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与老子哲学

 老玉米棒 2015-01-27

蒋丽梅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博士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结合者老子《道德经》,来跟大家讲一讲老子的哲学思想以及大道至简的问题。

那么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老子和他《道德经》的关系,我们之所以说大道至简,是因为道德经上下只有五千预言,大概5千多个字,但是,却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非常精深的治国道理,那么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尽管关于老子的说法比较多,但是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我们大部分人的一般认为,老子是李聃,他曾经当过周朝的一个使馆,叫周守藏室之官也,那么这位使馆,通过观察世代的兴衰和时局的变化,从中提炼出非常精深的人生智慧,在最后呢,在出入函谷关的时候,在关令尹喜得那个要求下,写下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道德经》,那么在《道德经》的这样一本书,虽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写成的,但是流传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期间,有非常多的先圣贤哲,在阅读其中《道德经》思想的其中,产生了非常多的感叹,我们今天,摘取了三位近代的名人对于《道德经》的一个基本的看法。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他说在中国形而上学之天地之中,道家高怀远赢,可以说最孤独之人物,他的智慧俊敏呢,又往往难得得解,而行有知音,那么唐先生,是就这道家而言的,而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的老子思想呢,也具有同样的一个特征,那就是说非常多的人生智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加以体会的,只有孤独的心灵,才能有知音之感。

那么接下来,我们介绍的是林语堂先生,林语堂先生说道家哲学,是中国思想当中的浪漫派,而孔教折为思想当中的经典派,确实,他说,道家至始至终是罗曼斯,那么林语堂先生,是将儒家和道家放在一个对比的角度里面来说,中国的道家思想,甚至说老子的思想,都是非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那么这种浪漫主义色彩到底体现在哪里,跟唐君毅这种孤独的心灵相对照,我们将会看到道家当中非常活泼的,非常有特色的这种活泼心灵的一个创造。

那么接下来我们介绍的是李约瑟,是英国的一个科学家,哲学家,他说,中国人性格当中呢,有需要最吸引人的因素呢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会是一颗某些生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那么李约瑟先生借着这个所谓的大树的比喻,给大家讲述了老子或者是道家思想,给中国人的心灵当中带来一种非常具有强烈特征的这中能够安稳人心的这种作用。

那么通过这三位近代思想家的这种表述的,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只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但是,它在塑造中国人的性格,培养中国人的情绪,包括提升中国人的思想的高度上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会从两个角度来介绍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学派当中的道家思想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那就是老子的一个基本思想,那么一般来说,老子,我们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君仁南面之术的一本书,也就是说,它是对着统治者,对着这个管理者,或者对着国军来讲的一本书,那么事实上,如果我们作为个人来阅读,这个《道德经》的时候,可能还会有另外一种体会,那就是说,它是对着我们每个个人来讲的。所以,今天,我们将会从这样两个角度来跟大家讲述一下,大道至简的问题,那么一个就是所谓的治身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跟我们每个个体的心灵来发挥一些影响,第二个讲治国的问题,那就是说。老子的思想对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发生什么样的作用,那么统而言之,就是老子这本书,或者是《道德经》这本书,他就是讲的一个所谓的至道的问题,是如何来治身,如何来治国的问题。

一、老子的治身之道

那么我们首先是从治身之道开始讲起,那么再讲治身之道的时候,刚才我说过,它是对着每一个个体来讲的,也就是说对着每个个人来说,老子《道德经》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么在讲治身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会有一个误会,或者是受现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会有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就是觉得,老子经常是这个如何来养生的,但是治身与养生之间会有一些小小的区别,我们会从一下三个方面全面的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子的治身之道。我们将会从第一个有与无的关系,第二个是讲无欲,第三是讲无知。

