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1000问(6)

 杏林秋叶 2015-01-28

主筋。故情志抑郁,胁肋胀满痞闷,出血,运动障碍等定位在肝。肝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色青,脉弦。故爪甲干瘪,两眼干涩,视觉障碍,面色发青,脉见弦象,应定位在肝。肝气旺于春(春天肝气偏亢),春季多风,故凡春季发病,或发病明显与受风有关,多定位于肝。肝主怒,郁怒则伤肝。故凡发病前有明显忿怒或抑郁病史,均可定位于肝。至于体型、年龄、性别及发病治疗经过等情况,均有一定参考价值。(2)阴阳、气血、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主要应从两方面去考虑,一是从临床证候特点去考虑定性;一是从发病与病程特点、发病季节与诱发因素等方面去考虑定性。如以阴证定性为例:根据证候特点,凡临床表现为功能上衰退或不足,呈退行性、抑制性病变,均可定性为阴证。凡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或不足,性产物的积聚、潴留,如痰饮、水邪、瘀血等,也应定性为阴证。根据其发病和病程特点,凡发病缓、病程长、症状逐渐加重、年老及体质素虚,均可考虑定性为阴证。又如以湿病定性为例:根据证候特点,凡临床表现为液态病理性产物偏多或潴留,以及症状表现为重浊、沉困等特点者,如浮肿、痰多、泻痢、白带多、黄疸、排泄不畅、无汗、头重肢困等,为湿病。从发病季节与诱发因素来考虑,长夏主湿,故凡发病于夏末潮湿较重季节,或其发病明显与受湿如涉水淋雨,工作生活环境潮湿等因素有关者,均可考虑定性为湿病。(3)定位与定性合参:即是把疾病的定位和定性,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如肝病,有肝风,定位在肝,定性为风,可症见卒然眩仆、抽搐惊痫等。肝寒:定位在肝,定性为寒,可症见瘫痪肢厥,胁肋疼痛,喜热恶寒,或睾丸冷痛,阴囊发凉,心烦不寐而多痰,呕恶,喜热饮。肝湿:定位在肝(胆),定性为湿,如肢体不用,或合并水肿、外阴肿胀、黄疸等。肝(胆)火(热):定位在肝胆,定性为火为热,例如眩晕惊痫而有高热,或目赤肿痛,或喜怒易惊,不能自制。(4)必先五胜:所谓“必先五胜”,是说在分析各种发病机转时,要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根据其病变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确定其究竟属于哪一脏腑,或哪一种病理生理改变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仍以肝病风病为例:首先从定位上来分析,肝病有两种情况,一是肝(胆)本经自病,即病变原发于肝,如郁怒伤肝(胆),因郁怒而出现胁肋疼痛失眠,惊痫抽搐等。二是继发于其他脏器病变之后,如脾(胃)病及于肝,即脾虚肝木乘脾,患者先因吐泻病后,继发拘急痉挛,或饱食后夜寐不安。又如肾病及肝(胆),即先有肾病,肝病继发于肾病之后,例如肾虚肝旺,患者先有腰膝酸软、遗精、耳鸣,以后又继发眩晕头涨痛、急躁易怒、多梦失眠等症。其次再从定性去分析:如风证,有原发性风证,病始即表现为风证,如大怒后卒然眩仆,半身不遂。有继发风证,如热极生风,即先有热证,风证继发于热证基础之上,如先发高热,然后继发惊痫抽搐。应当指出,上述辨证方法和步骤,只是提出了辨证的程序和较为详细的思考推理方法,至于临床如何具体灵活运用,或繁或简,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何谓表里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疾病部位和病变趋势的一对纲领,寒、温病等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表里辨证说明了外感六淫邪气侵犯人体,病变部位是在表还是在里。一般而言,六淫之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表,正气抗邪于表,因而形成表证。表证病位浅,在皮毛肌腠。如邪气内侵脏腑骨髓,部位深在者为里证。表证和里证可以先后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相互转化。

 

 表证、里证的成因为何?

 

    表证的形成主要是外感六淫之邪始侵犯人体,正气奋起抗邪于肌表,正邪相争,使肌表营卫气血功能失调,即形成表证。个别情况下病邪由里达表也可形成表证。而里证的形成比较复杂,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1)由于表邪不解,由表入里形成里证。如发病初起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舌苔薄白脉浮,若失治或误治等原因,出现了发热,而不恶寒,舌苔变黄,口渴喜冷饮,此时已形成为里热证。(2)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热证。如春温,是一种发于春季的温病,病一开始即为里热证。一般认为是冬季感受寒邪,至春由内外发。又如老年人或抵抗力比较低的人外感寒邪直中脏腑,寒证。(3)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原因所导致的疾病也称之为里证,即病起于内之意。

 

 表里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在外感性疾患中,分辨病在表还是在里,对于正确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病在表者,病情比较轻浅,病在里者病情比较复杂。而在治疗上,有表证者当先解除表邪,病在里应当治里,否则,病在表而反治里,有引邪入里之弊。因此,分辨疾病在表在里是十分重要的,必须鉴别清楚。临证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病程方面来看,新病,病程短者,病多在表;久病,病程长者,病多在里。(2)从症状来看,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病在表;但发热或但畏寒者均属里证。(3)从检查所见,表证者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见浮脉。而里证者常有舌苔舌质的变化,如舌质变红,舌苔变黄变厚,而脉象不浮或沉。

 

 表证的病机是什么?皮肤病是否属表证?

 

    表指人体的肌表、皮毛、肌腠。形成表证时,邪正斗争主要在肌表皮毛。例如六淫之邪侵犯人体,正气奋起反抗,密集于体表,与邪相争,因而营卫气血功能失调,出现一系列表现,概括称为表证。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热为阳邪,其性炎热,正邪交争,功能亢奋,以阳并阳,故发热比较突出,而且速见。邪气在表,卫气功能失常,温分肉功能不足,故微恶风寒。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伤人使腠理开泄,营阴不能内守,易于外泄而汗出,属表虚证。风为阳邪,卫亦属阳,两阳相并故发热。邪气在表,营卫气血流行受阻,不通则痛。其中寒主收引凝滞,疼痛最为突出,故寒邪伤人,头痛,腰痛,骨节疼痛。脉浮主表。表有邪气,正气抗争于体表,气血趋向于外,故脉浮现于体表。由于表有邪气,影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肺气不利,因而可见到咳嗽、鼻塞、咳痰等症状。由上所述,表证主要指外感邪气侵入肌表正邪抗争的病理反应,以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脉浮苔白为主要特点。而一般所说的皮肤病,虽然病变部位也在体表,但一般不具有上述表证的特点,所以不称之为表证,仍属外科皮肤病范畴。

 

 肌表、表、表证的概念是什么?有何不同?

 

    肌表是指身体的部位而言,它泛指人体的表层组织,大体包括了皮毛、皮肤、皮下组织附属腺体(如汗腺)以及浅在的肌肉等组织。肌表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防御屏障机能、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出汗与否)等,这些功能主要靠“卫气”发挥作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表和肌表的概念不同,表虽然有时也指身体的部位而言,但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和里相对应。如脏和腑相对而言,脏属里,腑属表。如皮毛肌腠与脏腑血脉相对而言,皮毛肌腠属表,脏腑血脉属里。而表证则与肌表、表的概念完全不同。表证是一种证候,六淫之邪侵犯人体,正气抗邪于表而形成。主要特点是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脉浮,苔薄白。从临床实际来看,所谓表证只是机体对病邪侵袭最初产生的反映。常见于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期,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一般所说的表证病变部位在体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或指一组症状而言。其病变部位并不一定在皮毛肌腠,性痢疾初期亦可见到表证。从这个观点出发,病变部位在体表的也不一定属表证的范围,而病变部位不在表而具有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脉浮苔薄白特点的也可诊断为表证。

 

 表证入里、里证出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表证和里证可以发生相互转化。这是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外表里、脏腑经络相通。所以疾病发生后可以发生表、里等的转化。表证不解,由表入里,形成里证,叫做表证入里。而在一定的条件下,里证也可以出表,由表而解。这种表里传变主要决定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因而了解表里证的相互转化,无论是在估计病情,推测预后,确定治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治疗方面,原则上是病在表者当先解表,病在里者,就应治里。表里同病者当先解表而后治里或表里同治。如病在表者而治里,有引邪入里之弊。又如在估计病情、推测预后方面,表证入里,多因误治、失治,或邪气亢盛,护理不当,使正不胜邪,内传于里而形成里证,此为病进之象,为正气不能阻挡邪气的进犯,预后可能较差。由里出表则主要是治疗护理得当,正气渐复,机体抵抗力增强,驱邪外出肌表而解,此为病情减轻,向愈之兆。亦有初起未见表证而直入于里者,病退亦可由里出表而解。

 

 何谓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病因病机有何不同?

