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三)

 昵称7555863 2015-01-27
 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三)

    楹联的奇趣和万般变化,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古今历史上有很多对联极其绝妙,在此列举一些,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举国声讨,有人撰联道:

      不管三七

      只图九五

上联讽刺袁世凯不管三七二十一,而隐去“二十一”三字,既含蓄又暗指《二十一条》;下联指出袁一心只想当“九五之尊”的皇帝,曲折却深刻地揭露了袁的野心所在。

    下面的这幅对联看似嘉许有礼,其实却暗含玄机:

      士为知己

      卿本佳人

爱新觉罗·双富号士卿,是清朝皇室,因贪污被撤职。有人送给他这么一副对联,字面意义颇佳,且上下联首字合为他的别号。双富将此联悬挂了许久,才被人道破玄机,顿时狼狈不堪:原来此联语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士为知己者死”,以及《北史》中的“卿本佳人,何为作贼”之句。联中隐去“死贼”之意,明褒暗骂。

    相传北宋嘉祐年间,辽国派使臣来到汴京,故意为难宋廷,出句:三光日月星,声称对得出来便是上邦,对不出来就是下国。宋仁宗诏谕百官,皆不能对。因为出句已用“三”字和“日月星”三物,对句也要用三物对“日月星”,却不能出现“三”字,故而难对。最后苏东坡出马,对以:四德元亨利,辽使才不得不叹服。原来对句出自《易经》:“四德,元亨利贞。”然而当朝天子宋仁宗名叫赵祯,与“祯”同音的“贞”字必须避讳不言,故而只有“元亨利”三字。

    另有一种说法,说苏东坡对的是:四诗风雅颂,因为《诗经》由国风、大雅、小雅、颂四部分组成,大雅、小雅合称为雅,故有此对,同样非常精妙。

    对联故事中还有这样一副著名的对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仪廉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联对句少了“耻”字,出句少了“八”字,合起来就是“王(忘)八无耻”。

 

    有一种叠韵叠字联,最著名的是以下这副:

      移椅倚桐同赏月

      点燈登阁各攻书

“移椅倚桐同”、“点燈(灯)登阁各”几字不仅叠韵,而且字形也有相同的部分,字字紧扣,堪称绝妙。

 

      水月寺鱼游兔走

      山海关虎啸龙吟

此联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然而仔细揣摩起来,却颇有意思:上联“鱼游兔走”暗接“水月寺”:鱼暗接水,兔暗接月;下联“虎啸龙吟”暗接“山海关”:虎暗接山,龙暗接海。

 

      李东气暖

      柳下风和

这是一副两兼联,句读不同,意义也不同。其一可以破读为: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李东阳是明代的文渊阁大学士,柳下惠是春秋时“坐怀不乱”的鲁国大夫。此联可以解释为李东阳性情温和,柳下惠品行令人如坐春风。其二则可以破读为: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其意为李树之东阳气和暖,柳树之下惠风柔和,与其一之意全然不同,却都对仗工整。

 

    1911年4月1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意图推翻清王朝,血战一昼夜后失败,百余人牺牲,包括《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后收殓了七十二具遗体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后有人作挽联曰:

      生经白刃头方贵

      死葬黄花骨亦香

此联慷慨悲壮,讴歌了革命者的英勇无畏,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

 

    旧社会有一副讽喻吸食鸦片的对联:

      竹枪一支,杀死英雄不见血

      明灯半盏,烧毁田宅并无灰

上联的“竹枪”指抽鸦片的烟枪,下联的“明灯”指鸦片灯,联语简洁精练,生动而发人深省。

 

    相传乾隆有次召见大臣阮元,出句戏言道:

      阮元何故无双耳?

“阮元”二字为何只有一个“耳”旁?这个问题相当无厘头,阮元却不迟疑,大声回答道:

      伊尹从来只一人!

伊尹是商代的著名贤相,而且“伊尹”二字只有一个“人”旁。如此作答相当得体,也避开了这个刁钻的问题。

    少年时的郭沫若也有个巧对趣事。有次小郭沫若和同学们偷吃了别人园里的桃子,被私塾先生知道了。先生追查此事,却没有人承认。先生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说对上了就可以免罚,上联是: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稍作思索,大声答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小郭同学只说将来科考得中、飞黄腾达必定有我,既避开了正面问题,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对得巧妙。

 

    诗词中有集句,也就是把前人现成的诗句集合成一首新诗词。对联中也有集句联,例如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曾集诗句嘲讽庸医曰: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上联语出杜甫的《兵车行》,下联语出李商隐的《马嵬》,亦庄亦谐,讽刺入骨。再例如以下此联:

      读书破万卷

      落笔超群英

上联出自杜甫诗,下联出自李白诗,恰成一副佳对。

    晚清名将左宗棠为新疆昭忠祠题联曰:

      日暮乡关何处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两句均出自唐诗名篇,一是崔颢的《黄鹤楼》,二是王翰的《凉州词》。全联苍凉悲壮,直可自成篇章。

    集句联中的趣话也不少。民国时期,四川名士刘师亮贺友人金子如新婚,撰联道:

      兮子兮,今夕何夕?