那么我们首先来讲有与无的关系,那么有和无,说起来比较的抽象,但是,我们事实上在观察世间万物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一个体会,那就是什么东西是现实存在的,什么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以上这两个定义来区分有和无,是我们常见的日常思维,那么在老子那里,有和无。会从现实的我们可以观察的或者观察不到的这样的区别,上升到更高的一个角度,我们经常因为看的见摸得着,所以认为这个东西是非常的跟我们息息相关的,而忽略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与我们的作用,那么老子就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那么在第十一章的这个内容里面,他说,我们不仅要看到有形的事物对我们现实生活的作用,更要看到无形的事物对我们的作用,比如说这样一个空荡荡的房子,正是因为,我们把整个固形给掏空了,所以我们才能在其中加以居住,那么器物,正是因为其中有可以容纳的空间,所以我们才能够用来盛放,同样的我们借用刚才李约瑟先生的这个大树的比喻,如果,我们是仅仅看到一颗大树枝繁叶茂,花开花落,而看不到生埋于地下的这种树木的根系,所提供出来的营养,所提供出来的水分,我们就无法看到这颗大树的整体,所以,老子借用这些非常生动的比喻,跟大家说明,就是事物具有现象出来的一面,也有隐藏的一面,那么所谓的现象出来,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的一面,而所谓的隐藏的一面,就是所谓的无的一面,那么事物,除了显和隐以外,还有所谓的表层和深层,就是我刚才说的大树的比喻,我们只看到事物的现象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本质,才是那个深埋于地下的深层的结构,所以,他提示我们在观察事物的物象的时候呢,不能够留意片面,而应该要全面的深入的去看待一个问题。

那么在老子的第二章里面,他又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么在这里面他有提示我们要注意到事物的另外一个角度,那这个角度,就是事物的有和无,经常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我们都认为没有美的话,就没有丑,没有善的话,也就没有恶,所以事物的这种相互依存,才相互补充,才真正的发挥出事物的全面的作用,所以在有和无的关系上面,真是因为有和无的相互补充,才正是我们看到事物的全体,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全体。

那么在讲完有和无的时候,老子又跟大家强调了,无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发挥在个体上面的作用,那么我们经常看到,人的很多很多的欲望,看到人对事物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兴趣,比如说,老子在第十二章里面说,五色、五音、五味,他说这些东西会让人目盲,耳聋,口爽,让人心发狂,难得之货,让人行妨,但是,这些欲望,我们看到了这些欲望对人的这种不停地占有,所带来的影响,他说啊,真正的应该要看到,说真正的欲望是什么,欲望产生了对道本自然的一个遮蔽,人们追求的不应该是对自然欲望的满足,而应该去这种去找寻真正的这种事物的大道。那么所以他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所有的欲望只不过就是满足个体的一个衣食,穿暖的这种需要,而并不是这种过分的欲望,反而会导致人的这种对大道的偏离。所以他提出少私寡欲,我们尽管是以无欲作为标题来讲诉老子的这种思想,但是,老子更提出人可能不能一下子做到不能去除所有的过分的,过多的欲望,而至少应该做到,我可以少一点对这种事物过分的欲望。

所以,他在第二十九章里面说,圣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正去除了对人来说,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呢,使人偏离了大道的一个正路。

那么在去除多余的欲望的过程当中,人们可以观察到道的奥妙,那么所以他说,常欲自然之欲,才可以看到道德端倪,正是在这个寡欲,无欲的过程当中,人才能够观察到大道的奥妙。

那么第三个老子提出来,应该要无知,这跟我们常见的这种思维,又形成了一个对照,那么所谓的无知,并不是让人什么都不学,而是说,我们应该认识到知识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人是应该追寻的是什么,他在第四十八章里面提出,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那么所谓的为学日益,就是说你,通过知识的积累,你的知见,也就日益的增加,显得学时的渊博,但是,他说为道日损,那么你真正的要体验大道,去跟知识的积累这条路是不一样的,他需要人,去去除掉知识的遮蔽,能够去不断地损益自己,那么他说,如果说为学是一种是探求外物的一种知识性的活动,那么获得的是对外物的经验,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知识当然是愈累积愈多。但是为道,却是对宇宙万物做一种根源性、整体性的一种体认,需要个体能够摒除偏见,减损自己的一些成见、偏见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可能产生的这种情欲,能够不断地开阔自己的心胸。所以“为学”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过程,而“为道”,确实使大家在这个当中获得一种精神境界。

所以,我们看到第五十六章的时候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说真正的大道的智慧,并不是学识,或者是知识的积累,所能获得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为学和为道就是一种相互对立的一种关系,事实上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人提升自己的这种开阔自己的心胸,提升自己的境界,也有助于帮助道德一个提任。

