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的用韵

 老榆树_yhgek 2015-01-28

关于古诗的用韵问题

浅说诗词格律

一、平仄音

一般来讲,普通话里的第一、第二声(既阴平、阳平)里大部分字,是古典诗词声韵部里的“平声”;

而三、四声都是仄声(既“上声”和“去声”),但这仅仅是一般而言,绝不是肯定。如以普通话发音

作为韵的平仄确定,一准出现错误。因为在不少入声字里,它的发音就是普通话里的阴平、阳平声,而

入声字,又偏偏就是诗韵中的仄音。我对入声韵字最头痛,稍不留神就会出错。自己创作的古典诗词里

,被人挑出毛病的地方,多为入声字的错误使用。

入声字怎样才能记住?有人总结了窍门,但我不太认可。我认为入声字的掌握,应该是在长期写作时慢

慢感悟出来的,在不熟悉的时候,只能靠查韵书去确定,这样做虽然比较烦琐,但是,能够有效的避免

了平仄出现错误。

入声字韵书上写的很分明,这里就拿几个字作为例子,不过是希望大家知道,这些字可不是平音,而是

仄音:剥、吃、出、*、激、息、等等,这些字的发音都是普通话的“阴平”,但在诗韵里,它们都是仄

韵。

附加讲个小故事,很能说明平仄声的问题: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

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

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

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

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其实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

一样。比如“乙、亿、邑”,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部,可在普通话读

来却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能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光是平仄音就说这么多,其实,如果手里有一本韵书就是最方便的事情了,许多字的平仄音在吃不准的

时候,就可以翻查。过去我比较喜欢使用“平水韵”,而现在只喜欢在书店里购买的《诗韵新编》,在

本书被称为“新韵”,而新韵就是改良后的古典诗词的韵书。如果到一些比较大的书店里去,应该可以

找到这类书卖。(三联书店里就有这些书籍)。

附:《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书本定价10.60元

二、关于韵的几个概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实,一个字如果出现在诗行中,它的平仄音可以称为律,如果出现错

误,就被称为“出律”,一个字在韵脚处才叫“诗韵”,如果出现错误,就被称为“出韵”。诗人在诗

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甚至连民歌都会押韵。在

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于是,“押韵”又称为“合辙”。

一般人在写古典诗词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习惯不按格律平仄去写诗词,他们在格律上的使用,

习惯按普通话发音确定,所以,出律与否不提了,本就没有按格律写作,但是,韵却很可能出现错误,

我固执的认为,一首古典诗词,它能错律但绝不能错韵,否则就完全谈不上古典而属于现代诗歌,甚至

属顺口溜了。另一部分朋友喜欢按格律写诗词,参照的韵部多为“平水韵”或者是“声律启蒙”里的规

定,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尽管已有不少人呼吁以普通话发音去确定一首诗词韵声部,但是,这些呼吁一

直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或认可,所以,如果想使自己的诗词在韵上不出现错误,还是要使用古人为

我们写出的这些规定。牵扯到韵的使用问题其实不多,除了用字可按韵书规定外,再就是把几个必须掌

握的概念弄明白就可以了。

总结归纳一下与韵有关的定义,也算是名词解释吧:

1、通韵:古体诗写作时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2、窄韵:某韵部的字数很少。(宽韵与窄韵意思相反,略去不提)
3、出韵:应该按词谱规定用韵时,诗词里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叫做出韵。
4、和韵:在唱和别人诗词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作诗叫和韵。
5、次韵:也称“步韵”,既用原诗词相同的韵字,且前后秩序都必须相同。
6、用韵:既使用别人原诗中相同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秩序。
7、依韵:既用与原诗词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8、抱韵:既首句与末句押韵,第二句与道第二句押韵,以此类推向中环抱的押韵方式。
9、偶韵:既逢偶句才押韵
10、随韵:既一呼一应进行转换的押韵方式,一般是上句定韵,下句随押。
11、排韵:既从地一句到全章甚至全篇,每句都押同一种韵。

三、对仗:

“对仗”如果细说,不如买本书自己细看,主要是内容实在太多了。记得当初我看见“对仗”这个词的

学习资料居然有那么多的时候,吃惊极了。总以为掌握基本知识就够了,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东西需要

