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三)
楹联的奇趣和万般变化,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古今历史上有很多对联极其绝妙,在此列举一些,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上联讽刺袁世凯不管三七二十一,而隐去“二十一”三字,既含蓄又暗指《二十一条》;下联指出袁一心只想当“九五之尊”的皇帝,曲折却深刻地揭露了袁的野心所在。 爱新觉罗·双富号士卿,是清朝皇室,因贪污被撤职。有人送给他这么一副对联,字面意义颇佳,且上下联首字合为他的别号。双富将此联悬挂了许久,才被人道破玄机,顿时狼狈不堪:原来此联语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士为知己者死”,以及《北史》中的“卿本佳人,何为作贼”之句。联中隐去“死贼”之意,明褒暗骂。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联对句少了“耻”字,出句少了“八”字,合起来就是“王(忘)八无耻”。 “移椅倚桐同”、“点燈(灯)登阁各”几字不仅叠韵,而且字形也有相同的部分,字字紧扣,堪称绝妙。 此联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然而仔细揣摩起来,却颇有意思:上联“鱼游兔走”暗接“水月寺”:鱼暗接水,兔暗接月;下联“虎啸龙吟”暗接“山海关”:虎暗接山,龙暗接海。 这是一副两兼联,句读不同,意义也不同。其一可以破读为: 李东阳是明代的文渊阁大学士,柳下惠是春秋时“坐怀不乱”的鲁国大夫。此联可以解释为李东阳性情温和,柳下惠品行令人如坐春风。其二则可以破读为: 其意为李树之东阳气和暖,柳树之下惠风柔和,与其一之意全然不同,却都对仗工整。 此联慷慨悲壮,讴歌了革命者的英勇无畏,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 上联的“竹枪”指抽鸦片的烟枪,下联的“明灯”指鸦片灯,联语简洁精练,生动而发人深省。 “阮元”二字为何只有一个“耳”旁?这个问题相当无厘头,阮元却不迟疑,大声回答道: 伊尹是商代的著名贤相,而且“伊尹”二字只有一个“人”旁。如此作答相当得体,也避开了这个刁钻的问题。 郭沫若稍作思索,大声答道: 小郭同学只说将来科考得中、飞黄腾达必定有我,既避开了正面问题,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对得巧妙。 上联语出杜甫的《兵车行》,下联语出李商隐的《马嵬》,亦庄亦谐,讽刺入骨。再例如以下此联: 上联出自杜甫诗,下联出自李白诗,恰成一副佳对。 两句均出自唐诗名篇,一是崔颢的《黄鹤楼》,二是王翰的《凉州词》。全联苍凉悲壮,直可自成篇章。 此联对得并不工整,然而联首分别嵌入金子如的名字,上联源出描写新婚的《诗经·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非常贴切。更妙的是下联,戏谑而不俗鄙,使人浮想联翩。 两句分别摘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名句,收到此联的老人们非常开心。 楹联的奇趣和万般变化,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古今历史上有很多对联极其绝妙,在此列举一些,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这位财神爷非常坦诚率真,无功不受禄,对那些求神拜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也是一种警醒。 说儿子坐着、父亲却站着,合乎礼仪吗?李文正从容对道: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叔援之以手者,权也。”意思说男女间传递东西时,手不能接触,这是礼节;但是嫂子溺水时,小叔子可以伸手救助,这是权宜之计。李文正引经据典,入情入理。 此联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胜利后的喜悦。不过,此处的“竟”应该理解为“终究,终于”,而非“竟然”。 熟悉三国故事的人们看到此联,想必会颇有几分感慨。 大学士纪晓岚对下联道: 乾隆听了很满意。后来有人又对道: 到了近现代,又有人对出了新的下联,例如: 此联中的“歇马”“来华”既言简意赅,又和两个美国人名形成回文,叫人回味无穷。 上联先直言“万金买会元”,接着故意以“是传闻”冲淡,再质问为什么“忽而榜首,忽而榜尾?”指出其中必然有猫腻。下联揭示原因是“八旗不识文字”,而且“亦常事耳”,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深含嘲讽。最后抨击两位主考,以“老东”“老西”代指两人籍贯,又可暗合为“老东西”,骂人不吐脏字。 春光不嫌贫而来,和人们的爱富离去形成鲜明对比。又例如某教师挽亡妻联曰: 联作者痛惜爱妻逝去,甚至斥责天地“好色无情”,反而显得至情至性,感人至深! 此联亦为挽亡妻联。过去多以“琴瑟和鸣”比喻夫妻和睦,“镜奁”则是女子盛放梳妆用具的匣子。用“宝瑟无声”“弦柱绝”和“镜奁空”暗喻妻子逝去,显得文雅贴切且哀思无限。 “宰相”指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司农”指户部尚书(古称大司农)、江苏常熟人翁同龢。“合肥”“常熟”一语双关,既指二人的籍贯,又暗含对比讽刺,极其精妙。 字面是说青色的岛屿威震海域,黄色的巨石镇守大江。其实青岛、威海都是山东的沿海城市,湖北黄石、江苏镇江都是长江沿岸城市,特别是其中还有我的家乡,故对此联感觉特别亲切。 对联用多个“大”、“滚”生动描绘了其人的混世嘴脸,联首合为“混球”二字,充满了笑谑讥讽。 全联使用叠字,画面生动艳丽。而过去使用叠字最多的,是一副讽刺旧社会内战的对联: 上下联各用14对叠字,反映了军阀内战不止,老百姓身处水火的悲惨状况。 小凤仙与蔡锷相恋,上联将其比喻为英年早逝的三国儒帅周瑜,十分贴切。而且周瑜精通音律,在此暗喻蔡锷是自己的知音。下联将其比作唐初名将李靖,自比为慧眼识英雄、与李靖私奔的红拂女,亦极其恰当。 联中以“碧玉环”喻桥洞,以“苍龙背”喻桥面,精炼生动。 联中利用谐音嵌入两人的名字,褒贬之意一目了然。 赵子龙是三国名将,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相传双目失明。此联以“赵”、“左”两位古人指代两个主考,讽刺他们有胆无珠,流传甚广。 鸟闻酒香能化凤,鱼得酒味能成龙,这美酒简直比琼浆玉液还要神奇啊! 作者自嘲家贫无粮,老鼠绝踪而去,看家的狗也可以放心睡觉了。以鼠犬衬托人的困境,构思巧妙。 以“羞名桧”、“愧姓秦”表达了自己的羞愧和对奸臣的鄙夷。 用“有幸”和“无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岳飞、秦桧的强烈爱憎之情。 此联模仿两人互相埋怨的语气,把他们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
|
来自: 昵称7555863 > 《语言/文字/对联/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