牧誓》,牧野大战,这个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中学的历史课本上都记载着这个事情,也就是武王伐纣到了牧野这个地方,马上就要攻克纣王的都城朝歌,牧野离朝歌只有70余里,武王在这个时候,在灭商前就做了誓师之辞要督导和告诫大家我们要一起灭掉商纣,奠定我们新的德政,奠定我们新的执政天下,这是《牧誓》。

那“命”同样是君主对臣下的诏命。比如《尚书》当中有一篇叫做《顾命》,我们今天还有一个词叫做顾命大臣,也就是辅佐新君特别重要的大臣叫做顾命大臣,而《尚书》就有一篇叫做《顾命》,《顾命》记载的是周成王将要去世,担心太子(即后来的周康王)不能承担责任,于是命令他手下非常重要的两位大臣召公和毕公率领诸侯辅佐新君,希望大臣们能够帮助太子继承好自己周朝的基业,使太子不至于出什么乱子,而本篇就详细地记载了周成王的丧礼以及周康王登基典礼,这两个典礼的记述也成为后来我们了解古代礼仪的重要细节以及文献。

上面我们就看到了《尚书》当中的六种不同的体裁,这六种体裁是什么,我们再回顾一下,叫做典、谟、训、诰、誓、命。我们刚才也介绍了这六篇的基本内容,它记载了很多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历史事件,很多我们熟悉的事件都可以从《尚书》当中发现。

三、“三代”之治:黄金时代

今天我们读《尚书》更重视的是其中记述的历史事实,我们看上古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读《尚书》跟我们今天不太一样,为什么不太一样?就在于在古人看来,尤其是在于古代儒家看来,《尚书》不是史书而是经书,史书仅仅是记事,而经书背后是有其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的。尤其对于《尚书》来说,它记载的是夏商周三代,尧舜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事件,这三代在儒家看来非常地独特。古代儒家也是有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但是古代儒家的共产主义理想跟我们今天所讲的共产主义不太一样,我们今天所讲的共产主义是历史将来将要发生的一个人类的最高阶段,是指向未来的。但在古代儒家看来,他们的共产主义曾经在历史当中实现过,那个美好的时代在历史当中确确实实地有过、发生过,那这个美好的时代是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这是儒家他们所讲的黄金时代,而从东周之后,即历史进入春秋之后我们就已经远离了那个黄金时代,我们的生活就没有像三代那样美好了,在儒家看来三代是一个典范,而《尚书》就是对这一典范时代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后来历代儒家,不管是汉儒还是宋代的儒者,他们劝诫君主和君王,说你要做一个好君主的时候都要做尧舜一样的君主,你要把我们的朝代努力地变成“新三代”,他们讲我们要回复三代,及回到三代那样一个黄金时代,三代这样一个黄金时代在他们看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们不以生产力水平,我们讲共产主义,往往强调共产主义的生产力水平有多么地高,而儒家在讲三代的时候,他们不太在乎生产力水平,他们在乎三代的风俗、道德水平和人心状况,而在他们看来,三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风俗,人民的道德水平为什么都这么高?这就跟三代的君主有关,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有关,特别是跟三代君主的心术,及他们的道德水平、道德目的、道德想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代良好的风俗所依赖的也就“二帝三王之心”,二帝指的是尧舜,三王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圣贤君王,而二帝三王之心是指这些君王他们的道德修养,他们的心术和目的。古人,尤其是古代儒家读《尚书》的时候也就讲究要探求二帝三王之心,这是他们读《尚书》的主要目的,他们读《尚书》不仅仅是要了解历史事件。