 

    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是脏腑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体现。所谓寒证,是指因感受自然界寒邪或机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或脏腑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一类证候。其主要症见怕冷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润。这些都是由于阳气不足或受损,温煦功能减弱的表现。所谓热证,是指感受自然界温热邪气,或素体阳盛,寒从热化,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等脏腑功能活动过于亢盛而表现的一类证候。其主要症见发热恶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这些症状都是阳热亢奋,阴分受损所致。

 

 寒、热证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分辨寒热,辨清疾病是属热证还是属寒证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临床用药的根据,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分辨清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证候寒热喜恶口渴与否面色二便四肢舌苔脉象精神状态大便溏舌质淡寒证恶寒喜暖口不渴淡白不温或凉沉迟精神委靡小便清长苔薄白大便干四肢温热证恶热喜凉口渴喜冷红舌红苔黄数烦躁不安小便短赤肌肤热一般说来,所谓热证、寒证,是对一组症状的概括,是由多个临床表现所决定的。在上面表格所列症状表现中,凡出现寒(或热)的阳性指标越多,就越支持寒证(或热证)的判断。仅就发热这个症状与寒证、热证的关系来说,发热可以属于热证,又常兼见口渴喜冷,便干溲赤,舌红苔黄等症状。但发热也可见于阳虚证,常兼见畏寒而不恶热,口不渴,大便或溏,尿清长,舌质淡,脉不数等寒证的表现。这时的发热不属于热证,而属于寒证。其病机为阴盛格阳,虚阳浮越的真寒假热证。对于这种发热的治疗,不能采用清热的方法,而应采用甘温除热的药物治之。

 

 寒热错杂与寒热转化有何临床意义?

 

    所谓寒热错杂是在病人身上同一个时间,既有寒证的表现,又有热证的表现,这是一种寒热同时并见的复杂病理现象。这种寒热错杂,既可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寒热错杂,如上寒下热,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又可表现为同一个部位的寒热错杂,如寒热错杂于中焦之心下痞证。辨清寒热错杂,就为治疗指明了方向。既然是寒热错杂,就决不能单用寒药或单用热药,必须寒热并用,寒能清热,热能散寒,达到热清寒散的目的。如某些慢性胃病的心下痞寒热错杂于中焦的证候,就必须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方能达到寒去热清正复痞消的目的,方如半夏泻心汤之类。寒热转化与寒热错杂不同。寒热错杂是寒热同时并见,化是疾病性质的转化,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寒证可以转化成热证,热证可以转化成寒证。实质上这是阴阳转化在病理方面的具体体现。热证转化为寒证即“重阳必阴”、“热极生寒”之意。寒证转化成热证,即“寒极生热”、“重阴必阳”之意。例如高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之阳明热证,由于出汗太多,或邪毒太盛,可突然出现四肢发凉,冷汗不止,精神委靡,脉微欲绝的寒证,亦即重阳必阴之意。又如,外感风寒,表寒证,可以见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等表现,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寒邪郁而化热,形成表热证或里热证。在治疗上,必须根据疾病性质的改变而毫不迟疑地改变治疗方药,不可固执一方一药,延误病情。

 

 何谓虚实?

 

    所谓虚,是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减。正气包括了气、血、阴、阳、精、气、神以及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等,它具有保卫机体,免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害,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而出现了一系列抵抗力低下,脏腑功能活动减弱的病理现象,概括称为虚证。所谓实,指的是邪气实,邪气有余,脏腑功能活动亢盛。邪气大致包括了各种致病因素,如六淫、七情、痰饮瘀血、饮食劳倦等。邪气停留体内,正气奋起抗争,驱邪外出,正邪交争剧烈,脏腑功能亢奋,因而临床上出现了一系列病邪过盛所产生的病理现象,实证。《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需要指出,形成虚证时,主要指正气虚,但此时邪气也不亢盛;形成实证时主要指邪气亢盛,但此时正气也不衰减,有相当程度的抗邪能力。否则,就不是单纯的虚证或实证了,而变成虚实夹杂证了。总之,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概念必须清楚。分清了正邪虚实,即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疗用药打下了坚实基础,至于犯“虚虚实实”错误。

 

 虚证、实证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虚证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即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先天不足包括了先天发育不良,父母体弱的遗传因素或早产等导致生后脏腑功能衰减形成虚证,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心气虚、心阳虚;后天失养,如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慢性久咳损伤肺肾、房室过度损伤肾脏元真、七情劳倦伤及脏腑气血、久病失养正气受损等,均可形成虚证。而年高体衰,脏腑生理活动日渐耗损,尤多形成虚证。实证的形成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外来邪气侵犯人体,形成邪气亢盛的实证,如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类,形成表实证、里实证等。另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在体内布散流行失去常态,形成痰饮瘀血、癥瘕积聚、食积气滞等病理产物停留体内或机能障碍而形成实证。当然这种情况,功能失调所引起,似属虚实夹杂之证,但从临床治疗角度来看,仍以实邪为主,应采用“实则泻之”的治疗大法,所以仍属实证的范围。

 

 何谓表虚证、表实证?

 

    表虚证、表实证是讨论表证与虚实之间关系的问题。这是把六淫邪气侵犯人体肌表而形成表证时分成的两大基本类型。一般说来,虚表实的划分主要根据汗的有无。所谓表虚证以临床表现有汗为特点,常兼见恶风、发热、脉浮缓等表现。《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由此可知,表虚证的成因主要是人体感受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故汗出。如从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分析,所谓表虚证,是风邪伤人,肌表有邪气,全身正气不虚,故仍属实证的范围。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患者素体肺脾气虚,肌表不密,抵抗力低下,容易导致六淫邪气的侵犯。当受风邪侵袭,表现为汗出等表证时,亦属表虚证的范围。但若只是肺脾气虚,卫气不固,经常汗出者,严格来讲不属表虚证,应属气虚的范畴。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出现表证时,治当解表。如治法不当,发汗太过,遂见出汗不止如漏、恶风等症状。主要是表有邪气不解,肌表阳气受损,腠理开泄,故出汗如漏。这种情况既有外感邪气,又有正气受损的表现,按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划分,乃属于虚实夹杂的范围。以上几种情况,虽然有时也统称为表虚证,但治疗原则不同,前者属营卫不和,宜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而后面的情况属于虚人外感或虚实夹杂,宜用扶正解表,扶助正气,解除表邪,达到正复邪去的目的。所谓表实证,是以临床表现无汗为特点,且常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而喘等表现。一般而言,是感受了寒邪,寒为阴邪,主收引,使皮毛闭塞,卫阳被郁,气血不利,故无汗、恶寒发热、头身痛等。治疗宜用辛温解表之剂,解除在表之邪。故按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划分,表实证属实证的范围。因此,表虚证、表实证只是表证的两大类型,是相对而言,有汗者为表虚证,无汗者为表实证。但从虚实的角度来看,原则上都属实证的范围或虚实夹杂之证。

 

 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疾病是复杂的,是经常变化的。疾病发生后,正邪双方斗争,其力量对比常发生变化,因而疾病的虚实性质也要变化。实证转虚,因虚致实正是邪正双方斗争的结果。实证转虚,就是病为实证(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情迁延日久,虽然邪气渐去,但人体正气、脏腑功能活动也受到损伤,因而疾病的性质由实转虚。例如外感性疾患,疾病初期常为实证,如表寒证、表热证等,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护理不得法或年高抵抗力较差,从而病情迁延不愈,正气日损,逐渐形成肌肉消瘦,纳食减少,面色不华,气短乏力,或久咳不已,动则喘甚等肺脾功能衰减的虚证。此时治疗应以加强脏腑功能,扶助人体正气,采取“虚则补之”之法。如仍守原法采用祛邪为主的方法,之弊。所谓因虚致实,就是病本为虚证,脏腑功能衰减,导致体内各种代谢功能失常,产生邪实停留体内。如气、血、水等不能正常运行,产生气滞、痰饮、水邪、瘀血之类,成为实证。此时虽然邪实明显,但正气亦不足,脏腑亦衰。故因虚致实,实质上是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虚实夹杂证。例如,患者素有脾肾阳虚,水液代谢不利,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大量水液不能排出体外,形成水湿泛滥证。一方面表现为纳食减少,疲倦乏力,腰酸腿软,面色晦暗,脉沉无力,形寒肢凉,便溏尿少的脾肾阳虚温化功能减退的虚象;另一方面又可见到因大量水液停留体内的腹部胀满膨起,腰骶、下肢浮肿按之如泥,心悸气喘不能平卧等一派邪实之象。这种水湿泛滥乃由脾肾阳虚,能失常所致,故称之为因虚致实,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对此,一般多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补助正气之不足,攻其有形之邪,从而达到正复邪去,恢复正常代谢功能的效果。

 

 何谓格阳、戴阳?

