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六类方法,即截、缩、疏、放、伤、变。 1.截 又称短截即剪去枝梢的一部分。依据剪去的程度分为: (1)轻截:只剪掉枝条上部的少部分枝断(1/4左右)。在枝条上部弱芽外剪。剪后形成中短枝较多,单枝生长势较弱,可缓和树势,但枝条萌芽率高。 (2)中截:在春、秋梢中上部饱满芽外剪截,大约剪去枝长的1/3~1/2。中截后萌芽率提高,形成长枝、中枝较多,成枝力高,单枝生长势强,有利于扩大树冠和枝条生长,增加尖削度。一般多用于延长枝和培养骨干枝。 (3):重截:在春梢中下部弱芽半(饱满芽)处截,一般剪口下只抽生1-2个旺枝或中枝,生长量较小,树势较缓和,一般多用于培养结果枝组。 (4)极重截:在春梢基部1-2个瘪芽处截,截后一般萌发1-2个中庸枝,可降低枝位缓和枝势,一般生长中等的树应用较好,多用于竟争枝的处理和小枝组培养。 (5)摘心和剪梢:摘心是生长季摘除新梢顶端幼嫩部分,剪梢是对当年新梢短截(多在半木质化部位进行,摘心和剪梢可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萌芽分枝,利于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 2.缩剪 又叫回缩,即在多年生枝上短截,回缩的作用因回缩的部位不同而异,一是复壮作用,二是抑制作用。复壮作用常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局部复壮,如回缩结果枝组,多年冗长枝等;二是全树复壮,主要是衰老树回缩更新骨干枝。抑制作用主要用在控制强旺抚养枝、过旺骨干枝。缩剪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其反应与缩剪程度,留枝强弱,留枝角度和伤口大小有关,如缩剪留状枝壮芽,角度小,剪锯口小则促进作用强,多用于骨干枝,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更新,是更新多状的主要方法。在两年生交界处回缩叫(留环痕),可起缓和枝势作用, 3.疏 即疏剪,就是把枝条从基部剪去或锯掉。疏枝后可改善树体的通透条件,但对全树或被疏枝的大枝起削弱生长的作用。一般疏枝能够削弱伤口以上部位的生长势。增强伤口若悬河下部位的生长势。在疏枝时要注意分期分批进行,不可一次疏除过多。 除萌和疏梢也属疏剪,除萌就是抹去过多过密的刚刚萌发的嫩芽疏梢就是疏除过密的新梢。,如剪锯口的萌芽,等等的过多的梢处理。 4.放(甩放或长放) 放也就是不剪,是利用单枝生长势逐年减弱的特性,放任不剪,避免修剪刺激旺长的一种方法,甩放具有缓合枝条长势,促生中短枝和叶丛枝,易于成花结果的作用。 甩放因保留下的枝叶多,因此增粗显著特别是背上旺枝极性显著,容易越放越旺,出现树上长树现象,所以甩放一般甩放中庸的枝条,旺枝特别是背上旺枝不甩放,若甩放必须有配合改变方向,刻伤,环剥等措施,才有利于削弱枝势,促进花芽形成。 缓放对于有些品种需要几年才能成花如元帅,需3年才能成花,而祝光等当年即可成花。 5.伤: 就是说破伤枝条以削弱或缓和枝条生长促进成花的措施,包括,刻伤/环剥/拧枝梢拿枝软化等。 (1)刻伤:包括目伤,环刻,目伤就是用刀或钢锯在芽的上方横割枝条皮层,深达木质部一般半圈左右。 环割就是在芽的上方环切一圈,涤达木质部。 刻伤一般在萌芽前进行,共作用,是促发枝促成花,缓和生长势。 (2)环剥:就是剥去枝干上一圈树皮,主要作用是调节营养物质分配,使营养物质在环剥口上部积累,从而达到促进成花,提高座果率,缓和树势的效果。 环剥是幼旺树转化结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幼旺树在新梢迅速生长期进行缓剥可缓合树势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座果率宜在花期,或花前进行,如枣树开甲,老农就称枣树不甲不结果说法。环剥宽度要依生长势而定,生长势旺的树可宽些,弱的树容窄些,一般为枝条直径的1/8-1/10,以剥后20-30天内能部分俞合为宜。 对于幼旺树促长,一次不明显的可连续剥3=-4次,直剥到叶片变色为宜。 (3)拧枝,就是握住枝条象拧绳一下拧几圈,作到伤筋动骨,可在1-3年生枝上进行可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形成。 (4)扭梢,就是对生长旺盛的新梢在木质化时用手捏住新梢基部将共扭转180度,可抑制旺长,促生花芽,是背上旺长新梢有效控制的良好方法。 (5)拿枝软化:就是对旺枝或旺枝自基部到顶部一节一节的弯曲折伤作到响而不折,伤骨不伤皮,可缓和生长,提高萌芽率,促进花芽形成。 6.变:就是改变枝条手长方向,缓合生长势在必行合理利用空间的修剪方法,包括曲枝,圈枝,拉枝,别枝等。 变枝修剪能够控制枝条旺长,增加萌芽率改变顶端优势,防止后扣光秃,还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是幼树时结果多结果的重要修剪方法。 以上我们介绍的截、疏、放、伤、变五类修剪方法各特点,俣它们能起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整形修剪中我们要根据树种品种,树令和不同的枝类,依据修剪的目的,灵活运用各种修剪方法。 如苹果幼旺树常因修剪较重而徒长,不易成花,结果晚,所以常采用轻剪,缓放为言主,进量少短截,少疏枝,对长旺枝条采用曲枝,拉枝,圈枝。刻伤,环剥等措施,促进树势缓和,以达到早果,早丰的目的。 而对老弱树则应以短截和回缩为主,抬高枝头,以复壮树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