      此如此,君知我知

此联对得并不工整,然而联首分别嵌入金子如的名字,上联源出描写新婚的《诗经·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非常贴切。更妙的是下联,戏谑而不俗鄙,使人浮想联翩。

    据说某市老年大学的开学第一天,有人赠送过这样一副集句联:

      春风又绿江南岸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两句分别摘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名句,收到此联的老人们非常开心。

楹联的奇趣和万般变化,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古今历史上有很多对联极其绝妙,在此列举一些,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相传明代兵部尚书于谦幼时随父亲进城赶考,路上采了一朵花放在袖子里,被主考官看见了,对他戏言道:小童子暗藏春色。小于谦应声对道:老大人明察秋毫,既对得工整,又奉承了对方,非常机智得体。

 

    对联中可以假称相关对象的口吻,很有意思。有一副财神庙联是这么说的:

      只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又拜,夕又拜,教我为难!

这位财神爷非常坦诚率真,无功不受禄,对那些求神拜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也是一种警醒。

    还有一副假称庸医的对联:入吾门千差万错,要我诊九死一生。以自咎的语气对庸医进行了嘲讽。

 

    明代大学士邱睿年幼时聪明好学。有次天雨屋漏,淋湿了私塾里的座位,先生把干位子让给他,未给某富翁之子。富翁闻之大怒,气冲冲地诘问邱睿:谁谓犬能欺得虎?邱睿毫不畏惧,应对道:焉知鱼不化为龙?呛得对方无话可说。

    明代《长安客话》载曰:李文正年少聪慧,有次与父亲被皇上召见,父亲侍立于旁,自己则被皇上抱在膝上。皇上以此出句考他道:

      子坐父立,礼乎?

说儿子坐着、父亲却站着,合乎礼仪吗?李文正从容对道:

      嫂溺叔援,权也!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叔援之以手者,权也。”意思说男女间传递东西时,手不能接触,这是礼节;但是嫂子溺水时,小叔子可以伸手救助,这是权宜之计。李文正引经据典,入情入理。

 

    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际,神州大地一片欢腾。湖南有位教书先生撰联道:

      本日果然亡日本

      皇天竟不佑天皇

此联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胜利后的喜悦。不过,此处的“竟”应该理解为“终究,终于”,而非“竟然”。

    有一副关帝庙的对联写道:

      异姓同胞,笑他人同胞异姓

      三分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

熟悉三国故事的人们看到此联,想必会颇有几分感慨。

 

    相传清乾隆皇帝有次微服私访,来到北京“天然居”饭庄,对那里的美味佳肴印象深刻,回宫后思得一副回文上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大学士纪晓岚对下联道: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听了很满意。后来有人又对道: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到了近现代,又有人对出了新的下联,例如:

      人游夜总会,会总夜游人

    1946年,来华调停国共冲突的马歇尔将军因毫无成效,无可奈何,被调回国;在此期间,杜鲁门总统的副手华来士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于是《大公报》报道此事的标题就定成了一副对联:

      马歇尔歇马

      华来士来华

此联中的“歇马”“来华”既言简意赅,又和两个美国人名形成回文,叫人回味无穷。

 

    清代有则联话,说当时科场腐败,贿买之风盛行,某科的会元(会试第一名)复试时却名列榜尾,而当时的两位主考是山东人孙毓汶和山西人祁世长。有人因此撰联讽刺曰:

      万金能买会元,是传闻也,顾何以忽而榜首,忽而榜尾?

      八旗不识文字,亦常事耳,而况又加以老东,加以老西

上联先直言“万金买会元”,接着故意以“是传闻”冲淡,再质问为什么“忽而榜首,忽而榜尾?”指出其中必然有猫腻。下联揭示原因是“八旗不识文字”,而且“亦常事耳”,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深含嘲讽。最后抨击两位主考,以“老东”“老西”代指两人籍贯,又可暗合为“老东西”,骂人不吐脏字。

 

    对联中使用拟人手法,往往很生动形象,例如:

      人因爱富常离我

      春不嫌贫又到家

春光不嫌贫而来,和人们的爱富离去形成鲜明对比。又例如某教师挽亡妻联曰:

      夺我红颜天好色

      朽她白骨地无情

联作者痛惜爱妻逝去,甚至斥责天地“好色无情”,反而显得至情至性,感人至深!