 

    所谓格阳,即阴盛格阳,由于体内阴寒过盛,把微弱的阳气格拒于外,表现为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这是由于阴阳不相协调而产生的格拒现象,当阴寒过盛,阳气相当衰弱,阴阳不能相互维系,从而出现了强阴把弱阳格拒于外的病理现象。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阴厥且格阳反上行。”此时一方面可以见到四肢厥冷,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神倦等阴寒过盛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可见到面红口渴,脉大身热等“热”的表现。但这些“热”象仔细分析来看,与真热不同,身虽热,而并不恶热,面虽红但不是满面通红,而是颧红如妆,游移不定。口虽渴但喜热饮,饮亦不多。故这些“热”象是假象,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病理表现,其本质是真寒假热。戴阳也是格阳的一种,系上下格拒类型。阴寒盛极于下,把弱阳排斥于上,从而出现面色浮红,口鼻有时出血等。《伤寒论》所说的“面色赤”、“面红如妆”,就是指戴阳证。总之,格阳、戴阳都属于真寒假热证,其病机是阴阳格拒。格阳是内真寒外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戴阳是下真寒而上假热,阴寒盛格阳于头面。实际上,疾病发展到阴阳格拒的严重阶段,格阳证、戴阳证常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与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证似阳、

 

 何谓寒热真假?

 

    寒证和热证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但是当疾病发展到深重阶段时,有时会出现一些真假疑似之象,见到某些表现与本质相矛盾的症状,通常把这些现象称为假象。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统一,然的事。真热假寒,就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而却见到一些寒的表现。热是真象,是真热,而寒的表现是表面现象,是假象,称之为假寒。例如,某些患者,症见高热、恶热、心烦口渴、便干溲赤、舌红脉数,这是一派大热、阳热亢盛之象。但又可见到四肢厥冷的表现,冷好像是“寒”象,但进一步仔细分辨,四肢虽冷反不恶寒而恶热,不欲近衣被或欲揭去衣被,可见四肢厥冷是一种假象,称为假寒,而热才是疾病的本质。这是由于阳热盛极,格阴于外,故四肢厥冷。从阳热盛而四肢厥冷的特点出发,所以称这种厥证为热厥、阳厥。正如《伤寒论》所言:“厥深者,热亦深。”而真寒假热,就是疾病的本质是寒,有时却可见到“热”的表现。但是寒是真的,是疾病的本质,“热”是表面现象,是假象。例如,某些患者,脏腑阳气衰微,表现为精神委靡,形体倦怠,形寒喜暖,四肢厥冷,尿清便溏等阴寒盛极的现象,但同时又可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症状,如进一步仔细分辨,身虽热不恶热而喜近衣取暖,面虽红但如妆,或游移不定,口虽渴而喜热饮,饮量不多,脉虽大但无力,从而可知,这些热象是假象,称为假热,而寒才是疾病的本质。其病理机制亦属阴阳格拒之故,阴寒盛极,格阳于外。因此,根据寒证四肢厥冷故称之为寒厥、阴厥。正如《伤寒论》所云:“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厥冷。”

 

 如何鉴别寒热之真假?

 

    临证时,要善于识别证候,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不可为假象所迷惑。在具体区分寒热真假时,一般多从以下两个方面仔细观察:(1)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头面、体表,而脏腑气血方面的变化多反映疾病的本质。例如假寒证,最多见的还是身大热而四肢凉。假热证多见于面色的改变,如面红如妆的戴阳证。又如身大热但欲近衣被,口渴但喜热饮,而在舌、脉、里证等方面,常反映疾病的本质。如脉数、舌红、苔黄、便干、尿短赤等常为真热的表现;舌白润、便溏、尿清长等常为真寒的表现。舌的润燥常是一个可靠的指标,舌湿润水滑者常属寒证,舌干燥津液短少者常属热证。(2)假象终究和真象不同,仔细观察不难区分。如面红来说,真热是满面通红,假热是面红如妆,游移不定。又如口渴来说,口渴而喜冷饮者,常见于热证,口渴喜热饮,饮亦不多常属寒证。总之,辨别寒热真假,要多方面考虑,慎重鉴别,综合判断,切不可根据某一二个表现就盲目下结论。否则就会发生“寒寒热热”之误,火上加油,或冷水加冰,后果不堪设想。

 

 何谓虚实真假?

 

    单纯虚证、实证辨别不难,但当虚实有真假疑似之时,辨认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具体临证要仔细辨认。真虚假实系指疾病的本质是虚证,而有时却见到“实”证的表现,这些“实”证表现,是假象。习惯上也把真虚假实证称为假实证。例如,正气虚弱的人,有时反出现类似“实”的表现。一方面可以见到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苔润滑、脉虚无力等正气虚弱的表现,但又可见到腹胀、腹满腹痛等一些类似“实”证的表现,但仔细分析起来,腹虽胀满,但有时减轻(多在上午减轻,下午较重),和实证的腹满持续不减或减不足言不同,腹虽痛但喜按,和实证腹痛拒按不同。所以病虚是本质,“实”象为假象,即真虚假实。正如《景岳全书》所云:“至虚之病反见盛候。”真实假虚系指实是疾病的本质,而虚是表面现象,是假象。即病属实证而有“虚”的表现。例如,实邪结聚的病,反出现类似虚的表现,在临证时,不可不慎。阳明腑实,里热炽盛之病人,一方面见到大便秘结、腹痛持续不减又常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等实证的表现时,沉、精神沉默、四肢不温等类似于“虚”证的表现。但仔细分辨,以发现,脉虽沉但沉实有力,精神沉默但说起话来却声高气粗,四末不温似阳气不足的虚寒证,但身大热,恶热,甚或潮热,故这些“虚”证的表现是一种假象,而实证表现才反映疾病的本质。正如《景岳全书》所云:“大实之病,反见羸状。”

 

 如何鉴别虚实之真假?

 

    虚实真假鉴别要点在于舌脉和症状的仔细审察,大凡脉有力者为实,脉无力者为真虚,舌质苍老坚敛,舌苔黄厚者,多为真实,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滑者多为真虚;新病,身体较强壮者多为真实,久病,年高或身体衰弱者多为真虚。需要指出,虚实真假很容易和虚实夹杂相混淆。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证候,虚实真假是一真一假,而虚实夹杂是虚证实证同时并存。而从治疗上来说,也是不相同的,虚实真假是针对真象而治之;虚实夹杂则虚实同治,补其虚攻其实,攻补兼施。在具体辨证时,不可将二者混淆,应严格区分开来。

 

 表寒证与表热证、里寒证与里热证临床如何鉴别?