那么刚才我们曾经介绍过新儒家唐君毅先生,是如何看待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他在这个《原始儒家道家哲学》 一本书里面,他说啊,他说,就老子来说,他认为哲学的智能与寻常的知识是两回事。在知识方面一定要累积起来,那么现在的知识去超越过去,将来的知识来超越现在。但是从哲学的智慧看来说,那么这许多累积的知识都只是相对的知识。在相对的知识里,断定某物是真的时候,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它的错误就已经潜伏在里面。刚才我们说那个善恶,是非,美丑,高下等等,那么相互依存的这个过程已经积累在这里面了,所以他说这个“损”,不是破坏,不是像我们所说的把这个给毁坏掉,而是说要去“提炼”,去“提炼”一切累积起来的知识,从价值上面衡量,看出它们这是一种相对的知识,在“真”的里面还夹杂着错误,在“美”的里面还夹杂着丑恶。

那么通过以上三个角度,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一个有和无的关系,第二个无欲的关系,第三个无知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从每个个体来说,我们需要进行的是怎样的一个智慧之路,他说,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有形的和无形的,还要看到我们在这个占有有形的这个过程当中所产生的这种过分的欲望,更要看到,人们在这种欲望的进行过程当中所伴随的这种知识累计过程,本身和大道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在这样一个治身至道的认识当中人们体会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那么这种情感是什么,我们可以保持住自己安稳的内心,去追寻所谓的高怀远赢的大道,在追寻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可以看到表面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本根性的东西,那么对这种本根性的、根源性的认识,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根本的大道,除了所说的对个体而言,老子更强调这种智慧对于国家而言的重要的意义。

二、老子的治国之道

所以我们从第二来讲治国之道的问题,在治国之道里面,我们也分三个内容来给大家介绍,第一个是所谓上德的问题,第二是无为的问题,第三是柔弱处下的问题。那么所谓的治国之道,更多的是对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来说,当然一方面是可能是对国君来说,第二方面也是对于处于管理地位的人来说的。

(一)老子的“上德”思想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的是上德的问题,老子,他提出这个思想的时候,他是有一个针对性的,这种针对的对象,就是曾经向他问礼的孔子为代表的这种儒家思想,所提出的一个治国的理念,这种治国理念呢,就所谓的去用仁义礼智的方法,通过礼的外在的约束以及人的内心的开发,来成立的一种或者成就的一种社会治理的方法,就是教化的方法,上教下化,那么针对这样一种社会治理的方法,老子提出认为说,说这种方法固然是可以成立的,但是,他认为还有比这更高明的方法,那就是他提出来的所谓的上德的问题,以及太上的问题,在第十七章,十八章以及第三十八章,他都提出了相关的这种代表性的论述,在第十七章里面,他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那么我们就这段话好好来讲解一下,所谓的太上,不知有之,更高的治理方法是什么,百姓日用而不知,百姓每天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去行为,但是,他不知道在他的生活和行为上面,还有一个更高的哲理者在那里,那么他说这是一种,特别理想的,他所追寻的这种社会治理的方法。

而在这种境界之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什么,我对我的管理者,非常的亲近,我觉得这个管理者非常的好,那么就是亲而誉之的层次,这个层次,我们曾经在过去的历史记载当中看到,尧舜禹这种非常经典的记录,这就是体现了所谓亲而誉之的这种层次。

那么其次,是畏之,所谓的畏之,是先秦诸子百家当中法家提出的一种思想,他说,我可以通过法律,使老百姓得以畏惧,通过严刑峻法,使老百姓不为恶,不为法律规定之外的一些事情,那么,他通过这种敬畏,通过严刑峻法,使百姓产生对这种社会管理者的一种敬畏之心,所以,他说这种管理方法比起之前所提到的太上和其次的这种层次,要更低一次。

而在下面的一种方法或者是我们认为的最不好的这种方法就是去侮之,去侮辱你的下属,他说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通过这种暴君的治理方法,来使百姓能够依存它的意愿去生活。在这里面,老子提出的,这几个层次,我们都能看到一种集体性的一种,他说,侮之是最下的,畏之是其次的,亲而誉之是第三的,最好的方法还是说,不知有之的这种层次。