我们在这儿举一个例子来看古人,尤其是儒家是怎么对待《尚书》的,《尚书·大禹谟》有16字心传,这16个字在后代儒家,尤其是宋明儒家看来特别地重要,他们认为这16个字,尧帝传给了舜帝,尧禅让给舜的时候讲述了这一番道路,而舜在16字新传给禹的时候同样讲了这样一番道理,以后虽然成汤跟禹比较遥远,但他也同样继承了这16个字的精神,文王和武王(周文王和周武王)虽然离商代的成汤比较久远,但他们同样传承了这16个字的精神,由于这种传递并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内心的体悟、体察,所以他们管这16个字叫做“16字心传”,这“16字心传”具体是什么?讲的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第一个“危”对应的人心是“危险”的“危”,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的人心是很危险的,那人心是什么,它为什么危险?人心指的是我们的生理欲望、情感欲望等欲望类的一些想法,道心指的是道德意志、道德本领、道德意念,道德性的东西叫做道心,而道心是很精惟的,我们不易体察的,对于我们每一个现实当中具体的人来说,我们都有人心也都有道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每个人同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道德想法,我们都有一些为善的冲动和意志,人心和道心同样都在,但在儒家看来,我们要区分人心和道心,惟精惟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区分我们哪些想法是从人心当中发出来的,哪些想法是从道心当中发出来的,那区分完了之后我们要允执厥中,按照道心的要求恪守中庸之道,按照道心的要求去做,我们如果有什么欲望,我们的欲望应该听从我们的道德意志,听从我们的理性,而不让我们的欲望泛滥,如果我们的道心隐藏了,而我们的欲望泛滥了,那对于我们个人、国家和社会都是十分危险的。在儒家看来,每个人的道德修养要去充分地体察《大禹谟》所讲的这16字心传的旨意和想法。但《大禹谟》在历史上具有争议,什么样的一个争议?很多人,尤其是宋代之后的很多人,他认为《大禹谟》是假的,是后人伪造的,不是古代先秦传的书经当中本有的,而是后人伪造出来的,而且伪造得很精妙,伪造得特别有本事,特别说我们来看这16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我们可以在《荀子》当中发现这12个字的原型,而允执厥中我们又可以在《论语》当中这4个字,而且《论语》当中在讲这4个字,也就是尧帝在向舜和禹传位的时候所讲的这些字,这16个字好像就是把《荀子》跟《论语》拼凑出来的结果,后人(宋代之后的很多人)就认为《大禹谟》是假的,他们不仅仅认为《大禹谟》是假的,他们认为《尚书》当中很多的篇章都是后人伪造的。

四、关于《尚书》的千古“公案”

围绕着《尚书》有一段千古公案,有一段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而这一个争论也是《尚书》学史上的一大问题。下面我们就重点来介绍一下关于《尚书》的千古公案,即《尚书》今古文之争。秦代,就是秦始皇之后,秦代特别地崇尚法家,他听受了当时的建议要“焚书坑儒”,把除了法家普世医学之外的都烧掉,儒家的典籍就是焚书的重要对于,《尚书》作为儒家所传授的重要典籍自然在秦始皇焚书之列。

在秦始皇焚书的时候,山东有一位儒者改革伏生,伏生就把《尚书》壁藏之,藏在他们家的墙壁当中,比如藏在墙壁的夹缝当中或者藏在其他的位置,后边大兵起,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紧接着是楚汉之争,连续多年兵乱,然后伏生就流亡了。等到汉初天下平定,伏生回到家里去找他当时藏的汉书,发现少了十篇,他藏的书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有十篇找不到了,独得二十九篇,找到了二十九篇《尚书》,即以教于齐、路之间。伏生是济南人,他就在齐国和鲁国,山东叫做齐鲁大地,就在这一片教授学者,等到汉文帝的时候,汉代在天下平定之后,重新兴起复兴文化,尤其是复兴先代被秦朝所毁掉的这些文化,他想要找能够懂《尚书》的人,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已经不多了,书也都散落在民间,于是汉文帝就下诏找能够懂《尚书》的人,这个天下很少有人,听说有一个叫做伏生的人在齐鲁之间传授《尚书》,就想把他召到朝廷当中,召到都城当中,让他重新地能够把《尚书》这一门学问传授下去,而这时候伏生已经90多岁了,我们今天90多岁的老人,他的行动已经很不方便,而在当时的老人也是十分不便的,老不能行,不能前往都城长安去传授《尚书》,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这个时候汉文帝就下令让晁错去济南到伏生那里去学习《尚书》,学习这部典籍知识。由于伏生的传授被秦火焚掉的《尚书》又重新流传起来,而这流传的《尚书》有29篇。