学习了解。在对仗的每部分里,又分出各小部分,枝枝叉叉难以在这里归纳全面,所以,只能拣一些易

记、多用的知识作为笔记内容,再深的知识,就必须看书了。

诗词中的对偶,就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便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由。一般

讲的对偶,指的是上下两句的相对。而上句又叫“出句”,下句又叫“对句”。

律诗中的对仗与对联中的对仗是不同的,如果照搬则属错误。对联里的对仗面很宽,意思到了就算工整

(又称宽对),但律诗就不同了,律诗的对仗在工整方面要求的非常严格,甚至比词、曲中的对仗都要

严。 因七律诗里对仗比较多,颔联、颈联都要求必须对仗,所以,对仗又多在格律诗中的“七律”体裁

上使用,绝句则少用对仗。词、曲的对仗要求比较松,一般来讲,古典词里出现的五言、七言句子,只

要两两相对的出现,均要求使用对仗,词的开篇两句如要求使用对仗,词谱会做专门要求,比如“西江

月”、“踏莎行”等词谱的开头两句,都是要求对仗出现的。好在这些要求不少词谱没有刻意提醒,所

以,现在我们在填词时,这方面即使出现错误也多被忽略不提。

律诗的对仗规则有下面几个重点:
1、句法相同。
2、不能用相同意思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

律诗中则不允许。
3、词性要相对。既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

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

,等等。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对仗里不能是同义词。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

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

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这样的对仗,才叫做工对。
4、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5、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使用。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
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非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对仄)。
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万里雪飘”;又如“马蹄声碎”对“喇叭声咽

”;“苍山如海”对“残阳如血”。
除了上面这两点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是一样的了。

关于对仗使用中的几个名词解释:
1、合掌----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

合掌”。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2、流水对---- 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

流水对”。

四、古诗、古词用韵的不同点:

古诗的用韵与古词的用韵有一些不同。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体律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律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

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2、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

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3、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齐梁体”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

体的诗,也称为古体。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词的用韵可以在词谱里查,填词时的用韵不象格律诗那样要求一韵到底,在词韵允许范围内可以选择其

它韵部使用,这样的做法称为“通押”。通押的韵部也不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依然还是词韵中规定的部

分。

诗韵、词韵和曲韵都有所不同,可以从网络搜索中找到,这是知识全是古诗词创作时的必备工具,如想

写出一首合格合律的古典诗词,就不得不依靠它们才能做到准确无误。毕竟诗韵的内容太多,我们根本

记不住,所以,打印出来放手边,或者是购买一本书籍,还是最佳选择。


五、其它方面的几个问题:

1、近体诗格律常识记忆诀窍:
从首句,往下推,联内必对联间粘。一三便,二四定,平勿孤独仄可单。
尾字平,是韵脚,句后三声调莫同。中间联,讲对仗,句式尚变字性通。
截邻联,成绝句,有无对仗各自便。前加顿,为七言,后面无疑何须颦。
字再多,理一样,只是格律稍放宽。诗再长,律无异,中添几联自相安。
注:
(1).最后三字不得同平或同仄。
(2).不得犯“孤平”。即可平可仄处必须为平。
(3).一三不论,二四不动。
(4).粘:联间第二字平仄相同。
(5).对:各联内各字平仄相对。颔联和颈联各字词性要相同。
(6).韵:偶句押韵。首句末句平字,须押韵

2、“孤平”与“拗句”的定义: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

,在唐诗中极少见到。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就叫作“拗句”。

3、“拗救”的定义:为了避免孤平,就必须作些改动,把平仄音作些调整,(如第一个字必须是仄音时

,那么,第三个字就换成平音救一下一句诗中平仄的不符),这样就避免了孤平出现。而这种作法,就

叫作“拗救”。

特别交代:
自救孤平。非常常见,非常有用。
拗救万金油。多用在起句。
特拗句,合律。常用于尾联。

1)      用韵原则
①     以押平韵为原则。
②     七言绝句的第三句决不可用韵,
2)允许借韵。“借韵”又称作“衬韵”,就是说,绝句(包括五绝)的第一句,可以不押本韵。
3)学会选韵