所以他在第十八章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因为大道荒废,所以,我们才会提出用仁义,用理智,用这种孝慈,用忠诚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边他提出了一种跟儒家治理方法之上的一个社会管理方法,就是说,顺应百姓的自然去生活的一个方法。

所以他在,在第三十八章里面非常尖锐的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他说礼啊,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所以他说,在“道”、“德”、“仁”、“义”、“礼”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当中显得越来越外在化,人的内在精神被斫伤了,只能通过这种外在的这种约束方法,去使人,按照一定的规范,或者一定的行为,被拘束在一定的框架里面去生活,在这个框架里面,人的这种自发自主的精神逐渐消失了,所以,他认为这种社会治理的方法,从德」「仁」「义」「礼」逐渐下降的这种过程当中,事实上,是对人本身的一个强化,那么从整个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也是丧失了这种自发自主的一种精神,从被治理的角度来说,它是不愿意遵从这种为师本性的这种管理方法,所以,老子在这里面提出了,儒家,法家,以及其他各家学说当中,在社会管理方法上面的一种问题。那么他在这里面提出来的所谓的太上,大道,在这几章内容里面,他并没有加以完整的表述。

(二)老子的“无为”思想

那么到底什么样是可以使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不戕灭每个个体的这种自然本性的,老子提出了应该用无为的方法,来去管理这个社会。那么所谓的无为,我们从字面的意义上就是不要去作为,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意思,无为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不要去有所作为,那么这个不要去有所作为是什么,不要去妄为,这个才是无为的根本含义,所谓的不要去妄为,就是不要去过多的去干涉每个个体的一个行为的规范,行为的模式,那么老子说,只有通过这种无为的方法,最后才实现无为而不为的这种效果,就是说,你不去做什么,反而什么事情都做成了。

在第二章里面他对这个无为做了非常详细的表述,他说,作为一个社会管理者来说,应该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通过这种默的。沉默的这种方法无为和不严的方法,来实行这种社会的教化。他说啊,所谓的无为应该是什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所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我们先通过一个社会关系当中非常熟悉的一个,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来加以介绍,那么我们子女,是有父母所生育的,所抚养的,成长上面所培养出来的,那么最后子女的成功跟父母有莫大的关联,那么在这种社会伦理关系当中,老子提出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养育子女的一个理念,他说应该是,你虽然生养了他,但你并没有不该去占有他的权力,你虽然可以给他有所作为,但是你不能去独断的意志,去让他遵循你所有的意志,你虽然去培养他,但是你并不能主宰他,最后,孩子的成功,他并不跟你有必然的关系,所以,你并不能以此来作为自己的一个控制他的一个根本,根据。

那么通过这种社会的伦理关系的比喻,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是一个小小的比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就是所谓的“不有”、“不恃”、“不宰”、“不居”都是无为的一个表达,就是说不要去怎么样,不要去怎么样,那么这根我们之前所说的在治身角度里面来讲,无的作用是非常有关系的,他的意思是说,“不有”、“不恃”、“不宰”、,是说人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衣养万物的同时不可去伸展你自己占有的这种冲动。老子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它所处的这种乱世当中,统治者对百姓的这种占有的冲动太强烈了,所以干预的太多,最后造成的是百姓无法得以生存,所以他总结出来说,这是社会治理的一个根本的一个问题。

所以他说人类社会种种争端的一个根源,就在于每个人都要扩张自己一己的占有欲,所以呢老子要强调说应该要依顺自然,去辅养万物,应该任凭万物自己生命的开展。所以,我们之前第一个问题里面所讲的,治身至道其实他有一部分也是对着统治者来讲的,统治者更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来寡欲,来不干涉百姓的这种日用,做到自己的真正的为道之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为的思想,它是非常深邃的。

