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心得(第九十五集) 罗国正 - 艺术杂谈 - 雅昌艺术论坛 - 手机版 - Powered by Discuz!

 兰亭道侣 2015-01-27
美学心得(第九十五集) 罗国正 20129 1650、朱长文认为:“心者,道也;琴者,器也”;“本于道则可以周于器,通乎心故可以应于琴”。朱长文将琴归入器,属器的一种,可以使人更好地理解心、道、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不同的器中加深认识这种关系,例如:毛笔、笛、鼓等等。用心悟道识器。以道通心用器。借器舒心达道。……。凡得大成者的艺术家,可达至身、心、道、器合一。这种大成者艺术家的人格就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人格”,这种艺术就是“天人合一的艺术”。 朱长文还说:“正心以审法,审法以察音”;“作乐足以格和气”,“作乐可以速祸灾”;“音之生,本于人情而已”。情是一把双刃剑,以正心来趋吉避凶,以正心使情与善结缘、与恶无缘。朱长文说出了心、法、情、音之间相互的关系。因情发音,亦可因音生情。法由心选,情由心生,情异法异。正心生正情选正法出正音,邪心入邪情爱邪法择邪音。正则吉,邪则凶。问题是,人不是天生就必定会正心,而是心可正可邪,所以正心需引导和环境的造就。若人在充满邪音的环境里,容易形成邪心;在充满正音的环境里,容易培育出正心。由此可知,人若立志悟道,处在“正音”的环境里,人则容易有正心、正情、正法、正音,得吉;反之,有凶。因此,应提倡艺术合于道,则利于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标准,这标准,是法。 1651、陈旸主张:“以礼乐胜刑政,而民德厚”;“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乐之发,中则和,过则淫”。陈旸这些观点,给我很强的印象是:是儒家的美学思想,内含利生的道理。 1652、苏轼才气纵横,一生涉及众多方面成就,是很多文人墨客对他佩服到五体投地的人物。他的美学思想独到、灿烂,非常值得人们研究、学习。让我将他的一些美学观点列出来,并提出我的浅见与大家分享。 ⑴“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 这话是正确的。问题是人能否去掉偏执,是否有这样的知识、智慧和善于用不同的角度观察、理解事物,并善于选准美的焦点,或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甚至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是否有善于在任何状况下寻找到生趣的能力! ⑵“寓意于物”,“游于物之外”。 寄情于山水,画梅、兰、菊、竹,建园林建筑等等,都可寓意于物。不被物和物欲所困,使心自由,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则非常容易“游于物外”。 ⑶“为文必与道俱”。 人们可以从万事万物中感悟道,为文既可以用形象的方式反映出道的一个方面,也可以用抽象的方式较全面地反映道;既可以明显地说道,也可以用隐蔽的方式将道藏于其中。如果“为文”完全与道无关,那么“为文”为了什么?那还属于文吗?为文是如此,为人更是如此。 ⑷“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这话说得太妙了!这话出在苏东坡上非常自然,他的人生,他的精神结构,他的心路历程,他的多才多艺,他大量的作品,都可以成为这话的注释。 为人,为文,创作各种艺术作品,能够做到“气象峥嵘,五色绚烂”已是非常不容易,这都与个性及志向、胸怀、知识、经验、技法等有关,缺一都难以成功。当人的才学已达到这一步时,其境界还继续提升,就“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很多文化、艺术方面的人物及其作品的发展轨迹,都证明是这样,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气象峥嵘,五色绚烂”阶段的历练,而想一步就到“造平淡”,成功率是微乎其微。无深厚功力而求平淡,常常是弄巧反拙。当一个人经过长期的“气象峥嵘,五色绚烂”的历练后,就会不断总结出一套具有高度概括力、艺术魅力和非常简洁表达其意思的符号、技术,此时,人的言行及作品就可化繁就简,这“渐老渐熟”的过程,到一定境界,就从精神上、技法上走向“乃造平淡 ”。 ⑸欣赏、评价画要“取其意气所在”。 意是画魂,气是画骨。意是绘画的动力、目的和兴趣所在,气是风骨和技法所达到的高度的表现。无魂则画如死尸,无骨则画软弱无力。“意气”反映出创作主体的艺术人格境界。所以,观画的核心内容是“意气”,不知观“意气”者,不识观画。 ⑹“端庄杂流丽,刚劲含婀娜”。我看到苏东坡这话,仿佛见到菩萨和天使的形象。这是苏东坡提出的书法最美的标准,他反对书法“一以意造”。人们可以从对大量的书法进行审美比较中知道,能“端庄”的,常缺少“流丽”,能“流丽”的,却缺少“端庄”;得“刚劲”者,往往失“婀娜”,有“婀娜”者,又无“刚劲”。四味兼备者,真是少之又少,四味兼备的作品,在书圣中易见。凡“一以意造”,则不自然,不自然的书法作品,就使人感到缺少美感。气壮自然的书法作品,常四味兼备,不见到任何“一以意造”的痕迹。 