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
三江示爽朗,四支显缜密,
五微蕴藉,六鱼幽咽,
七虞细贴,八齐整洁,
九佳舒展,十灰潇洒,
十一真严肃,十二文含蓄,
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
十五删隽妙,
一先雅秀,二萧飘逸,
三肴灵俏,四豪超脱,
五歌端庄,六麻豪放,
七阳宏亮,八庚清厉,
九青深远,十蒸清淡,
十一尤回旋,十二侵沉静,
十三覃(读作“潭”)萧瑟,十四盐谦恬,
十五咸通变。

略谈诗词用韵
【作者】吴世昌

  
做诗要押韵,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人类的语音常在改变;对于一些字,每一时代的读音不同,如果

这些字被用作诗中的韵脚,那末在一个时代念起来很和谐的协韵的字,在另一时代就不协韵,不和谐了

。[1]另外有些字,在一个时代本来不同韵的,但过了一个时期,它们在口语中又变成同韵了。因此,各

个时代的韵书,如果严格地科学地按口语记录、分类,应该是很不相同的。
在古代,例如记录《诗经》中那些歌辞的时代,屈原在泽畔行吟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韵书,诗人完全

凭口语押韵,后人把那些古代诗歌的韵脚收集起来,分类排比,就成为“古韵”的资料。从汉、魏到六

朝,诗人们还凭口语押韵,但那时已有人注意到四声的辨别和音韵的研究。隋代陆法言等所撰《切韵》

,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韵书;稍后,孙忄面的《唐韵》,宋代的《广韵》和《集韵》,都是在《

切韵》的系统上改编的韵书,其分部大体与《切韵》无甚出入,但增加了字数。这些韵书,先区别四声

,再按韵分部,共有二百另六部,即二百另六韵。(唯《集韵》已合并了一些韵字)但是,唐、宋的诗

人做诗押韵,却没有这么仔细、严格,他们常常押“邻部”的韵,即在口语中念起来能和谐的韵,不一

定只是在二百另六部中某一部里面去找韵脚。因此,元代刘渊刊行的《礼部韵略》,就唐宋诗中所用的

韵,归纳为一百另六部,即后世所谓“平水韵”。这部书据正大六年(南宋绍定二年,即一二二九年)

许古的序,知是金代王文郁所撰。(见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平水韵”条)明清以来一般人做

诗,都按“平水韵”押韵。
但是文人或诗人“做”诗,还算是比较严格地遵守格律的——也可以说是比较拘谨地墨守成规的。至于

一般讲唱的艺人,那就没有这么多清规戒律,他们很自由地用口语来押韵,尤其是长篇的作品,某一部

的韵字不够,便大胆采用口语上相近的“邻部”之韵。例如敦煌俗文学《季布骂阵词文》即把上平声的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三韵通押,这就为后来词韵的大解放“导夫先路”。[2]
词也是诗歌的一种,因为在晚唐、五代的歌者唱这些词曲,均按口语押韵,所以后来文人仿作,也不依

