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资料帖,主要内容转引自知乎多位作者,少部分采访自美、英辩论教练,凡本人注释内容均注明。在此,对所有贡献者致谢,并声明内容版权属于贡献者而非本人。 1、现代辩论赛制发展的历史流变(致谢原作者:http://www.zhihu.com/people/gu-chao-yi-221) 非常粗线条地来说,现代辩论赛制发展大致线条为: 英国议会政治——>牛津联盟社——>英国议会赛制/美国传统赛制 英国议会赛制——>修改发展使用至今(WUDC世界大学生辩论赛使用) 美国传统赛制——>奥瑞冈、DNT、美国议会制等一系列赛制 美国奥瑞冈赛制——>台湾新奥瑞冈标准赛制 新加坡赛制——>一系列各种大陆赛制 简单来说,英国议会赛制的特点是: 美国还有第二个著名赛制 2、各种赛制的简单介绍 编者注:新加坡赛制就不做说明了,本文的读者应该都有一些了解,多数应该都还亲身实践过。关于辩论赛制的分类,目前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多数人习惯性地分为议会制(Parliamentary Debate)和政策性(Policy Debate)两种。在这种分类法之外,还有Lincoln-Douglas Debate林肯-道格拉斯辩论赛制、公共论坛制(Public Forum Debate)等。 (1)议会制(Parliamentary Debate) 议会制辩论源于英国议会的议事程序,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英语辩论比赛形式,而具体比赛的赛制又因赛事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英式议会制辩论赛、加拿大式议会制辩论赛、美式议会制辩论赛以及融合了英式和澳大利亚式辩论而成的世界校际议会制辩论赛。 A.英国议会制(British Parliamentary) 编者注:这种赛制目前是国内英辩官方赛事“外研社杯”的标准赛制,故各外语院校的辩论课堂教学均采用此赛制,资料较多,百度即可。同时,中文赛事也有开展,与英文赛事赛制完全相同。据外研社杯官方文件: “为使“外研社杯”辩论赛与“辩论界的奥林匹克”——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制度接轨,2010年经过大规模的赛前培训,“外研社杯”更上一层楼,采用“四队辩论制”(British Parliamentary style,亦即BP 赛制)这一世界最先进的赛制。至此,比赛的赛制和日程安排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并将长期保持下去。” http://www./18th/cn/about/405808.shtml B.美国议会制(American Parliamentary) AP制曾经是“外研社杯”赛制。据外研社杯官方文件: “2005年, “外研社杯”大胆向国际化赛制迈出第一步,转制为全美大学生辩论赛的通用模式——美国议会制(American Parliamentary Style,也称AP)。外研社经过4年的持续推广和培训,最终使广大英语学习者熟悉了赛制、磨练了语言、锻炼了思维!由此开始,被”外研社杯”赞助出国参赛的冠、亚、季军队伍,屡屡代表中国在各项国际和洲际辩论赛中获得大奖!” AP制在美国有两大赛事体系,一是APDA(American Parliamentary Debate Associationhttp://en./wiki/American_Parliamentary_Debate_Association),二是NPDA(National Parliamentary Debate Associationhttp://en./wiki/National_Parliamentary_Debate_Association),两者赛制是一致的: Prime Minister's Constructive: 7 minutes NPDA的个别赛事也使用变化后的7-7-7-7-5-5计时规则。 编者注:根据NPDA的意见:“This places parli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other common intercollegiate debate format: policy debate. Policy debaters utilize quoted evidence.” 意思是,议会制与政策性辩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政策性辩论辩手使用引用证据。而根据APDA的意见:“This style emphasizes argumentation and rhetoric, rather than research and detailed factual knowledge.”意即,较之于研究与客观具体的知识问题,这个赛制更重视论证过程和辩论修辞。 C.加拿大议会制 根据Canadian University Society for Intercollegiate Debatehttp://www./,这种赛制的计时规则是: Prime Minister’s Speech (7 minutes)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7 Minutes) Minister of the Crown’s Speech (7 minutes)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10 Minutes) Prime Minister’s Rebuttal (3 minutes) D.澳亚议会制辩论 (资料暂缺,请各位补充) (2)政策性(Policy Debate) 政策辩论也被称为学术性辩论,是美国独有的一种以研究为基础的辩论比赛,最早起源于美国一些大学的校内辩论,后逐渐在中学流行,是美国最为流行的辩论模式之一。 根据NDThttp://groups./NDT/的文件,结合一些高中使用的赛制变体,计时规则如下:
更多信息可参考http://en./wiki/Policy_debate (3)林肯-道格拉斯辩论(Lincoln–Douglas Debate) 林肯-道格拉斯辩论因1858年林肯与道格拉斯关于奴隶制的著名辩论而得名,是一种单人对单人的辩论,在美国中学生层面非常流行。 林肯—道格拉斯式辩论的结构如下: 正方申论六分钟 反方质询三分钟 反方申论七分钟 正方质询三分钟 正方反驳四分钟 反方反驳六分钟 正方反驳三分钟 (4)公开论坛式辩论(Public Forum Debate) 公开论坛式辩论结合了政策辩论和林肯-道格拉斯辩论的一些特点,各段发言较短,但辩驳更多。公开论坛式辩论注重逻辑分析和演讲技巧,注重观众感受。辩题选择较为通俗易懂,主要是当前流行的话题,每月一换,对比赛裁判的要求也远没有政策辩论和林肯-道格拉斯辩论高。 公开论坛辩论用时40分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轮交替盘问环节:甲乙两方一辩交替盘问,由甲方一辩开始发言,总计时3分钟。 辩驳环节:甲方二辩先做辩驳陈述,接由乙方二辩做辩驳陈述,时间各为4分钟。 编者注:在中国大陆,这种赛制目前有一些机构在中学间推广。NFL也有官方指导手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