 

    表寒与表热、里寒与里热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类证候,临床辨证时,要善于抓住症状特点、舌苔脉象等几方面进行区分。简要列表如下:证候临床表现特点舌象脉恶寒为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表寒证身痛、骨节疼痛,无汗或喘而润发热明显,微恶风寒,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表热证口微渴,或咳嗽流黄涕舌苔薄黄证候临床表现特点舌象脉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口不渴或喜热舌质淡里寒证饮,尿清便溏,或腹痛拒按苔白润滑身热恶热,面红目赤,口渴喜冷,烦舌红苔黄里热证躁多言,尿赤便干,呼吸气粗或燥裂应当指出:(1)表寒证以恶寒为主,疼痛比较明显,无汗。(2)表热证以发热为主,咽喉红肿疼痛是其特点。(3)里寒证主要指里实寒证,而里虚寒证多称为阳虚证。(4)里热证主要指里实热证,而里虚热证多称为阴虚证。(5)里实寒证多由直接感受寒邪所致,如贪凉饮冷等。里实热证多由感受阳热之邪或脏腑功能活动亢进所致。

 

 虚寒与实寒、虚热与实热有何不同?临床如何鉴别?

 

    虚寒与实寒虽然都属寒证的范围,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均有根本区别,治疗用药亦不相同。所谓虚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即“阳虚则外寒”之意。机体阳气不足,温煦生化能力减弱,机体不得温暖,故出现寒证的症状,属阳虚证的范围。而实寒是指外感阴寒之邪,使体内阴寒过盛,损伤阳气,出现寒的表现。阴寒偏盛,阴盛则寒,即“阴盛则内寒”之意。现把两证鉴别归纳如下:证候临床表现特点病因病机治法形寒肢冷,喜温喜暖,加衣取暖可减,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小便溏稀或下虚寒或久病不愈损伤脏中散寒,回阳利清谷,小便清长,腹痛绵绵喜按,脉沉迟无力,舌淡苔薄润除表寒证外,常可见到畏外寒内侵,或过食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腹生冷瓜果,寒实积温散寒邪,祛实寒泻,腹痛拒按,大便不通,存体内,脏腑阳气除寒积或痰多清稀而喘,舌苔白被遏虚热与实热虽然都属热证的范围,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亦有根本区别。虚热是泛指阴、阳、气、血不足而引起的发热,分别称为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阳虚发热,它们之间又有不同(详见虚热的类型)。但一般所说的虚热以阴虚虚热为主,即“阴虚则内热”之意。阴液不足,不能制阳,相对阳盛,故见到热象。实热是泛指外感阳热之邪或外感阴寒之邪从阳化热(在表化热或入里化热),或脏腑机能亢盛而出现的热证,即“阳盛则外热”之意。实热虽有在表在里之不同,但习惯上实热证多指里实热证。虚热、实热鉴别如下:证候临床表现特点病因病机治法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口燥咽不当,伤津耗液;虚热干,颧红盗汗,脉细数,舌红或热病后期,邪热少苔耗阴,阴虚不制阳,壮热不退,恶热喜冷,烦渴喜凉,烦躁多言,尿亦便干,面实热红气粗,或腹痛拒按,或口苦清热泻火咽干,或痰黄胸满,舌红苔黄,脉洪数滑实

 

 阴虚、阳虚、亡阴、亡阳的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由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的病变,除寒证、热证外,还有阴虚、阳虚、亡阴、亡阳四种证候。阴虚、阳虚、亡阴、亡阳的病机和临床表现不同,如下:证候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邪热炽盛,阴液被灼,或高热大汗,温,渴喜冷饮,目眶塌陷,剧烈吐泻,或失血过多等使阴液大唇焦舌萎,舌干红无苔或薄亡阴量亡失,又不能及时补充,使肝血黄而干,脉洪大按之无力或肾精、阴津枯竭,形成亡阴之变细数无力,或皮肤干皱肌肉证候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高热大汗出,或剧烈吐泻,或突然大失血,或脏器衰微,使阴津大量亡阳丢失,阳气亦随之耗散,而突然出现亡阳素体阴亏,或高热伤阴,或情志内潮热盗汗,颧红骨蒸,五心伤、阴津暗耗,或房事不节损伤肾烦热,口燥咽干,心烦失眠,阴虚精,使阴液不足,不能滋润,阴虚头晕耳鸣,夜梦遗精,脉细不能制阳数,舌红少苔素体阳虚气弱,或外感阴寒之邪,便溏或下利清谷,或小便不阳气受损,或年高脏器衰弱,或房利,或余沥不尽或阳痿早泄,阳虚事过度,损伤肾阳。阳虚不能温煦,或神疲乏力,踡卧多睡,面脏腑机能衰减色?白,脉弱无力,舌淡应该指出:(1)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故亡阳亡阴常先后出现。从临床实际来看,常是先亡阴,后可能出现亡阳。(2)亡阴亡阳两种证候的主要区别点是:亡阳之汗是大汗淋漓,汗冷清稀不黏,四肢凉。亡阴之汗是汗出热而黏,肌肤温。(3)亡阴亡阳与汗的关系是:亡阴亡阳都可由汗出过多而引起,叫做大汗亡阴,大汗亡阳。而亡阴、亡阳又多伴有汗出不止,故出汗是亡阴、亡阳的重要表现。

 

 阳证似阴有何不同?

 

    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有本质的不同。如上所述,阴盛格阳、阳盛格阴是阴阳格拒现象,是寒热真假问题,如阳盛格阴,是阳热亢盛到了一定程度,不能和阴相维系,拒阴于外,出现了身大热,口大渴而喜冷饮,舌红苔黄,同时又可见到四肢厥冷的现象,四肢厥冷是假寒,而热盛才是疾病的本质,这种现象又称阳证似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是阴阳转化的问题,阴或阳都不是假象而是真象。阴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成阳,阳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阴。寒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热,热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寒。此阴阳寒热都是真象,是疾病性质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在这里需要说明,“重”是阴阳、寒热转化的条件,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向相反方面转化,没有这个条件,转化是不可能的。另外“必”字也不可理解为“一定”的意思,事物的变化都不是绝对的,疾病亦如此,重阴可以转化成阳,重阳可以转化成阴。阴阳、寒热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在临床上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例如:某些急性外感性疾病,初期可以见到高热、口渴、胸痛、咳嗽、舌红、苔黄等一派热邪亢盛的表现,由于治疗不当等原因,或邪毒太盛,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遍身冷汗,脉沉微等阴寒危象。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阳转化为阴,由热转化为寒。这里的四肢厥冷绝不是真热假寒、阳盛格阴,而是重阳必阴,是真寒证。阳证似阴,阴证似阳与阳盛格阴、阴盛格阳本质相同。似阴、似阳,只是相似而已,其实都是假象。现把以上三种情况简要区分如下:证候病机实质治法阴阳不能互相维系,阴盛格阳产生格拒阴阳不能相互维系,阳盛格阴产生格拒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发重阴必阳生转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发重阳必阴生转化阴证似阳阴阳格拒产生假象阳证似阴阴阳格拒产生假象

 

 为什么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就是说,诊察疾病,辨别证候,最后都要归属为阴证或者阳证,这样就能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不管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千变万化,如何复杂,都可以用阴阳两纲来进行概括。八纲的其他三对纲领也可用阴阳来概括。如表实热证属阳,里虚寒证属阴。

 

 阴证、阳证的表现是什么?

 

    一般而言,凡属慢性的、虚弱的、抑制的、静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无热畏寒的证候都属阴证。临床可见面色苍白,淡,身倦?卧,语声低微,呼吸微弱,静而少言,精神不振,但欲卧寐,纳食减少,口淡无味,大便溏泻,小便清长,无热恶寒,腹痛喜按,脉沉迟微弱无力,舌淡胖嫩,舌苔少滑润;或疮疡塌陷,久不收口,分泌物清稀无味。凡属急性的、亢盛的、动的、强实的、代谢旺盛的、进行性的、兴奋的证候都属阳证。临床可见身热恶寒,心烦口渴,声高气粗,面红目赤,躁动不安,甚或发狂,心烦不寐,咳嗽声重,大便秘结不通,小便短赤,腹痛拒按,疮疡红肿痛热,流脓味大,舌红苔黄,脉洪滑实而数等。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表里寒热虚实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交错在一起,故不能截然划分清楚。因此阴证和阳证之间也不是绝对分开的,往往出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复杂证候。如表寒证,表属阳,寒又属阴,故情况比较复杂。

 

 何谓气虚和气陷?