那《尚书》的故事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伏生传授《尚书》,《尚书》重新被发现是在汉文帝的时候,等到汉景帝(汉文帝的儿子)的时候,在鲁国这个地方汉代有一个诸侯王叫鲁恭王,鲁恭王这个人喜欢做宫殿,喜欢大搞工程,尤其是把自己的宫殿盖得很大,他的这个宫殿正好挨着孔家旧宅,孔子原来住的地方跟他是邻居,他想把孔子的旧宅毁掉一部分来扩大自己的宫殿,于是就去拆孔子家的墙,他拆墙的时候拆了一部分突然听见孔子内传来钟磬琴瑟之声,有音乐之声传来,孔子是十分懂音乐的,孔子即使在困难当中,即使被别人围困当中,他也是闲歌不断的,这个鲁恭王就很害怕,说这个音乐是谁发出来的?他感觉是不是孔子这个地下有灵,知道我要拆他的宫殿,所以在这儿奏乐警示我,于是鲁恭王就吓得不敢去毁坏孔子的宅地,这个墙壁已经被鲁恭王毁坏了一部分,而就在这个毁坏的墙壁当中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历史典籍,就是古文经传,其中就有在秦火当中消失的《尚书》,当然是谁把这一批书放在了孔府的墙壁当中,我们今天是不太清楚的。伏生所传的《尚书》是藏在自家的墙壁当中,而鲁恭王坏孔宅所得到的古文经传也在墙壁当中,所以后世就用孔壁中书,专门指孔府墙壁当中所发现的这批古文经书。

我们为什么管伏生所传的《尚书》叫做今文《尚书》,而管孔壁当中所发现的这批《尚书》叫做古文《尚书》,不都是从墙壁那种拿出来的?而且这个《尚书》都是“尚书”,难道有什么区别?区别很大,首先今文是指用隶书所书的经典,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之后开始统一文字,李斯的小篆成了官方文字,而以后民间越来越流行的是隶书汉代隶书特别地流行,伏生传授《尚书》,他写定之后,写成文本传授给他的学生也当然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写下来传授给弟子,所以由于是当时的文字,所以叫做今文。

而古文是秦统一六国之前东方各国所通行的文字,由于历史的发展,东方六国文字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尤其是跟秦国的文字,他们之间是有一些相异的地方的,那孔壁当中的这批书如果它是秦火之前或者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放进去的,那它自然就不会用汉代流行的文字写成的,它用的是东方各国所通行的文字写成,我们可以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今天由于文字改革,我们流行的是简体字,简体字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就是今文,而繁体字,很多人今天已经看不懂繁体字,觉得读繁体字有很多困难,繁体字就可以称作为古文,当然这个“古”没有那么古,我们只是做一个简单的类比,方便大家理解今文和古文。

但今文《尚书》跟古文《尚书》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它所书写的文字不同,伏生在墙壁当中藏了《尚书》,等他回去再去找《尚书》的时候已经有十篇不见了,而只有二十九篇流传下来,伏生之前藏的《尚书》至少有39篇,而他后边的《尚书》的这三十九篇是用隶书写成,伏生并把它传授给学生,伏生所传的《尚书》是今天所有《尚书》的一个祖本,为今本《尚书》中真正出自先秦的一个祖本,而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要多出十六篇。伏生的《尚书》最多有三十九篇,而古文上述多出十六篇就有了四十五篇,篇数上就有一定的差异。

鲁恭王坏孔子府宅地得到这四十五篇《尚书》,此外又有一个诸侯王叫做河间献王,他也获得了一部古文《尚书》,也献给了朝廷,但是后边按照王国维先生的考证,我们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他有一个考证,他就认为河间献王获得的《尚书》跟孔壁当中所发现的这部古文《尚书》可能是推源的,或者当说就是抄写了这部孔壁古文,这是古文《尚书》的一个版本,当然,对于《尚书》来说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刚才说到汉文帝的时候伏生传布《尚书》,《尚书》又在世间恢复流传,而汉景帝的时候发现了孔壁古文《尚书》。