      宝瑟无声弦柱绝

      瑶台有月镜奁空

此联亦为挽亡妻联。过去多以“琴瑟和鸣”比喻夫妻和睦,“镜奁”则是女子盛放梳妆用具的匣子。用“宝瑟无声”“弦柱绝”和“镜奁空”暗喻妻子逝去,显得文雅贴切且哀思无限。

 

    清末官场腐败,民生凋敝,有人撰联讥讽曰: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宰相”指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司农”指户部尚书(古称大司农)、江苏常熟人翁同龢。“合肥”“常熟”一语双关,既指二人的籍贯,又暗含对比讽刺,极其精妙。

    当代联家刘一平、陈华峰有一副对联道:

      海口腾飞,非夸海口

      常州奋起,岂是常州

    还有一副对联是:

      青岛威海

      黄石镇江

字面是说青色的岛屿威震海域,黄色的巨石镇守大江。其实青岛、威海都是山东的沿海城市,湖北黄石、江苏镇江都是长江沿岸城市,特别是其中还有我的家乡,故对此联感觉特别亲切。

 楹联的奇趣和万般变化,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古今历史上有很多对联极其绝妙,在此列举一些,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民国时期,军阀谭延闿在官场混了几十年,擅于见风使舵,处事圆滑,左右逢源,官至行政院长,人送外号“水晶球”。1930年,谭延闿病死于南京,有人为其撰联曰:

      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之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对联用多个“大”、“滚”生动描绘了其人的混世嘴脸,联首合为“混球”二字,充满了笑谑讥讽。

 

    杭州西湖花神庙有联曰: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全联使用叠字,画面生动艳丽。而过去使用叠字最多的,是一副讽刺旧社会内战的对联: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上下联各用14对叠字,反映了军阀内战不止,老百姓身处水火的悲惨状况。

 

    民国之初,护国军统帅蔡锷高举义旗,推翻了复辟称帝的袁世凯,旋即病逝,年仅34岁。名妓小凤仙题写挽联曰: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小凤仙与蔡锷相恋,上联将其比喻为英年早逝的三国儒帅周瑜,十分贴切。而且周瑜精通音律,在此暗喻蔡锷是自己的知音。下联将其比作唐初名将李靖,自比为慧眼识英雄、与李靖私奔的红拂女,亦极其恰当。

    河北赵县赵州桥有一副题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联中以“碧玉环”喻桥洞,以“苍龙背”喻桥面,精炼生动。

 

    在明末纷乱的历史中,洪承畴和史可法是不能不提的两个人。洪承畴在松山大败后被俘投降,成为清朝最终入主中原的先锋;史可法则坚守扬州,誓死抗清,以身殉明。世人站在明朝立场上,乃有联曰:

      鉴流传真可法

      恩未报反成仇

联中利用谐音嵌入两人的名字,褒贬之意一目了然。

    清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爆出轰动一时的科场弊案,主考左必蕃、副主考赵晋暗通关节,上榜者多为苏州、扬州的盐商子弟。消息传出后,众考生怒气难平,有人愤书对联曰:

      子龙一身是胆

      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是三国名将,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相传双目失明。此联以“赵”、“左”两位古人指代两个主考,讽刺他们有胆无珠,流传甚广。

    相传文武两个官员的行船在河道叉上了,互不相让。武将出上联道: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字面上是说行船,其实是指文官鲁肃(橹速)不如武将樊哙(帆快)。哪知文官也不甘示弱,对下联道: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暗寓武将狄青(笛清)比不上文官萧何(箫和)。

 

    酒是人世间的奇妙之物,山西杏花村酒店有一副关于酒的对联,极尽夸张之能事:

      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

      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

鸟闻酒香能化凤,鱼得酒味能成龙,这美酒简直比琼浆玉液还要神奇啊!

 

    过去,一个天津青年赴日本留学,空手而归,一位教书先生撰联讽刺曰:

      在天津教书,天天吃天津饭,吃得津津有味

      赴日本留学,日日读日本书,读来本本不通

 

    文革期间,某校革命委员会主任组织大批判时,听发言者引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说:“杜林胡说......”就接着话题猛批:“杜林胡这个家伙是反毛泽东思想的大坏蛋,要把他揪出来!”另有一次批“四旧”时,这个主任又把清代名著《镜花缘》说成《镜花绿》。事后,有人把两条笑料串成一联:

      一代奇书镜花绿

      千秋名士杜林胡

    改革开放后,针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人作联嘲讽,其一:若渴,见勇为;其二:以身作,奋勇向

 

    明末,福州徐五自题宅联曰: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作者自嘲家贫无粮,老鼠绝踪而去,看家的狗也可以放心睡觉了。以鼠犬衬托人的困境,构思巧妙。

 

    清代乾隆时的状元秦润泉,曾与朋友同游杭州西湖的岳飞墓。朋友戏言他为秦桧的后裔,要他为岳飞墓题联。秦润泉挥笔题曰: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以“羞名桧”、“愧姓秦”表达了自己的羞愧和对奸臣的鄙夷。

    西湖的岳飞墓前,后人铸造了秦桧、秦妻王氏、张俊、万俟卨这四个害死岳飞的奸佞的铁像,由此派生出一副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用“有幸”和“无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岳飞、秦桧的强烈爱憎之情。

    另有一副描摹秦桧夫妇铁铸跪像口吻的对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此联模仿两人互相埋怨的语气,把他们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