严格的诗韵。较早编集的词韵相传是根据南宋大晟乐府韵部编的《词林韵释》。这部韵书已把上、下平

声归并为“东红”、“邦阳”等十九部,每部下又有上、去二声。(由于此书已经把一些入声字分别读

作平、上、去三声,与宋人词中“入”声独立一部者不同,可知实际上是元以后的人编的“曲韵”。)确

实根据前人词的用韵编集的韵书,有清戈载编的《词林正韵》也是分为十九部。其最末五部是入声韵,

前十四部则各有平、上、去三声。这样,他把“平水韵”的一百另六部裁并为只有五十七部了。这书仍

有许多缺点(如把一些入声字派作平、上、去三声,又把诗韵原有序次改用号码,增加混乱。)但编者

根据唐、宋人填词用韵的实际情况,指明诗韵中那些韵部可以通押,对于作词的人是有用处的。同时,

也可以考见宋人词中用韵之宽,不仅远远超出《广韵》的范围,也打破了“平水韵”的拘束,充分说明

了像词这样声调严格、体制繁复的古典作品,当时作者尚且用口语协韵,则今日作者用口语的韵写诗词

,自然也是理所当然了。
也许有人认为,词韵较宽,许多邻韵可以通押,自古已然,但诗韵仍须严守“平水韵”。其实,在宋人

的作品中,不但词韵得到解放,连诗韵也是打破了韵部的分界的。就以“七阳”和“三江”这两个韵字

较多的部门而论,宋诗也常常通押的。下面是顺手检来的一些例子(为节省篇幅,只举绝句,不举律诗

)。
(一)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帆未过江。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王禹  :《泛吴淞江》
(二)千层瓖玉对轩窗,池上新亭号“玉光”。只此便堪为吏隐,神仙官职水云乡。
——章得象:《玉光亭》
(三)西子湖边一短窗,几年和雨年湖光。青山换得微官去,鱼鸟应须笑漫郎。
——周紫芝:《将别湖居》
(四)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
——孙应时:《读通鉴》
可能有人要说,近体诗(律诗、绝句)中某一句出韵是有“名堂”的,这是“一雁孤飞”,或“一雁归

群”呀。这当然并不是那些诗的作者写诗时有这么一个预定计划,而是后人“贡献”的解释。但就照这

个解释而论,既说是“孤飞”或“归群”,可见它和其余的韵脚一般是“雁”,不能说别的韵因为不“

飞”一就变成鸭子了。因此,出韵就是出韵,通押就是通押,很不必造出许多解释来加以文饰或辩护。
至于古诗,用韵更宽。上文所引把“真”、“文”、“元”三韵通押的《季布骂阵词文》,以体裁而论

,可以归入七古。这是无名作家的俗文学。我们还可以看看大作家如杜甫的作品:他的五古《石壕吏》

,一开始就把“元”(村)、“真”(一)、“寒”(看)三韵通押,后面又把“真”(人)、“元”

(孙)和“文”(裙)韵通押。可见当时民间俗文学的作者,并不比杜甫用韵更宽。至于仄声韵的通押

,如《广韵》中的“洽”和“狎”通用,“业”和“乏”通用,则早已有人指出:“自唐迄天禧皆然。

”(钱大昕引周益公语)[3]而“平水韵”之裁并《广韵》,也不过是就实际情况加以整理而已。但如上

文所说,唐、宋以来作诗者也只有在写近体诗时其用韵才大体上与“平水韵”相合。若作古体歌行或词

,那是连裁并了的“平水韵”也束缚不住的。
最后,要略略说一下平仄。古诗不但用韵宽,连平仄也不拘。当然,有时为了读起来和谐,诗人们也在

长歌中采用对偶句的句法,运用律诗的平仄相间的技巧,和不用平仄的比较朴质的句子相错综,以增加

诗中的多样性。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用了不少这样的对句:“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

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迟迟钟鼓初

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等。不过这是比较个别的情形。一般说来,古体诗是不受这些拘束的。
但如果作近体的律诗或绝句,尤其是律诗,却不可不注意平仄,否则念起来非常别扭,就不成其为律诗

了——因为“律”诗的定义就是合乎格律之诗,而格律即不外平仄和用韵。这两之中,我以为平仄比用

韵更须注意。因为律诗的韵脚都是平声字,凡口语中押韵之字,大体上不会错。而平仄问题却比较不简

单:因为在现在的普通话中,入声字分化为平声和去声(有的地域也转为上声)。因此这个仄声便和平

声混杂了。不过普通话中上、去二声和平声是分得很清楚的,而入声之变为平声者毕竟不多,所以在做

律诗时注意辨别平、仄声,不应会有很大的困难。
但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古体诗可以不拘平、仄,而近体诗非讲究平、仄不可?则我以为:第一,古体

诗传自汉、魏,那时读字并不严格分平子、仄,[4]传统如此,没有改变的必要。近体诗是唐代新创的作

品,而在唐以前的诗人中,已有人注意平、仄在诗歌中的作用。故既欲写近体诗,就须遵守其格律。第

二,古体诗可以写得很长,若通篇每句要严守平、仄格律,不但束缚太多,而且也太单调、呆板。长诗

而严守平、仄格律者是排律。人们不喜欢排律,就因为它太呆板、单调。第三,古体诗适于叙事,比较

接近散文,最要抒写自如,不受拘束。近体是抒情诗,比较短,需要读起来和谐悦耳,才能和抒情、述

怀的情调相称。和谐要靠节奏,而平、仄的错综配置,正是构成节奏的重要因素。律诗是比较严格的一

种诗体,不能太接近散文,所以帮助声调和节奏的平、仄,便不能不受到作者的注意。好在近体中的绝

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注意调整每句的平仄也不太费事。
附记:此为未刊稿,近由先生遗作中寻出。据注文,可知作于一九六四年。谨发表于此,以为永久纪念

