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沪者也 | 上海那些已经消失的电影院

 江苏常熟老李 2015-01-28
知沪者也 | 上海那些已经消失的电影院
现在要去看电影,你的第一反应是哪里?百丽宫?万达?还是金逸?稍微有点历史感的么是大光明,小微印象中东宫什么的也算老牌了。但上海还有一些电影院,你听说过却没去过,有些已经消失或是正在消失……

来源:看看新闻网

位于崂山西路150号、已经60岁高龄的东昌电影院将于今年底至2015年初拆除,原址将建成陆家嘴当代艺术品展示和交易中心,未来或成陆家嘴新的文化地标。东昌电影院之于浦东市民,就像大光明电影院之于浦西市民。只是,大光明电影有幸得以保留至今,而东昌电影院,将会和许多已经消失的电影院一样,成为不少老上海的青春凭吊处。

中国的第一家电影院

在乍浦路海宁路路口有一块碑,碑文上说,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这里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影院。最初,那就是一座能容纳250人的简易铁皮房,1918年,靠放电影发了财的雷玛斯把它变成了一幢永久性的拱形建筑。 1998年,海宁路拓宽,这座影院被拆除,存世90年。

50年代的上海爱普庐大戏院

据史料记载,1909年,在这座铁皮房子的不远处,上海第一家正规电影院落成——专门放电影的维多利亚大戏院,座位700个,建筑、装潢考究。 1910年,又建成了爱普庐(Apollo)大戏院,它是上海第二座正规的电影院,可惜,两幢建筑的原貌均已不可考。

1914年OLYMPIC落成时候的照片

1914年,当年的静安寺路上建成了规模更大更豪华的夏令配克(Olympic)影戏院,设计都已经相当正规。不过,20年之后,这座盛极一时的著名电影院因年久失修停了业。1939年改建成大华大戏院,1951年改名新华电影院。问起它的所在,年长的人会记得,在南京西路742号石门路旁边,后门是凤阳路。现在那里已面目全非,但影迷周林还记得,少时第一次走进新华影院,看到洗手间的镜子很有艺术性,这让他很惊叹,原来镜子也可以做得这么漂亮。

一份海外报告中记载:1927年中国有106家电影院,共有68000个座位,分布于18个大城市,这106家中,上海占了26家。 这份报告还提到,当时上海最豪华的影院是奥登,有1420个座位,底楼的座位按现代影院的风格来设计,包厢里则是皮套座椅。奥登影院刊登在《良友》上的广告是这样写的:“奥登是东方最宽敞最华美的电影宫殿,有完美的构造和设计,为您提供最佳影像”。

可见那个时候,电影院是以大为美的。不过,即便是千人影院,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单体建筑而已。而且,从功能上讲,电影院算是娱乐建筑,远不及办公楼或民居那么有实用性,所以,一旦资金周转不灵,电影院的命途也就很容易想见了。在上世纪20年代晚期,像奥登这样以英文命名的影院,上海有12座,大概只有美琪(Majestic)留存至今。

被卡拉OK和影碟打败

曾经在上海红极一时的钱柜KTV

闹市,曾经是电影院的一个共生条件;然而如今,闹市却常常衬出老电影院的落寞。那些电影业内的人,一提起电影院这个话题,就会说到那时候票房最好的三家影院,第一位的是大光明、第二位是和平、第三位是国际。大光明迄今屹立不倒,和平因来福士的选址而原地重建,占据地理要冲,仍然是上海市口最好的电影院。国际,偏安一隅,面貌大体没变,尽管海宁路四川北路繁华依旧,但国际电影院已不那么经常被人提起。

90年代初,卡拉OK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环境,这种新的K房文化,使得很多人不去电影院了。吃完饭之后就去唱K,如果谈事情,也可以在K房里谈;处朋友的话也可以去那边,因为环境比较轻松,不必非得通过看电影这种方式了。中国人那时候还是比较压抑的,所以,对这种提供自我表达的娱乐形式很喜欢。那时候简直是全民卡拉OK,大街小巷,拉个麦克风就能唱了,这对电影院是个非常大的冲击。

另外一个原因,1996年的时候,VCD正式走入家庭,VCD播放机的价格首次低于1500元;同时,VCD碟的售价低于30元人民币,成为一种人们普遍能够消费得起的东西。因为片源多,很容易买到经典片,所以,彻底打破了电影院对经典影片的特权;因为更新速度快,几乎与大片同步,所以,很多影院大片引进的时候,影迷已经通过VCD看过片子了,这对电影院也是非常大的冲击。

之后,2000年,DVD出现,DVD机器价格跌破2000元,并解决了VCD单一片源的问题,VCD没落了,电影院更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再往后,网络兴起,只要有一根网线,不必借助物理介质,人们就可以直接在网上看电影了,这对于DVD又是实质上的打击。这些在线看片的人,基本上是不会买碟片的,如果网上没有,他们便去电影院看,他们成为电影院的主体观众,于是,电影院又复兴了,但是,并不包括那些老电影院。

中国大戏院停业装修,金灿灿的照壁依旧

老影院成青春凭吊处

1925年,著名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在今乍浦路408号建好莱坞大戏院。后又经几度更名,在解放后改定为胜利电影院,现已停映。

从中国首座影院落户上海算起,105年过去了,老电影院,静静的立着,看繁华竞逐。

说到内部硬件设施,老电影院恐怕与后来那些影院相去甚远。座椅不舒服,排与排间距太窄,音响效果不好,再怎么改线也无济于事,凡此种种。这些先天的不足,实在无法让它们与那些豪华的多厅影院相比,所以,衰落自是难免的事。

建国电影院老旧的橱窗里还贴着1999年上演的电影《紧急迫降》的海报。建国电影院,建国东路11号。旧时称荣金大戏院。解放后几经大修,设869座,附设舞厅、卡拉OK厅、餐厅等,已停映。

沪东电影院的招牌还是上世纪的样式。八埭头是杨浦区最繁华的地区,而八埭头的繁华又以沪东电影院为中心。沪东电影院建于1942年,原名沪东大戏院,是杨浦区最早的电影院。

作为观影场所,它们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然而,作为记忆的载体,它们却常常被人提起。退休的王太太,还记得她在哪家影院看了《伤痕》,然后就依样去做了“伤痕头”;弄堂里的张先生,还记得他是在哪家影院里,第一次牵了恋人的手;哪怕是80后,也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组织看电影,电影院就在对面的街口。

除了对人们心理的慰藉,老电影院的存在,还有建筑学上的意义——上海建起第一座电影院的时候,西方的电影院也才出现不久——这是一种新的公共建筑类型,按照功能区分,叫做西式娱乐建筑。为其兴盛,很多知名建筑师、建筑事务所投身其中,留下了很多传世之作。现在,很多老电影院外面都挂着历史保护建筑的牌子,专家还能从中看出建筑风格的流变。

建于1933年的长治电影院现已停业,如今外立面被一家海鲜城包裹,只有从巨大的半圆形穹顶才可一窥过去影院的特征。

老电影院,究竟是就此落幕,还是会获得重生,我们不得而知。文化的变迁,总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劳我们庸人自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