而到了汉成帝的时候,东莱有一个人叫做张霸,张霸这个人伪造《尚书》,伪造了102篇《尚书》,就开始造假,因为当时人传,不管是伏生三十九篇也好,还是古文《尚书》的四十五篇也好,都不是全本,先秦流传的这个《尚书》比你们这个都多,可能有一百零二篇,于是张霸就伪造了一百零二篇《尚书》想要把它献给朝廷,但这部书造得不太真,造得有点假,当时的人很快就发现这个《尚书》是造假,于是很快出来也就很快消失了。

而在汉代传的古文《尚书》一直都是孔壁古文《尚书》,但孔壁古文《尚书》命途多舛,时运不济,有王莽之乱,王莽之后有赤眉绿林起义,等到东汉建武之际,东汉光武帝的时候,这十六篇当中有一篇《武成》就已经亡已,消失不见了。而等到西晋永嘉之乱,西晋末年一场大动乱,众多典籍在这一场动乱当中遭受浩劫流失,对于孔壁古文《尚书》来说,它的十五篇也不见了,出现了断档,谁都不知道这十五篇到哪儿了。

事件突然出现了转机,这个转机发生在东晋元帝初,也就是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政权,这时候收集古书,豫章内史梅赜奏上《古文尚书传》,豫章的内史梅赜说我发现了古文《尚书》,而且发现了五十八篇,而且他所发现的这部古文《尚书》还多出了一个孔安国所作的《传》,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人,孔壁古文《尚书》发现之后,由于是用古代东方六国文字所写成的,汉代人也看不大懂,于是就让孔安国把它转换成汉代人能够看懂的隶书,他就说,我所发现的这部《尚书》,还有孔安国所作的一个《传》,这一部比伏生所传的《尚书》今文多出二十五篇,孔壁古文《尚书》多出十六篇,而梅赜所传的这个《尚书》又多出二十五篇,这二十五篇是怎么来的?他有的将原有的《尚书》的一篇拆成几篇,有的又多出几篇,旧有篇目没有他又造了一些篇目,即使原来篇目当中有的一些东西他按照有些人说的,他又改了一些字句,这个字句跟伏生所传的又有一些不一样,这个是梅赜所传的古文《尚书》。

梅赜传的这个古文《尚书》朝廷特别重视,因为这当中有大量的跟德育、道德教化有关的东西,朝廷就把它立成官学,一直到唐代。大家都不怀疑梅赜所的古文《尚书》的真伪。

而情况到了宋代发生了变化,宋代就有学者开始怀疑梅赜所传的这个古文《尚书》的真假,宋代学者吴棫、朱熹、蔡沈都怀疑梅赜所讲的这个古文《尚书》可能不是真的,为什么这么说?他们说,你看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伏生内二十九篇特别难读,文字伏生内二十九篇特别难读,文字佶屈聱牙,很不像后边的这个文字那么流畅、通顺,读起来有困难。《尚书·尧典》第一篇的“曰若稽古”,什么叫“曰若稽古”?很难解释。而他们说梅赜所传的古文《尚书》那一部分很奇怪,文字特别通顺,怎么伏生传的跟梅赜传的都是先秦孔子所制定的《尚书》,是三代的典籍,文字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所以有很多学者怀疑梅赜所传的这个《尚书》是假的。元代、明代,同样有学者这么认为。

等到清代有一个学者叫阎若璩,还有一个学者叫做惠栋,他们就著书着力辨伪,逐条去证明梅赜所传的古文《尚书》是假的,但是你这一方认为古文《尚书》是假的,而另外有一方认为不是假的,你们这个证据不充分,比如毛奇龄写了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叫做《古文尚书冤词》,他说,你们把古文《尚书》当成是假的,这个有点冤枉了古文《尚书》,他就驳斥阎若璩所说的这个古文《尚书》为伪。

情况到了近代又发生一次转换,而且更加激烈,近代有一派叫做古史辨派,古史辨派的一个特点是疑古,他们就认为古文《尚书》是假的,不仅仅古文《尚书》是假的,就连伏生所传的这二十九篇《尚书》也靠不住,也有一部分是假的,他们就逐篇逐字逐句的考证这个《尚书》是怎么回事,当然更极端者他们就完全否定《尚书》所记载的古史的真实性,比如最有名的一个故事是古史辨派考证大禹,三代圣王夏朝的创建者尧舜禹汤的这个禹,他们就认为禹是一条虫,就从文字上说,禹不是一个人,仅仅是一个虫,这是古史辨派对《尚书》的怀疑已经到了一个十分极端的地步,当然古史辨派也有很大的贡献,比如从文献上细致地对《尚书》的考证,对文字的解读,对《尚书》所记载事情的辨证,但它过分地怀疑《尚书》,这一点是我们今天所不应该有的一种态度。