那么我们这里借用张岱年先生,是中国非常知名的一个思想家,他说,无为是怎么样的一个思想,他说无为的思想,是包含一种矛盾在里面。因为人都是有思虑,有知识,有作为的,那么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呢本来是人类生活当中非常自然的一个趋势,人都要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那么老子要求呢去人去返回原始的自然,他说,这是跟人类现实的生活的自然趋势相违背的。那么,所以认为是自然,而去人为是返于自然,却正是真正的反自然。那么返于过去的自然状态,正是不自然。所以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来扰乱自己的心灵,那么是教人脱除名利的思想,那么他说,如果你能够依此修养,可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张岱年先生在讲这个无为的时候,他更多的还是从对个体来说,说你,去不停地去作用于万物的时候,是跟你,顺应你的自然地本性去作为的,但是骨子里面是干涉到你的本心的,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五色、五音、五味等等对人造成的干扰,那么我们在返回到无为的时候,无为是跟自然是非常相应的,所谓的自然,是自然而然,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自然界。当然,老子思想有这种保护自然,有环保的意识,但是我们更多的是从思想或者价值观念上来讲自然,是说人应该要保持一种天生的,自然地,纯真的,素朴的本心。

(三)老子的“柔弱处下”思想

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个柔弱处下的问题。老子提示人们说,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种刚强之力,要求人进取,要求人自信,要求人去扩张这样等等的一些价值观念,他却提出了一种与这种我们传统价值观念不太一样的观念,那就是说,要除柔弱,要处下,所以他说,在第三十六章明确说柔弱胜刚强,反而有的时候柔弱的力量能战胜刚强的力量,那么他提出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他说这就是谓“微明”。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我们要把一个箭射出去,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张弓,那么张弓的过程是要想使箭射出去,首先要把这个箭靶往自己身边拉近,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你要想射出去,首先要先往后退,要想去削弱,首先要使他强,如果他不强的话,你怎么去削弱他呢,所以柔弱胜刚强的意思是说,在刚强和柔弱的对峙当中,老子说,我们应该要居于柔弱的一端。

那么我们事实上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天下莫柔于水,我们看到水是非常非常的柔软的,但是水滴石穿,一个非常柔软的水,可以使得坚硬的大石,能够穿透坚硬的大石,所以,他说,老子在对人事与物性做了非常深入而普遍的观察以后,他提出柔软胜刚强的道理,“势强必弱”的道理,就是说表面上看起来很刚强的东西,由于它的彰显外溢,往往暴露而不能持久,而那些看起来非常柔弱的东西,由于它的含藏内敛,往往非常具有韧性。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这样的典故,就是说这个柔弱的道理在其中体现出来,所以老子标识一种守柔的一种人格心态,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这种发展历程,也是跟这个守柔的那个非常的相似,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是如此,我们经管经历了非常多的风雨飘零,但是正是这种中国人的这种柔弱,独特的精神面貌,才凝聚出中华民族性格当中非常坚韧的一面。

所以在第八章里面,他说上善若水。我们刚才讲过上德,他说上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我们说水都是受外有引力的作用,都是一直往下流的,总是处在最低的,从高往下的一个过程当中。

那么“上善若水”,根据《道德经》的非常有名的注解,汉代的一个河上公注,他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就是真正具有最高品德的人啊,具有好像是水的性格,那么水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性格呢?

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印度、西方以及其他一些东亚文化当中都可以看到水的一个比喻,那么陈荣捷先生就说啊,初期的印度人将水和创造链接在一起;希腊人也说水是万物之源,说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本源性的东西;那么古代的哲学家,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老子说逝者如斯夫,那是在观察水的过程当中得到的感慨,都是从中获得了非常多的训示。

那么老子从中观察水当中,水具有非常重要的两个品格,一个就说我们刚才所说的非常的柔弱,柔顺,第二个就是他,刚才所说的这种处下的这种品格,他说。这两种品格,是非常具有道性的,就是说非常具有道的一种特种的东西,而且,最重要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性格利万物而不争的性格,它是我们平时,好像每天都需要的,但是他并没有写出,彰显出自己的特性的,所以,这三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老子都从中吸取,作为一个不管是统治者也好,还是个体也好,他都提出,作为统治者都应该像水一样去追寻,属下的意见,追寻百姓的意见,那么同样呢,去治理百姓的时候呢,也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百姓日用而不知,同时,作为统治者,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去表达谦逊而除下的态度,那么他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样的话,这样的统治者,才勉强接近于道性的一个统治者。