1653、利用文化来进行政治投机,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例子,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了文化的纯洁,也污染了一部分文人的心灵。常被不少文人视为羞耻,也被很多政客所利用。其结果是文化受伤,投机者最终没有好下场。因为文化是人格的精神体现,人格的精神是不能用来投机的。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人格也用来政治投机,这个人已从根本上失去了人格。伟大的政治家是具有人格的,他们的灵魂深处是有严格的人格原则的,他们深知什么样的人才有人格,也深知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策略,他们面对着用人格、用文化来投机的人,他们的内心会紧记着这样的宗旨:对这些人只可利用,不能深交,而政治又常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所以,用文化来投机的人,人们是很难见到有好的下场的。 1654、有一个从古至今稍有头脑的人都思考过,有的甚至反复思考、终生探求的难题,这难题关乎人们的信念,关乎人生方向的选择,关乎每个人一事当前的态度。这难题极具美学价值,非常有意思,人们应认真地关注。到底这是什么难题呢?先让我从试破解这难题的角度来讲起,来揭开它的谜底吧! 每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有些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星星,其实这些星星的实体早已在宇宙消中失了,有的刚消失,有的已消失了很久,有的已消失了不知多少亿年了。我们只是看到它们曾经存在时,不断向我们星球发射出来的光,由于这些星星曾在宇宙存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人类在地球上还可以看到这消失的星光很长很长的时间,直至这星球曾在这宇宙存在过的时间。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时差呢?因为这些星远离我们的地球,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它们,是因为它们有光,它们的光从它们的所在地到我们的地球,当然是以光速前进也要走很多很多年才到我们的地球,有的星甚至已消失了很久,它们的光还未到我们地球,我们每天晚上都有可能看到已消失了很久的星的光刚到地球,这就很容易造成这样的错觉,以为我们看到的星都是还处于实体存在之中。而真实的情况则是有的星还处在实体之中,有的现在看到的星,早已不存在实体了。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事实,可以说是实体与场的现象,实体消失了,场还存在。光是场的一种,场除包括光这种场外,还包括磁场、气场和其它的场。任何有实体存在的物质,都有它的场的存在,问题只是人们能发现它有多少种场。任何星星的存在,也有它们的很多种场存在,只是我们能用肉眼直接了当地感觉到它们的光场的存在。 当我们从种种的迹象和各类研究成果中确信星星的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宇宙万物时,当然也包括所有的生命,特别是在人的身上存在时,我们就有了众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等等的有趣话题。这些话题充满着美学的情趣,致使人们更进一步地感悟真、善、美。 实体是物质的,场也是物质的,场态的物质只是以非常小的微粒和波的形态存在着。这些很多已作为显性的物质被人类部分地认知,还有更多的是隐性物质,我们已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它们的存在,但还未被人类所认知。所以,对宇宙万事万物作出任何过于武断的结论,都可能随时犯错误。 人们除用实体和场、显性物质和隐性物质这些概念来概括物质形态外,还从能量、信息、数据、规律、结构、思维状态中的物质运动,情感与大脑的生理、物理状态,美与丑在人体结构尤其是大脑结构上的反应等等概念和理念中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而这些在人的感觉中,其因与果、可逆与不可逆、循环与非循环、可互为确证与不可互为确证等关系,都充满着美学的因子,其妙无穷。也是深层解码美学现象的重要知识,是将美学达至甚深密境界的基础。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应清醒地知道这样重要的事实:既然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具有实体和场、显性和隐性的形态存在,则人类以至类的个体也不例外。既然所有的具体物质当其实体消失后,其场还依然存在,则人的人体消失后,其人体场还是存在的,或部分人体场还是存在的。既然具体物质的实体消失是变为碎片、或粉末和部分的场、或整体变为场态、或从显性状态变为隐性状态、或以各种状态融入另一物体或空间中,则人体的消失也离不开这样的物质运动规律。 问题是人类作为人类自己已知的、可实证的存在,是我们星球上,乃至我们目前很多人认为是可知的宇宙时空内最具能动性、最高智慧、并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精神因素、不断制造、发放信息,又充满情感的存在体。