 

    气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虚、实两方面,主要反应为脏腑功能活动的异常改变,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情况,气虚和气陷属于虚证范畴。气虚,是指全身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的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元气不足,脏腑功能活动减退,以及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下降等方面。气虚病证,多由劳伤过度,久病耗伤,年老体弱或饮食失调等因素所致。一般临床常见的气虚证有肺气虚、心气虚、脾胃气虚、肾气虚、肾不纳气等。气虚证多见于慢性疾患、老年患者、营养缺乏、疾病恢复期以及体质衰弱等病变。气虚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是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面色不华,诸症活动时加重,舌淡,脉细软无力等,其中尤以疲倦乏力和脉细软无力等症最为重要。由于气虚病机是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元气不足则宗气必虚,宗气能出喉咙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宗气虚损,故呼吸气短而少,懒言声低而怯。宗气不足,气血营养供应不达于周身,所以全身疲倦乏力。气虚则水谷精微不能营运于上,清窍失养,故见头目眩晕。宗气不足则卫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汗孔开合失司,常开而少合,因而自汗频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则化源不足,血行无力而虚少,故见舌质淡,脉象细软无力。另外,应当指出,气虚证在临床上除见上述共同脉证外,尚需根据各脏腑之功能特点,进一步分析其虚属于何脏何腑。一般来讲,各脏腑气虚之特点,多与其生理功能有关,如肺气虚的特点是“主气”功能的衰退;心气虚的特点是心“主血脉”和“藏神”功能的衰退;脾胃气虚的特点是腐熟水谷和运化精微的功能衰退以及中气的下陷;肾气虚的特点,是肾“藏精”、“生髓”、“主骨”和“气化”、“封藏”等功能的衰退。

 

 气虚和气陷有何内在联系和临床特点?

 

    气陷,是气虚病变的一种,是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脾气虚陷,脏腑机能衰退,脏器维系升举之力减弱,而造成脏器位置下移等表现。所以,气陷证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多因中气不足,失其统摄维系升举之职,因虚而下陷所致。临床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疾患。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既可见有气虚证的共同症状如头目昏花、少气倦怠等外,现有腹部胀坠感,脱肛或子宫脱垂,或大小便滑泄不禁等症。

 

 什么是气滞和气逆?其临床特点如何?

 

    在生理情况下,气运行于周身,应流行通利而疏畅。如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不利,气行阻滞而不畅,从而产生脏腑机能失调或障碍等病理改变,则称为“气滞”或“气郁”、“气结”。由于人体气机升降运行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肠主泌别传导等功能有关,故临床常见的气滞证多与这些脏腑之功能失调有关。形成气滞证的常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则可使肝失疏泄而致肝郁气滞。(2)饮食失调,气机不利,可使脾胃肠之运化、升清、降浊、传导功能失调,可导致脾胃肠道气滞。(3)外邪侵袭,阻滞肺气,肺失宣降,则可致肺气壅滞。此外,用力努伤、跌仆闪挫等因素,则多使胸胁、腰膝等局部组织气机阻滞,而使局部组织和关节机能发生障碍。气滞证的临床表现是闷胀、疼痛。其特点是胀重于痛,重,时胀时消,亦常表现为“攻痛”、“串痛”性质,部位不完全固定,且每在嗳气或矢气后暂时缓解或减轻。除胀痛外,气滞证还多见胸闷、腹胀等症。其他如乳房发胀、里急后重等也多属气滞范畴。病机:气郁壅滞,聚而不行,故胀满而闷。气机失畅,气血一时性失于畅通,不通则痛,故发疼痛。但由于为机能障碍,非有形之邪,且“聚散无常”,故其胀痛,时轻时重,时胀时消。如表现为痛无定处,游走串痛者,则多属肝气串痛。由于气滞部位不同,故闷胀疼痛之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如:肺气壅滞,则可见胸满而闷痛,咳嗽喘促。肝郁气滞,则可见胁肋胀痛,或胸胁串痛,以及乳房作胀等,且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胃脘气滞,则可见胃脘胀痛,嗳气频作。肠道气滞,则可见腹胀,走串疼痛,矢气则舒,或便秘,或里急后重等症。气滞证候临床多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溃疡病、胆道疾病及慢性肝炎等疾患。气逆,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失于和降的病理反应。升降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之一,如肺气肃降、胃气和降、肝气疏泄升发而不太过,则为人体气机升降和调正常的重要因素。所以,临床上气逆证,一般多指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升发太过而致的肝气上逆而言。气逆证的成因是,肺气上逆多由外邪侵袭或痰浊壅滞,导致肺失肃降而气机上逆;胃气上逆,则多由胃寒停饮,或痰食阻滞,或邪犯胃腑,胃气失于和降而气机上逆;肝气上逆,则常为肝郁气滞的另一种病理表现,或常与气滞同时并见。多由于大怒伤肝,肝气暴张,升发太过而上逆,或由于肝气郁滞,气郁久而化火,气火上逆而导致肝气上逆,肝阳上亢之证。此外,由于惊恐等情志因素,损伤肝肾之气,或气郁横逆而上冲,或气挟寒饮而上逆,则发作奔豚病证。气逆证的临床表现为:肺气上逆,则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则发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则可见头痛、眩晕、昏厥,甚则呕血等症;奔豚病证,则可见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等症。一般说来,气滞、气逆属实证范围,治当理气降气,以使气机运行恢复正常。

 

 气虚与气陷、气滞与气逆等证之治法如何?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1)气虚与气陷的治疗:气虚证,由于其病理主要是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故其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以补气(益气)为主。常用方药如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能益气健脾。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桔梗、砂仁、陈皮、大枣)可益气健脾和胃。气陷证,由于其病理是因气虚脏腑机能衰退而导致清气不升,升举力衰,内脏下垂等病变,故治疗应以补气为主,兼以升提之品。常用方药如补中益气汤,临床经验常加用枳壳15~30克。由于气虚下陷,导致内脏韧带松弛,内脏位置下垂,以及小便失禁、大便滑泄、脱肛等症。其治疗方药则应于益气药中,柴胡、葛根、桔梗等升提药,或加用益智仁、金樱子、诃子、南米壳、赤石脂等固涩药。(2)气滞与气逆的治疗:气滞证,由于其病理为人体某部分或某一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功能障碍,故其治疗应以理气行气为主。常用方药为五磨饮子(乌药、槟榔、木香、枳壳、沉香)、金铃子散(金铃子、元胡)。气逆证,由于其病理为气机升降失常,气上逆而不顺降,临床多表现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肝阳上亢,气火冲逆于上等病理反应。故其治疗原则应以降气镇逆为主,常用方药有降气平喘如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炙甘草、肉桂、前胡、厚朴、陈皮、当归、生姜);镇逆止呕如旋覆花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降逆止呃如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生姜、竹茹、橘红)。(3)临床常用理气行气药归类:疏肝理气:如柴胡、香附、郁金、青皮、川楝子、元胡等。开胃行气:如陈皮、木香、砂仁、蔻仁、佛手、莱菔子等。通肠行气:如枳实、厚朴、木香、槟榔、沉香、大腹皮、乌药等。宣肺降气:麻黄、杏仁、桔梗、瓜蒌、枳壳、苏子、旋覆花等。关于理气行气药物在临床上的运用,如香附、木香、枳壳、陈皮等可用于各种气滞证,而以肠胃气滞最为适合。若肝气郁结或肝经气滞,则多用青皮、郁金、川楝子等药。由于临床上气滞多与肝失疏泄有关,故常以理气药与舒肝药同用,方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之类。

 

 气虚证和阳虚证、血虚证和阴虚证各有何异同?