那么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我们通过了三个点来介绍了老子所表针的这种的治国之道的内容,那么第一个内容,是所谓的上德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无为的问题,第三个是柔弱、处下的问题,那么通过上德,老子提出统治者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一个统治的道路,就是顺应百姓之自然地一个道路,那么通过无为的方法提出我们如何让百姓,不消灭自己的本性,那么第三个态度是柔弱、处下的态度,我们尽管是从治国之道上来讲柔弱处下,但是这一点,同样可以贯穿于每个人的治身之道来讲的,所以通过上德,通过无为,通过柔弱处下,那么作为统治者来说,获得了一种接近于道的一种治国的方法。

三、道法自然

那么这种不管是从只身的角度来讲,还是治国的角度来讲,最后,大道至简,如果我们来用一句话来概括,老子的大道是什么,那么就是道法自然的问题,在第二十五章里面,他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经常说,天地之大,非常的辽阔、非常的广大,但他说,天地之大跟道、跟人一样的庞大,也就是说,道和人,具有了跟天地之广大一样的性质,所以,在这个四大当中,老子将神驱逐出一个非常神圣的一个理想的园地,另外一方面他把人提升到和人、和道,与天与地相并齐的地位,被视作四大之一。那么如此突出人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思想史当中非常罕见。

他说,人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事实上就是说,人法天地之自然法道,那么,人法天地进而到法道的过程,就是人,从一个人的生命境界,应该从天地的境界提升到一种到无限性的宇宙精神的一个进程。我们在这个道法自然的过程当中看到的是一个什么,人在道法自然的过程当中,如何从一个懵懂的、素朴的这种,或者是这样一种人,人的一个过程或者是从一个五色、五音、五味等等,这种被迷失的这种人进程当中,如何把自己从这样一个境界当中不断提升、不断凝练,最后达到与道相合一的层次,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进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获得了一种超越于时间,超越于空间的一种无限性,所以正是在这种无限性当中,人的自然生命得以扩展,人的心胸,因此也获得了更为广大,更为庞大的一个过程,所以,道法自然是将每个个体从一个拘束的,现实的规则中的人抽离出来,成为一种自由的,自发的,自然地一个人,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人获得了一种永恒性,或者人获得了一种非常机制的精神体验,那么这就是,大道的一个体验。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讲一些关于老子的无的例子,我们这里选取的是齐白石先生在83岁画的一幅非常有名的一个虾的一个画,那么在这个画作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虾的尾部的透明感,就是通过墨色和这种留白共同构成了这种,这种虚实相间的一个,非常透明有质感的一个虾的整体,这是中国传统规划当中,非常有名的一个留白的挥发,那么齐白石先生的这个画,是处处留白,处处有意,空灵虚幽,虚实相映,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所以说是,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正是在这种有和无之间,虾的透明感显示出来了,而且这种空间感也彰显出来了,所以,这是在有和无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无的作用,也就是白,留白的那个作用。

那么宗白华就说,画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是宇宙之灵气之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所以,他说,虚实相生,不画出皆成妙计。

那么这里面我们看的一幅画,八大山人的一幅画作,在八大山人的这里面,我们看到留白对于整个的墨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渲染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的一个作用在艺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有和无,在这种有无相生的过程当中人们的一种对照的一种情绪。

我们借着王藉的一首诗来体会一下,这首诗叫《入若耶溪》,那么他说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那么在这句话里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山林的清幽,正是通过蝉的这种噪声以及鸟的鸣声,更能凸现出来,所以,有和无的妙处,正是在这种有无的相生这种过程当中,才能显示出来。

那么我们再借另外一首诗来看一下,这首诗是王维的《终南别业》,他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那么所谓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跟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相似的,就是说,我们在这种行到水穷处,看似无路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更多的心境,这种呢是,人生历练之后的恬淡安然,能够看尽浮华喧嚣,这种浮华喧嚣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无音,无色,无味,看繁华落尽,却能够仍有最初的这种从容淡定,而这种境界是不能领略的。