【原载】 《文教资料》一九八七年第一期。


也谈古典格律体的平仄和用韵

原载:http://www./cgi-bin/leobbs.cgi

很久没有读今人写的旧体诗了,今读老乃的七律《感怀》〔附后〕,觉得少了常见的迂腐气,多了新鲜

感,很受用。我是喜欢研究音律的,借此发一些议论。

时代在变,语言在变,作为酒瓶装新酒的古体格律,是不是也应该变一变呢?

我以为,古体格律中的合理部分当然应当继承下来。例如近体诗的平仄规定,它与现代语言并没有矛盾

,也不会给爱好写近体诗的现代人造成困难,因此没有必要破除它。有的现代人写的近体诗根本不讲究

平仄入律,这本来也没什么,因为还有不讲究入律的古风体,你就当是在写的古风体好了,可有的人偏

偏要冠以什么“律”呀,“绝”呀,挂的是羊头卖的可是狗肉,就有些不伦不类,你何必徒具虚名呢?

近体格律古今矛盾最大的是语音,现代人写近体诗最头疼的也是语音。根据什么来区分平仄?如何用韵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恪守传统的老夫子自然要抬出《平水韵》来,以为非此莫属。不遵《平水韵》者就是没有品味,没有水

平!

我却以为,我们是现代人,说的是现代话,我们欣赏古代人的作品,为了体会古人的艺术魅力,自然应

当用接近〔!!!〕古代人的语音去读,去欣赏,这原本是莫可奈何的事。可我们自己重新写现代人的

近体作品,酒瓶虽旧,装的毕竟是新酒,为什么不可以按现代人的实用语音去写作呢?

或问:以哪一种方言为准呢?答曰:当然是按普通话也!

反对者会说:古代有入声,普通话无入声,怎么办?

答曰:普通话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不管什么入声,不就行了吗?近体诗的写作无非是要

造成“流美婉转”的韵律风格,根据这种普通话平仄写的近体诗能保留这种韵律美,不就完全达到了目

的吗?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实,而不是名啊。

反对者会说:这么弄,写近体诗也许行,写词就不行,有些词牌规定用入声,普通话没有入声怎办?

答曰:规定用入声的词牌改用仄声不行吗?如果你想造成仄逼的声韵效果,你就单用去声好了,甚至单

用上声也行,这样就会形成两种风格有异的新词牌啊!我们创造了两种单用四声的现代格律词牌就不成

吗?就会把读者吓退不成?〔真要有人被吓退了,那就活该!哈哈!〕

或问:照你这么说,用韵也可以不按《平水韵》,可以按普通话了罗?

答曰:对呀,不成么?要是你喜欢用韵严一点,对平水韵又熟悉。套用平水韵自然没有人反对。要是不

熟悉平水韵,有一些现代韵书可以套用,按戏曲十三辙也可以,例如秦似编的《现代诗韵》;再不,就

利用新华字典押大致的韵也行〔按:平仄可不要弄错了哦!〕当然,如果有有心人,重新再编一本可宽

可严的新韵书,任人选用,则善莫大焉!

我是主张用韵可以宽泛一点的,这是有原因的。韵就好像是音乐调式里的稳定音,乐句必须落在稳定音

上,才使人感觉乐句已经结束,否则乐曲还得继续下去。稳定音里有最稳定的音,叫主音,乐句能用主

音结束当然最好,用其它稳定音结束也是可行的,同样能够有结束乐句的功能。严韵就好比主音,大致

邻近的韵就好比其它稳定音,能够具备韵式的基本功能,为什么就非得那么死板教条呢?

