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砖文概说 [节选](之三) 文/王镛

 RK588 2015-01-27
2015-01-13 景安文 书法文献

中国古代砖文概说 [节选](之三)

文/王镛



砖文书法的艺术特色


除了前面提到的,砖文作者由于具体条件所限,十分重视空间结构这一根本原则之外,砖文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写意

这一类砖文并不过份注重章法的完整,结体自然,线条率逸。追求书法“写”的意趣。如“建初二年七月砖”(图27),运笔意味十足,体势豪健奔放,略无做作。又如“管士芝手作砖”(图28),大小长短一任自然,线条轻松闲雅,统一中略有轻重提按。在模印型砖文中,此类风格自汉始至南朝,所占比例愈来愈大。

更为典型的写意风,应属于汉晋的刻画型砖文(包括刑徒砖),如久负盛名“东汉急就砖”(图29)、“东汉公羊传砖”(图16)、“西晋咸宁四年七月吕氏砖”(图17)等等。欣赏这类砖文书法,令人想见作者以砖当纸,信手疾书的潇洒风姿,充分领略到大写意手法的魅力。


变形

此处所说的变形手法,是指合理地夸张汉字结构的长短、疏密、奇正及点画的外部形态,以表现富于个性的情感形式和审美趣味。西汉时这类砖文较少,自东汉始至六朝,变形的手法有了极大的发展。如东汉“永嘉元年八月砖”(图30),极大地夸张了几个字的横画,产生了奇纵舒展的感觉。“钱群”二字(图31)属另一类变形,于结构上似漫不经心,短则任其短,长则任其长,令人感到一种不衫不履的自然稚拙之美。又如吴“永安三年砖”(图32)将隶书形体夸张到如此竖长,却不感到唐突,而只是觉得非常舒展挺拔,其手段不可谓不高!晋“元康五年砖”(图33)则反将点画变长为短,笔笔收敛。其舒朗的布白,更增加了含蓄隽永的情韵。

变形是视觉艺术普遍应用的创作手段。任何一件书法艺术品的成立都离不开程度不同的变形。严格地说,如果排斥变形,那么世界上只有第一件、也是唯一的一件书法作品了。



装饰

装饰砖文的特征,在于人为地美化汉字的线条及其空间构成,强调规律与秩序,其视觉效果类似图案纹饰。西汉“万年砖”(图34)是一件较早采用装饰手法的砖文作品。空间处理对称均衡、统一协调。二百多年后的东汉“建宁三年砖”(图35)将装饰手法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其文字与边栏整体结合的手法,使空间处理独具匠心。是装饰性砖文中的成功之作。



装饰手法发展到极端,甚至不惜破坏汉字的基本构造,乍看如图案画。如东汉“永初四年砖”(图版36)和吴“五凤元年八月砖”的端面“万岁”二字(图37),花纹耶?文字耶?已令人不可猝识。《千甓亭古砖图释》中辑录了不少“奇字砖”、“古篆花纹”等,留待后人去破译。我们把砖文中常见的“万岁”二字,按照古人不断装点修饰的过程排列起来,(图38)便可以发现“奇字砖”产生的由来了。

于砖文特有的装饰风格之外,其他如“鸟虫体”、“芝英体”等装饰书体,在砖文中也时有出现。

装饰手法所产生的强烈美感,更接近于图案画的效果,往往与书法的主旨背道而驰。


规范

此类砖文采用严谨的、规范化的各种书体,点画动合矩度,注重技法程式。“建安十年大富砖”(图39)在写出规范化隶书的同时,又不失书法固有的艺术表现力,堪称此类砖文中的佳作。晋“建兴三年孙氏砖”(图40)以更瘦劲而又富于点画变化的线条,于严整规矩之中,透出一番遒丽典雅的风神,十分难得。“晋谯国砖”(图41)也有同工之妙。而“吉安宜富贵砖”(图42)虽篆书结字板刻,但线条尚有韵味。至于“东汉张公家后砖”(图43),较之任何一件东汉隶书名碑,亦毫无逊色了。

采用规范手法的砖文,一部分过犹不及,陷入形式主义泥坑,已无艺术性可言了。如官制的西汉“未央砖”(图44),呆板而乏味的线条,过分标准的小篆书体,终于失去艺术感染力。这类砖文多出于皇家宫苑,如果说是表现,不如说是迎合了贵族的审美需要,因此不应归入民间书法的范围。

以上类别,只是大略区分一下砖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几种主要倾向。事实上,不少砖文作品在艺术上融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表现了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

本期目录

道在瓦甓——古代砖文书法专题引言李刚田

中国古代砖文概说[节选]王镛

汉代砖文书法研究刘明科

中国古代砖文书法的艺术特色李林

道在瓦甓——“熹平三年磚”藝術賞析徐吉春

砖上阴阳,字里行间——呓语汉砖书法给时下笔墨书写带来的启发郝惠谋

张新宽与汉画像砖的十分情缘张新宽

当代名家临汉砖

附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