那么这种有无相生的这种,或者是有无的这种例子,事实上我们还能在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当中,能够表现出来,老子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理论就是所谓的小国寡民的学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非常少见的,因为我们一般来说都是一种大国的理念,或者是一种,这种社区的理念,那么老子理想呢,就是小国寡民这种在这个社会当中呢,鸡犬相闻,但是,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尽管我们看到这种所谓的小国寡民,在现实当中是不可能实现,但是,我们看一看老子是如何来构建他的社会理想的,或者他的社会理想对于我们现实的这种社会有一种怎样的反省,我们很显然都会知道小国寡民是一种现实的,是一种理想主义,那么弗洛姆在社会里面他就说人人都是理想社会主义者,人人都无法不当社会理想主义者,但同时,脱离了文化常规的人,与顺应文化的同胞一样,都是为了寻求某种解答,那么他得到的解答,或者好些,或者坏些,那么但对于人类生存,某个基本来说都是一种解答,也就是说,老子本身探索的是一种,人如何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社会,那么这种社会,不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构造,而应该顺应人的本性去构成。

那么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里面他就说,文明的进化,个人的进化是有一种相似性在的,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运用到这两者当中呢,我们就会可以说文明的需要体系或者时代,甚至整个人类都在文明的趋势压力之下患上了神经症,那么所谓的神经症是什么,那么就是一种,如果一个文明造就出来不会选择,不会灵机应变,不会自主的去活动的个体,那么这种社会,或者这种社会管理方法是有问题的。所以,老子希望能够突破这种城市化的,规定化的这种社会规则,社会治理和社会规范,能够更大的曾度的解放每个个体,是每个个体,能够尊循自己的本心,本性去生活,所以我们看到大道是相通的。

在论语里面,也看到同样的一个问题,在论语新镜片里面有一个著名的一个列子,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么这是曾子所说的,夫子则感叹这种境界说,我非常赞同曾的话。那么在这里面我们看到所谓的莫春,就是晚春啊,春服既成。那么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水边一起这个齐舞,那么这样一种图像是非常具有老子色彩的这种,道家风味的一种状态,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状态当中每个个体不管是孔子也好,好像现实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当中每个人呢都能够非常欢乐的非常愉悦的去生活,所以,大道至简最后,一个非常最要的点,就在于大道是一种快乐之道,是一种自在之道,是一种逍遥之道。

那么在老子的后继者那里,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这种表达,在《世说新语·容止》,里边有这样一段话,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萧萧肃肃,爽朗清举,高而徐引。那么这个是形容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魏晋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名士叫做嵇康,他说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人格是非常的独立,具有独立之精诚,他能够毅力在悬崖之边,人能岩岩欲力,他说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但是他一旦活泼起来,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烂漫起来,那就像玉山之将崩,所以我们看到这里面是一个理性独立之精神和自由自在之活动为一体的一个个人,所以,《世说新语》形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高而徐引。那么正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这种思想就灌注在他的这种行动当中,灌注在他的思想和血液当中,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了一个得道之人的一个风貌,看到了一个老子思想的一个活生生的,一个非常活跃的一个表达,那么通过这样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思想不仅是书本上的,可以落实于文字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落实我们现实的生活的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我们来说,总结下来,如果我们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样的功夫呢?要想获得这种大道的体验,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寡欲,尽量的减少对我们外物的无为的欲望,第二是无知,认识到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你认为自己好像非常的有知识,但这些都是狭小的,非常自大的一种知识,真正知识是对大道的一种知识,那么从治国的方面来说,要求人都应该,要求统治者,要求社会管理者,都要做无为,要柔弱处下,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从自身,还是从治国的角度来说,老子都是让人把自己的人,一方面把人看小,另外一方面又把人看大,所谓的把人看小是什么,要提示人你不是一个自大的人,你不是一个狂妄的人,你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你是一个渺小的人,另外以方便又让人去大起来,人可以挺立在天地之间,去为一番事业,去为一个精神境界,而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你不是无所不能的,你不是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而另外一方面,又提示人你可以去影响着这个国家,通过自己的行为。

