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如何抚平学生的“寄宿之痛”?

 汉青的马甲 2015-01-29

抚平创痛,撤点并校,精神荒芜,物质亏缺,寄宿之痛

该如何抚平学生的“寄宿之痛”?

2015-01-29 08:56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我有话说

  作者:凌国华

  目前为止,在林晓妮儿子的寄宿生活中,没有生活老师,没有借阅室,没有课余活动,一间小小的体育馆,也是铁将军把门。每天早上,他比同学起得早一点,早早洗漱完毕,待在寝室窗前,看窗外的世界。这些10岁出头的孩子,晚上都被锁在宿舍楼内,早上,初一学生的宿舍楼首先开门,这个初二男生站在窗边,看同学们乌泱乌泱从楼里涌出来,想到自己还不必下楼,心里就美得很。这就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娱乐了。

  一篇《寄宿之痛》让我们被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寄宿生活深深震撼。一女生寄宿五年只看到三次图书室开放,六七岁的寄宿学生在想家的哭泣中入睡,老师让无所事事的寄宿生“要不你再抄两遍考卷吧”,简陋的住宿条件,缺乏营养的食堂饭菜,以及农村住校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下等情形,让我们面对“寄宿”这个话题时的心情沉重了许多。

  相对于应试教育的“浓郁”社会关注度,社会对中小学生寄宿问题的关注显然稀疏很多。这是一块被明显疏忽的领域。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寄宿生活问题,无论从微观的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角度来说,还是从更宏阔的教育永续发展角度而言,都是亟待引起重视的严峻话题。之于“寄宿之痛”,如果说物质生活缺失导致的健康受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导致的心理发展隐患虽然深埋表层之下,却是导致“寄宿之痛”的最关键部分。

  教育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的一份《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显示:“撤点并校”后的37万所中小学80%是农村学校;45%的小学有低年级住校生;寄宿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矮6至10厘米;63.8%的孩子觉得自己很孤单,等等。虽然中小学校中一直存在寄宿生活,但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进实施,寄宿生活在偏远农村中小学校越来越普遍了。尽管“撤点并校”的初衷是好的,但遗憾的是,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等弊病,让“撤点并校”在专注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寄宿之痛”。尽管这并非“撤点并校”的本意。

  皮肤病、蛀牙、中耳炎、扁桃体炎这四种在寄宿学生身上比例较高的病,甚至被称为寄宿生“职业病”,跟寄宿学校的卫生、医疗条件不佳密切有关。“寄宿五年图书室只开三次”“实在没事就再抄两遍试卷吧”背后的课余文化生活匮缺,一再提醒我们寄宿生所急需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补偿。相对于物质条件的不完善,他们更在意的,是想家不得之后的心理孤寂和情感缺失。这些与物质生活条件匮缺、课余文化活动凋残裹挟在一起,共同加剧了“寄宿之痛”。

  即便寄宿制可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但寄宿生活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双重缺失所带来的“寄宿之痛”,已然在侵蚀本应在身心等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寄宿生。即便是我们一直看重的学习成绩,也因“寄宿之痛”而受到明显影响。某教育学者指出,“学校距离远、家庭经济负担重、学校配套设施不健全、学校心理疏导缺失等因素对学生成绩的负面影响,超出了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等因素对学生成绩的正向影响。”

  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对于寄宿学校而言,寄宿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食宿等的物质生活条件,更需让他们的心理发展得到自由的滋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更是对学生人格、情操的呵护培育。对于“撤点并校”的是是非非,我们理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重新审视之,并尽最大努力矫正、修补其不完善。面对“寄宿之痛”,我们不该无动于衷。(凌国华)

[责任编辑:陈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