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6

 Zhcx123 2015-01-29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天官赐福图  设色纸本                                 天官图  立轴 1883年作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天官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82年作
    题识:光绪壬午冬十月,山阴任颐伯年甫写于春申浦寓斋。钤印:任颐印
    在任伯年的人物画中,有一类属于“天官”的题材,构图大体类似,前有天官,后有仙女执扇侍奉。这种来源于民间艺术的题材,表现了人们希望“天官赐福”的美好愿望,而天官与仙女的造型亦从年画中所借鉴。与任伯年其它《天官图》的浓丽色调不同,此帧较为淡雅。天官呈半侧面,一身官服,形象高大伟岸,神情威严肃穆,右手指向前方,不知发生何事,令人对无背景的空间充满遐想;后侧的小侍女执扇而立,似乎躲在天官背后,面露些许畏惧,其矮小稚嫩与天官构成鲜明对比,亦构成主次呼应关系。画法甚为精细,画家以细笔勾出面部、五官、手部,略加皴擦和晕染,既抓住了人物瞬间的意态,又十分准确,具有立体感;衣纹线条流畅,起笔多顿点,用富有装饰性的钉头鼠尾描形成一种节奏感。整幅形象生动,画法多样,笔墨精谨凝练,设色温润明快。任伯年之人物画既汲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又将传统绘画与西画中的造型元素相结合,故而具有多样性,不乏民间艺术的诙谐与活泼,又有准确的形体和洒利的笔线。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888年作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添寿图  立轴 1882年作
    款识:刘母陈太(夫)人七十寿。伯年任颐写于苏台留月山房。钤印:先贤任子七十五世孙
    1868年,任伯年随族叔任薰离宁波,赴苏州,继续售画谋生。在当地,他结识画坛前辈胡公寿、官吏姜石农等,期间写了不少人物画,包括肖像画,如《任薰像》、《横云山民行乞图》、《佩秋夫人三十八岁小像》等。是年冬,转往上海。此后,定居沪上。以沪苏距离不远,期间,或有往还。见于传世画迹者,有1876年在苏州为老友姜石农之孙作肖像《神婴图》;翌年为石农作《饭石先生五十小像》,也许亦是写于苏州。本幅无署年款,从画风及书法字体判断应属早期之作。题款曰“写于苏台留月山房”,“苏台”即“苏州”,根据上述画家行迹推论,可订为1868年或以后,即任颐廿九岁或以后之作。所提“留月山房”,据其一般画作题款所指应为上海扇笺店古香室的留月山房。任氏初抵沪时得该店代接订单,为报知遇之恩,每年冬都到该处作画。故本幅上题“留月山房”,或是同名相异者,又或古香室在苏亦有分支,待孜。画中写仕女主仆两人,一高髻结冠,耳垂玉坠,锦衣华服,腰系葫芦、玉佩为饰,一手持长筹,另执莲杯;侍女手持长枝莲花,随侍于后。人物皆作仙家打扮,持筹乃喻“海屋添筹”,正是神话传说中指长寿无极之意。任氏写此即应订画者所属为祝贺其母七十寿礼。画家笔下的仕女,践条刚劲峭削,转折顿落见运转爽利;人物开脸可见写生的基础,略带任薰画风的痕迹,但整体效果浑然自成面貌,已非仅限于陈老莲或二任风格所能规范。故从画中流露的技法特点,与1872年的《献瑞图》及1874年的《女仙图》较接近,极可能非居苏大半年间所写,而是沪苏往返时之作,应在三十岁后。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高士图  立轴纸本                          竹窗读书  设色纸本 1887年作           山林访友  1884年作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唐孙司空故事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84年作 (151.2万元,2010年11月北京荣宝)
    款识:唐孙公晟官至司空,每食不设几案,使妓各举一器立而侍,号曰肉台盘。甲申春日,写于春申浦上,伯年任颐。钤印:颐印(白)、任伯年(朱)、任公子(白)
    边跋:唐孙司空故事图,任伯年四十五岁所作真迹精品。博陵苏庚春鉴题。钤印:苏(白)、庚春(朱)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十三孙晟传载,孙晟事南唐王父子二十馀载,官至司空,家益富骄,曾与人言,“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故每食不设几案,使众妓各执一器,环侍而立,号“肉台盘”,时人多效之,其富奢如此。任伯年中岁所作,即写此典故。
    任伯年的人物画重视写生、勾勒、点簇、泼墨交替互用,赋色鲜活明丽,形象生动活泼,且题材相当广泛,多绘历史故事、民间神话传说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传世作品《唐孙司空故事图》,可谓神形毕肖。任伯年在《唐孙司空故事图》中的双勾功力和对设色的理解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这幅作品,明显在技法、立意、布局各个方面借鉴了明人陈老莲的奇古风尚,所以有着惊世骇俗的品味。是图作于甲申(1884)年,任伯年当时45岁。一般而言,任伯年的人物画风格多种多样,四十岁以后又取法华新罗,笔法由夸张挺健变为遒韧含蓄,简逸秀畅,早年习任熏一路的钉头鼠尾描法渐少,而多出以方折的钱线描,琴弦描,间用柳叶描,行云流水描,大幅阔笔可见折芦描,或干脆用色墨渲染局部衣饰不加勾勒。但若是精心之作,尤以勾勒见长。此幅作品即带有早年的精谨和中年后的流畅,确为难得一见的精品。任伯年《唐孙司空故事图》也集中体现了任氏人物画的五种特点:1、注重物象造型。2、设色墨法鲜亮透澈。3、线条行笔富有节奏,线条拉出长、稳、挺、均,美不胜收。4、章法构图重气势,讲整体,善用虚实对比和隐显掩映之法,画面往往可以分为几个紧凑的块面,而各部分又贯连顾盼,气韵相通。5、题材内容为市民喜闻乐见。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古柏問道圖  設色紙本 1889年作           人物  设色纸本                    承天夜游图  1886年作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渊明爱菊图  设色绢本 戊子(1888年)作          献瑞图  立轴 1886年作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松荫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865年作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松溪吹箫图  立轴纸本 水墨淡设色 1889年作 (新加坡)私人藏                           小红低唱我吹箫  1889年作
    本图是写诗意之画。诗意委婉清幽,含几分伤感,画亦随之同调。任氏作画用笔多激亢,节奏感强烈。本图却平和简静,人物动态十分入情,女子低唱的面部表情与手势刻画得尤其精微传神。松姿的运笔也变以往常见的苍劲奇崛为柔润婀娜,更烘托出本图所画诗意的深沉情境,实为其晚期绝妙佳作,极耐人寻味。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小红低唱我吹箫  1882年作
    
题识:子凤仁兄大人正之。光绪壬午九月初吉,伯年弟颐写于春申浦上寓斋。 钤印:任伯年、任颐印
    
姜夔与范成大交好时,成大有一歌妓叫小红,因为姜夔作了《暗香》、《疏影》两曲,由歌女演绎出来清婉美妙,范成大十分欣赏,便将小红赠予姜夔。两人坐船回家,路过垂虹桥时,姜夔吹起箫,小红便轻轻唱和着,在箫声与歌声中,小船载着他们驶过一生中最美的一段旅程。姜夔也为此作下了“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凌渡,回首烟波十四桥。”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一)
             龙女牧羊  镜心 设色纸本 1881年作 商承祚、仇采、夏仁沂、胡小石题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