 

    气属阳,血属阴,气虚和阳虚,血虚和阴虚,从病变性质来看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临床表现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气虚和阳虚,血虚和阴虚又有不同。从病理上分析:气虚和阳虚,在总体上都是指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退,但“气虚”则是指单纯的机能衰退,而阳虚则是在气虚(机能衰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阳热能量的减少和衰退(包括能量代谢的失调或衰退),阳虚,阳不制阴,产生阴寒内盛的病理反应,所以阳虚包括了气虚,而气虚则不一定阳虚,气虚可以发展成阳虚。血虚和阴虚,则是指机体物质成分的亏损和缺乏。但血虚是指单纯的血液亏损不足,例如贫血,或具有贫血症状而血红蛋白正常之病证。而阴虚则指包括血虚在内的全身性阴液(体液)的亏损,以及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机能虚性亢奋所产生的证候。从临床表现上分析:气虚证的临床共同症状是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则诸症加重,舌淡,脉虚无力等机能衰减症状。阳虚证则是在上述气虚症状表现得更加突出的基础上,寒而出现“寒象”,见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等症。血虚证的临床表现是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或见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症。阴虚证除见眩晕眼花,失眠心悸,脉细少苔等血虚共同症状外,尚可兼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等阴液不足之证。同时还常伴有低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绛,脉细数无力等阴虚内热特征。气虚与阳虚、血虚与阴虚临床表现鉴别见下表:证候共同症状特有症状气虚面色?白,或苍白,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低,纳食不化,舌质阳虚淡胖血虚瘦,眩晕目花,心悸失发麻,舌质淡眠,脉细,少苔低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质红绛,阴虚

 

 血虚证是如何形成的?

 

    血虚证形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失血过多。如吐血、衄血、产后失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等。(2)脾胃虚弱,生化不足。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胃弱,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血液,而致血虚。(3)七情过度,暗耗阴血。如思虑劳神则耗伤心血。(4)瘀血阻滞。日久则新血不生而致血虚。

 

 心血虚与肝血虚如何鉴别?

 

    心血虚与肝血虚两证的临床鉴别,主要应从临床见症及苔脉等方面去分析,见下表:证候主要脉证血虚共有症状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失眠,唇淡,舌淡,脉细无力心血虚兼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等症兼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肢体麻木或筋脉拘急,肌肉肝血虚?动,爪甲不荣,睡眠不安,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脉细

 

 何谓血瘀证?血瘀兼气虚、血瘀兼血虚其病因病机有何不同?临床如何鉴别?

 

    血液是循环周流于全身经脉的。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之内或脏器之内,都叫血瘀。由于血瘀而引起的病证,谓之血瘀证。临床多见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肝脾肿大,妇女月经病,异位妊娠,产后疾病,以及跌打损伤等。血瘀证临床特点如下:疼痛:血瘀则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疼痛部位固定,其性质与气滞之攻痛、窜痛不同,多呈刺痛性质。紫绀:多见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见紫斑、瘀点等。此皆由瘀血阻滞经脉,血运障碍缺氧所致。肿块:瘀血积聚不散,气血不能通利,聚而成形,形成肿块。如因外伤所致,则伤处组织,可见青紫肿块。如内脏组织瘀血,则可形成坚硬的肿块,是谓?积。出血:瘀血阻滞脉道,血流壅塞不通而致妄行,血溢脉外,故可引起出血。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毛发不荣:此皆由瘀血阻滞而不祛,久则新血不生,肌肤、经脉、毛发失于营养所致。脉象细涩或见结代: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失其流利之象,故见此种脉象。上述为血瘀证共同临床特点,但临床所见,一般并非单纯的血瘀,往往多兼气血损伤,即所谓血瘀兼气虚、血瘀兼血虚等证。血瘀兼气虚、血瘀兼血虚两证临床鉴别如下表:证候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血瘀兼气虚症,又继见疼痛拒按,舌质暗或有瘀阻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舌有瘀斑,脉象细涩。或见肿块,先瘀血后血虚;原有疼痛拒按,痛处不移。并兼见头晕血瘀兼血虚血虚证又因其他因素眼花,心悸失眠。但血瘀和血虚见引起血瘀;各种出血症孰先孰后出现,当结合病史病因证离经之血瘀滞体内进行分析

 

 何谓寒客血脉和血热搏结?其临床主证如何鉴别?

 

    所谓寒客血脉,系指机体直接感受寒邪,寒主收引,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脉运行凝涩不畅,而成血寒之证。如临床常见之冻伤及脱骨疽等疾患,以及妇女经期产期感受寒凉,寒邪客于冲任而成为宫寒血瘀证,多见于痛经、子宫肌瘤或息肉、不孕症等。所谓血热搏结,系指因感受外邪,或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而致血瘀;或脏腑功能失调,或瘀血滞留等因素,郁久而化热所形成的热邪与瘀血相裹结证候,即为血热搏结证。血热搏结证候,其病变有在肠胃、在下焦以及妇女热入血室等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两证临床症状鉴别如下表:证候特点临床鉴别寒客血脉即血寒证表现为瘀疼痛喜暖,得暖则减。兼见形寒肢冷,血疼痛而有寒象舌紫而暗,脉沉迟涩血热搏结血瘀证又有血热表常见症状:疼痛喜冷,发热,或见出血,现,证多属实或虚或有肿块,舌质暗红,脉数实夹杂血热搏结于肠胃或下焦:兼见谵语,善

 

 血热证是如何形成的?

 

    血热证,系指血分有热或邪热侵及血分而出现之证候。血热不仅见于以发热为主症的热性病,在非发热性病中也常可遇到,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程中亦可见到血热证候。血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外如下两方面:(1)外邪侵袭:多因外感热邪侵袭机体,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而致。如临床温热病常见之营分证和血分证,(2)情志郁结,郁久化火,火热内生,伤及血分: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内火炽盛,郁积血分而致血热为患。

 

 血热证有何临床特点?

 

    血热证的临床特点是,血属阴,血分有热,煎灼阴液,甚则动血。所以血热证,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之征象,其表现分析如下:(1)身热以夜间为甚:血属阴,黑夜属阴,天人相应则夜间人体之阴旺盛,血分有热邪,又加之卫阳夜行于内,邪正斗争明显加剧,故凡血分有热,则以身热夜甚为主要特点。(2)心烦或躁扰发狂:心主血而藏神,血热炽盛,扰乱心神,神志不宁,轻则自觉心烦,重则躁动不安,或神志不能自守而发狂。这是血热证兼见神志紊乱的特征之一。(3)口干不欲饮:邪热伤及血分,阴血被热邪煎灼,周身津液相对减少,故口干。但热不在气分而在血分,血中之津液被热邪蒸动而外出于脉,气机升降无碍,津液虽少尚能上承咽喉,故不欲饮水或饮水不多。(4)脉细数,舌红绛:此皆热耗营血,阴液亏损之象。脉细为血管中血容量减少,脉管充盈度减低;数为代偿性心跳加快,脉率增快所致,为机能虚性兴奋之证。舌质红绛而无苔,为典型的热在营血而有伤阴征象。此外,尚可见各种出血证及妇女月经前期、月经量多等,皆血热炽盛,邪热迫血妄行所致。

 

 气滞血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如何?

 

    气滞血瘀证,是由于气滞不行(包括机能障碍或机能减退),导致血液运行阻滞或障碍所出现的血液瘀滞证候。其证形成原因,主要与精神情志和肝脏疏泄功能失常有关。气能行血,人体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和肝气的疏泄,所以,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其中尤以肝之疏泄功能对人体气机的调节最为重要,一般临床常见的气滞血瘀证,多与肝气不舒有关。若情志不遂,或经常受到精神刺激,则可致肝气疏泄失职,形成肝郁气滞,由气郁气滞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即所谓“气滞则血凝”,可形成血瘀之证,即所谓气滞血瘀证。此外,跌仆闪挫等外伤,亦可导致机体局部气机阻滞,而使血行受阻,瘀结不行,形成外伤性局部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是既有气滞见症,又有血瘀见症。如:性情急躁,胸胁胀满:多由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所致。肝为刚脏,其经脉布于两胁,肝郁气滞,则情志疏泄失常,故心烦急躁易怒。经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胸胁胀满。胸胁疼痛:气滞不畅,进而血瘀不通,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发胸胁胀痛。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妇女痛经、经闭、经行有块、乳房胀痛等,皆气滞则血凝之证。由于以血瘀为主,故发刺痛拒按。瘀血凝聚不散,结而成形,故为痞块癥积。气滞血瘀之证,尤以妇科多见,若经常肝气不舒,气机失畅,气不能运血以畅行,血不能随气而流通,故发痛经。肝经郁结过久,以致胞脉闭阻,凝结成瘀,经水不得下行,故成闭经之证。经行伴有血块:为冲任不利而有血瘀之证。乳房胀痛:肝经脉布两胁,上贯膈而过乳房下面,故肝郁气滞血瘀,则经气不利,气血不通,而发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均为血瘀之证。

 

 血虚、血瘀、血热等证的治法如何?临床运用有何不同?

