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堰日报:郧西以文化引领转型发展

 嘉宾房 2015-01-29
               本报讯 特约记者查方政 通讯员范瑞树报道:12月3日,“郧西七夕”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这是该县继荣获 “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和“中国喜鹊之乡”称号后,取得的又一“国字号”文化荣誉。

  郧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2009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坚持以七夕文化为统领,以生态旅游为支撑,通过创建文化品牌,丰富文化内涵,建设核心景区,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以活动传承文化。2010年以来,该县连续举办了五届七夕文化节,一次次掀起人们建设文旅强县的热潮。今年七夕节期间,该县组织了七夕歌曲广场舞大赛、七夕书画摄影展、七夕绣娘大赛、祈福灯展等系列活动,吸引近10万群众热情参与。特别是七夕歌曲广场舞大赛预设10支队伍参赛,最终有16支代表队近2000余人报名参加。同时,该县成立了七夕文化艺术团,把七夕文化与地方特色相融合,编排七夕文艺节目,使七夕文化迅速成为“一县一品”特色文化。在专业文艺队伍的带动下,该县县城8个社区成立了文艺演出队,常年坚持文艺宣传,自觉传承七夕文化。

  以文化提升内涵。该县成立七夕文化研究会,举办七夕文化研讨会,挖掘整理七夕文化传说、七夕歌谣等,出版《天河民风民俗集》、《天河之爱文学作品集》、《天河七夕文化论文集》、《郧西地名地貌爱情故事集》等文集,广泛传播七夕文化,丰富七夕文化内涵。同时,该县坚持以七夕文化为内涵建设城市、打造景观。该县建设了天河广场、七夕广场、七夕故事园,以及人造“月亮”等独特的七夕文化景观。

  以文化驱动产业。该县以七夕文化为统领,突出文旅融合、工旅融合、农旅融合,着力打造旅游城、山水城、卫生城、园林城、宜居城,发展“无烟”工业,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目前,该县成功创建了以五龙河景区为代表的4个4A级景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02.9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收入达10.5亿元,同比增长13.3%。该县还拿出1800余万元,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150多家,发展“织女牌”蚕丝被、汉锦坊布艺、“天河牌”白酒、天河古榨“织女香核桃油”等40多种知名旅游产品。同时,该县坚持把七夕文化与招商引资高位对接,着力引进生态环保型项目,形成了文化旅游、精密加工、观光农业、光伏发电等多元支撑、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http://syrb./html/20141226/39038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