今人关于古文《尚书》的真假同样很激烈,有着很激烈的辩论,比如说有一位学者叫做张岩,他作了一本书叫《审核古文<尚书>案》,就试图为古文《尚书》“翻案”,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学者不太同意张岩的说法。

五、如何看待古文《尚书》

那我们怎么来看待《尚书》这部书?尤其是古文《尚书》可能是假的呢?我在这里想引用冯友兰先生的一个看法,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当中,他对待中国古代典籍的一个看法。冯友兰先生讲:“从前研究中国学问者,或不知分别真书伪书。”古代的学者他作学问的时候往往不辨书籍的真假,而一概地把这些书当成古书或者当成某个作者所作的去做,而这一学派我们叫做信古,完全相信古人,“活知分别而以伪书为无价值”,有另外一批学者我去分辨书籍的真伪,哪一部书是真的或者哪一部分是真的,哪一部分是假的,对待假的哪一部分,他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假的没有价值,完全抛弃不用。冯友兰先生讲:“此亦中国哲学之所以在表面上似无进步之一原因。”在冯友兰先生看来,你认为它是真的不分辨真伪,而又认为它是伪书而不用,这两个都是阻碍中国哲学发展,阻碍中国哲学进步的,那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对待典籍?冯友兰先生就说,我们首先还是要分别古书的真伪,分清楚哪些书籍是在哪个朝代所作,哪些书籍是在另外一个朝代所作,对于同样一部书出现真伪的状况,我们也要详加辨识。

冯友兰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列子·杨朱篇》,这一篇可能代表的不是先秦杨朱这一派的学说,它可能是伪作的,什么时候伪作的?魏晋的时候人们伪作的,故以《杨朱篇》为伪者,我们认为《杨朱篇》不是真的,但我们并不是要把这一篇完全丢到废纸堆当中不用,不把这一篇认为它是有价值的史料来看待,我们只不过不把它当成先秦杨朱这一派的史料来看,而把它当成魏晋时代人的思想材料来用,这是冯友兰先生的一个态度。他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地了解古代历史的转换。对于《尚书》我们同样需要冯友兰先生这样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叫做释古的态度,解释古人的态度,改革释古的态度。我们对待《尚书》,假如古文《尚书》是东晋梅赜所伪造的,那我们就可以确认古文《尚书》不能够代表先秦的思想,不能够被看作是先秦的史料加以应用。怎么样?反过来,我们要把古文《尚书》,即梅赜所多出的这些篇章当成魏晋的思想材料来看,来研究魏晋时人的思想,我们看它反映了魏晋的哪些观念,魏晋人为何要这么造假,他造假当中背后有什么意识。当然,我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并不是就认定古文《尚书》完全是伪造的,是假的。