 

    血虚证,由于其病理系血液亏损,不能濡养脏腑经脉,故治疗当以补血为主,或补气养血。临床通用补血方剂为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所以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旱莲草、阿胶等为各种血虚通用药品。由于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且为气血生化之源,肾精能生血,所以血虚证多与心、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故临床上一般心血虚,可加用养血安神药如丹参、炒枣仁、龙眼肉等;心脾两虚,可与健脾药同用如归脾汤,为益气健脾与养血安神之代表方剂。肝血虚则可加用枸杞子、桑葚、鸡血藤等补血养肝之品。补肾则用熟地、何首乌等药。血瘀证,由于血瘀系全身性血运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之病理反应,临床多见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肝脾肿大、妇女月经病、异位妊娠、产后疾病等疾患。故其治疗原则,应是活血化瘀。常用方药如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炒白芍);逐瘀汤(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常用活血药为桃仁、红花、当归、丹参、赤芍、益母草、泽兰等。若瘀久证重者,则可进一步加用三棱、莪术、山甲、土鳖虫等破血消坚药物,必要时亦可加用大黄、芒硝以通下逐瘀。至于既有出血又有瘀血见症者,由于瘀血不去,血不循经,出血不易停止,故不宜单纯用止血药,而仍应加用活血化瘀药以止血。且很多活血化瘀药如三七、蒲黄、小蓟、茜草等,既有活血作用,又有止血功能。此外,血瘀证由于发病原因、部位和轻重的不同,又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行气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如妇女痛经,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元胡、川楝子、香附。肝郁日久,胁肋阵发性刺痛,多为肝经脉络瘀阻,则可用逍遥散加丹参、红花、郁金。补气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虚血行不畅而血瘀。如血瘀脑络,半身不遂,则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如黄芪、桂枝、当归、赤芍、地龙、红花。温经活血化瘀:适用于经络气血因受寒而瘀滞。如妇女子宫受寒,冲任瘀阻。可用元胡索散加减,药如元胡、肉桂、艾叶、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等。活血通下逐瘀:适用于蓄血、癥块等有瘀血停滞见症者。如妇女瘀血经闭,则可用大黄?虫丸(大黄、?虫、生地、桃仁、水蛭、干漆、虻虫等)。血热证,因其病理为血分有热,或邪热侵及血分,故治疗当以清热凉血为主。常用方药如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心、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麦冬),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常用药物如鲜生地、鲜茅根、紫草、丹皮、赤芍、蒲黄、地榆、小蓟等。

 

 何谓气血两虚、气虚失血、气随血脱?其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如何治疗?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机能衰退)与血虚(血液不足)同时存在的证候。其成因多由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由于气血是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的,故或先有失血,而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生化功能减退,继则血少而虚亏,此皆可导致气血双虚。气虚失血,系指因气虚不能统摄血行而见失血之证候。如因气虚下陷,而使血从下溢者(如崩漏)则称之为血随气陷。气随血脱,是指由于突然大量出血之后而引起气随之暴脱证候(如出血性休克)。常由于外伤大量出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大量出血所致。血脱则气无所附,故气亦随之而亡失,为虚脱证之一。上述三证,临床鉴别及立法如下:气血两虚证,是气虚症状如少气懒言、乏力自汗与血虚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等症同时并见,舌质淡,脉细而弱。此证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其治疗应当气血双补,并应把治疗重点放在补气上面,因为气能生血。气虚失血证,是在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等气虚症状的同时,并见出血之证。若气虚统摄失权,血离经隧而溢于皮下,则为肌衄(多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气虚下陷,血随气行,则血可从下部溢出,以妇女崩漏为多见(多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其治疗原则应当补气升提,以引血归经。气随血脱证,主要表现为大量出血的同时或以后,突然出现面色?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血压下降,甚则晕厥,脉细数无力或见芤象。其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其气的原则,急投补气重剂(如独参汤或参附汤之类),且补气即可摄血,在一定程度上亦可收到止血之功。风痰、热痰、寒痰、湿

 

 痰、燥痰等证如何鉴别?

 

    痰证是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滞病变的一种,古人常说“水聚为饮,饮凝成痰”,其病变多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由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痰证首当责之于肺脾两脏。风痰、热痰、寒痰、湿痰、燥痰的鉴别,主要应从痰的性状及伴有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等方面去考虑,见下表:证候概念病因病机痰象特殊表现风痰痰盛而动阴虚阳亢,风痰上扰,喉中痰鸣头晕目眩,突然风或风证风阳内动,流窜经络,仆倒,口眼歪又有痰象痰诞内壅闭塞清窍斜,舌强不语,热痰痰与热互感受热邪,痰热互结,咳痰黄稠烦热,喉痹,便结或痰盛或阳热亢盛,或内扰心神,结或发癫狂而又见热煎耗津液成或阴塞气机,象痰或结滞肠胃证候概念病因病机痰象特殊表现寒痰寒与痰凝感受寒邪,寒痰凝结,咳吐稀白痰畏寒,厥冷,四结或痰盛阴盛阳虚,阴盛阳虚,肢不举或骨痹刺而有寒象水津不化,阻滞经络,痛,脉沉迟凝成寒痰经气不伸湿痰痰盛兼脾虚不运,脾虚湿困,痰多胸痞,纳少呕湿象痰湿内生,痰阻上焦、恶,身重困倦,或外感寒中焦气机。苔厚腻,脉濡滑湿,束肺困痰湿阻遏,脾,水湿不清阳不达化,停聚成四肢痰燥痰痰证兼感受燥邪或津伤化燥,咳痰黏稠,口鼻干燥,咽喉燥象热灼津液化燥胜则干,量少难咯,干燥,大便干燥,煎灼津燥伤肺络,甚或痰中带燥,舌干少津液成痰燥伤肠津血或痰为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诸证病变部位有何不同?临床表现如何鉴别?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指出:“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可以看出,所谓痰饮、悬饮、溢饮、支饮都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于体内所致。由于水饮停留部位不同,故有上述四种证候。四饮证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鉴别如下表:证候病位病机临床表现特点痰饮水饮停于胃中阳不振,运化失胃脘肠间有振水音,胸胁支满,呕肠职,水不化气,饮吐痰涎清稀食不化,停而为饮悬饮水饮潴留胁水流胁间,络道胁下胀满而痛,咳唾转侧呼吸均肋,上不在被阻,气机阻滞,牵引而痛,气短息促胸,下不升降不利及腹溢饮水饮泛滥,脾肺运化输布失肢体沉重而痛,肢体浮肿,小便溢于肌腠职,水饮流溢于不利或兼发热,恶寒无汗,咳喘四肢肌肉之间,痰多白沫发为水肿支饮水饮停留胸饮留胸膈,上迫胸闷气短,咳逆,倚息不能平卧,膈于肺,肺失宣肃,浮肿多见于面部,痰沫多而色白气化不利

 

 何谓气随液脱、液随气脱、津随气泄?

 

    气与津液,彼此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都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都离不开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的气化活动。气有固摄和气化作用,津液的生成和排泄,故气旺则津足。同时,气也要依附于津液而存在,津液不亏则气足,脏腑功能正常,气化作用协调,津液的吸收和水液的排泄就会正常。临床上气虚不固之证,除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经常自汗等症外,又突然发现多汗、漏汗(自汗出如漏不止)、多尿、遗尿等津液大量流失病理现象,则称之为液随气脱。一般也把漏汗不止或大汗不止,称之为津随气泄。临床上津液随阳气亡失往往伴有亡阳的表现。反之,人身津液(体液)的大量丢失,也必然伴随有气(功能活动)的突然耗损脱失。如发汗不当(例如过汗)可导致大汗淋漓,或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或泄泻,则可导致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少气乏力,心悸,甚则晕厥之证,又称之为气随液脱。故尤在泾有“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之说,见于《金匮要略心典·痰饮说》。

 

 心病证有何临床特点?