总之,我主张根据《平水韵》或者根据普通话写近体诗都是可以的,这个问题也犯不着争辩,大可各行

其是就是。只是两者不要混淆起来煮夹生饭,非驴非马就不大合适。

老乃在自己的《感怀》前面冠以“新韵七律九首”,实际上他已经在实行我的主张,我的发言算是马后

炮吧。

老乃用新平仄和新宽韵用得好的地方很多,不过有些诗句的平仄有点煮夹生饭,我试作抽样式的评点。

《感怀》老乃

人到中年爱感怀,额头褶皱镜中哀。小儿衣裤频频短,妻子容颜渐渐衰。
偶有余钱沽酒去,常招故友看花来。深更无事常独坐,明月清霜一地白。

评:“看”古读平声,这里按实际读去声,“白”“独”古入声,这里按实际读阳平,好;尤其是“白

”作平声押韵,是泥古者最看不惯的地方。“月”古入声,现读阳平,此处不合律了,似可改为“月映

清霜一地白”。

《春登高台夜雨临池而作》

散散轻愁漫卷来,更深寂寞上高台。风徊细雨千丝落,夜浸梨花一树开。
尘外身无明月照,池边柳是旧人栽。波心已作迷离碎,春水涟涟不堪哀。

评:“月”今音阳平字不合律,“堪”字处应为仄声。似可改为“尘外身无明镜照,池边柳是故人栽”

〔按:前面有句“风徊细雨千丝落,夜浸梨花一树开”,此句的明镜自然可以理解为明月〕;“春水涟

涟不胜哀”。

《重洋外秋日有感》

清秋细雨重洋外,落叶西风异国中。树渐轻黄知冷暖,思杂旧梦染霜枫。
人生蝼蚁空南北,天地蜉蝣任西东。坐悟清凉残月照,心随万象一虚空。

评:“国”古入声,现阳平,可改为“域”;“西”阴平,此处应改仄声,可又无更好的改法,就让它

不协律吧;“月”阳平应改仄声,老乃你斟酌一下。

《江边春日》

迷雾轻轻尘邑外,丝丝风把柳须裁。去年飞雪千村闭,今岁桃花一岸开。
群鹭频逐青波去,孤鸿疑是故人来。江边寂寂独立眺,何事心中向晚哀?

评:“波”处应为仄声,“青波”似可改为“春水”;“立”本应为平声,只是出句不协律问题不大。

《書蟲有感》

讀經讀史又讀詩﹐夜夢莊生曉夢蝶。銅臭埋人千萬萬﹐書香傳世一些些。
蚊蟲大笑嗤迂腐﹐意氣清狂正品德。把盞無錢何處去?春风當酒漫将赊。

评:“蝶”古入声,此处按现音阳平作韵脚,好。此诗押韵甚宽,何尝不可?

《初夏一手》

众芳摇落草萋清,小院残红似晓星。窗外西山含远黛,门前老树吐新荫。
世人常羡春花好,吾意唯觉木叶亲。洗去芳华犹一笑,梧桐碧绿更真心。

评:“觉”古仄声,按现音作平声,好。

《忆冬夜饮酒懒睡》

踏冰艰苦夜归迟,呵手炉边念酒卮。三两新醅添炭暖,一杯旧事浸相思。
酣中穷舍常听鼠,醉里书生任盗鸡。晓尽风寒犹未醒,村边雪地梦题诗。

评:“三两新醅添炭暖,一杯旧事浸相思”对仗过于不工,似可改为“三两新醅燃暖炭,一怀旧事浸相

思”。

《忆深秋清凉懒睡》

一盏青灯一夜寒,秋风寂寂日高眠。淮南桂树招幽隐,世外桃源付笑谈。
睡枕白云三万里,梦游来世五千年。误传生死伤故友,巫纸飞来当酒钱。


《忆春日闲散懒睡》

近来烟雨过寒食,凌乱东风翦碧枝。人事渐随花事散,新愁更比旧愁凄。
漫翻书卷新竹下,聊看夕阳老树西。窗外柳棉飞又散,天天懒卧赋闲诗。

评:“竹”古入声,此处作阳平,好;两个“散”字重复了,前一句可改为“人事渐随花事远”。

老乃:

严重感谢逐明兄批点俺的古西,并在音律方面给予指正!我对古诗格律的观点,基本和兄一致。

提起古诗,说来话长。我最早是先写古诗的。小学时,字写得差,被父亲责骂,於是开始练毛笔字,常

抄古诗,后来手痒,自己想写,偶尔凑几句,觉得李白似的。到初中,才开始知道韵啊律的,老师讲不

清,我便常问别人,也买了点书看。终於知道平仄声韵是古今有差别的。当时想,古诗古诗嘛,当然得

依古法。曾在新华书店购得几本书,有平水韵之类的内容。便开始按古韵律作,开始比较麻烦,老查书

,后到高中,觉得顺畅些了。师范大学来了几个实习老师,说毛主席都说了,不要写古诗,我就跟着写

新诗了。但毕竟古诗我花了许多心血,总也忘记不掉,便也不时写几首。

关于古诗音律的问题,网上网下评述针论很多,我自己常看,并结合自己写古诗的经验,反复思考古诗

的音律问题,想来想去,自己有几个基本想法

(1)按普通话写,用1,2声平,3,4声仄(其实,1,2声之间以及3,4声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2)压宽韵。

(3)初些可按格律。格律毕竟是古代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本质是使诗歌音调变化丰富又有内在规

律,毕竟古人俺它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遵循它其实是一种捷径。有人说格律是一种限制,我不很同

意。其实,所有的艺术活动倒有一个规律。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按一定的规律或者已经有的东西来反

复训练(比如素描,舞蹈,书法描红等),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规律之后,技巧成熟起来,又可以超越这

些规律,甚至创造出新的规律和风格,艺术也因此不断发展。再说,其中一些规律(比如平仄),一开始

是一种限制,但当你谙熟后,反而成了一种信手而得的技艺。我们看很多优秀律诗,都很合平仄,但你

看不出其刻意于平仄,也看不出平仄对语言的限制。所以,我想,这大约是一种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

飞跃。

(4)但也不必要僵化地遵循,毕竟音律不是诗的全部。诗应以“韵味”“意境”“意趣”为主,不依照格

律或者偶尔出律也不要紧,只要整诗“韵味”上完整,感人,就行。而且,作为一种继承和发展,新诗

的创作手法,包括现代词汇和口语,都可以整合到古诗中,极大丰富古诗的形式和内容。

(5)我自己从来不反对,甚至尊重别人按他自己觉得合适的音律形式(包括遵循古韵和平仄),殊途同归嘛

,目的都是写出好的诗歌!

  “月”古入声,现读阳平。

月在普通话中,是去声(仄)吧?

春水涟涟不堪哀。“堪”字处应为仄声。这里是有点问题,当时也反复琢磨,但觉得“不堪”二字在古

诗中很常用,此处用上也比较自然,反复读几遍,有去声“不”字稳着,似乎也不拗口,所以就没改。

《重洋外秋日有感》

清秋细雨重洋外,落叶西风异国中。树渐轻黄知冷暖,思杂旧梦染霜枫。
人生蝼蚁空南北,天地蜉蝣任西东。坐悟清凉残月照,心随万象一虚空。

评:“国”古入声,现阳平,可改为“域”;“西”阴平,此处应改仄声,可又无更好的改法,就让它

不协律吧。

是的,两处都出律。我曾改异国为异地,觉得不好,又改回来。
西东为了对南北,就只好牺牲格律了。总之,还是俺功底不够,火候不足,才造成这个现象。。。

《江边春日》

迷雾轻轻尘邑外,丝丝风把柳须裁。去年飞雪千村闭,今岁桃花一岸开。
群鹭频逐青波去,孤鸿疑是故人来。江边寂寂独立眺,何事心中向晚哀?

评:“波”处应为仄声,“青波”似可改为“春水”;“立”本应为平声,只是出句不协律问题不大。

“青波”以前我用的是“沙浪”。立字一直在琢磨。。。。


《忆冬夜饮酒懒睡》

踏冰艰苦夜归迟,呵手炉边念酒卮。三两新醅添炭暖,一杯旧事浸相思。
酣中穷舍常听鼠,醉里书生任盗鸡。晓尽风寒犹未醒,村边雪地梦题诗。

评:“三两新醅添炭暖,一杯旧事浸相思”对仗过于不工,似可改为“三两新醅燃暖炭,一怀旧事浸相

思”。

三两新醅添暖炭,一怀旧事浸相思。这样保留“添”字如何?

《忆春日闲散懒睡》

近来烟雨过寒食,凌乱东风翦碧枝。人事渐随花事散,新愁更比旧愁凄。
漫翻书卷新竹下,聊看夕阳老树西。窗外柳棉飞又散,天天懒卧赋闲诗。

两个“散”字重复了,前一句可改为“人事渐随花事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