当具体的人的人体消失时,其场和相关能量、信息是存在的,对于这一点,人们是不应怀疑的。问题是当人体消失时,这些东西还存在着能动性吗?或极个别能量特强的人,他们的人体消失后,余下的东西还具有能动性吗?或这些余下的东西,可借助现存的可借用的一切而充满能动性地存在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争论的焦点。这是千百万年来一直纠缠着人们的难题。这也为美学研究者们通向甚深密境界需应对的试题。 围绕以上的难题,长期以来有两大派的观点:一派认为找不到实证的根据,所以说:无。一派认为我们亲历感觉到存在,所以说:有。问题是无论哪一派,最终下结论时,还是需要共同的东西,就是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结论。只是用什么根据来支撑自己的感觉、坚定自己的感觉,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问题又来了,说“无”的一方,是在很多显性物质还未认识,同时又对隐性物质不认识的前提下,下“无”的结论的。如果用较科学、较准确的表述,只能这样说: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上,还未找到任何证据,证明其存在,所以说:无。而说“有”的另一方,只是从自身的经历感受中认为“有”,但又拿不出可实证、可反复重复给世人看的根据,来说服“说无”的一方。 当道理说到这里的时候,我要提醒人们要非常清醒地注意这样的问题:以上的逻辑是按这样的思路进行的:它首先是设定物质的实体作为本体的存在,而不是将场和其它的一切作为本体的存在;或将实体和场及其物质的一切一同视为本体的存在。或将场及其它的一切,被视为物质的实体的衍生体。如果这样去单向思考问题,是否会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呢?这是值得人们研究和深思的。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提出新的设想,试运用另一方向的思路来思考、研究问题:场和其它的一切是本体,而实体是它的衍生体。实体只是场和其它一切的本体的必然存在借以显现的、必须的衍生体。产生这样的结论后,人们将有什么感觉呢?将有什么效果呢?或者说,我们可从深奥的哲学原理出发: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束都有其必然性;任何偶然性,其内在都固有必然性,这叫“必然规律”,或叫“命”和“定数”。不少人认为这规律,或“命”,或“定数”是客观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事物、或生命刚发生时,很多人认为其结果已存在着,只是人们是否有本事知道而矣。换句话说,一切早已确定在已知或未知的“必然”蓝图里了,如果站在审美者的角度,都可以将“必然的蓝图”、实体、场和与之联系的一切视为一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本体来进行审美。或设定“蓝图”作为本体,其它都是按“蓝图”在特定时空的展开,这样仿佛呼应着中国古人的名言:“聚则成形,散则为气”及里面的“命”和“数”。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框架内运动时,人们又将想到什么呢?感觉又如何呢?这是否可以认为是“规律”、是带着精神的神秘性的存在呢?面对着这样的格局,自然又有一部分人突出其偶然性、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来与之抗争,问题是形灭神存后,场和其它有偶然存在着自主、主观能动的力量的显现吗?现在还是各执一词! 尽管大多数人为工作、学习、生活,或进行极富有创造性活动时,常常没有顾及人体的内在的电流、气场、信号及与之配套的运动,但这些都实在地存在着。当人体已消失时,这些运动的场、气、能量、信号等等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的甚至借世间的存在事物而扩大、衍生相应的事物。这些都是实在的存在,还有隐性的物质在配合着这些运动。这些,很多都是人们茫然所知,也永远不可能彻底认识透的,否则,宇宙就不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了! 如此等等,很容易就回到孔子说出的极妙的命题:信者则有,不信者则无。信与不信常与感觉到和没有感觉到相联系。这样,我又想出了这样的美学命题:既神又不神。请大家认真品味品味一下我提出的命题。 本来以上的东西都可以进行很纯粹的讨论的,无须搞到很复杂,甚至搞到你死我活。由于人类中很多人是趋利的动物,这样,就导致不是纯真理的讨论了,而是产生了众多的这样的现象:有利则信,无利不信。信以利为取向。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不断产生麻烦了!难怪有的美学家提出“审美无利害关系”的观点,以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抗衡。 以上的观点还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只会用一个角度进行审美,就很难对事物有立体的、全面的、动态的认识,就不会选美避丑!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