四、老子与道家

所以,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来说的老子与道家,老子和道家,如果我们说老子作为道家的思想的代表,把孔孟与老子作为儒家的代表思想,我们来最后总结一下,老子和孔孟都在探寻这个社会的根本的大道,这种大道不仅是对于个体而言,也对于国家而言,对于社会而言,那么这个大道之间反而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异,刚才我们介绍过孔、孟是希望通过仁义礼这样一些,道德德性的提升,来改变这个社会,建立起一种仁义礼致信的这样一种温情的社会,而老子的大道确实提升人,以一种柔弱,以一种无为,以一种自然地方法,去接近大道,那么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有所不一样,但是从根本点上都是希望为这个社会建立起一种社会的秩序,建立起一种社会的规则,那么在这种社会的秩序,和社会的规则上面,这个社会才能避免与战乱,避免与纷争,人们才能获得更好的人间。

那么我们再来说,回到老子《道德经》我们说大道至简五千言,刚才我们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道法自然,但是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开张里面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第一个道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孔孟老子所共同追寻的大道,那么,可道,第二个道,是说你用语言表达,说你道出来,你说出来,那么说可道之道,非常道,说你用语言,用我们现在刚才所说的以上的治身治国治理,所表达出来的一些道都不是根本的大道,也就是说,我们希望通过的就是说,大道是不希望通语言,不希望借助一些文字来表达出来,所以,我们会想到老子在写五千言《道德经》的时候,是官吏引起说,你勉强给我斜线一些吧,老子才勉强说,强谓之到,勉强把这些五千言的子写出来,所以,老子的大道至简是说,是说我们所说的那个东西,最后,你还必须要在这之上在超越一层,就是说,你不能认为我已经获得了根本的大道了,你还是在不断超越的层面上去接近大道,永远不可能接近他,但是你还不停的向他去进发。

那么林语堂先生,在刚才我们所说的,他说烂漫主义色彩的《道德经》之外,他说他自己读《道德经》有一中体会,他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那么我们来看第一个为什么会翻《道德经》的时候会觉的一定会大笑呢?因为非常非常的简单,但是我们如果自己在生活当中去翻《道德经》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我们经常使用这些道理,只不过我们没有把他表述出来。然后第二层,笑他自己竟然会这么笑,我们会发现,我们日用,熟知的那么话,原来还有一个更深的层面,原来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观察,然后第三个说,最后会学的现在非常需要这种学说,为什么会觉得现实生活当中,非常需要道家的学说呢,因为道家不仅可以影响每个个人,更影响这个社会,那么林语堂先生说《道德经》是可以使这么去读的。

那么我们来看另外一个比尔·波特,这是一位美国的一个做禅宗的一个人,他写过一本书叫《空谷幽兰》他说,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一些人宁愿放弃俗世的享乐过隐居修行的生活:他们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那么比尔·波特所揭示的是另外一些追随老子思想生活的人,那么这些人呢,是我们后来所说的隐士,那么隐士的传统在中国是非常非常的悠远的,代表了中国非常最要的一批人,这一批人是能够拒绝社会政治,拒绝社会名利而去生活的人,那么尽管着一些人脱离社会政治,但是他标示了,或者揭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尽管不可能去追随道家思想成为这样一些隐士,或者道家思想受老子学说所影响的成为修行者,那么至少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起接受的老子思想,是一种素朴的,去追寻大道,用无为的方法去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去陶冶自己的心胸,开阔自己的视野,最后,实现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一种状态。

那么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或者是对于国家来说,道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我们回到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他说是中国思想的烂漫派,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所谓的有的层面,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去有为于这个社会,你必须要有所行为,必须要去,拓展自己的占有的冲动,才可能开拓这个社会的现实,但是,所谓的浪漫派的思想是说,在我们的日常当中,某一个休憩的角落,你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去用一些,换一些无的角度,去看待这个社会,看待你自己,所以,我们如果说,老子具有的社会智慧是一种怎样的智慧呢,是一种冷静的智慧,是一种理智的智慧,是一种无的智慧,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那么,在回到大道至简的上面来说,首先,我们说大道,大道是一个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道法自然之道,那么至简的问题是说,需要人能够去除掉生活当中所附属的这种无音,无色,无味等等,这些为木耳不为负的这种生活的欲望,最后呢,回归到一种素朴之道,那么如果大家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思维,或者按照这样的方式去生活,那么老子的思想才真正进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也是进入到社会现实当中,这才是老子思想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思,或者是,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建设,好,这一节课基本都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