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雨天,真好》复备教案谢群山

 江山携手 2015-01-2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

3、体会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合作中领悟文章主旨

3、强调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用母亲慈善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与物

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结构特点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

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4、强调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结构特点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

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4、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

教学设想:

教师通过课前播放flash歌曲《下雨天真好》创设情境,然后让学生完成“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总爱在窗前轻唱唱着熟悉的旋律;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像一泓清泉,沁润了人們的心灵;下雨天真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句练习,进而营造氛围,然后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知内容要点,在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合作中领悟文章主旨,最后请学生积累有关怀旧思乡的诗句或名言,拓展文学视野。

教学方法:

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用具:PPT   音乐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播放flash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总爱在窗前轻唱唱着熟悉的旋律;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像一泓清泉,沁润了人們的心灵;下雨天真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句请同学们调动生活体验完成导入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

(二)我认识她

(学生先简介,课件补充)

 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她享誉文坛已近半个世纪,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评论和儿童文学,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她擅长怀旧抒情,在人与事的敘写中,自然流露温柔敦厚的情感。琦君堪称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已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等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谁来试试?——我来!(字词检测)

(1) 我会读!

湿漉漉(   魂牵梦萦(   熹微(   黏溻溻(  紫檀木(   静谧(    

(2)我能说出它的意思!

魂牵梦萦    熹微    静谧

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一)与课文对话——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什么认为“下雨天,真好”?

2、作者说:“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试从课文中找出“雨珠的链子”和那些“好时光”。

(学生先速读课文,完成自主评估作业,然后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板书)

(二)与同学对话——深入学习,合作探究

1.、“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这些小孩子的“坏心思”(例如多次逃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写进文章呢?

2、从文中所记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性情慈善?

3、作者对下雨天的感觉是不是始终不变呢?她为什么会说“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

4、找出与下列句子密切相关的内容和细节。
(1)、“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与此句相关的内容和细节是:雨天早晨,可以在母亲温暖的臂弯和热被窝里多躺会儿,吵着要她讲故事,认真听母亲说,仔细地望着母亲的脸,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还可以和母亲在一起,帮母亲剪线头;还可以和母亲一起,整日整夜听鼓儿词。
(2)、“唏哩哗啦的洗牌声,夹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
与此句相关的内容和细节是:星期天没下雨,父亲常会来逼“我”背《古文观止》,“我”很不自由。星期天一下雨,父亲就会跟姨娘等人打牌,不会再来管“我”,我就可以溜出去看电影,或者邀同学上三层楼自由玩耍,或者守在厨房里尝尝刚炒好的菜,或者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相当自由。
(3)、“如果我一直长不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
与此句相关的内容和细节是:“我”在成年之前(即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所有以雨为背景的生活,如雨中听母亲讲故事,到水沟里漂小木船,逃学在家陪母亲陪父亲,夜听唱鼓儿词,雨天翻拣霉谷子,读中学时雨天想家,星期天夜看《红楼梦》等等。

(三)走出课文——与生活对话

请说说你自己关于雨天的趣事。

(四)跨越空间——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对话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绵绵雨丝,抑或朗朗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如雨丝般缠绵悱恻,似月光般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请将你平时积累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或文学作品拿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思乡名句或名作)

课件播放音乐《下雨天,真好》,学生边听音乐边积累有关“乡思”的名言和诗词

四、梳理小结

讨论:《下雨天,真好》一文,写了许多似乎互不相干的人和事,但不显得杂乱,为什么?
尽量让同学们说,老师主要作引导和归纳工作。
    首先,文章有一句提纲挈领的话:“好像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了亲人和朋友,游遍了魂牵梦萦的好地方。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引发全文,也是统帅全文。
    其次,文章标题是《下雨天,真好》,所写的都是以下雨天为背景的生活,所写的都是“真好”的生活,充满欢乐和亲情,温馨而美好。
    再次,回忆叙述也有一个条理,从童年时期到少年时期,再到青年时期,一路写去,有条不紊。

五、板书设计:
“用雨珠链子串起来”的往事:睡在母亲的手臂弯里听故事→在水沟里漂小木船→雨天逃学在家→雨夜家中听鼓儿词→雨天自己在家拣谷曲→雨天在健身房后想家→雨夜看《红楼梦》→想念风雨声中父亲的音容→细雨西湖赏梅听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