 

    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故病理上凡表现为血脉和神志的异常,出现心悸、失眠、神昏、发狂等症者,多考虑为心的病证。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鼓动无力,血脉空虚,可见心悸,脉虚或细弱,面色白而无华。血脉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之气血充盈,则人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力充沛。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可导致神志的异常,如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症。若血热扰心,则可见谵妄或昏迷不省人事等症。心的病变易反映于舌,故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舌强语謇等。总之,临床上凡血脉、神志等功能异常,乃是心病证的临床特点。心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气血阴阳的不足,实证则多是火、热、痰、瘀等病邪的侵扰。

 

 肺病证有何临床特点?

 

    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病理上凡表现为呼吸功能异常,体表屏障功能异常,水液代谢异常,从而出现呼吸不利,喘息少气,咳嗽痰血及鼻部、皮肤等症状者,均应考虑为肺的病证。如肺主气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若肺气不足,则呼吸无力,或少气不足以息,语言低微,身倦无力。肺主宣发,外合皮毛。故外邪侵袭,常可由皮毛而犯肺,从而易于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甚则气喘等肺气不宣之证。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自汗。肺卫邪实,毛窍闭塞,则无汗。肺失清肃,气不得降,肺气上逆,则可见胸闷、咳嗽、喘息等症。肺失清肃,通调水道机能障碍,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则可见痰饮、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症。鼻的通气和嗅觉主要靠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则呼吸利,敏。如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涕,嗅觉不灵。肺热壅盛,则喘促,鼻翼煽动。总之,临床上凡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的异常及其证候表现,乃是肺病证的临床特点。肺病证候有虚实之分,肺病虚证多为气虚和阴津不足,实证则多由风寒燥热痰等病邪侵袭犯肺所致。

 

 脾胃病证有何临床特点?

 

    从生理功能上看,脾主运化,统血,脾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胃主和降。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转输,所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故凡有关饮食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转输障碍,或升降失常,出现纳呆、腹胀、水肿或呕恶、泄泻等症;或因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的内脏下垂、各种出血;以及因上述原因而造成的气血不足诸症,均应考虑为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如脾失健运,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水谷精微转输失职,则可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脾运化水液失职,见痰饮、水肿、泄泻。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可见头目眩晕,久泄脱肛,或内脏下垂等症。如脾气虚衰,失其统摄之职,血失常道而溢于脉外,可见便血、崩漏、肌衄、紫斑等各种出血证。若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清阳不布,四肢肌肉无以充养,则可见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口唇淡白不泽,甚则萎黄。总之,临床上凡运化、升清降浊及统血功能失常,均为脾胃病证临床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即可对中焦脾胃病证进行辨证分析。脾胃病证有虚有实,脾病以虚证为多,胃病以实证常见。虚证常为气虚、阳虚或阴津的亏损。实证则多为寒、湿、燥、热、食积等病变。

 

 肾病证有何临床特点?

 

    肾的生理功能,是主藏精、生髓、通于脑,又主骨,主纳气,主水液,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故病理上,凡有关生长发育、生殖机能、水液代谢的异常,脑髓骨以及某些呼吸、听觉、大小便的病变,多应从肾进行辨证分析。例如,肾藏精功能失常,精气不足,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减退或障碍,表现为不孕症,精子缺乏症,发落齿松,以及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症。肾阴、肾阳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根本,两者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肾阳虚,温化功能不足,临床可见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夜尿频繁,男子阳痿早泄,或女子宫冷不孕等症。如肾阴亏损,阴不制阳,相火妄动,则可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阴虚火旺之证。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在人体水液代谢调节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肾虚,气化功能失常,开合不利,则会引起水液的潴留,可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又如肾气虚,摄纳失权,则可见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吸困难等症。又如肾精不足,耳窍失养,则可见耳鸣,听力减退等症。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则可见二便排泄异常。总之,凡临床上表现为藏精、纳气、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听觉、毛发及二便之排泄异常,并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者,则多为肾病证之临床特点。应当指出,肾为人体元阴元阳秘藏之所,元阴元阳为人体生殖发育之根本,故宜秘藏,不宜过泄耗伤。固秘则能维持生理的正常,耗伤则根本虚衰,诸病由之而丛生。所谓“肾无实证”,即是指肾病虚证为临床所多见。因此,肾的病证虽多,但不外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与肾气虚等几方面。

 

 心气虚与心阳虚两证在病理上有何联系?

 

    心气与心阳,都属于心脏机能范畴,心阳更有热能的含义。心气主要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唐容川所谓“运血者,经》所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这说明宗气是通过“贯心脉”而行气血的,所以《内经》又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因此,心脏搏动,推动气血运行于周身,主要取决于宗气的作用,而宗气的强弱也反映了心脏的功能活动。心阳,主要是指心脏的阳热功能,具有温煦血脉,抵御阴寒病邪的作用。心阳旺盛,阴寒之邪,不易内侵心脏,血液运行不易阻滞,心气充足,则心功能正常。所以,心气虚,主要是指心功能的衰退,血运无力或血运不足;心阳虚则既有心功能的衰退,又有阳热温煦功能不足,阴寒之邪易于阻滞心脉,导致心脉血行不畅。从病因上分析,心气虚、心阳虚多有一致之处,常因如下几种因素而致病:(1)久病体虚,慢性病迁延不愈发展所致。如肺病,宗气虚损,贯心脉行气血能力减退;肾阳不足或水气凌心,损伤心气、心阳;风寒湿邪,痹阻心络,内舍于心,损伤心气、心阳。(2)暴病伤阳耗气,多见于急性病,由于全身性阳气暴脱,导致心阳、心气衰竭虚脱。(3)年老脏气衰弱,心阳、心气不足或衰退,或先天禀赋不足,心气、心阳虚损。从病机发展来分析,心气虚为心功能减退或衰退,而心阳虚多由心气虚发展所致,或因阴寒病邪直接伤损心阳而发病。临床上心气虚常与肺气虚同时并见,故称心肺气虚。心阳虚则多与肾阳不足有关,故又称之为心肾阳虚。

 

 肝病证有何临床特点?

 

    肝在生理上是主疏泄而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又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与胆相表里。故病理上凡因疏泄失职而致之气滞血瘀,胀闷疼痛,抑郁不舒,或烦躁易怒,或风气内动,头目眩晕,筋脉拘急,以及多种目疾等,均应考虑为肝之病变。此外,肝胆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之消化转输,故肝胆疾患,常可影响脾胃而表现为纳食与消化吸收功能的异常。如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常表现为肝气抑郁或亢奋。肝气抑郁,表现为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疑善虑,甚则闷闷欲哭。肝气亢奋,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涨头痛,目眩头晕。如肝失疏泄,木郁乘土,而使脾胃腐熟运化失调,则可见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嗳气呕恶,腹胀腹泻等症。若兼湿热,可出现黄疸。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又可引起瘀血阻滞,而使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如当前临床常见之冠心病常因肝郁气滞而诱发。此外肝失疏泄,气机不利,亦可影响水液代谢而使水液潴留,发为水肿、腹水之证。肝主筋,主要在于筋膜有赖肝血之滋养。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可见筋肉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颤等症。若热邪劫灼津血,血不养筋,出现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称之为“肝风内动”。肝气易亢易逆,肝气横逆,则使气机逆乱影响及血,血不循经而妄行,可出现吐血、衄血、妇女血崩等症。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血不荣筋,可见爪甲软而变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或脆裂。另外,眼目主要依赖肝的阴血濡养,若肝血不足,可见夜盲,或视物模糊。若肝阳上亢则目眩,肝风内动则目斜上吊。总之,凡临床所见属于疏泄功能、藏血功能异常,以及筋、爪、目等病变反映,均为肝病证候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即可对肝病证候进行辨证分析。肝病临床亦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肝阴肝血之不足,实证则多是肝气肝火之有余,或为湿热病邪蕴结肝胆。临床所见肝病风阳上扰之证,多属肝阳亢奋或属本虚标实。

 

 如何鉴别心气虚和心阳虚证?

 

    关于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临床鉴别,主要应从共同脉证和不同的临床表现上去分析,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共同脉证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见细弱或结代。心气虚证为上述脉证兼见面色?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胖嫩,苔白脉虚。心阳虚为在上述脉证的基础上,又兼见畏寒,形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心前区作痛,舌淡胖嫩,或紫暗。若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