那么,关于古文《尚书》的真伪,我在这儿,想把这三点态度再重新跟大家回复一遍,结合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来回复一遍。我们可能有三种态度,一种是信古,大部分古人所采取的一种态度是完全相信古书为真而不加以辨别;第二种,疑古,疑古这一派背后有一个观念是对古书先作有罪推定,认为你所记的我先就不承认你是真的,我凭什么你是真的,你就是假的,我就把你当成一个假的著作来看你是有罪的,然后我找证据去证明你是伪书,疑古这一派不仅仅对于《尚书》他这么做,对于很多典籍,比如对于《春秋》、《诗经》,甚至对于《周易》,对于我们所能想到的众多典籍,疑古派都采取了这样一个态度,对于疑古派来说,古人所讲“凡无明确证据皆不信”,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我们不能够把古人所说的都当真,我们一定要详加地把它考证,这是疑古学派的一个做法,在我看来,疑古学派在当时这么做其实是对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不自信。当时清末已至近代,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记载都被怀疑成是假的,比如最开始就认为我们的历史,《史记》当中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当然这夏商周三代跟《尚书》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就认为夏商两代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不是真实有的历史,都是你们中国人编的,或者都是古代人编,我们不能信,这样的话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没有吗?中国历史就直接从周代开始。可是随着殷墟甲骨文的发掘,商代这些文物逐渐地出现,那就纠正、修正他们很多观点,尤其是殷墟甲骨文的文字很多东西可以跟古书作为一个印证,证明了古书当中很多都是真的。而我们今天还怀疑很多典籍是假的,比如我们怀疑《周易》是否跟孔子有关系,可是随着先秦出土文献的一些出现,我们已经充分证明《周易》至少是跟孔子有密切关系,其他一些典籍,如《老子》也都从出土文献当中得到一部分的印证。疑古派所怀疑的,随着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他们都得到了一个反证,反证古人所说的都是真的。其实如果我们没有一种近代的对中华文化的一个不自信,而我们充分地相信我们自己的文明,相信我们的文化,相信我们的历史,我们采取一种文化积极的、自信的态度,那我们就大可不必如此激烈地怀疑我们的典籍。

甚至我有一种态度,当然这种态度不一定对,对于古人的一些记载我们要采取一种没有明确证据的我们就不怀疑,当然这个不是说我们要完全地信古,我们也要吸收疑古派,特别是古史辨派的一些长处,就是对文本的细致分析、细致辨别,材料的收集、出土文献的印证,我们也要重视这些材料去看古代的文献,当然,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他看到比我们更多的东西,比如近代的永嘉之乱,很多典籍消失了,但永嘉之前的人未必就没有看到这批书,他们未必就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古史的真假,只不过到了今天我们看不到这些书,而且由于考古的局限,我们又不一定把这些东西都挖掘出来,所以我们要有一种积极的、文化的自信的态度,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来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想这是我们今天所需要有的一种态度,当然这种态度并不是一种文化盲目的自大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对于《尚书》,同样它是有出土文献的,清华大学在2008年受校友捐赠,从香港收购了2500多枚战国竹简。近些年,随着出土发现,战国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马王堆,比如郭店出土了很多东西,而清华大学就从香港收购2500多枚竹简,这其中很兴奋的是有90多枚跟《尚书》有关,其中有一些文字和字句跟今文《尚书》的类似程度是很高的,它对今文《尚书》的印证是很强的,当然对于古文《尚书》的关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去研究,进一步地去看待。清华简,清华所收藏的这一批与《尚书》有关的出土文献为进一步研究《尚书》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期待清华简的整理成果,进一步地去看待《尚书》。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尚书》的内容,我们讲到中国古代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今天学习《尚书》对待《尚书》,也要认真地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去弘扬古代典籍当中所记载的一些东西,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而记事的就是《尚书》,《尚书》之所以叫做《尚书》,是它记载的是上古之事,即尧舜到秦穆公时代的历史事件。古人对待《尚书》,认为它有六种体裁,这六种体裁是《三字经》所讲的,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这六种体裁每一种有其独特形式,我们也介绍了一些篇章去看《尚书》的一些具体内容。古人对待《尚书》不仅仅重视《尚书》所讲的历史事件,它更重视《尚书》背后所要传达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理念,这些都跟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修身有密切关系,如果大家有兴趣去读《尚书》,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对德行的介绍,比如沉潜刚克,这些东西都在《尚书》当中。又比如我们刚才所介绍的16字心传,这16字心传特别强调我们对自己道德意识和欲望的分别,尤其是我们应该如何地对待自己的道德意识,以及对待自己的欲望。这一点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这是古人看待《尚书》特别重视的二帝三王之心,当然也重点介绍了关于《尚书》的一段千古公案,也是《尚书》研究史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今古文《尚书》的问题,今文上述,伏生所传,古文上述最早又孔壁当中发现,其后晋代、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又向朝廷重新进献了古文《尚书》,今天关于古文《尚书》真伪的争论依旧没有结束,但无论《尚书》的真伪如何,它并不妨碍我们去向其中吸取古人智慧,吸取古人对待历史,对待政治,对待我们修身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们这一讲对《尚书》产生兴趣,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地阅读《尚书》。

好,我们这一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