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昵称18892371 2015-01-28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绩溪县瀛洲乡的大坑口村,古称龙川,这些年来,凡到这参观胡氏宗祠的游客,无不为这里的山势地貌所倾倒。只要置身于胡氏宗祠南向的“水口”,即可见脚下宽约百米清澈见底的登源河缓缓向西流去,南岸群峰似万马奔腾向东方的龙须山而来,河对面始建于明嘉靖甲子年间(1564)的灵山庵不时传来阵阵钟声,让人置身于绝妙的山水诗画之中。
    
大坑口村之所以名声在外,更在于它给予了大坑口村人特有的灵气。据统计,绩溪历史上共有进士100余名,而坑口村这个只有400多户人家的村子有记载的进士就有24名。在绩溪历史记载的182座牌坊中,其中仕科坊40座,坑口就有14座。自明成化戊戌年(1478)到嘉靖戊戌年(1538)的60年中,该村先后出了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献两位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进士。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嘉靖十七年中进士,授山东益都令,屡决悬案,平反冤狱,获朝廷嘉奖,晋三级。三十年任浙江巡按御史,旋提为总督,总制7省军务抗倭灭寇,戚继光等均为其手下大将。因灭寇战功显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并加少保。嘉靖四十一年,因被人陷为“严党”而先后两次入狱,嘉靖四十四年死于狱中,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万历十七年(1589)其孙胡灯奏准,御赐葬故里大坑口的天马山,谥号襄懋。
    
为纪念胡富、胡宗宪等村中的名人而于明嘉靖年(1562)建于龙川河南岸的奕世尚书坊,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坑口村村南始建于宋,明嘉靖间重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的龙川胡氏宗祠,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南向有一偏祠,是专为村中一丁姓世家所建。据载,大坑口村形似一条船,为了不使这条船随流漂泊,需要有锚加以固定,故招了一丁姓男儿为婿,世代传袭,将船“钉住”,但要求该丁姓人氏每代只能单传。奇怪的是,数百年来,该丁氏家族各代均是单一男子。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安徽古村镇(21)官宦古村——龙川(大坑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